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生代大杨树盆地演化及地球动力学背景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佟卉 李桂范 +1 位作者 向淑敏 田庆丰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1-113,140-141,共3页
根据地层、构造及岩浆活动特征,中生代大杨树裂陷盆地的演化历史可划分为4个阶段,由早到晚分别为:①断陷初期火山强喷发伴随粗碎屑快速堆积阶段;②断陷中期火山弱喷发较稳定湖盆沉积阶段;③断陷晚期火山强喷发阶段;④断陷后整体抬升剥... 根据地层、构造及岩浆活动特征,中生代大杨树裂陷盆地的演化历史可划分为4个阶段,由早到晚分别为:①断陷初期火山强喷发伴随粗碎屑快速堆积阶段;②断陷中期火山弱喷发较稳定湖盆沉积阶段;③断陷晚期火山强喷发阶段;④断陷后整体抬升剥蚀阶段.大杨树盆地是发育于中国板块东北端的一个晚中生代裂陷盆地,盆地的形成、演化历史和充填特征,反映了其形成演化的地球动力背景具有受深部地幔热柱和西伯利亚板块、库拉—太平洋板块作用明显影响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杨树盆地 中生代 盆地演化 地球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生代大杨树盆地火山岩特征及岩浆活动规律 被引量:6
2
作者 佟卉 李桂范 +1 位作者 金会苓 田庆丰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4-115,141,共2页
为查明大杨树盆地中生代火山岩特征,采集了48个火山岩样品,进行了全岩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大杨树盆地中生代形成的火山岩类型多样,主要为安山岩、玄武岩、粗面安山岩和英安岩,其次为流纹岩、玄武质粗面安山岩和玄武安山岩,少见粗面岩、... 为查明大杨树盆地中生代火山岩特征,采集了48个火山岩样品,进行了全岩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大杨树盆地中生代形成的火山岩类型多样,主要为安山岩、玄武岩、粗面安山岩和英安岩,其次为流纹岩、玄武质粗面安山岩和玄武安山岩,少见粗面岩、粗面玄武岩和碱玄岩.从大兴安岭及周边地区的火山岩发育特征来看,大杨树盆地发育时期,大兴安岭超壳断裂带对大兴安岭及周边地区的岩浆活动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并且岩浆活动,在垂向上,表现为强—弱—强的演化规律,在横向上,大兴安岭断裂带附近岩浆活动强,远离该断裂方向岩浆活动逐渐变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杨树盆地 中生代 火山岩 岩浆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输导通道的内部结构和输导机制特征 被引量:13
3
作者 佟卉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26,共4页
根据油气输导通道内部结构,分析油气输导机制及特征.结果表明,断裂主要通过伴生裂缝、诱导裂缝和破裂带内构造岩孔隙输导油气,油气沿裂缝运移符合泵吸作用下的管道渗流原理,具有幕式快速运移的特征,是油气垂向运移的主要输导通道.不整... 根据油气输导通道内部结构,分析油气输导机制及特征.结果表明,断裂主要通过伴生裂缝、诱导裂缝和破裂带内构造岩孔隙输导油气,油气沿裂缝运移符合泵吸作用下的管道渗流原理,具有幕式快速运移的特征,是油气垂向运移的主要输导通道.不整合面主要通过底砾岩孔隙和半风化岩石的风化卸载裂缝系统输导油气,沿不整合面运移是油气侧向穿层运移的主要输导通道.砂体内部按颗粒大小及其分布特征可分为均质结构、正韵律结构、反韵律结构和杂乱结构.均质砂体无优势运移输导通道,正韵律砂体的优势运移输导通道位于砂体的底部,反韵律砂体的优势运移输导通道位于砂体的顶部,杂乱结构砂体的优势运移输导通道位于颗粒相对较大的砂岩处.沿砂体运移是油气侧向不穿层运移的主要输导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导通道 内部结构 断裂 不整合面 砂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和追肥比例对马铃薯微型薯生产的影响
4
作者 佟卉 刘燕清 +1 位作者 许庆芬 王春敏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12期87-89,202,共4页
本试验为研究不同施氮量及不同追肥比例对马铃薯微型薯产量的影响,设计了3个不同的施氮量和5个不同的基追肥比例的施肥方案。结果表明:施氮量为34.5 g/m^2的各处理,各级微型薯个数和产量均略高于施氮量为13.8 g/m^2和24.1 g/m^2的各处... 本试验为研究不同施氮量及不同追肥比例对马铃薯微型薯产量的影响,设计了3个不同的施氮量和5个不同的基追肥比例的施肥方案。结果表明:施氮量为34.5 g/m^2的各处理,各级微型薯个数和产量均略高于施氮量为13.8 g/m^2和24.1 g/m^2的各处理。其中,不施底肥和不追肥的处理结薯数和产量最低;追肥比例为1:1的处理,无论是单株结薯个数还是单株产量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薯 追肥 单株产量 单株结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摄动边界元法研究非均质油藏稳定渗流 被引量:17
5
作者 尹洪军 何应付 +1 位作者 王庆霞 佟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7-40,共4页
建立非均质油藏稳定渗流的摄动方程 ,利用边界元方法对其求解。求解时引入了“Pad啨逼近方法” ,有效地加快了解的收敛速度 ,提高了解的收敛能力。利用该方法可以获得复杂边界非均质油藏的压力分布 ,并通过实例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边界元法 摄动边界 非均质油藏 稳定渗流 压力分布 收敛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下G级油井水泥强度的衰退及合理硅砂加量 被引量:10
6
作者 代奎 孙超 +2 位作者 张景富 佟卉 姜涛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8-100,共3页
研究了G级油井水泥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水泥石强度变化,分析了温度、硅砂加量对水泥石强度的影响,确立了水泥石产生高温强度衰退的临界温度分别为110℃和150℃,给出了高温下抑制强度衰退的合理硅砂加量为30%~40%,为进一步选择和设计深井... 研究了G级油井水泥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水泥石强度变化,分析了温度、硅砂加量对水泥石强度的影响,确立了水泥石产生高温强度衰退的临界温度分别为110℃和150℃,给出了高温下抑制强度衰退的合理硅砂加量为30%~40%,为进一步选择和设计深井G级水泥浆体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G级油井水泥 强度 硅砂加量 衰退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及外加剂对G级油井水泥水化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景富 朱健军 +2 位作者 代奎 佟卉 姜涛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4-97,共4页
利用X射线衍射仪检测和分析了25~200℃条件下G级油井水泥水化产物.揭示了温度及外加剂等对G级油井水泥水化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超过110℃后,主要水化硅酸钙产物由CSH(Ⅱ),C2SH2等凝胶转变为C2SH晶体;温度为110~150℃时掺加硅砂... 利用X射线衍射仪检测和分析了25~200℃条件下G级油井水泥水化产物.揭示了温度及外加剂等对G级油井水泥水化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超过110℃后,主要水化硅酸钙产物由CSH(Ⅱ),C2SH2等凝胶转变为C2SH晶体;温度为110~150℃时掺加硅砂的水泥,主要水化硅酸钙产物为C5S6H5;而当温度超过150℃时,主要水化硅酸钙产物为C6S6H.此外,给出了不同温度条件下G级油井水泥水化过程的化学反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级油井水泥 水化反应 温度 外加剂 水化硬化 水化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分子构型及其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赵晓京 孙刚 佟卉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31,共4页
针对大庆油田聚合物驱过程中采出污水利用技术问题 ,研究了不同聚合物溶液内分子构型特征及其对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聚合物分子构型与溶剂中K+ ,Na+ 的质量浓度有关 ,清水聚合物溶液中聚合物分子构型以网状构型为主 ,... 针对大庆油田聚合物驱过程中采出污水利用技术问题 ,研究了不同聚合物溶液内分子构型特征及其对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聚合物分子构型与溶剂中K+ ,Na+ 的质量浓度有关 ,清水聚合物溶液中聚合物分子构型以网状构型为主 ,增黏效果好 ;污水聚合物溶液中聚合物分子构型以枝状构型为主 ,带状和网状构型为辅 ,增黏效果较差 ;剪切作用会改变聚合物分子构型和几何尺寸 ;与污水聚合物溶液相比 ,清水聚合物溶液中聚合物分子线团回旋半径较大 ,进而增大聚合物的增黏性和滞留特性 ,使波及体积扩大和驱油效果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 聚合物类型 分子构型 黏度 渗流特性 驱油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泰康地区青山口组一段沉积微相特征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志坚 张国斌 +1 位作者 佟卉 张明学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4-86,共3页
根据地震、测井、录井、岩心资料,应用沉积学和地震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查明了泰康地区青山口组一段的沉积微相特征.泰康地区青山口组一段以深湖-半深湖研究区为主,发育较厚的暗色泥岩;深湖-半深湖沉积区发育重力流成因的砂岩透镜体;研... 根据地震、测井、录井、岩心资料,应用沉积学和地震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查明了泰康地区青山口组一段的沉积微相特征.泰康地区青山口组一段以深湖-半深湖研究区为主,发育较厚的暗色泥岩;深湖-半深湖沉积区发育重力流成因的砂岩透镜体;研究区西侧北部发育曲流河三角洲;研究区西侧南部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根据沉积微相特征及分布规律预测,泰51井区、塔11~塔23井区等为青一段有利的勘探区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松辽盆地 泰康地区 青山口组一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杨树盆地中生代岩相特征及沉积模式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廷海 佟卉 +1 位作者 李桂范 向淑敏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11,28,共4页
综合分析地震、钻井、露头及分析化验资料表明,大杨树盆地中生界龙江组、九峰山组、甘河组地层主要由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砂砾岩、泥岩、油页岩及煤层组成,根据龙江组、九峰组和甘河组的沉积相特征及其分布规律,总结了相应的沉积模式... 综合分析地震、钻井、露头及分析化验资料表明,大杨树盆地中生界龙江组、九峰山组、甘河组地层主要由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砂砾岩、泥岩、油页岩及煤层组成,根据龙江组、九峰组和甘河组的沉积相特征及其分布规律,总结了相应的沉积模式.其岩相类型可归纳为火山溢流相、火山爆发相、冲积相和湖沼相,以及其间的过渡类型.龙江组、九峰山组、甘河组相带分布具有相似性,盆地内各拗陷的西部以溢流相的火山熔岩和爆发相的火山碎屑岩为主,东部以爆发相的火山碎屑岩和冲积相的砾岩、砂岩及泥质岩为主,中部为爆发相的火山碎屑岩和湖沼相的砂、泥岩及煤层.九峰山组冲积相和湖沼相占优势.甘河组以溢流相和爆发相为主.由于不同时期火山活动强度和湖盆发育程度的差异,导致沉积模式有所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杨树盆地 中生代 岩相特征 沉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通过砂岩输导层渗滤运移速度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志坚 陆会民 佟卉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14,共3页
天然气具有易扩散及不易检测的特性,不能用模拟实验方法确定其通过砂岩输导层的渗滤运移速度. 在研究影响油气通过砂岩输导层渗滤运移速度因素的基础上,得到了天然气和石油在相同条件下通过砂岩的渗滤运移速度的比值与岩样孔喉半径之间... 天然气具有易扩散及不易检测的特性,不能用模拟实验方法确定其通过砂岩输导层的渗滤运移速度. 在研究影响油气通过砂岩输导层渗滤运移速度因素的基础上,得到了天然气和石油在相同条件下通过砂岩的渗滤运移速度的比值与岩样孔喉半径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了利用石油通过砂岩输导层渗滤运移速度求取天然气通过砂岩输导层渗滤运移速度的方法. 在模拟石油通过不同粒度、倾角和泥质质量分数的石英砂渗滤运移速度实验的基础上,应用该方法计算得到了在相同条件下天然气通过石英砂的渗滤运移速度,计算结果符合地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石油 砂岩输导层 渗滤运移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含跨膜域RING E3泛素连接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林静 张融雪 +4 位作者 苏京平 王胜军 佟卉 刘燕清 孙玥 《林业科技情报》 2020年第4期6-9,共4页
E3泛素连接酶(ubiquitin ligase enzyme)能识别底物蛋白并将其泛素化,导致底物蛋白通过26S蛋白酶体进行降解,是调节蛋白水平的重要因子。植物E3泛素连接酶在调控激素响应、参与形态建成、抗病防御反应和非生物胁迫响应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E3泛素连接酶(ubiquitin ligase enzyme)能识别底物蛋白并将其泛素化,导致底物蛋白通过26S蛋白酶体进行降解,是调节蛋白水平的重要因子。植物E3泛素连接酶在调控激素响应、参与形态建成、抗病防御反应和非生物胁迫响应方面起着重要作用。RING(Really Interesting New Gene 1)家族是含环指结构(RING finger domain)的E3泛素连接酶家族,一般定位于细胞核。含有跨膜结构域(transmembrane domain,TMD)定位于膜的RING E3泛素连接酶(TMD-RING)是该家族中较为特殊的亚家族。通过对植物中含有跨膜域RING E3泛素连接酶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此类基因研究提供借鉴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 E3泛素连接酶 环指结构 跨膜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抑制剂类除草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林静 王辉 +7 位作者 张融雪 苏京平 王胜军 佟卉 刘燕清 陈志材 李晓莹 孙玥 《林业科技情报》 2020年第4期1-5,共5页
植物类胡萝卜素在光合作用、激素合成和维生素合成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Phytoene desaturase,PDS)是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的重要限速酶,仅在植物中存在。PDS失活能阻断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使得叶片白化,最终导致植... 植物类胡萝卜素在光合作用、激素合成和维生素合成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Phytoene desaturase,PDS)是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的重要限速酶,仅在植物中存在。PDS失活能阻断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使得叶片白化,最终导致植物死亡。以PDS为靶标,研究开发了多种高效除草剂。这类除草剂属于非竞争性抑制PDS,并且对动物是安全的。一些植物因为PDS基因突变而产生了对PDS抑制剂类除草剂的抗性,就PDS的生物学功能、PDS抑制剂类除草剂和相关抗性植物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 PDS抑制剂类除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马铃薯覆膜高产种植技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春敏 王祥宇 +1 位作者 佟卉 刘燕清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10期223-224,共2页
山东省是蔬菜种植大省,也是黄淮海区域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之一,山东省马铃薯覆膜高产种植的先进技术,对全国马铃薯生产技术发展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山东 马铃薯 覆膜高产 种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带油气资源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15
作者 张志坚 刘晓冬 佟卉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7-88,共2页
依据改进的解析概率法,应用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VC++编程工具和COM技术,自行开发了区带油气资源评价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图元的移动、缩放、修改等功能,解决了在程序运行中启动Word,并在Word中添加文字和表格等技术难点.应用该系统预测柴... 依据改进的解析概率法,应用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VC++编程工具和COM技术,自行开发了区带油气资源评价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图元的移动、缩放、修改等功能,解决了在程序运行中启动Word,并在Word中添加文字和表格等技术难点.应用该系统预测柴达木盆地北缘区带油气资源量,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用户界面友好、操作方便、交互性强等特点,为区带油气资源评价的有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C++ COM技术 油气资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膜覆盖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许庆芬 佟卉 +4 位作者 刘燕清 马骏 王春敏 段骅 赵习朴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3期69-73,共5页
地膜覆盖是近年来被公认为对促进作物增产贡献最大的栽培技术之一,本文作者旨在探讨不同类型地膜对天津早春露地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明确本地区马铃薯生产中最佳的地膜类型。以费乌瑞它为供试品种,以普通白膜、降解白膜、黑... 地膜覆盖是近年来被公认为对促进作物增产贡献最大的栽培技术之一,本文作者旨在探讨不同类型地膜对天津早春露地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明确本地区马铃薯生产中最佳的地膜类型。以费乌瑞它为供试品种,以普通白膜、降解白膜、黑白膜、黑膜为处理,以不覆膜露地种植为对照,进行不同类型地膜覆盖马铃薯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现蕾期以前,地表增温效果为普通白膜>降解白膜>黑白膜>黑膜>无膜;现蕾期以后,普通白膜和黑白膜的地表增温效果差别不明显,高于其他3个处理;出苗期以前,普通白膜与降解白膜、黑白膜10 cm土层的增温效果相近,高于其他2个处理;出苗期以后,黑膜对10 cm土层的增温效果有所提升,但仍低于白膜和黑白膜;随着温度升高,白膜和黑白膜的提温效果差距缩小,且黑膜对10 cm土层的增温效果大于土壤表层。不同地膜覆盖均可提早出苗,增加株高和茎粗,提高单株块茎重和商品薯率;各处理产量为普通白膜>降解白膜>黑白膜>黑膜>对照,其中,普通白膜的产量极显著高于黑白膜、黑膜和对照,但与降解白膜差异不显著。综合来看,本地区使用普通白膜或降解白膜进行马铃薯覆盖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地膜覆盖 生长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肥基追肥比例及追施比例对马铃薯微型薯生产的影响
17
作者 刘燕清 佟卉 +1 位作者 许庆芬 王春敏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8期131-135,共5页
为研究马铃薯微型薯生产中钾肥的合理施肥方式,以马铃薯早熟品种"荷兰15"脱毒试管苗为供试材料,进行了钾肥不同基追肥比例和追施比例对马铃薯微型薯生产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纯钾31.7 g/m2的条件下,基追比为2∶6,追施比... 为研究马铃薯微型薯生产中钾肥的合理施肥方式,以马铃薯早熟品种"荷兰15"脱毒试管苗为供试材料,进行了钾肥不同基追肥比例和追施比例对马铃薯微型薯生产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纯钾31.7 g/m2的条件下,基追比为2∶6,追施比为1∶1∶2∶1时,马铃薯脱毒苗的株高茎粗最高,5 g以上微型薯单位面积产量最高,单位面积总产量次于追施比为2∶1∶1∶1的处理。全做基肥的处理株高最低,茎粗最大,而单位面积总产量及平均单粒重均最低。全做追肥的处理在株高、茎粗、单位面积总产量和平均单粒重方面均不是最高值,说明钾肥基施和追施配合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及平均单粒重。因此,微型薯生产重视钾肥总用量的同时,基肥与追肥配比施用更能提高肥效进而提高产量及商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薯 基追比 追施比 单位面积产量 单粒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驱后油层提高采收率驱油方法 被引量:19
18
作者 韩培慧 闫坤 +2 位作者 曹瑞波 高淑玲 佟卉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3-150,共8页
大庆油田已开展了聚驱后高浓度聚驱和三元复合驱现场试验,这2种驱油方法虽可取得一定的技术效果,但聚合物用量大、经济效益低。为实现低成本高效开采,在深刻认识聚驱后油层特点的基础上,依据堵调驱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应用物理模拟实验和... 大庆油田已开展了聚驱后高浓度聚驱和三元复合驱现场试验,这2种驱油方法虽可取得一定的技术效果,但聚合物用量大、经济效益低。为实现低成本高效开采,在深刻认识聚驱后油层特点的基础上,依据堵调驱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应用物理模拟实验和配方优化技术,进一步研究了3种新型驱油方法:①"调堵剂+驱油体系"组合注入驱油方法,该方法通过低初黏凝胶调剖后再注入三元体系,特点是可大幅降低聚合物用量,较单纯三元复合驱可提高采收率2.1%,节省聚合物用量25%;②研发了非均相复合驱油体系,该体系由连续相三元溶液和非连续相PPG颗粒组成,可实现动态调整、动态驱替,聚驱后非均相复合驱可提高采收率13.6%,较三元复合驱可提高采收率3.4%;③研发了聚驱后插层聚合物复合驱驱油方法,插层聚合物具有残余阻力系数大于阻力系数的特点,调堵能力强于普通聚合物,聚驱后可提高采收率15.9%。鉴于上述3种新型驱油方法室内实验取得的较好效果,且较普通三元复合驱大幅降低化学剂用量,拟开展现场试验以提高油田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驱后 现场试验 新型驱油方法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驱后优势渗流通道流线数值模拟识别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2
19
作者 闫坤 韩培慧 +1 位作者 曹瑞波 佟卉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9年第2期33-37,共5页
大庆油田聚驱区块陆续进入后续水驱开发阶段,由于长期水聚驱冲刷,油层优势渗流通道高度发育,低效无效循环严重。为了实现聚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目标,必须准确识别并高效封堵优势渗流通道。以往采用常规方法(取心井、测井、剖面测试... 大庆油田聚驱区块陆续进入后续水驱开发阶段,由于长期水聚驱冲刷,油层优势渗流通道高度发育,低效无效循环严重。为了实现聚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目标,必须准确识别并高效封堵优势渗流通道。以往采用常规方法(取心井、测井、剖面测试和生产动态)描述优势渗流通道,资料少且不连续,准确率低且费用高昂。针对优势渗流通道识别难的问题,运用流线数值模拟技术,以典型区块为研究基础,筛选了描述优势渗流通道的关键参数,建立了渗透率时变模型和综合识别指数数学模型,根据初值迭代方法结合专家经验给出了关键参数权重,同时依据综合识别指数大小对优势渗流通道进行了定量级别划分。结果表明,计算的典型区块优势渗流通道分布与实际吸水剖面测试结果高度吻合,表明建立的方法能够准确描述聚驱后优势渗流通道分布规律。研究内容对识别并高效封堵优势渗流通道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实现聚驱后进一步高效开发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渗流通道 流线数值模拟 渗透率 综合识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不同地域九个粳稻品种种子的耐贮藏性分析
20
作者 郭彦丽 宋曼曼 +9 位作者 路信 张融雪 闫双勇 许高平 佟卉 刘燕清 苏京平 王胜军 张红磊 刘学军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5期10-13,17,共5页
对9个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在天津市11个地区收获的种子进行自然老化试验,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品种水稻种子相同储存条件下的发芽率、根长和芽长。结果表明,同一地区的不同品种间差异明显;天津市不同地区收获的同一水稻品种,自然老化... 对9个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在天津市11个地区收获的种子进行自然老化试验,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品种水稻种子相同储存条件下的发芽率、根长和芽长。结果表明,同一地区的不同品种间差异明显;天津市不同地区收获的同一水稻品种,自然老化后发芽率差异明显,其中津南生长的水稻品种的耐贮藏性普遍优于其他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品种 自然老化 耐贮藏性 种子活力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