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冲电磁场协同多孔钛合金对兔长骨缺损修复效果的微观结构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景达 佟世超 +3 位作者 翟明明 李小康 申广浩 罗二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793-3798,共6页
多孔钛合金(p Ti)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骨替代修复材料,但其在微观水平上仍难以与骨组织充分骨整合。为此,研究了脉冲电磁场(PEMF)协同p Ti作用对兔长骨缺损的修复效果。采用电子束熔融技术制备孔隙率70%的Ti6Al4V多孔钛合金圆棒;于12只成... 多孔钛合金(p Ti)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骨替代修复材料,但其在微观水平上仍难以与骨组织充分骨整合。为此,研究了脉冲电磁场(PEMF)协同p Ti作用对兔长骨缺损的修复效果。采用电子束熔融技术制备孔隙率70%的Ti6Al4V多孔钛合金圆棒;于12只成年兔股骨外侧髁构建骨缺损,填充以p Ti,并采用自行研制的基于"3-Helm Holz线圈"的电磁发生系统产生2 m T、15 Hz的PEMF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与单独的p Ti作用相比,在PEMF和p Ti的协同作用下,6周后,p Ti中的骨体积百分比提高了78.5%,骨小梁数量提高了21.7%,骨小梁厚度增大了41.8%,骨小梁间隙减小了30.7%,骨表面积密度减少了36.2%。因此,PEMF显著提高了p Ti的骨缺损修复效率,PEMF协同p Ti作用是一种更为高效的长骨缺损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磁场 多孔钛合金 骨缺损 骨小梁 微观结构 显微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