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肺咳颗粒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感染伴CVA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1
作者 侯红丽 张汶娟 +1 位作者 周汴生 余燕娟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96-100,共5页
目的探讨小儿肺咳颗粒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感染伴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疗效及对患儿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2例小儿支原体感染伴CVA患儿按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 目的探讨小儿肺咳颗粒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感染伴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疗效及对患儿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2例小儿支原体感染伴CVA患儿按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西药(阿奇霉素+特布他林)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儿肺咳颗粒治疗,持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哮喘控制测试(ACT)、莱斯特咳嗽问卷(LCQ)、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及炎症因子(IL-4、IFN-γ、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更低(P<0.01),ACT、LCQ及CD-RISC评分更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IL-4、CRP水平更低(P<0.01),IFN-γ水平更高(P<0.01)。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咳颗粒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伴CVA疗效较好,可缓解临床症状,控制哮喘进展,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患儿心理韧性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肺咳颗粒 小儿支原体感染 咳嗽变异性哮喘 疗效 白细胞介素-4 干扰素-Γ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加速器现场的网络和串口设备调试软件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余燕娟 王彦瑜 +1 位作者 林福元 周文雄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94-697,712,共5页
越来越多的控制设备被应用在粒子加速器现场,这些设备接口繁杂,给安装调试带来诸多不便。经过分析设备的接口种类,基于VC++环境下的网络及串口通信的实现原理,设计了一款实现网络通信和串口通信的调试软件。经过现场应用,该软件运行稳... 越来越多的控制设备被应用在粒子加速器现场,这些设备接口繁杂,给安装调试带来诸多不便。经过分析设备的接口种类,基于VC++环境下的网络及串口通信的实现原理,设计了一款实现网络通信和串口通信的调试软件。经过现场应用,该软件运行稳定可靠,能够满足加速器现场多种环境下对网络接口和串口接口设备的调试,为设备调试提供了方便,有效地提高了调试及安装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 网络 串口 V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指标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余燕娟 《财务管理研究》 2021年第7期97-101,共5页
随着各级政府财政支出规模逐渐扩大,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成为当前评价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绩效评价的指标设计是决定绩效评价结果的主要因素,通过设置财政支出评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的权重,研究绩效评价的指标体... 随着各级政府财政支出规模逐渐扩大,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成为当前评价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绩效评价的指标设计是决定绩效评价结果的主要因素,通过设置财政支出评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的权重,研究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设计,旨在提高财政绩效工作的质量,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彰显财政支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服务对象满意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出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奇霉素联合糖皮质激素对大叶性肺炎患儿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余燕娟 张迎辉 《北方药学》 2019年第11期46-47,共2页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糖皮质激素对大叶性肺炎患儿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9月本院收治的92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地塞...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糖皮质激素对大叶性肺炎患儿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9月本院收治的92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观察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肺功能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低于治疗前,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肺活量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高于治疗前,且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咳嗽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退热时间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有效降低大叶性肺炎患儿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肺功能及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性肺炎 阿奇霉素 糖皮质激素 血清细胞因子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溴特罗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效果与安全性 被引量:3
5
作者 余燕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0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探究氨溴特罗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从我院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76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孟鲁司特钠(4.0 mg,Qd)治疗。... 目的:探究氨溴特罗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从我院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76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孟鲁司特钠(4.0 mg,Q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氨溴特罗(根据患儿年龄及体重分别每次予以一下剂量:0.5mg·kg^-1、0.6mg·kg^-1、0.7 mg·kg^-1、0.8g·kg^-1、0.9g·kg^-1,Bid)进行治疗,共治疗14 d。对比两组间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IgE、IL-4、ECP及IL-10指标变化,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气喘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gE、IL-4、ECP及IL-10均有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气喘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7.89%,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0.53%,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特罗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可增强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儿病程,安全性较理想,在临床上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溴特罗 孟鲁司特钠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 临床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片剂量仪与半导体探测器在小野剂量数据测量中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高翔 余燕娟 石丽婉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73-878,共6页
小照射野的建模数据对于调强放射治疗和立体放射治疗十分重要。在加速器使用6 MV光子束条件下,采用胶片与0.01 cm 3的半导体探头,在IBA Blue Phantom 2水箱与固体水中,测量0.6 cm×0.6 cm至10.0 cm×10.0 cm照射野的百分深度剂... 小照射野的建模数据对于调强放射治疗和立体放射治疗十分重要。在加速器使用6 MV光子束条件下,采用胶片与0.01 cm 3的半导体探头,在IBA Blue Phantom 2水箱与固体水中,测量0.6 cm×0.6 cm至10.0 cm×10.0 cm照射野的百分深度剂量(PDD)曲线、profile、点剂量等数据,并计算射野总散射因子S cp。测试结果表明:对于PDD曲线,不同的照射野情况下,半导体探头与胶片在建成区测得数据基本吻合,在水深2~10 cm测量结果存在微小偏差,当水深超过10 cm以后差距明显(达7%);对于profile曲线,不同照射野下,胶片与半导体探头测量数据无明显差异,但胶片具有更好的空间分辨率,体现在半影区剂量跌落更明显;半导体探头、胶片剂量仪测得的点剂量与计划系统计算相同深度的点剂量比较,差异明显(最大误差分别为-2.7%、12%)。分析得出:不同的测量探头,对小野物理数据测量的准确性可能存在很大差异;胶片剂量仪具有优越的空间分辨率,但是胶片的吸收剂量范围有限,具有能量和方向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小野剂量 小照射野 百分深度剂量 半导体探测器 胶片剂量仪 组织最大剂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24例大叶性肺炎患儿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曹峰 徐龙伟 +1 位作者 余燕娟 张迎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5期781-785,共5页
目的分析大叶性肺炎患儿病原检出情况及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1日至2022年5月31日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大叶性肺炎患儿,分析血液标本、痰液标本、咽拭子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病原学检出结果,比较不同性别、年... 目的分析大叶性肺炎患儿病原检出情况及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1日至2022年5月31日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大叶性肺炎患儿,分析血液标本、痰液标本、咽拭子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病原学检出结果,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季节病原学分布差异。结果724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中,593例检出病原学阳性,阳性率81.91%。混合感染147例,占比为20.30%。病原检出前4位分别为肺炎支原体(MP)(530例)、肺炎链球菌(SP)(61例)、流感嗜血杆菌(HI)(44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35例),阳性率分别为73.20%、8.43%、6.08%、4.83%。副流感病毒女性患儿阳性率高于男性患儿(P<0.05)。大叶性肺炎3~10岁儿童573例,占比79.14%。MP阳性多见于3岁以上儿童,且第三季度阳性率最高,为78.78%。细菌阳性率、混合感染阳性率第二季度最高,分别为21.76%、22.53%;病毒、真菌阳性率第一季度最高,分别为16.39%、4.10%。结论儿童大叶性肺炎多见于3~10岁儿童,病原检出率MP最高,其次为SP、HI、RSV。MP在第三季度检出阳性率最高且是大多数混合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性肺炎 病原学 肺炎支原体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