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1跖跗关节骨折脱位不同内固定方式对前足足底压力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余霄 庞清江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2期157-161,共5页
目的 :测量第1跖跗关节骨折脱位3种内固定对前足足底压力的变化,为选择内固定提供实验参考。方法:取8具新鲜足标本,制成第1跖跗关节骨折脱位模型,依次进行3.5 mm全螺纹皮质骨螺钉,1/4管形钢板及加压骑缝钉固定。经加载600 N后,通过F-sca... 目的 :测量第1跖跗关节骨折脱位3种内固定对前足足底压力的变化,为选择内固定提供实验参考。方法:取8具新鲜足标本,制成第1跖跗关节骨折脱位模型,依次进行3.5 mm全螺纹皮质骨螺钉,1/4管形钢板及加压骑缝钉固定。经加载600 N后,通过F-sca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测量前足足底压力的变化。结果:第1跖跗关节骨折脱位后,第1跖骨头下的峰值压力将减小,而第2跖骨头下的峰值压力将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第1跖跗关节分别采用螺钉、钢板进行固定后,第1、2跖骨头下的峰值压力都将趋于正常状态,而进行骑缝钉固定后,虽然第1、2跖骨头下的峰值压力都有所恢复,但仍与正常状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第1跖跗关节骨折脱位后,邻近跖骨头可能存在着"负荷转移"的调节机制以代偿部分足底压力;当第1跖跗关节骨折脱位采用螺钉和钢板内固定治疗后,前足足底压力都可恢复至正常状态,而若采用骑缝钉固定,则前足足底压力仍难以恢复至正常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跗关节 骨折 脱位 骨折固定术 足底压力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距突螺钉固定术治疗Sanders Ⅱ型和Ⅲ型跟骨骨折 被引量:20
2
作者 顾志谦 庞清江 +2 位作者 余霄 陈良 郭宗慧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载距突螺钉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38例38足。根据Sanders分类,Ⅱ型15足,Ⅲ型23足。按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载距突固定组18例,男13例,... 目的:探讨载距突螺钉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38例38足。根据Sanders分类,Ⅱ型15足,Ⅲ型23足。按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载距突固定组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25-55岁,平均(38.56±8.03)岁,每例均有1枚螺钉拧入载距突;载距突未固定组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29-53岁,平均(42.35±8.29)岁,螺钉未拧入载距突。通过两组术前、术后影像学指标的变化及术后Maryland足评分、VAS评分比较疗效。结果:38例均获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4个月。两组术后均恢复了Btihler角,重建了距下关节。术后1年Maryland足评分,载距突固定组平均88.61±7.59,载距突未固定组平均82.40±9.24,载距突固定组评分高于未固定组,足功能恢复更好。术后1年VAS评分,载距突固定组平均13.39±11.47,载距突未固定组平均22.50±13.10,载距突固定组术后VAS评分更低,足痛更少。结论:使用载距突螺钉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固定强度大,稳定性高,术后疼痛少,功能恢复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载距突 后距关节面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皮下血管网层反取皮回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在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郭宗慧 余霄 +2 位作者 唐寅 付有伟 庞清江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6期569-573,共5页
目的:总结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后急诊给予真皮下血管网层反取皮回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30例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0例,女10例;年龄16~67(48±13)岁。车祸伤19例... 目的:总结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后急诊给予真皮下血管网层反取皮回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30例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0例,女10例;年龄16~67(48±13)岁。车祸伤19例,碾轧伤1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10(5±1) h。所有病例给予I期彻底清创,真皮下血管网层反取皮植皮后多切口引流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覆盖7~10 d。拆除VSD观察创面成活情况:如果坏死面积大,需清创切痂待创面肉芽生长满意后择期再次取皮植皮术;小面积坏死皮肤加强换药直至愈合。结果:30例均获随访,时间7~48(20±11)个月。无一例出现感染,30例经Ⅰ期成活面积均达到85%以上;5例皮肤坏死范围在12%左右,Ⅱ期经再次清创游离植皮后愈合,其余患者经过加强换药后均获愈合。真皮下血管网层回植的皮肤颜色、弹性、感觉、耐磨耐压性良好,各关节活动良好,未见明显皮肤粘连引起肢体活动受限。结论:真皮下血管网层回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可大大降低了创面感染率,促进了皮片与创面的贴敷,利于引流,提高了反取皮的成活率,改善了下肢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离组织瓣 引流术 下肢 创伤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距突螺钉导向器与普通螺钉导向器辅助固定跟骨载距突疗效比较 被引量:8
4
作者 王云 刘丙根 +3 位作者 庞清江 余霄 陈先军 郭宗慧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12期1097-1103,共7页
目的 :探讨载距突螺钉导向器辅助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5月至2013年10月收集50例(60足)跟骨骨折患者,将其分为跟骨载距突螺钉导向器辅助治疗组(A组),普通螺钉导向器组(B组)。A组男22例,女3例;年龄17~75岁,... 目的 :探讨载距突螺钉导向器辅助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5月至2013年10月收集50例(60足)跟骨骨折患者,将其分为跟骨载距突螺钉导向器辅助治疗组(A组),普通螺钉导向器组(B组)。A组男22例,女3例;年龄17~75岁,平均(45.08±11.98)岁;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9足,Ⅲ型16足,Ⅳ型7足。B组男20例,女5例;年龄19~78岁,平均(46.36±15.74)岁;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8足,Ⅲ型13足,Ⅳ型7足。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影像学指标的变化、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1年采用Maryland足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50例患者获得随访,A组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7.72±4.08)个月;B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68±3.40)个月,两组随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透视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自手术前后B觟hler角和Gissanes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年Maryland足部评分总分为(84.94±12.75),B组为(76.96±15.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该载距突螺钉导向器辅助固定跟骨的关节内骨折,手术时间短,透视次数少,并发症少及术后功能恢复较好,能为跟骨关节内骨折提供一种新的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牵引复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灶内切除与整块切除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尹振春 刘丙根 +2 位作者 庞清江 陈先军 余霄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1期58-64,共7页
目的 :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已发表较高质量的有关比较病灶内切除术和整块切除术对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术后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功能康复结果的临床研究进行综合定量分析,为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的外科治疗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目的 :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已发表较高质量的有关比较病灶内切除术和整块切除术对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术后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功能康复结果的临床研究进行综合定量分析,为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的外科治疗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4年8期)、Pub Med、Ovid、Elsevier、CNKI等数据库。检索从(1970-01-01/2013-01-01)年有关病灶内切除与整块切除治疗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的文献,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并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利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 5.0软件对纳入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并对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计算病灶内切除术相对整块切除术其复发及并发症发生危险的优势比(OR),评价病灶内切除术与整块切除术对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复发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7篇,总样本量163例。其中病灶内切除术组92例(PMMA n=54,骨移植n=33,非PMMA或非骨移植n=5),整块切除术组71例。病灶内切除术组骨巨细胞瘤复发率比整块切除术组高[OR=3.87,95%CI(1.42,10.53)],而在Campanacci 3级GCTs中[OR=10.12,95%CI(1.57,65.27)],病灶内切除术组并发症发生率更少[OR=0.13,95%CI(0.04,0.40)],病灶内切除术组内用PMMA与骨移植物充填病灶的复发率没有明显差异[OR=0.96,95%CI(0.26,3.56)]。通过选择用MSTS系统评价、VAS系统评价和握力计系统评价时,病灶内切除术组在功能康复结果中优于整块切除组。结论:基于有限的资料,表明整块切除术更加适合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而病灶内切除术在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的Campanacci 1、2级比3级更加适合,病灶内切除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方面,PMMA并不优于骨移植物。病灶内切除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在功能康复方面优于整块切除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 骨巨细胞瘤 外科治疗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站式服务”模式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个体化护理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丽君 杨爱玲 +1 位作者 余霄 陈燕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11期1017-1018,共2页
目的总结"一站式服务"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个体化护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9月~2012年6月在我院骨科中心通过"一站式服务"模式下治疗的17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在"一站式服务"模式治... 目的总结"一站式服务"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个体化护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9月~2012年6月在我院骨科中心通过"一站式服务"模式下治疗的17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在"一站式服务"模式治疗前后配合进行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指导及康复训练,对患者的腰椎间盘症状进行JOA评分。结果175例患者出院时显效98例(56.0%),有效56例(32.0%),总有效率88.0%,平均JOA评分为12.4分(7~15分)。术后6个月,共有121例患者获得随访,其中,显效96例(79.3%),有效25例(20.7%),总有效率100%,平均JOA评分为14.0分(12~15分)。结论 "一站式服务"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针对不同患者实施规范的个体化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站式服务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个体化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王之制——以“周公营洛”为例论先秦城市规划思想 被引量:1
7
作者 余霄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5-40,共6页
尝试以城市规划为视角探寻中国先民生活世界中某些独特的精神气质与治理秩序:通过考证"百雉之城"提出先秦城市规划中存在着"先王之制"的问题,在方法论上对研究先秦城市规划思想可能的陷阱进行清理,指出《考工记》... 尝试以城市规划为视角探寻中国先民生活世界中某些独特的精神气质与治理秩序:通过考证"百雉之城"提出先秦城市规划中存在着"先王之制"的问题,在方法论上对研究先秦城市规划思想可能的陷阱进行清理,指出《考工记》作为研究材料的有效性困境,以经学典籍与金石考古材料重构"周公营洛"的历史情境,从而合理猜想先秦城市规划思想的重要原则"先王之制"的内涵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城市规划思想 百雉之城 考工记 周公营洛 先王之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骨载距突镙钉导向器固定载距突的准确性 被引量:2
8
作者 刘丙根 庞清江 +1 位作者 余霄 郭宗慧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跟骨载距突镙钉导向器,辅助固定跟骨载距突的准确性.方法:成人新鲜防腐足部标本30例.2.5mm克氏针,沿跟骨载距突镙钉导向器植入载距突内,每足1根,观察克氏针植入载距突情况.结果:在植入载距突的30根克氏针中,其中...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跟骨载距突镙钉导向器,辅助固定跟骨载距突的准确性.方法:成人新鲜防腐足部标本30例.2.5mm克氏针,沿跟骨载距突镙钉导向器植入载距突内,每足1根,观察克氏针植入载距突情况.结果:在植入载距突的30根克氏针中,其中1枚穿过载距突前下,29枚均从载距突的中间通过,精确率达96.7%.结论:载距突镙钉导向器,能明显提高克氏针从载距突中间通过的准确性,减少载距突镙钉位置偏差导致人为医源性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载距突 镙钉导向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安全分析中的大数据技术应用探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叶其蕾 余霄 《中国新通信》 2021年第18期89-90,共2页
在享受网络带给我们进步的同时,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而近些年来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地进行扩大,在网络安全分析中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本文首先对目前我国网络安全分析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对其中的大数... 在享受网络带给我们进步的同时,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而近些年来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地进行扩大,在网络安全分析中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本文首先对目前我国网络安全分析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对其中的大数据应用进行了具体的介绍,最后得出结论:随着大数据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国网络安全分析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网络信息泄露事件将会得到有效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分析 大数据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膜黑色素瘤的治疗现状 被引量:3
10
作者 余霄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8-400,共3页
葡萄膜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UM)是起源于葡萄膜黑色素细胞的眼内恶性肿瘤。由于其生存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发肿瘤的大小,因此早发现、早治疗非常重要。目前,UM尚无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但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新发现,如GNAQ和GNA11突... 葡萄膜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UM)是起源于葡萄膜黑色素细胞的眼内恶性肿瘤。由于其生存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发肿瘤的大小,因此早发现、早治疗非常重要。目前,UM尚无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但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新发现,如GNAQ和GNA11突变和涉及下游信号传导通路MAPK、PI3K/Akt和Hippo为代表的多种治疗,则有助于对UM发病机制的理解。还有研究开辟了新的生物标志物范围,以提高对UM转移的检测。此外,许多研究和临床试验也正在进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黑色素瘤 治疗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珠穆沁部落蒙古袍形制结构研究及虚拟试衣 被引量:18
11
作者 刘东升 史慧 +3 位作者 刘运娟 于帅 余霄 李卫平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0-56,共7页
传统蒙古袍是研究蒙古族服饰文化的重要依据。文章通过田野调研,对乌珠穆沁部落传统蒙古袍的款式、色彩、面料、形制、结构、工艺等服装特征与服饰文化进行研究。基于CLO 3D软件,进行2 D结构复原和3 D虚拟试衣,提出了传统蒙古袍三维虚... 传统蒙古袍是研究蒙古族服饰文化的重要依据。文章通过田野调研,对乌珠穆沁部落传统蒙古袍的款式、色彩、面料、形制、结构、工艺等服装特征与服饰文化进行研究。基于CLO 3D软件,进行2 D结构复原和3 D虚拟试衣,提出了传统蒙古袍三维虚拟试衣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结果表明,乌珠穆沁部落传统蒙古袍是集实用、审美和种族认同于一体,具有典型的草原游牧文化特征;利用科技手段将传统蒙古袍数字化是传承传统服饰的有效手段。因此,研究对于传统蒙古族服饰文化体系的丰富、完善及传统民族服饰传承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珠穆沁蒙古袍 服装形制 服装结构复原 虚拟试衣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所有制:产权与激励制度的双轮驱动
12
作者 余霄 《军工文化》 2014年第2期25-27,共3页
企业的边界及外部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因人与人之间合作产生的经济组织。人们之所以愿意合作,是因为独讧从事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效益要比合作从事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效益弱。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激励制度 产权 市场经济条件 经济活动 经济组织 合作 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置入不同直径假体球头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学斌 庞清江 余霄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6期558-563,共6页
目的: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借助三维有限元分析的方法,探讨置入不同直径的假体球头后的髋关节生物力学变化,观察对髋关节应力分布变化,以便选择出合适的假体球头尺寸。方法:利用薄层CT资料及人工股骨头假体相关参数... 目的: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借助三维有限元分析的方法,探讨置入不同直径的假体球头后的髋关节生物力学变化,观察对髋关节应力分布变化,以便选择出合适的假体球头尺寸。方法:利用薄层CT资料及人工股骨头假体相关参数建立装配有不同假体球头直径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髋关节有限元模型(M0:术前模型;M1:球头直径=原股骨头直径;M2:球头直径=原股骨头直径+1 mm;M3:球头直径=原股骨头直径-1 mm;M4:球头直径=原股骨头直径-2 mm),并加载关节合力及相关肌肉的负荷,模拟人缓慢行走时单足站立状态,分析不同直径假体植入后髋臼周围骨质及软骨的应力分布及变化。结果:(1)M1~M4中骨盆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应力集中,M3的骨盆Von Mises应力峰值为44.8 MPa,与术前最为接近,增量约13.4%,且M3的骨盆位移在术后4组模型中最小,为1.40 mm;其次是M1,应力峰值为47.3 MPa,增量约19.7%,骨盆位移为1.59 mm。(2)在髋臼区域,M3的Von Mises应力峰值为23.3 MPa,与术前最为接近,增量约6.3%,其次是M1,应力峰值为24.0 MPa,增量约8.1%。(3)髋臼软骨上,M1与M3的应力分布同术前相似,且M3的Von Mises应力峰值为18.5 MPa,与术前最为接近;其次是M1,应力峰值为22.5 MPa。(4)M1~M4均在人工股骨头的外上象限出现不同程度的应力集中,而在其下方表现为应力遮挡;其中M3的Von Mises应力分布较其余模型更为均匀,其峰值70.8 MPa为各组中最低,其次为M1(80.7 MPa)。结论:在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时,建议优先使用比原股骨头直径小1 mm的假体球头,其次是与原股骨头直径相等的假体球头,来获得与置换术前的髋关节最接近的自然力学特性,降低因尺寸差异导致的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假体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股骨头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激素经不同信号通路调节骨代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宋蒙胜 余霄 +1 位作者 戎鹏泽 庞清江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1年第6期584-588,共5页
甲状旁腺激素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中的抗骨质疏松骨形成促进剂。然而,由于其小剂量、间歇性促进骨形成以及大剂量、连续性促进骨吸收的双向调节作用,使得甲状旁腺激素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有待进一步优化。因此,立足于甲状旁腺激素调... 甲状旁腺激素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中的抗骨质疏松骨形成促进剂。然而,由于其小剂量、间歇性促进骨形成以及大剂量、连续性促进骨吸收的双向调节作用,使得甲状旁腺激素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有待进一步优化。因此,立足于甲状旁腺激素调节骨代谢的分子机制,总结甲状旁腺激素主要经如下信号通路调节骨代谢:(1)Gs/cAMP/PKA信号通路,是甲状旁腺激素调节骨组织代谢引起骨形成或骨吸收效应的主要机制。(2)Gq/11/PLC/PKC信号通路,其主要功能为抑制成骨作用。(3)nonPLC/PKC信号通路,目前认为其发挥成骨效应,但具体内容尚不完全明确。(4)β-arrestin信号通路,能通过受体脱敏及内吞机制仅产生成骨作用而无破骨的激活。对甲状旁腺激素激活的上述4条主要信号通路的内容及作用进行文献综述,以期找寻更好的骨形成促进剂。其中,SOST及Dickkopf-1单克隆抗体是新颖的靶向药物,特异性激活nonPLC/PKC信号通路或β-arrestin信号通路的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肽值得进一步开发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激素 信号通路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Crowe Ⅳ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先军 刘丙根 +1 位作者 庞清江 余霄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8期718-722,共5页
目的 :探讨成人Crowe Ⅳ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方法和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对20例20髋成人CroweⅣ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4例,女16例;年龄32~68岁,平均52岁。髋臼... 目的 :探讨成人Crowe Ⅳ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方法和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对20例20髋成人CroweⅣ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4例,女16例;年龄32~68岁,平均52岁。髋臼侧均采用生物型假体在真臼水平植入,股骨侧采用S-R0M假体结合股骨粗隆下横断截骨短缩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对临床结果采用改良Harris评分进行评价,术前及术后随访时均拍X线片进行观察。结果: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髋关节脱位、静脉血栓发生。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8~60个月,平均38.1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髋臼假体均位于真臼内,无髋臼假体松动。股骨侧截骨处均骨性愈合,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50.90±9.35)分提高至末次随访的(90.25±3.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1例术中发生小转子劈裂,1例术后出现坐骨神经损伤症状,1例出现BrookerⅠ型异位骨化,所有患者术后髋关节活动度好,疼痛基本消失。结论:应用S-ROM假体结合粗隆下截骨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成人CroweⅣ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有效手术方法,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脱位 先天性 截骨术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后股骨颈短缩空心螺纹钉优化选择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泽铭 杨放 +6 位作者 余盛 施泽文 余霄 陈先军 石林 王诚浩 庞清江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2年第11期1042-1048,共7页
目的:运用有限元分析法比较采用不同数量全螺纹空心钉在不同置钉位置内固定治疗PauwelsⅡ型股骨颈骨折,预防术后颈短缩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选取健康老年女性志愿者1名,年龄55岁,体重70 kg,身高165 cm。采用CT扫描,获取右侧股骨数据,... 目的:运用有限元分析法比较采用不同数量全螺纹空心钉在不同置钉位置内固定治疗PauwelsⅡ型股骨颈骨折,预防术后颈短缩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选取健康老年女性志愿者1名,年龄55岁,体重70 kg,身高165 cm。采用CT扫描,获取右侧股骨数据,在三维建模软件分别建立PauwelsⅡ型股骨颈骨折模型、全螺纹空心钉和半螺纹空心钉模型。按全螺纹空心钉数量和置入呈倒三角分布位置分为8组骨折内固定模型:3枚半螺纹钉组、1枚前上方全螺纹钉加2枚半螺纹钉组,1枚后上方全螺纹钉加2枚半螺纹钉组,1枚下方全螺纹钉加2枚半螺纹钉组,1枚前上方半螺纹钉加2枚全螺纹钉组,1枚后上方半螺纹钉加2枚全螺纹钉组,1枚下方半螺纹钉加2枚全螺纹钉组,3枚全螺纹钉组。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分别加载同样载荷,比较分析各组的内固定物的应力分布及应力峰值、股骨近端应力分布及应力峰值、骨折断端切面的应力分布及应力峰值、内固定物位移峰值,并比较术后股骨颈长度。结果:各组的内固定应力主要集中于骨折线处,且均位于下方螺钉的底部,应力峰值分别为239.71、213.44、199.37、230.82、201.63、215.72、185.65、192.64 MPa;各组股骨近端所受的应力主要集中于转子下内侧区域,应力峰值分别为269.48、241.62、249.43、269.69、271.60、346.64、236.97、439.62 MPa;骨折断端切面的应力主要集中于半螺纹钉道周围,全螺纹钉道周围应力相对较小,各组应力峰值分别为149.12、143.04、140.47、139.63、139.81、130.07、117.77、57.89 MPa;内固定物的位移基本沿股骨颈轴线方向,位移分布集中于螺钉尖端,各组螺钉位移峰值分别为5.52、5.43、5.32、5.17、5.05、5.13、5.28、5.04 mm;各组股骨颈长度分别为74.69、74.72、74.70、74.70、74.72、74.70、74.72、74.74 mm。结论:呈倒三角分布的前上方1枚半螺纹空心钉联合2枚全螺纹空心钉的置钉方案既可以满足促进股骨颈愈合的滑动加压作用,保证股骨近端稳定性,又能减少术后股骨颈短缩程度,有利于维持术后股骨颈长度,降低术后股骨颈短缩导致髋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临床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提供了新的优化置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移位型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后倾角测量及对预后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俞荣耀 庞清江 +5 位作者 陈先军 余霄 石林 王诚浩 余盛 潘陈通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969-974,共6页
非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及预后等多方面仍存在有许多未解决的问题,如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等。为了降低非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术后各类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股骨颈骨折后倾角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大量学者研究发现... 非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及预后等多方面仍存在有许多未解决的问题,如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等。为了降低非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术后各类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股骨颈骨折后倾角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大量学者研究发现,当后倾角>20°后,内固定治疗失败的风险显著增加。基于这一理念,根据患者后倾角的不同,可选择使用初次人工关节置换来替代3枚螺钉内固定,以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分析发现,股骨颈后段粉碎会导致后倾角增大。本文是探究股骨颈骨折后倾角与手术预后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一种测量股骨颈后倾角大小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股骨头后倾角 非移位型 后部粉碎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吸收涂层简介 被引量:12
18
作者 文明芬 郭忠诚 +1 位作者 余霄 杨显万 《太阳能》 1998年第4期18-19,共2页
@文明芬@郭忠诚@余霄@杨显万太阳能吸收涂层对太阳能利用的技术经济性能影响很大,为提高太阳能装置的效率、降低成本,各国太阳能科技工作者对研究、开发太阳能吸收涂层都十分重视,研制成多种涂层,有的已用于生产,取得了良好效... @文明芬@郭忠诚@余霄@杨显万太阳能吸收涂层对太阳能利用的技术经济性能影响很大,为提高太阳能装置的效率、降低成本,各国太阳能科技工作者对研究、开发太阳能吸收涂层都十分重视,研制成多种涂层,有的已用于生产,取得了良好效果。1电镀涂层黑铬涂层黑铬涂层的吸收比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吸收涂层 电镀 电化学 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兴电站调速器油位计信号逻辑优化
19
作者 陈鹤虎 陈裕文 余霄 《无线互联科技》 2015年第22期66-67,共2页
调速器集油槽油位低低信号误动导致机组跳机,对跳闸逻辑进行优化,文章采用3个信号(低、低低1、低低2)中任意2个动作则出口跳机即所谓3取2模式。
关键词 调速器集油槽 油位低低 跳机 逻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