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抗小贯松村叶蝉和茶棍蓟马的茶树种质筛选及其抗性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孙悦
吴俊
+7 位作者
韦朝领
刘梦月
高晨曦
张灵枝
曹士先
余顺甜
金珊
孙威江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89-704,共16页
探讨不同茶树品种对小贯松村叶蝉(Matsumurasca onukii)和茶棍蓟马(Dendrothrips minowai Priesner)的抗性,为抗虫茶树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以11个茶树品种紫娟、水仙、梅占、白鸡冠、瑞香、奇兰、黄玫瑰、白牡丹、黄棪、大...
探讨不同茶树品种对小贯松村叶蝉(Matsumurasca onukii)和茶棍蓟马(Dendrothrips minowai Priesner)的抗性,为抗虫茶树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以11个茶树品种紫娟、水仙、梅占、白鸡冠、瑞香、奇兰、黄玫瑰、白牡丹、黄棪、大红袍、黄观音为供试材料,采用五点取样法对田间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并进行茶树植物学形态特征调查,以及叶片组织结构测定、化学成分检测,明确茶树物理性状、化学成分与抗虫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按抗小贯松村叶蝉的强弱,11个茶树品种可分为4类,第Ⅰ类:紫娟,感虫(S);第Ⅱ类:梅占、黄棪、奇兰、水仙、白牡丹,中感(MS);第Ⅲ类:瑞香、大红袍、黄观音、黄玫瑰,中抗(MR);第Ⅳ类:白鸡冠,抗(R)。按抗茶棍蓟马的强弱也可将其分为4类,第Ⅰ类:黄玫瑰,感虫(S);第Ⅱ类:瑞香、白鸡冠,中感(MS);第Ⅲ类:黄观音、奇兰,中抗(MR);第Ⅳ类:白牡丹、黄棪、大红袍、梅占、紫娟、水仙,抗(R)。结合相关分析显示,小贯松村叶蝉总虫口数与11个茶树品种的花青素含量、GCG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上角质层厚度/叶片厚度、下角质层厚度/叶片厚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游离氨基酸总量、栅栏组织厚度、上表皮厚度、上表皮厚度/叶片厚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叶长与茶棍蓟马总发生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且小贯松村叶蝉的总虫口数与茶棍蓟马总虫口数显著负相关(P<0.05)。综合分析得出,大红袍茶树品种和黄观音茶树品种对小贯松村叶蝉和茶棍蓟马均存在一定抗性,是值得推广的茶树良种。调查结果还发现小贯松村叶蝉和茶棍蓟马之间存在同期交替为害茶树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小贯松村叶蝉
茶棍蓟马
抗虫机理
种质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抗虫性茶树品种的叶色及挥发物差异性研究
2
作者
孙悦
刘梦月
+6 位作者
高晨曦
吴全金
曹士先
余顺甜
陈志丹
金珊
孙威江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5-543,共19页
为探究不同抗虫性茶树品种的叶色及挥发物差异性,对11个茶树品种进行为期2年的田间虫口密度调查,通过田间枝条室内孵化试验和室内生命参数测定试验,佐证了田间种群密度作为抗性分级标准的可靠性;并测定色差及叶片单位叶面积蜡质含量,用...
为探究不同抗虫性茶树品种的叶色及挥发物差异性,对11个茶树品种进行为期2年的田间虫口密度调查,通过田间枝条室内孵化试验和室内生命参数测定试验,佐证了田间种群密度作为抗性分级标准的可靠性;并测定色差及叶片单位叶面积蜡质含量,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未被病虫为害的一芽二叶新梢的挥发物进行检测,以期筛选不同抗虫性茶树品种间的差异物。结果显示,小贯松村叶蝉(Matsumurasca onukii)趋向于叶片色彩较暗、黄色较淡的茶树品种;茶棍蓟马(Dendrothrips minowai)趋向色彩鲜亮、饱和度高、黄色偏高的茶树品种,且茶棍蓟马更重视叶背的色泽。在挥发物方面,小贯松村叶蝉种群密度与芳樟醇的相对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壬醛、十二烷的相对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茶棍蓟马的种群密度与十二烷和苯乙醇的相对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十二烷对小贯松村叶蝉和茶棍蓟马作用不同,其含量和茶树叶片蜡质含量与种群密度间的关系呈现相同趋势,这说明同一种挥发物对不同昆虫会产生不同的趋向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小贯松村叶蝉
茶棍蓟马
叶色
挥发物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植物源除虫菊素对茶蓟马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
1
3
作者
曹士先
余顺甜
+5 位作者
安娜
林应端
管超英
蔡小勇
徐杰
冯卫虎
《茶叶》
2023年第3期161-163,共3页
除虫菊素为常用的植物源杀虫剂,对农作物害虫都有相关防治效果,且不易产生化学药剂抵抗、对环境友好,是理想的植物源杀虫剂。本试验中,5%除虫菊素防治效果稍弱于10%虫螨腈悬浮剂,而在5%除虫菊素各处理中,T2(稀释900倍5%除虫菊素)防治效...
除虫菊素为常用的植物源杀虫剂,对农作物害虫都有相关防治效果,且不易产生化学药剂抵抗、对环境友好,是理想的植物源杀虫剂。本试验中,5%除虫菊素防治效果稍弱于10%虫螨腈悬浮剂,而在5%除虫菊素各处理中,T2(稀释900倍5%除虫菊素)防治效果最好。在施药14d后,T2处理防治效果为3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虫菊素
茶蓟马
生物农药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抗小贯松村叶蝉和茶棍蓟马的茶树种质筛选及其抗性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孙悦
吴俊
韦朝领
刘梦月
高晨曦
张灵枝
曹士先
余顺甜
金珊
孙威江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
海峡两岸特色作物安全生产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安徽农业大学
福建省茶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
出处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89-704,共1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课题(2019YFD1001601)
福建农林大学“双一流”建设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培育计划项目(KSYLC005)
福建张天福茶叶发展基金会科技创新基金(FJZTF01)。
文摘
探讨不同茶树品种对小贯松村叶蝉(Matsumurasca onukii)和茶棍蓟马(Dendrothrips minowai Priesner)的抗性,为抗虫茶树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以11个茶树品种紫娟、水仙、梅占、白鸡冠、瑞香、奇兰、黄玫瑰、白牡丹、黄棪、大红袍、黄观音为供试材料,采用五点取样法对田间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并进行茶树植物学形态特征调查,以及叶片组织结构测定、化学成分检测,明确茶树物理性状、化学成分与抗虫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按抗小贯松村叶蝉的强弱,11个茶树品种可分为4类,第Ⅰ类:紫娟,感虫(S);第Ⅱ类:梅占、黄棪、奇兰、水仙、白牡丹,中感(MS);第Ⅲ类:瑞香、大红袍、黄观音、黄玫瑰,中抗(MR);第Ⅳ类:白鸡冠,抗(R)。按抗茶棍蓟马的强弱也可将其分为4类,第Ⅰ类:黄玫瑰,感虫(S);第Ⅱ类:瑞香、白鸡冠,中感(MS);第Ⅲ类:黄观音、奇兰,中抗(MR);第Ⅳ类:白牡丹、黄棪、大红袍、梅占、紫娟、水仙,抗(R)。结合相关分析显示,小贯松村叶蝉总虫口数与11个茶树品种的花青素含量、GCG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上角质层厚度/叶片厚度、下角质层厚度/叶片厚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游离氨基酸总量、栅栏组织厚度、上表皮厚度、上表皮厚度/叶片厚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叶长与茶棍蓟马总发生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且小贯松村叶蝉的总虫口数与茶棍蓟马总虫口数显著负相关(P<0.05)。综合分析得出,大红袍茶树品种和黄观音茶树品种对小贯松村叶蝉和茶棍蓟马均存在一定抗性,是值得推广的茶树良种。调查结果还发现小贯松村叶蝉和茶棍蓟马之间存在同期交替为害茶树的现象。
关键词
茶树
小贯松村叶蝉
茶棍蓟马
抗虫机理
种质筛选
Keywords
tea plant
Matsumurasca onukii
Dendrothrips minowai Priesner
resistance mechanism
germplasm screening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抗虫性茶树品种的叶色及挥发物差异性研究
2
作者
孙悦
刘梦月
高晨曦
吴全金
曹士先
余顺甜
陈志丹
金珊
孙威江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
海峡两岸特色作物安全生产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福建开放大学文经学院
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
出处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5-543,共19页
基金
中国白茶研究院开放课题项目(BCY2021K0100)
福建农林大学“双一流”建设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培育计划项目(KSYLC005)
+1 种基金
福鼎市现代国家农业(白茶)产业园白茶种质资源保护提升项目(KH220095A)
福建张天福茶叶发展基金会科技创新基金(FJZTF01)。
文摘
为探究不同抗虫性茶树品种的叶色及挥发物差异性,对11个茶树品种进行为期2年的田间虫口密度调查,通过田间枝条室内孵化试验和室内生命参数测定试验,佐证了田间种群密度作为抗性分级标准的可靠性;并测定色差及叶片单位叶面积蜡质含量,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未被病虫为害的一芽二叶新梢的挥发物进行检测,以期筛选不同抗虫性茶树品种间的差异物。结果显示,小贯松村叶蝉(Matsumurasca onukii)趋向于叶片色彩较暗、黄色较淡的茶树品种;茶棍蓟马(Dendrothrips minowai)趋向色彩鲜亮、饱和度高、黄色偏高的茶树品种,且茶棍蓟马更重视叶背的色泽。在挥发物方面,小贯松村叶蝉种群密度与芳樟醇的相对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壬醛、十二烷的相对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茶棍蓟马的种群密度与十二烷和苯乙醇的相对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十二烷对小贯松村叶蝉和茶棍蓟马作用不同,其含量和茶树叶片蜡质含量与种群密度间的关系呈现相同趋势,这说明同一种挥发物对不同昆虫会产生不同的趋向反应。
关键词
茶树
小贯松村叶蝉
茶棍蓟马
叶色
挥发物
抗性
Keywords
tea plant
Matsumurasca onukii
Dendrothrips minowai
leaf color
volatile components
resistance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S326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植物源除虫菊素对茶蓟马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
1
3
作者
曹士先
余顺甜
安娜
林应端
管超英
蔡小勇
徐杰
冯卫虎
机构
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福建省武夷岩茶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茶叶》
2023年第3期161-163,共3页
基金
福建高校产学研项目(2020N5005)。
文摘
除虫菊素为常用的植物源杀虫剂,对农作物害虫都有相关防治效果,且不易产生化学药剂抵抗、对环境友好,是理想的植物源杀虫剂。本试验中,5%除虫菊素防治效果稍弱于10%虫螨腈悬浮剂,而在5%除虫菊素各处理中,T2(稀释900倍5%除虫菊素)防治效果最好。在施药14d后,T2处理防治效果为30.25%。
关键词
除虫菊素
茶蓟马
生物农药
防治效果
Keywords
Pyrethrins
Scirtothrips dorsalis Hood
Biopesticides
Control effect
分类号
S476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抗小贯松村叶蝉和茶棍蓟马的茶树种质筛选及其抗性相关因素分析
孙悦
吴俊
韦朝领
刘梦月
高晨曦
张灵枝
曹士先
余顺甜
金珊
孙威江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抗虫性茶树品种的叶色及挥发物差异性研究
孙悦
刘梦月
高晨曦
吴全金
曹士先
余顺甜
陈志丹
金珊
孙威江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植物源除虫菊素对茶蓟马的防治效果
曹士先
余顺甜
安娜
林应端
管超英
蔡小勇
徐杰
冯卫虎
《茶叶》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