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东大桥隧道锚现场模型试验及承载能力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余美万 张奇华 +4 位作者 高利萍 罗荣 李玉婕 王帅 边智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38-346,I0006,F0003,共11页
金东大桥隧道锚建在复杂岩体地层中,尚无类似的工程经验借鉴,为分析该桥隧道锚承载能力,在实体锚上游侧山体边坡开挖模型试验洞,制作相似比1∶11的隧道锚模型,采用后推法进行模型试验,包括弹塑性阶段试验、蠕变试验和满负荷的超载试验,... 金东大桥隧道锚建在复杂岩体地层中,尚无类似的工程经验借鉴,为分析该桥隧道锚承载能力,在实体锚上游侧山体边坡开挖模型试验洞,制作相似比1∶11的隧道锚模型,采用后推法进行模型试验,包括弹塑性阶段试验、蠕变试验和满负荷的超载试验,配套进行了岩体(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岩体声波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模型锚岩体性状与实体锚基本接近,模型锚围岩声波低于实体锚,模型锚地层具有较好的地质代表性;模型锚至少在8倍设计荷载作用下变形处于近似弹性阶段,在6倍设计荷载长期作用下未出现蠕变现象,推断实体锚围岩的超载稳定系数>8,长期安全稳定系数>6,成果可为类似复杂围岩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东大桥 隧道锚 现场模型试验 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科学院承担的普立特大桥隧道锚抗拉拔模型现场试验完成
2
作者 余美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由长江科学院水利部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学科承担的云南普立特大桥隧道锚抗拉拔模型现场试验现已完成.该项试验按照相似原理进行模型制作.对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变形、尤其是围岩破坏过程和破坏面形态进行跟踪测试,为认识... 由长江科学院水利部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学科承担的云南普立特大桥隧道锚抗拉拔模型现场试验现已完成.该项试验按照相似原理进行模型制作.对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变形、尤其是围岩破坏过程和破坏面形态进行跟踪测试,为认识普立特大桥隧道锚变形破坏过程.研究隧道锚力学机理提供了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科学院 现场试验 模型制作 隧道锚 特大桥 拉拔 变形破坏过程 重点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锚围岩抗拔机制及抗拔力计算模式初步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张奇华 李玉婕 +2 位作者 余美万 罗荣 邬爱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10-820,共11页
在普立特大桥隧道锚现场模型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技术揭示了隧道锚围岩变形破坏过程:围岩破坏面从锚体底部与围岩接触面附近启裂,并逐渐向外呈圆台状扩散,破坏形式为拉剪破坏。并且,锚体前部临空岩体被拱出而发生拉破坏。破坏面... 在普立特大桥隧道锚现场模型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技术揭示了隧道锚围岩变形破坏过程:围岩破坏面从锚体底部与围岩接触面附近启裂,并逐渐向外呈圆台状扩散,破坏形式为拉剪破坏。并且,锚体前部临空岩体被拱出而发生拉破坏。破坏面上的应力分布随着拉拔荷载增大而发生复杂变化。基于此,通过在破坏面上建立力的平衡关系,提出了隧道锚围岩抗拔力计算模式。该计算模式与现有文献不同,体现了夹持效应以及破坏面上的复杂应力变化。破坏面上的应力分布需要通过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论证得到。今后,在针对不同强度、不同结构特征的岩体进行全面试验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对破坏面形态和应力大小进行取值建议。采用该模式验证了试验结果,估算得到大桥原型锚碇的极限抗拔力非常大。目前隧道锚设计普遍偏于保守,隧道锚在中、软岩中仍然可以使用。讨论了破坏面形态特征可能的变化、岩体结构特征对抗拔力的影响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锚 现场模型试验 抗拔机制 抗拔力计算公式 破坏面 夹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锚索预应力损失特征及模型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景锋 余美万 +1 位作者 边智华 尹健民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55,共4页
总结了预应力锚索的预应力变化规律以及影响预应力变化的各种因素,基于岩体流变和锚索松弛的耦合作用,推导了锚索预应力变化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反映了锚索预应力变化的实质,可较精确计算锚索预应力的变化情况,并能预测锚索的最终有效预... 总结了预应力锚索的预应力变化规律以及影响预应力变化的各种因素,基于岩体流变和锚索松弛的耦合作用,推导了锚索预应力变化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反映了锚索预应力变化的实质,可较精确计算锚索预应力的变化情况,并能预测锚索的最终有效预应力。该模型工程应用证明锚索预应力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当接近且变化规律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锚索 预应力损失特性 预应力损失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索内锚段荷载分布及其随时间变化规律 被引量:6
5
作者 景锋 成传欢 +2 位作者 余美万 陈昊 刘元坤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54,共5页
现关于预应力锚索的研究多集中在荷载传递与加固机理方面,而对于运行期内锚段载荷分布随时间变化及其与锚索有效预应力的关系研究则较少。基于某水电站预应力锚索现场试验,研究了锚索张拉过程中的内锚头变位与内锚段载荷的非线性传递,... 现关于预应力锚索的研究多集中在荷载传递与加固机理方面,而对于运行期内锚段载荷分布随时间变化及其与锚索有效预应力的关系研究则较少。基于某水电站预应力锚索现场试验,研究了锚索张拉过程中的内锚头变位与内锚段载荷的非线性传递,及运行初期内锚段载荷分布随时间的调整变化规律及其与预应力变化间的影响。研究发现,拉力集中型锚索张拉后内锚段应力集中现象很严重,运行初期荷载从内锚段起始端向尾部发生了转移和调整,即是在锚索预应力快速下降阶段;但随着锚索预应力的持续降低和趋稳,内锚段荷载从起始端向尾部转移停止,随之沿整个内锚段的受荷均减小并趋于稳定,其后期变化规律与锚索预应力变化规律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锚索 预应力损失 载荷分布 内锚固段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岩基本质量评价及强度特性试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边智华 张利洁 +1 位作者 景锋 余美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7-42,共6页
中-新生代软岩一般裂隙不发育,但孔隙多且胶结强度低,易扰动性显著,其岩块试验成果折减后进行岩体力学参数取值,普遍造成软弱地基力学指标远低于实际值,是目前工程界面临的一大困惑。通过对一批工程实测案例分析表明,中-新生代软... 中-新生代软岩一般裂隙不发育,但孔隙多且胶结强度低,易扰动性显著,其岩块试验成果折减后进行岩体力学参数取值,普遍造成软弱地基力学指标远低于实际值,是目前工程界面临的一大困惑。通过对一批工程实测案例分析表明,中-新生代软弱岩体有别于多裂隙性岩体,岩块与原位试验结果相比具有反尺寸效应:现场岩体载荷试验的比例界限值、极限强度值分别大于Rc值的1.62-20倍、2.4-50倍,桩侧摩阻力试验参数值与现行有关规范Rc值折减法取值有明显提高,极软岩原位试验的变形模量大于岩块的试验值,实测岩体完整性指数Kv普遍大于1。采用基本质量评价的BQ法,该类岩体级别的划分主要由Rc值主导,实测Kv值不直接参与基本质量指标计算,它从物理意义上主要反映了软弱岩石坚硬程度低而易扰动的特性。软弱岩体的"原位性"即保持其天然结构和状态是保持软岩基本力学性质的关键,因此,原位岩体力学试验是研究其变形特性、地基承载力(桩端阻力)和桩侧极限摩阻力的必要选择,应在大量工程实例应用及成熟经验的基础上达到试验方法的标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新生代软岩 裂隙不发育 易扰动性 反尺寸效应 基本质量评价 原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岩淌滑坡稳定复核抗剪强度参数的取值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边智华 余美万 +1 位作者 高鸣安 杨火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16-19,共4页
清江水布垭水电站大坝下游左岸,距坝160 m处的大岩淌滑坡位于整个枢纽建筑物的咽喉处,施工期滑坡体稳定环境遭到了较大破坏,滑坡治理后一度在滑面产生变形突变,前沿抗滑桩体开裂。为进行滑坡稳定性复核并补充加固,进行了大量原位直剪试... 清江水布垭水电站大坝下游左岸,距坝160 m处的大岩淌滑坡位于整个枢纽建筑物的咽喉处,施工期滑坡体稳定环境遭到了较大破坏,滑坡治理后一度在滑面产生变形突变,前沿抗滑桩体开裂。为进行滑坡稳定性复核并补充加固,进行了大量原位直剪试验,以复核滑坡的抗剪强度参数。试验表明,进行滑带土及剪切泥化带的矿化成分、颗粒组成、土的强度室内试验和反演计算与原位直剪试验成果综合分析,能为研究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抗剪强度参数取值时还应考虑滑坡的工况条件,对特征强度指标进行工程经验类比分析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复核 抗剪强度参数取值 补充加固 大岩淌滑坡 水布垭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库区郧县汉江二桥嵌岩桩基岩承载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边智华 余美万 周建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2-46,共5页
丹江口库区郧县汉江二桥地基为白垩系至下第三系的一组软岩和极软岩,具有胶结较差易扰动的特点,桥梁基础为嵌岩钻孔灌注桩,在详勘阶段进行了岩块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和现场岩体力学试验,其中采用的桩侧摩阻力试验为岩体力学试验的新方法。... 丹江口库区郧县汉江二桥地基为白垩系至下第三系的一组软岩和极软岩,具有胶结较差易扰动的特点,桥梁基础为嵌岩钻孔灌注桩,在详勘阶段进行了岩块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和现场岩体力学试验,其中采用的桩侧摩阻力试验为岩体力学试验的新方法。通过现场试验研究基岩荷载与沉降变形的关系,得出桩端阻力和桩侧摩阻力的容许值,弥补了室内岩石试验的局限性,提出了桩端阻力及桩侧摩阻力参数建议值,为工程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丹江口库区 郧县汉江二桥 嵌岩钻孔灌注桩 现场岩体力学试验 桩端阻力 桩侧摩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结构锚索预应力损失差异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景锋 余美万 +1 位作者 陈昊 边智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3-65,共3页
以某坡体采用2 000 kN级的扩孔型和压力分散型锚索对软弱坡体进行加固为例,基于运行初期锚索的预应力损失实测结果,分析了各自的预应力变化规律;通过对两者的对比发现,受内锚固段荷载分布条件改善的影响,压力分散型锚索后期预应力损失更... 以某坡体采用2 000 kN级的扩孔型和压力分散型锚索对软弱坡体进行加固为例,基于运行初期锚索的预应力损失实测结果,分析了各自的预应力变化规律;通过对两者的对比发现,受内锚固段荷载分布条件改善的影响,压力分散型锚索后期预应力损失更小,在不考虑施工成本和难易的条件下,压力分散型锚索更适合软弱破碎岩体的加固,更易保证岩体的长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预应力锚索 安全监测 预应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间错动带水力耦合抗剪强度特性演化规律研究
10
作者 范雷 余美万 +1 位作者 邬爱清 向前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59-1970,共12页
层间错动带具有延伸规模大、物理力学性质较差等特点。水库蓄水后,水位抬升使层间错动带受到较大的水压力。在高水压力作用下,层间错动带的抗剪强度及其演化规律,尚待开展试验研究。采用新研发的HMSS-300型现场结构面水力耦合直剪试验系... 层间错动带具有延伸规模大、物理力学性质较差等特点。水库蓄水后,水位抬升使层间错动带受到较大的水压力。在高水压力作用下,层间错动带的抗剪强度及其演化规律,尚待开展试验研究。采用新研发的HMSS-300型现场结构面水力耦合直剪试验系统,针对溪洛渡水电站的层间错动带进行了不同水压力-应力耦合作用下的直剪试验,探讨了层间错动带水力耦合作用下的抗剪强度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水力耦合作用下,层间错动带抗剪断过程的剪应力-剪切位移曲线具有明显的峰值,法向位移随剪切位移的增加大多表现出先剪胀后剪缩的特征。层间错动带的有效内摩擦角随水压力的升高而降低,二者呈负指数关系;有效黏聚力也随水压力的升高而降低,二者同样呈负指数关系。在0~2.0MPa水压力条件下,层间错动带有效内摩擦角劣化程度为7%~22%,有效黏聚力的劣化程度为32%~93%,表明水压力的增加对层间错动带的有效黏聚力影响更加明显。在不同法向荷载-水压力耦合作用下层间错动带呈现出剪切滑移破坏模式与中、细角砾岩颗粒的剪断-滑移混合破坏模式。在水力耦合条件下,黏土矿物的软化、膨胀与水侵入层间错动的颗粒之间以及黏土矿物的结构单位层之间形成水分子层是导致层间错动带抗剪强度劣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错动带 水力耦合 现场直剪试验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质条件重力锚岩体力学试验及工程应用
11
作者 郭喜峰 余美万 王新泽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7-62,99,共7页
研究目的:重力锚地基岩土体力学参数是抗滑稳定分析(或复核)的重要依据,本文在香丽高速公路虎跳峡金沙江大桥重力锚基坑底面,选取7个具有地质代表性的岩土层进行现场力学试验,以获得承载力、基底摩擦系数等力学参数。研究结论:(1)碎石... 研究目的:重力锚地基岩土体力学参数是抗滑稳定分析(或复核)的重要依据,本文在香丽高速公路虎跳峡金沙江大桥重力锚基坑底面,选取7个具有地质代表性的岩土层进行现场力学试验,以获得承载力、基底摩擦系数等力学参数。研究结论:(1)碎石土夹块石体承载力特征值119 kPa、基底摩擦系数0.44,强风化千枚岩承载力特征值508 kPa、基底摩擦系数0.35,劈理密集带基底摩擦系数0.45,均不满足设计要求;(2)基础右侧劈理密集带承载力特征值719 kPa、基底摩擦系数0.95,劈理密集带承载力特征值为720 kPa,中风化砂质板岩承载力特征值1.44 MPa、基底摩擦系数1.22,中风化砂质板岩夹千枚岩承载力特征值1.44 MPa、基底摩擦系数0.65,强风化砂质板岩夹千枚岩承载力特征值719 kPa,均满足设计要求;(3)对不满足设计要求的碎石土夹块石体、强风化砂质板岩夹千枚岩地基,采用开挖换填混凝土、固结灌浆等措施进行加固,再通过复核重力锚的抗滑稳定系数;(4)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复杂地质条件下重力锚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锚 承载力特征值 基底摩擦系数 施工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工程基础灌浆高压下湿磨细水泥浆材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扬 陈义斌 +3 位作者 高鸣安 陈明祥 罗洁 余美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63,共3页
通过室内模拟灌浆试验 ,研究了三峡工程基础灌浆中所使用的湿磨细水泥灌浆材料和普通水泥灌浆材料在常压和高压下的有关性能 。
关键词 三峡工程 湿磨细水泥浆材 高压 性能 基础灌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水法造防渗墙新技术施工质量控制
13
作者 董晓伟 陈义斌 余美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15-17,共3页
从射水法造防渗墙施工新技术原理、工艺流程和特点、施工过程质量控制、防渗墙墙体整体质量评价和技术经济分析等角度,介绍了射水法造防渗墙施工新技术及其在洪湖长江干堤田家口段试验工程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射水法造防渗墙施工... 从射水法造防渗墙施工新技术原理、工艺流程和特点、施工过程质量控制、防渗墙墙体整体质量评价和技术经济分析等角度,介绍了射水法造防渗墙施工新技术及其在洪湖长江干堤田家口段试验工程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射水法造防渗墙施工新技术具有施工质量优良,防渗效果明显,施工速度快,施工造价低,操作方便等优点。适宜于堤防工程透水地基的防渗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连续墙 施工技术 除险 防渗墙 射水法 堤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