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与人类文明考查 被引量:11
1
作者 余焱林 徐永华 《医学与哲学》 1998年第7期346-350,共5页
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以来正在取得巨大的成就,它将逐步提示生命的本质,增进对生物进化、人类发展和未来的认识,并促进对人类疾病的诊断和防治;与此同时,也将伴随产生一些涉及价值、文明与伦理道德的社会问题。因此,人类在享有研究... 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以来正在取得巨大的成就,它将逐步提示生命的本质,增进对生物进化、人类发展和未来的认识,并促进对人类疾病的诊断和防治;与此同时,也将伴随产生一些涉及价值、文明与伦理道德的社会问题。因此,人类在享有研究成果的同时,还必须通过法律、伦理与科学家的责任及义务来调整、降低这些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基因组计划 基因组 人类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cDNA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余焱林 刘飞鹏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48-253,共6页
以人睾丸组织总RNA为材料,用RT-PCR方法合成了人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ACAP)编码区(530bp)和全长cDNA(1930bp)片段.并分别将这些cDNA片段克隆入pUC18载体的SmaⅠ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对... 以人睾丸组织总RNA为材料,用RT-PCR方法合成了人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ACAP)编码区(530bp)和全长cDNA(1930bp)片段.并分别将这些cDNA片段克隆入pUC18载体的SmaⅠ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对重组质粒分别采用直接DNA双链末端终止法和在核酸外切酶Ⅲ和核酸酶S1作用下连续缺失DNA后,相继克隆,构成一系列连续缺失的缺失体的方法,测定了全部核苷酸顺序.结果表明:ACAP编码区的cDNA顺序与已报道的有12处碱基的改变,其中11处碱基顺序的改变不引起编码的氨基酸变化,只有第385位的T→A后,才引起其编码的氨基酸由Ser→Thr,但由于Ser和Thr的理化性质极其相似,这一变化可能并不导致蛋白质的生物活性的变化.这些改变可能是由于种族、群体或个体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酸环化酶 激活多肽 PCR DNA重组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表达分泌型酵母载体YEp5101和YEp5102的构建
3
作者 余焱林 刘飞鹏 茅善芝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43-146,共4页
采用PCR二段扩增法,从酵母基因组中获取635bp完整的MFα(α─matingfactor)基因及180bp的UASPGK(3─磷酸甘油酸激酶基因的上游激活序列)DNA片段。首先,将430bp的MFα基因启动子和信... 采用PCR二段扩增法,从酵母基因组中获取635bp完整的MFα(α─matingfactor)基因及180bp的UASPGK(3─磷酸甘油酸激酶基因的上游激活序列)DNA片段。首先,将430bp的MFα基因启动子和信号序列与180bpUASpGK片段分别克隆到PUC18载体上;然后,从含有MFα基因启动子和信号序列的阳性重组子pMFα1与含有UASPGK阳性重组子pUAS8质粒中,分别获得MFα基因启动子和信号序列及UASPGK片段,构建成含MFα基因启动子和信号序列的表达分泌型载体YEp5101及含MFα启动子和信号序列与UASPGK的强化表达分泌型载体YEp5102。这两种载体可用于外源基因表达的比较研究,探讨UAS对外源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载体 MFα基因 UASPGK 分泌型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子作用机理
4
作者 余焱林 刘飞鹏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1期83-88,共6页
增强子(enhancer)是继启动子后,在真核生物基因和病毒基因上发现的又一调控基因表达的元件,它是一段短的顺式作用(cis-acting)的DNA序列,能在远离基因处,高效地增强或促进基因的转录,且与方向无关,有时还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 增强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各亚型与小鼠肺纤维化及衰老的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小溪 常红恩 +4 位作者 奈文青 白晓燕 孙颖 余焱林 戴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07-610,共4页
目的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各亚型与肺组织的纤维化及衰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分别检测不同鼠龄的小鼠肺组织FGFR1-4的表达水平;同时,采用常规病理切片(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不同鼠龄小鼠肺组... 目的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各亚型与肺组织的纤维化及衰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分别检测不同鼠龄的小鼠肺组织FGFR1-4的表达水平;同时,采用常规病理切片(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不同鼠龄小鼠肺组织的纤维化状况。结果(1)FGFR各亚型在小鼠肺组织中表达水平不均匀,FGFR2的含量高于其他几个亚型;(2)8月龄小鼠肺组织中FGFR亚型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5周龄小鼠肺组织中FGFR的表达;(3)8月龄的小鼠肺组织表现出肺纤维化的变化。结论小鼠肺组织中FGFR水平的下降可能与年龄的增加相关;不同年龄组均以FGFR2的含量为高;小鼠肺组织随着鼠龄增加呈现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可能与FGFR的表达下降相关;提示FGFs/FGFR可能参与衰老的发生及肺纤维化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yc和ras癌基因共整合转基因小鼠的建立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汉源 陆荣华 +6 位作者 余焱林 徐国江 曾位森 傅江南 谢卫兵 蒋霞 罗琛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52-55,共4页
MMTV-H3-c-myc和MMTV-v-Ha-ras癌基因DNA混合显微注射到小鼠受精卵中,并移植到假孕母鼠输卵管内,获得出生后断奶健康小鼠95R(♀55,♂40)。经过斑点杂交显示myc正反应小鼠17只(♀12,♂5),ras正反应小鼠12只(♀7,♂5)... MMTV-H3-c-myc和MMTV-v-Ha-ras癌基因DNA混合显微注射到小鼠受精卵中,并移植到假孕母鼠输卵管内,获得出生后断奶健康小鼠95R(♀55,♂40)。经过斑点杂交显示myc正反应小鼠17只(♀12,♂5),ras正反应小鼠12只(♀7,♂5)。在全部25只癌基因正反应小鼠中,有4只为myc+ras双重正反应,均为雌性。继续进行Soutnern印迹分析,确认myc正反应小鼠为“建成者”转基因小鼠。许多转基因小鼠发生各种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动物 小鼠 MYC基因 RAS基因 癌基因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nog通过升高PKCε的表达促进乳腺癌细胞的侵袭 被引量:6
7
作者 邵文凤 李福喜 +4 位作者 唐芮 于晓然 温桥生 余焱林 熊静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39-644,共6页
目的研究Nanog促进乳腺癌细胞侵袭与ezrinT567磷酸化的关系及Nanog调节ezrinT567磷酸化的可能机制。方法转染靶向Nanog的si RNA敲低乳腺癌细胞Nanog;用transwell法检测乳腺癌细胞侵袭;用免疫印迹检测乳腺癌细胞Nanog、PKCε表达水平和ez... 目的研究Nanog促进乳腺癌细胞侵袭与ezrinT567磷酸化的关系及Nanog调节ezrinT567磷酸化的可能机制。方法转染靶向Nanog的si RNA敲低乳腺癌细胞Nanog;用transwell法检测乳腺癌细胞侵袭;用免疫印迹检测乳腺癌细胞Nanog、PKCε表达水平和ezrinT567磷酸化水平;用免疫共沉淀和免疫印迹检测PKCε和ezrin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敲低乳腺癌细胞的Nanog,PKCε蛋白表达下降、ezrinT567磷酸化水平下降、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下降;敲低PKCε降低ezrinT567磷酸化水平;PKCε与ezrin可免疫共沉淀。结论 Nanog可上调PKCε的表达,后者可使ezrinT567磷酸化,这可能是Nanog促进肿瘤转移的一个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G 埃兹蛋白 蛋白激酶C 乳腺癌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兹蛋白477位酪氨酸的磷酸化在神经生长因子前体促进乳腺癌细胞侵袭中起关键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李福喜 邵文凤 +4 位作者 唐芮 于晓然 温桥生 余焱林 熊静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98-903,共6页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前体(precursor of nerve growth factor,pro NGF)促进乳腺癌细胞侵袭的作用与埃兹蛋白(ezrin)表达水平及其567位苏氨酸(Thr567)和477位酪氨酸(Tyr477)的磷酸化的相互关系。方法用梯度浓度的pro NGF(0、2.5、5和10 ...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前体(precursor of nerve growth factor,pro NGF)促进乳腺癌细胞侵袭的作用与埃兹蛋白(ezrin)表达水平及其567位苏氨酸(Thr567)和477位酪氨酸(Tyr477)的磷酸化的相互关系。方法用梯度浓度的pro NGF(0、2.5、5和10 ng/m L)刺激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和MCF-7,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pro NGF对MDA-MB-231和MCF-7侵袭的影响;用免疫印迹法检测ezrin蛋白的表达水平,ezrin Thr567和ezrin Tyr477磷酸化水平的变化;在MDA-MB-231中转染p Enter-His-ezrin Y477F质粒(ezrin显性负突变质粒),研究ezrin Tyr477磷酸化在pro NGF促进乳腺癌细胞侵袭中的作用。结果pro NGF以浓度依赖的方式促进MDA-MB-231和MCF-7的侵袭(P<0.05);pro NGF以浓度依赖和时间依赖的方式显著升高ezrin Tyr477磷酸化,而对ezrin蛋白的表达以及其Thr567磷酸化无明显影响;Src激酶特异抑制剂SKI-606显著抑制pro NGF对ezrin Tyr477磷酸化的促进作用;转染p Enter-His-ezrin Y477F抑制pro NGF对MDA-MB-231细胞ezrin Tyr477磷酸化和侵袭能力的促进作用(P<0.05)。结论 ezrin Tyr477磷酸化在pro NGF促进乳腺癌细胞侵袭中起关键作用;pro NGF通过激活Src激酶使ezrin Tyr477发生磷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神经生长因子前体 埃兹蛋白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便、快速、高效的大肠杆菌转化法 被引量:1
9
作者 余焱林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140-141,共2页
本文建立了一种用Mg2+诱导和贮存大肠杆菌受体细胞的转化法。用该法对大肠杆菌C600、JM103和DH5a进行pUC18质粒DNA转化,转化率≥108转化子/μgDNA;分别在对在一20℃下贮存1一4个月的受体细胞转... 本文建立了一种用Mg2+诱导和贮存大肠杆菌受体细胞的转化法。用该法对大肠杆菌C600、JM103和DH5a进行pUC18质粒DNA转化,转化率≥108转化子/μgDNA;分别在对在一20℃下贮存1一4个月的受体细胞转化,也能获得10℃转化子/μgDNA转化率。此法能适用于小于10kb的常用质粒DNA的转化.同CaCl2处理法相比,转化率高、简单、快速、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受体细致 转化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乳腺癌细胞PD-L1减弱对共培养树突状细胞成熟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于晓然 温桥生 +5 位作者 肖漪 唐芮 李福喜 邵文凤 余焱林 熊静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61-566,共6页
目的探讨表达PD-L1的乳腺癌细胞是否通过激活树突状细胞的PD-L1/PD-1信号通路抑制树突状细胞成熟。方法人单核细胞用GM-CSF和IL-4诱导为不成熟树状突细胞,再用TNF-α诱导为成熟树状突细胞;表达PD-L1的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与树状突细... 目的探讨表达PD-L1的乳腺癌细胞是否通过激活树突状细胞的PD-L1/PD-1信号通路抑制树突状细胞成熟。方法人单核细胞用GM-CSF和IL-4诱导为不成熟树状突细胞,再用TNF-α诱导为成熟树状突细胞;表达PD-L1的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与树状突细胞接触共培养;PD-L1阻断抗体处理共培的的乳腺癌细胞和树状突细胞;重组人PD-L1蛋白处理TNF-α诱导的树突状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乳腺癌细胞膜PD-L1的表达和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分化标志HLA-DR和CD83。结果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系中,细胞膜表面PD-L1阳性细胞高达(99.7±0.15)%;HLA-DR和CD83阳性细胞在成熟树状突细胞对照组分别为(88.8±6.96)%和(18.36±3.07)%,在MDA-MB-231共培养实验组树状突细胞群分别降至(42.76±10.52)%和(9.93±2.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HLA-DR和CD83阳性细胞在PD-L1抗体同型对照组分别为(45.17±10.19)%和(10.15±2.54)%,在PD-L1抗体处理组分别升至(63.46±1.72)%和(16.46±2.58)%,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成熟树状突细胞对照组相比,人重组PD-L1蛋白处理组HLA-DR和CD83阳性细胞率较低,组间统计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L1抗体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的效果,可能部分基于抗体阻断乳腺癌细胞表面的PD-L1,从而减弱其对肿瘤微环境中的树突状细胞成熟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PD-L1 PD-1 树突状细胞成熟 肿瘤治疗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注射法建成野生型p53转基因小鼠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卫兵 陈汉源 +2 位作者 余焱林 曾位森 罗琛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233-235,共3页
用显微注射法将野生型p53基因导入C57BL/6J×SJL杂交F1代受精卵的雄性原核中,以ICR品系小鼠为假孕母鼠。结果出生37只原代小鼠,其中有13只在检测前不明原因死亡,其余的24只原代小鼠中有2只基因组中整合有p53基因,整合率为8.3%。
关键词 显微注射 野生型 P53基因 转基因小鼠 抑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