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全劳动”要素的运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余金成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5-62,共8页
劳动现象可从劳动方式、劳动时态、劳动样态予以认识;本文从劳动时态切入,指谓全劳动为死劳动、活劳动和拟劳动之总和。计划经济体现死劳动对活劳动的支配作用;市场经济则是活劳动主导死劳动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拟劳动开发,体现... 劳动现象可从劳动方式、劳动时态、劳动样态予以认识;本文从劳动时态切入,指谓全劳动为死劳动、活劳动和拟劳动之总和。计划经济体现死劳动对活劳动的支配作用;市场经济则是活劳动主导死劳动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拟劳动开发,体现“活劳动一死劳动一拟劳动”的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劳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拟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资本逻辑与人类发展逻辑的统一 被引量:4
2
作者 余金成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2-68,共7页
中国改革最伟大的成果是更新了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即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显著标志是确立了共同富裕目标,即凸显了对市场自发趋势的超越;而该超越通过建立资本逻辑与人类发展逻辑相统一的机制实现。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资本 人类发展 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普照的光” 被引量:4
3
作者 余金成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0-68,共9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由1992年"定向"、2013年"定型"、2019年"定位"过程,替代计划经济成为新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普照的光":一是重塑了先进生产力共富生产关系目标,深化了社会主义本质;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由1992年"定向"、2013年"定型"、2019年"定位"过程,替代计划经济成为新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普照的光":一是重塑了先进生产力共富生产关系目标,深化了社会主义本质;二是修正了公有制按劳分配原则,更新了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三是完善了科技发展的开放发展体制,创新了社会主义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先进生产力 共富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入把握资本规律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由之路 被引量:2
4
作者 余金成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2-79,共8页
资本现象存在于人类文明史中一个特定时代,是人类在“独立性”时期的基本发展方式,承担从“依赖性”向“自由个性”转变的历史使命;资本作为理性外化形态具有两个表达层次,即利益最大化目标和效率最大化手段,后者呈现从个体本位价值观... 资本现象存在于人类文明史中一个特定时代,是人类在“独立性”时期的基本发展方式,承担从“依赖性”向“自由个性”转变的历史使命;资本作为理性外化形态具有两个表达层次,即利益最大化目标和效率最大化手段,后者呈现从个体本位价值观向社会本位价值观转移趋势;社会主义者把握资本规律经历三个认知环节:资本是标志性劳动成果——资本是引领性生产要素——资本是过渡性历史现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与该认识渐次深化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规律 价值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世界社会主义流派研究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余金成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6-129,共4页
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全人类性质。世界社会主义流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构成了当代社会主义运动,前者的研究应该关注时代条件的变化:1、马克思主义正面临时代化任务,衡量社会主义流派与之传承关系需运用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尺度;2、中国... 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全人类性质。世界社会主义流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构成了当代社会主义运动,前者的研究应该关注时代条件的变化:1、马克思主义正面临时代化任务,衡量社会主义流派与之传承关系需运用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尺度;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尚在途中,对社会主义流派的影响呈现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3、两种制度都与市场经济体制联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已经深化至价值观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社会主义流派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中国改革 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月革命两大实践逻辑及其当代意义——纪念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 被引量:1
6
作者 余金成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44,共6页
十月革命形成了影响深远的两大实践逻辑:一是革命逻辑,即当人民"毫无出路"时,布尔什维克党应该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以帮助人民摆脱困境;二是建设逻辑,即"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苏联解体的重要... 十月革命形成了影响深远的两大实践逻辑:一是革命逻辑,即当人民"毫无出路"时,布尔什维克党应该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以帮助人民摆脱困境;二是建设逻辑,即"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在于忽视了上述建设逻辑内蕴的对社会主义政治权力本身的要求。中国改革体现了对十月革命两大实践逻辑的全面继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月革命 实践逻辑 中国改革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
作者 余金成 王艳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2-46,共5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标志,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物,又是社会主义实践的结晶。其当下表述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为了"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需要从理论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标志,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物,又是社会主义实践的结晶。其当下表述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为了"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角度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逻辑展开可以区别为三个方面:从内涵上讲既是理论又是实践,从外延上讲既是人类整体又是中华民族,从整体上既是客观定在又是历史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中国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全球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历史性生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金金 余金成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8-155,共8页
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条件:一是使人类被自然界"许可"关系从幕后移至台前,作为"第一关系"成为建构命运共同体基本前提;二是使市场经济弊端从隐性变为显性,作为"第一矛盾"成为建构命运共同... 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条件:一是使人类被自然界"许可"关系从幕后移至台前,作为"第一关系"成为建构命运共同体基本前提;二是使市场经济弊端从隐性变为显性,作为"第一矛盾"成为建构命运共同体化解要务;三是使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从偶然变成必然,作为"第一道路"成为建构命运共同体基础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 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中国改革四十多年来内在逻辑的理论解读 被引量:6
9
作者 陶伟 余金成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5-71,共7页
"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毕生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根本特征之一。从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廓清"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理论逻辑,对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在第三次科技... "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毕生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根本特征之一。从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廓清"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理论逻辑,对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下,一方面,作为中国改革最主要成果之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过四十多年来的积累,其历史使命已经明显地转向为"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持续发力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改革与实践,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与实践进程,为未来迈向共产主义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在当今时代,人们的劳动方式逐渐从以体力劳动为主转向以脑力劳动为主,脑力劳动主导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趋势明显,科技已经毋庸置疑地成为第一生产力。在这一阶段,中国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劳动力,鼓励最广大劳动者追求"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客观上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超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由之路,也客观上成为社会主义最终超越资本主义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科学战胜空想的过程
10
作者 余金成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3-15,共3页
社会主义是一种社会关系体系。就概念本身而言,它反映了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平等关系,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又都有着确定的含义:在内容上,社会主义所要求的集体主义性质的社会关系,应该包括每一个社会成员在内,社会主义平等,只能是... 社会主义是一种社会关系体系。就概念本身而言,它反映了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平等关系,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又都有着确定的含义:在内容上,社会主义所要求的集体主义性质的社会关系,应该包括每一个社会成员在内,社会主义平等,只能是一切个人之间的平等。在形式上,社会主义性质必须通过每一项社会活动来体现。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统一,即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切生命活动领域中的平等。这种社会主义的含义是唯一的,它属于彻底的、真正的社会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理论 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 科学战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剩余价值理论 社会成员 科学社会 社会关系 两大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大的理论突破——访王兰垣教授
11
作者 钟坚 余金成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8-21,共4页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的提出将对社会主义发展和中国的未来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工程 ● 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相应的政治。
关键词 理论突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教授 未来走向 理论工作者 深远影响 研究社会 社会主义发展 重要任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