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梁切除术中分别应用丝裂霉素C、5-氟尿嘧啶及生物羊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余梓逵 李佩玲 《临床眼科杂志》 2012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比较原发性闭角性青光眼在初次小梁切除术中分别应用丝裂霉素C(MMC)、5-氟尿嘧啶(5-FU)或生物羊膜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41例(49只眼),随机分为3组,做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应用抗代谢药物者,在完成板层巩膜瓣... 目的比较原发性闭角性青光眼在初次小梁切除术中分别应用丝裂霉素C(MMC)、5-氟尿嘧啶(5-FU)或生物羊膜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41例(49只眼),随机分为3组,做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应用抗代谢药物者,在完成板层巩膜瓣后接受结膜瓣下放置浸渍浓度为0.2 mg/ml的MMC棉片3min,或25 mg/ml的5-Fu棉片5 min,取出后用200 ml生理盐水冲洗结膜下及巩膜瓣下。应用生物羊膜者,在巩膜瓣下及结膜瓣下分别置单层羊膜。其他步骤同常规小梁切除术。结果随访半年以上,3组病例在眼压控制及手术成功率上均未见显著差异。MMC组滤过泡以微囊型为主(68.8%);5-Fu及羊膜组以弥漫扁平型占优(分别为53.3%和61%),但羊膜组较易发生包裹型滤泡倾向。MMC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其他两组高,主要为浅前房、结膜瓣渗漏、低眼压和黄斑水肿。结论三种方法均可应用于首次小梁切除患者,但需注意应用MMC者并发症较多;使用羊膜者需注意滤过泡的无功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丝裂霉素C 5-氟脲嘧啶 生物羊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视网膜光凝治疗不同阶段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余梓逵 宋颖 柳林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5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评价全视网膜光凝(PRP)治疗对不同阶段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的疗效。方法2011年6月至2014年4月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眼科门诊通过视功能、裂隙灯、扩瞳眼底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诊断为缺血型C... 目的:评价全视网膜光凝(PRP)治疗对不同阶段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的疗效。方法2011年6月至2014年4月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眼科门诊通过视功能、裂隙灯、扩瞳眼底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诊断为缺血型CRVO的患者,根据激光治疗时是否存在虹膜新生血管(INV)将患者分为无INV的A组(34眼)和已出现INV的B组(7眼)。所有患者均接受PRP治疗,并根据病情变化和FFA的结果在随访中予补充光凝。随访6个月~3年,平均(19.3&#177;8.5)个月,观察PRP在减少和预防缺血型CRVO严重并发症及光凝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A、B两组患者在发病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RP治疗后, B组患者最终的激光次数和总光凝点数均显著多于A组(P<0.05);B组患者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发生率较高(P<0.05),但两组间的玻璃体出血(VH)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缺血型CRVO患者在没有出现INV之前进行PRP,最终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低,所需光凝次数和点数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缺血型 全视网膜光凝 虹膜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氩绿激光封闭黄斑裂孔 被引量:4
3
作者 余梓逵 何乃珍 周绍荣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2期150-151,共2页
目的 分析总结氩离子激光治疗黄斑裂孔的疗效。方法 采用氩绿激光治疗 36例 36眼黄斑裂孔 ,其中 13眼为玻璃体切割气液交换术后的补充光凝 ;治疗后观察裂孔封闭情况及比较光凝前后的视力变化。结果 经 1次或多次光凝有 33例裂孔封闭 ... 目的 分析总结氩离子激光治疗黄斑裂孔的疗效。方法 采用氩绿激光治疗 36例 36眼黄斑裂孔 ,其中 13眼为玻璃体切割气液交换术后的补充光凝 ;治疗后观察裂孔封闭情况及比较光凝前后的视力变化。结果 经 1次或多次光凝有 33例裂孔封闭 ,治愈率为 91.7% ,其中 1次光凝治愈率为6 9.4% ,激光治疗前后视力无显著差异。结论 氩绿激光治疗黄斑裂孔疗效确切 ,对视功能的损害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离子激光 黄斑裂孔 光凝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视网膜脱离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余梓逵 杨培良 《眼科新进展》 CAS 1999年第1期28-29,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视网膜脱离的易患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42例65a以上的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眼底镜、三面镜等检查,记录其屈光状态、玻璃体后脱离、视网膜裂孔特点,并和网脱总体人群比较。结果 42 只眼中高度近视占73.8%... 目的 探讨老年视网膜脱离的易患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42例65a以上的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眼底镜、三面镜等检查,记录其屈光状态、玻璃体后脱离、视网膜裂孔特点,并和网脱总体人群比较。结果 42 只眼中高度近视占73.8% ,存在玻璃体后脱离者占76.2% ,马蹄形裂孔与黄斑裂孔各占裂孔总数的60.3% 和24.1% .结论 高度近视及玻璃体后脱离是导致老年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老年视网膜脱离中马蹄孔及黄斑孔所占比例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老年人 PVD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角膜厚度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关系在正常眼和高眼压患者之间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瑜 李佩玲 +3 位作者 余梓逵 戴怡康 应胤 赵平千 《临床眼科杂志》 2011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通过角膜中央厚度分组,观察正常眼和高眼压患者的角膜厚度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相干光断层扫描成像(OCT)和偏振激光扫描仪联合个体化角膜补偿技术(GDx-VCC)检查高眼压患者是否存在RNFL的异常,并分析OCT和G... 目的通过角膜中央厚度分组,观察正常眼和高眼压患者的角膜厚度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相干光断层扫描成像(OCT)和偏振激光扫描仪联合个体化角膜补偿技术(GDx-VCC)检查高眼压患者是否存在RNFL的异常,并分析OCT和GDx-VCC测得的RNFL厚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眼压高于21 mm Hg(1 mm Hg=0.133 kPa)的患者测量其中央角膜厚度(CCT),根据CCT值对眼压进行校正。OCTOPUS-101自动视野仪检查及视盘观察入选高眼压组患者180只眼,均予OCT、GDx-VCC测量视盘一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另设正常人180只眼作为对照,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眼压患者的平均CCT为(536.14±35.99)(433~609)μm,正常组患者的平均CCT为(516.68±38.27)(368~598)μm。根据平均中央角膜厚度555μm分组,组间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Average RNFL)、上方(S)、下方(I)的RNFL厚度以及其它参数有显著性差异,高眼压组CCT≤555μm的患者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要低于CCT>555μm的患者。结论高眼压患者RNFL厚度GDx-VCC与OCT的检测值低于正常人。高眼压组CCT与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正相关。GDx-VCC与OCT有着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中央厚度 高眼压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偏振激光扫描检查 相干光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YAG激光角膜热成形术治疗远视的早期临床研究
6
作者 孙昕 余梓逵 +1 位作者 廉井财 王康孙 《眼科新进展》 CAS 1999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本文就HO:YAG激光LTK术治疗远视的早期临床结果进行分析,探索手术方案与屈光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8例20只轻度远视眼行HO:YAG激光LTK术治疗,术前屈光度为0.50~2.25D,采用2种不同能量密度,平均随访5.6±1.7mo。结果H... 目的本文就HO:YAG激光LTK术治疗远视的早期临床结果进行分析,探索手术方案与屈光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8例20只轻度远视眼行HO:YAG激光LTK术治疗,术前屈光度为0.50~2.25D,采用2种不同能量密度,平均随访5.6±1.7mo。结果Ho:YAG激光LTK术对轻度远视(≤3.0D)有效,能量密度65J·cm-2组较能量密度44J·cm-2组治疗效果好,回退明显减少。结论早期临床观察证实此手术方法简单、迅速、见效快以及无短期并发症等优点,不失为有前途的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YAG激光 角膜热成形术 远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吴江春 余梓逵 +4 位作者 王若冰 陈泽丽 孙清磊 夏方州 柳林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5年第1期23-26,共4页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的发生率逐渐增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具有高发病率、高致盲率。DR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故早发现、早诊断有重要意义。目前有直接检眼镜、间接检眼镜检查、眼底照相、光学相...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的发生率逐渐增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具有高发病率、高致盲率。DR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故早发现、早诊断有重要意义。目前有直接检眼镜、间接检眼镜检查、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在DR诊断、治疗、随访中发挥重要作用。多光谱眼底分层成像系统作为一种新的无创诊断和筛查方法,通过多光谱信息,清晰呈现出视网膜正面各层细节变化,提供一种全新的眼底病检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诊断 多光谱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血管性眼病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泽丽 祝丽娜 +1 位作者 余梓逵 柳林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5年第1期27-32,共6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为主的新生血管性眼病正日益成为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新生血管性眼病以新生血管形成为主要病理表现,病因复杂、机制多样、预后不佳是其主要特征。...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为主的新生血管性眼病正日益成为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新生血管性眼病以新生血管形成为主要病理表现,病因复杂、机制多样、预后不佳是其主要特征。近年来激光、抗VEGF药物及手术等多种药物和治疗方法的不断涌现与改进,为该类疾病的治疗带来更多更好的疗法。本文就这一系列新生血管性眼病的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眼病 抗VEGF 激光 光动力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