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0
1
作者 余永武 李明旭 +3 位作者 周春华 张志勇 马军红 余君蓉 《中国血液净化》 2011年第8期433-436,共4页
目的比较以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导管组)与动静脉内瘘(内瘘组)为血管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透析充分性及并发症的差异,探讨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海军总医院肾脏病科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 目的比较以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导管组)与动静脉内瘘(内瘘组)为血管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透析充分性及并发症的差异,探讨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海军总医院肾脏病科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新建立导管组透析患者39例,新建立内瘘组透析患者40例,血管通路均使用3个月以上,随访36~48个月,观察2组透析患者入组年龄、最大血流量及观察终点前一月内每周红细胞生成素总量、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透析前实验室指标、尿素清除率(Kt/V)、尿素下降率(urea reduction ratio,URR),以及观察期间2组感染、血栓、死亡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导管使用时间(21.5±7.7)月,内瘘使用时间(29.8±10.3)月,导管组与内瘘组患者比较,实验室检测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内瘘组透析患者最大血流量、通路使用时间、Kt/V、URR、EF均显著高于导管组(均P<0.05),导管组感染率、血栓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显著高于内瘘组(均P<0.05)。结论导管组与内瘘组患者营养状况相当,均可达到充分透析,尽管导管组血液透析患者有更高的感染率和血栓发生率,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仍为维持性透析患者建立血管通路的极好补充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 动静脉内瘘 透析充分性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置换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肝衰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余永武 李明旭 董珍 《中国血液净化》 2009年第5期267-269,共3页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E)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肝衰竭的临床效果和预后。方法48例肝功能衰竭患者行PE+HDF治疗182例次,采用间歇治疗模式,间隔1~3天,每次历时3~4h。结果PE+HDF治疗后意识障碍好转,黄疸、乏力、恶心、呕吐、腹胀等症...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E)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肝衰竭的临床效果和预后。方法48例肝功能衰竭患者行PE+HDF治疗182例次,采用间歇治疗模式,间隔1~3天,每次历时3~4h。结果PE+HDF治疗后意识障碍好转,黄疸、乏力、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明显缓解,食欲增加,尿量增多,短期存活率(30d)为72.9%(35/48例);血压、血氧饱和度、白蛋白、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无显著变化(P>0.05);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汁酸、血氨分别较治疗前下降28.8%、29.8%、44.8%、28.4%(P值均<0.01);单次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由治疗前的(23.70±0.56)秒缩短为(16.60±0.67)秒(P<0.01),临床出血倾向明显减轻。4例急性肝衰竭患者(8.3%)治疗痊愈出院,10例(20.8%)成功过渡至肝移植,21例(43.8%)治疗后15~30天好转,13例(27.1%)在治疗2~14天内死亡,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和内脏出血。结论PE+HDF治疗有助于抢救急、慢性肝衰竭患者,安全性好,近期疗效显著,可作为肝移植前的过渡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 肝衰竭 血浆置换 血液透析滤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长期血液透析导管Palindrome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明旭 张志勇 +6 位作者 余永武 陈洪 李欣欣 李洪艳 马军红 董珍 周春华 《中国血液净化》 2012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比较新型长期透析导管Palindrome同以往长期透析导管Permcath及动静脉内瘘为血管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充分性、导管功能及并发症方面的异同。方法以使用Permcath导管临床资料完整43例为Permcath组,Palindrome导管49例为Palindr... 目的比较新型长期透析导管Palindrome同以往长期透析导管Permcath及动静脉内瘘为血管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充分性、导管功能及并发症方面的异同。方法以使用Permcath导管临床资料完整43例为Permcath组,Palindrome导管49例为Palindrome组,同期动静脉内瘘56例为AVF组。观察各组尿素清除率(Kt/V)、尿素下降率(URR),导管最大血流量,各组导管相关感染、血栓发生及导管1年通畅率等。结果选择长期透析导管占同期透析通路比例为49.2%,首次直接选择长期透析导管比例为17.4%。使用长期透析导管患者病因中,继发性肾损害(代谢性疾病、高血压、缺血性肾病等)占73.1%,明显高于AVF组的51.5%(t=13.064,P=0.000,)。Palindrome组在Kt/V、URR、1年通畅率上明显优于Permcath组(P分别=0.02,0.007,0.021),与AVF组无显著差异。Palindrome组通路相关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AVF组(ρ~2=4.5946,P=0.032),血栓发生率为30.6%,明显低于Permcath组的48.8%(ρ~2=7.8125,P=0.005),高于AVF组的5.4%(ρ~2=5.9019,P=0.015)。结论 Palindrome导管在最大血流量,透析充分性、1年通畅率等方面优于Permcath导管,与AVF患者相当,但仍有较高的感染率和血栓发生率。长期透析导管只能作为维持性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较好补充形式,不作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透析导管 PALINDROME 动静脉内瘘 透析充分性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间非卧床腹膜透析与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长期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4
作者 张志勇 李明旭 +1 位作者 余永武 周春华 《中国血液净化》 2012年第3期131-135,共5页
目的比较采用日间非卧床腹膜透析(daytime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DAPD)患者与经典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之间的长期临床疗效,探讨适合中国人的长期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 目的比较采用日间非卧床腹膜透析(daytime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DAPD)患者与经典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之间的长期临床疗效,探讨适合中国人的长期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 PD)模式。方法选自海军总医院肾内科行腹膜透析患者32例,随机分成A、B2组,每组16例,A组采用经典的CAPD模式,每天的透析剂量为8L、4次交换、夜间留腹;B组采用DAPD模式,即日间采用8L的透析剂量,每袋透析液交换时间为3~4h,夜间干腹。随后长期监测并比较2组患者的透析充分性,包括尿素清除指数(Kt/V(周)、肌酐清除率(Ccr),营养状况包括营养不良发生率(SGA)、血清白蛋白(sALB),并发症控制情况包括血红蛋白(Hb)、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血钾(K+)、血钙(Ca2+)、血磷(P3-)、游离甲状旁腺激素(iPTH)及血压控制水平(平均动脉压)、腹腔感染率、每组维持透析人数、每组患者维持透析的有效时限(月数)、就业率,采用Barthel指数(BI)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价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抑郁程度的评分,记录患者每天的尿量和超滤量。实验数据以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B2组患者在残余尿量、超滤量、透析充分性[Kt/V(周)、Ccr]、并发症控制中的CO2CP、K+、Ca2+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营养状况、慢性肾衰竭并发症控制中的Hb、P3-、iPTH、平均动脉压、腹腔感染率、维持透析人数、透析维持时间、就业率、BI、HAMD等方面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相同透析剂量的情况下,长期行DAPD治疗的患者比经典的CAPD患者在维持透析时间、透析的充分性、营养状况的维护、并发症的控制、血压的调节、降低腹腔感染率、保持较高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缓解抑郁程度等方面均有更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 腹膜透析 透析充分性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连续性血液净化机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周春华 何萍 +6 位作者 孟建中 余永武 李洪艳 董珍 赵君 温圆圆 王雪 《中国血液净化》 2010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观察便携式连续性血液净化机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reatment,CRRT)过程中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有效性并对机器的性能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动物犬实验,验证该机器在陆地平稳的环境以及陆地模拟震荡的... 目的观察便携式连续性血液净化机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reatment,CRRT)过程中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有效性并对机器的性能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动物犬实验,验证该机器在陆地平稳的环境以及陆地模拟震荡的环境下,进行短时间(8h)、长时间(24h)和超长时间(72h)不间断CRRT治疗时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结果便携式连续性血液净化机不管是在平稳环境下还是在模拟震荡的环境下进行短时间或长时间工作其性能均十分稳定,安全性好。置换液流量控制和脱水精度均达到国家行业标准。实验犬在治疗中生命体征平稳;Na+、Cl-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K+、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在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结论便携式连续性血液净化机在陆地模拟震荡环境下工作正常,性能稳定,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连续性血液净化机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连续性血液净化机的临床应用验证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何萍 周春华 +6 位作者 孟建中 赵军 余永武 李洪艳 于颖 张彬 董珍 《中国血液净化》 2011年第7期367-370,共4页
目的观察便携式连续性血液净化机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评价依据。方法采用自身交叉试验,将便携式连续性血液净化机和百特Aquarius连续床旁血液净化机进行比较,比较两种机器在治疗过程中的精确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的观察便携式连续性血液净化机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评价依据。方法采用自身交叉试验,将便携式连续性血液净化机和百特Aquarius连续床旁血液净化机进行比较,比较两种机器在治疗过程中的精确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便携式连续性血液净化机的脱水精度和置换液流量控制精度分别为0.10%~0.59%和0~1.48%,均已达到国家标准。和百特Aquarius连续床旁血液净化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便携式连续性血液净化机的各项报警系统工作正常、准确、灵敏,合格率均为100%。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任何不良事件。患者经治疗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和尿素氮的水平显著下降,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得到有效纠正,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与百特Aquarius连续床旁血液净化机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便携式连续性血液净化机临床使用有效、安全,机器性能稳定,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连续性血液净化机 安全性 有效性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环境下便携式连续性血液净化机的使用和护理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洪艳 周春华 +4 位作者 董珍 余永武 何萍 赵君 温圆圆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24期74-76,共3页
目的观察便携式连续性血液净化机(mobile continous blood purification machine,MCBPM),在海上颠簸、摇摆的环境下治疗数据的准确性和机器报警监测系统的安全性,并探索护士在特殊环境下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ous renal replace... 目的观察便携式连续性血液净化机(mobile continous blood purification machine,MCBPM),在海上颠簸、摇摆的环境下治疗数据的准确性和机器报警监测系统的安全性,并探索护士在特殊环境下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ous renal replacement treatment,CRRT)的操作技巧和护理。方法选择健康犬在海船上进行CRRT,观察其生命体征。将治疗参数的机器显示值与实际测量值进行比较;观察机器报警监测系统的敏感度;体验和改进机器的最佳操作方法。结果(1)试验犬生命体征平稳。(2)机器每小时的置换液量机显值与实测值的误差为0.28%,废液的机显值与实测值的误差为0.17%,符合国家行业标准。(3)机器报警监测系统能保证安全治疗。(4)采用"立体三角"式双手操作法或"三点"支撑、三位一体、同步运动式操作法是实施CRRT的最佳方式。结论便携式连续性血液净化机能够在颠簸、摇摆等恶劣的环境中正常工作并保持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 连续性血液净化机 海上 使用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生都是经历,允许一切发生
8
作者 罗笛 杨春艳 余永武 《叙事医学》 2024年第4期295-297,共3页
1 “护理小白”和急症患者的初次接触2020年8月,我工作刚满1年时,遇到了一个特别的患者。26岁的小刘瘦瘦的,个子高高的,安静地躺在病床上接受治疗,全身被透析管路、心电监护导联线、吸氧管“缠”住了。
关键词 导联线 吸氧管 急症患者 透析管路 心电监护 全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病综合征并发卡氏肺孢子菌肺炎漏诊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9
作者 胡瑞兰 朱雄龙 余永武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第4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PCP)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旨在减少临床误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肾病综合征并发PC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为74岁女性,先后3次因双下肢水肿伴发热、气短入院。首... 目的探讨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PCP)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旨在减少临床误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肾病综合征并发PC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为74岁女性,先后3次因双下肢水肿伴发热、气短入院。首次住院时行肾脏穿刺活检术,确诊为肾病综合征(nephrotlc syndrome,NS),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情缓解。2个月后再次出现双下肢水肿、全身充血性皮疹、瘙痒在某院诊断为药物过敏,给予对症治疗,次日转我院肾病科,仍按NS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后病情缓解。2个月后患者因前述症状第3次入住我院肾病科,因胸部CT检查示两肺多发斑片状磨玻璃影、多发微小结节影及条状致密影,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检出肺孢子菌孢囊,确诊为PCP。经积极对症抗感染治疗,病情一度缓解,但因患者高龄、病情复杂,病程中出现肺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终因呼吸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对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NS患者,如出现发热伴气短,有肺部感染征兆,应高度警惕是否并发PCP,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检出肺孢子菌孢囊可作为确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孢子菌肺炎 肾病综合征 漏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图像和神经网络在船舶目标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余永武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5-177,共3页
由于舰船目标的可见范围有限,极易导致所获图像呈现模糊不清的表现形式,基于此设计应用红外图像和神经网络的舰船目标识别算法。利用增强处理后的舰船红外图像,建立必要的神经网络体系结构,完成基于红外图像与神经网络的舰船目标识别环... 由于舰船目标的可见范围有限,极易导致所获图像呈现模糊不清的表现形式,基于此设计应用红外图像和神经网络的舰船目标识别算法。利用增强处理后的舰船红外图像,建立必要的神经网络体系结构,完成基于红外图像与神经网络的舰船目标识别环境搭建。在此基础上,确定与舰船目标相关的经典颜色空间,通过压缩待识别目标维数值的方式,对识别量条件进行推导,实现基于红外图像和神经网络舰船目标识别算法的顺利应用。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增强型识别算法相比,新型目标识别算法可有效解决所捕获舰船图像模糊表现程度过高的问题,使船舶对象在可见范围得到清晰化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增强处理 红外图像 颜色空间 压缩维数 识别量 推导条件 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析不充分血液透析患者临床特征的多中心调查 被引量:4
11
作者 蒋真斌 甘良英 +10 位作者 李忠心 申玉兰 赵晓林 马迎春 余永武 齐桂静 李卫华 徐明成 张东亮 左力 王梅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2年第7期507-511,540,共6页
目的探讨透析不充分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疗中提高透析充分性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横断面调查,收集2018年1月~3月期间12家血液透析中心单室尿素模型Kt/V(single pool Kt/V,spKt/V)<1.2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治... 目的探讨透析不充分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疗中提高透析充分性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横断面调查,收集2018年1月~3月期间12家血液透析中心单室尿素模型Kt/V(single pool Kt/V,spKt/V)<1.2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治疗处方数据、实际治疗数据及残余肾功能测定数据等。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透析后体质量与血流速(blood flow rate,BFR)及体质量标化BFR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本研究共入组224例患者,平均年龄(58.2±13.3)岁,男女比为5.2:1,处方spKt/V为(1.39±0.29),实测spKt/V为(1.06±0.11)。其中有117例(52.2%)患者处方spKt/V<1.4,其透析器尿素清除率(t=-8.619,P<0.001)、BFR(t=-3.846,P<0.001)和体质量标化的BFR(t=-12.577,P<0.001)均显著低于spKt/V≥1.4组;224例患者中,随着体质量的增加,体质量标化的BFR逐渐降低(ρ=-0.666,P<0.001)。有42例(18.8%)患者单次透析时间不足240min。有35例(15.6%)患者发生透析器凝血。有87例患者(38.84%)存在残余肾功能,但仅有14例进行了残余肾功能检测,其中有5例患者在合并计算残余肾功能后的Kt/V达标。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不充分与处方Kt/V低、体质量标化的血流速低、透析时间不足、透析器凝血、透析充分性计算方法不合理、透析过程中的急性并发症等原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透析充分性 血流速 残余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VVH联合聚丙烯腈膜滤器对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NGAL及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翟莎娜 孙清海 +2 位作者 余永武 叶芳 刘茂东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26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连续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联合聚丙烯腈膜滤器对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及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93例重症ARF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间歇性血液透... 目的探讨连续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联合聚丙烯腈膜滤器对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及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93例重症ARF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取CVVH联合聚丙烯腈膜滤器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炎症因子、肾功能、血清电解质变化情况,分析两组滤器前后血浆NGAL变化情况;收集两组治疗2周内治疗转归情况,绘制NGAL对患者预后的ROC曲线,判断其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治疗后尿素氮、血肌酐及TNF-α、IL-6、IL-8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后CD3+、CD4+T细胞比例及CD4+/CD8+均升高、CD8+T细胞比例降低,且观察组CD3+、CD4+T细胞比例及CD4+/CD8+高于对照组,CD8+T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滤器后各时间点血浆NGAL水平与滤器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滤器后各时间点NGAL水平均低于滤器前(P均<0.05)。观察组治疗2周内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死亡者滤器前后的血浆NGAL水平均高于存活者(P<0.05)。血浆NGAL最佳临界值是42.14μg/min时,其预测患者死亡的灵敏度为84.21%,特异度为80.00%,曲线下面积为0.833(95%CI 0.713~0.954)。结论CVVH联合聚丙烯腈膜滤器能够改善ARF患者的肾功能,降低其病死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反应和调节免疫功能有关;死亡患者血浆NGAL水平升高,NGAL有助于预测CVVH联合聚丙烯腈膜滤器患者早期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静-静脉血液透析 急性肾功能衰竭 炎症因子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那卡塞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长期疗效评估 被引量:6
13
作者 范晓艳 杨柳 +1 位作者 余永武 张凌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2年第5期336-340,共5页
目的观察并评价西那卡塞对不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血液透析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的患者长期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9年8月... 目的观察并评价西那卡塞对不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血液透析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的患者长期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9年8月好大夫在线张凌医生网站线上诊疗及北京市垂杨柳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室的47例SHPT患者,根据治疗起始iPTH值分为A组(iPTH<800pg/ml)和B组(iPTH≥800pg/ml),观察应用西那卡塞治疗12月后,2组患者在血钙、血磷、iPTH控制方面的差异。疗效评价标准:iPTH下降≥50%定义为治疗显效:iPTH下降≥30%定义为治疗有效。结果2组患者基线情况除了iPTH和超声检查甲状旁腺增大腺体数目不同以外,其他指标无差异;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血钙达标率在6月A组高于B组(χ^(2)=3.632,P=0.029),在治疗12月时2组无差异(χ^(2)=1.362,P=0.243);血磷达标率逐渐上升,但无统计学差异(χ^(2)=5.158、6.000,P=0.076、0.050);iPTH均值在A组和B组治疗6月及12月时都明显下降(Z=-2.728、-1.852,P=0.003、0.032);在治疗6月及12月时2组的显效率、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011、0.084、0.869、0.254,P=0.917、0.772、0.351、0.614);在治疗6月时iPTH≤250 pg/ml比例A组高于B组(χ^(2)=5.887,P=0.015),在治疗12月时A组和B组无差异(χ^(2)=0.510,P=0.475)。结论西那卡塞对于不同iPTH水平的血液透析患者都有疗效,其中iPTH<800pg/ml组更易达标,iPTH≥800pg/ml组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达标率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西那卡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