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再生汤对未行血运重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
1
作者
夏建文
黄建国
+4 位作者
欧阳思敏
李念旭
易斑斓
钟希夷
余桂枝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2期76-80,共5页
目的:观察再生汤对未行血运重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方法:将60例未行血运重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双联抗血小板及调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再生汤。比较两...
目的:观察再生汤对未行血运重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方法:将60例未行血运重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双联抗血小板及调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再生汤。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CCS分级)、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Rentrop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尼苏达州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MLHFQ)评分,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25/30),高于对照组的60.0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CS分级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LVEF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NT-pro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Rentrop分级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MLHFQ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再生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有助于未行血运重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侧支循环的建立,提高其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再生汤
血运重建
侧支循环
阿司匹林肠溶片
阿托伐他汀钙片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行宽辨证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经验
被引量:
5
2
作者
余桂枝
喻远霞
+1 位作者
范建民(指导)
张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117-119,共3页
本文介绍王行宽教授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以下简称“甲减”)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王老主张“治病求本,审机定治”,认为甲减病因主要为先天禀赋不足、情志不遂、劳倦内伤、饮食失节、年老体衰、久病失治或调养失慎等;病位首要在肝,与脾...
本文介绍王行宽教授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以下简称“甲减”)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王老主张“治病求本,审机定治”,认为甲减病因主要为先天禀赋不足、情志不遂、劳倦内伤、饮食失节、年老体衰、久病失治或调养失慎等;病位首要在肝,与脾、肾、心密切相关;病机关键以肝郁气滞、脏腑失调为本,以痰湿、瘀血为标。治疗上总以“多脏调燮、标本兼顾”为纲:首从肝入手,疏肝开郁,注意精神调护;健脾益气,顾护脾胃中土;温补肾阳,不忘水饮凌心;此外,提倡“痰瘀同治”,使痰消瘀散,气血得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经验
王行宽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茵陈五苓散化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黄疸63例
被引量:
11
3
作者
段元志
余桂枝
《江西中医药》
2013年第11期26-28,共3页
目的:研究茵陈五苓散加味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辨证为慢性乙型肝炎黄疸湿重于热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63例,其中A组以清热化湿、降酶退黄为主,基本方茵陈五苓散,随症加味,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
目的:研究茵陈五苓散加味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辨证为慢性乙型肝炎黄疸湿重于热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63例,其中A组以清热化湿、降酶退黄为主,基本方茵陈五苓散,随症加味,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中药疗程2月,并根据肝功能化验及乙肝病毒(HBV-DNA)载量,给予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B组根据肝功能化验及HBV-DNA载量,选择抗病毒治疗,疗程同A组。观察2组病人治疗前、2个月、6个月及1年后血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乙肝病毒载量(HBV-DNA)以及临床症状变化及1年内治愈好转率。结果:经治疗后随访1年,A组治愈好转率明显高于B组(P<0.05),降低TBIL、DBIL、ALT、AST两组比较A组高于B组(P<0.05),临床疗效明显。HBV-DNA阴转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茵陈五苓散具有明显的保肝退黄降酶、改善患者身困纳呆、腹胀便溏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黄疸,改善临床症状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五苓散
慢性乙型肝炎
黄疸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生汤对未行血运重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
1
作者
夏建文
黄建国
欧阳思敏
李念旭
易斑斓
钟希夷
余桂枝
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醴陵医院
出处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2期76-80,共5页
基金
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202047)。
文摘
目的:观察再生汤对未行血运重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方法:将60例未行血运重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双联抗血小板及调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再生汤。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CCS分级)、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Rentrop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尼苏达州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MLHFQ)评分,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25/30),高于对照组的60.0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CS分级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LVEF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NT-pro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Rentrop分级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MLHFQ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再生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有助于未行血运重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侧支循环的建立,提高其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再生汤
血运重建
侧支循环
阿司匹林肠溶片
阿托伐他汀钙片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行宽辨证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经验
被引量:
5
2
作者
余桂枝
喻远霞
范建民(指导)
张稳
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处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117-119,共3页
基金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2018年)。
文摘
本文介绍王行宽教授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以下简称“甲减”)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王老主张“治病求本,审机定治”,认为甲减病因主要为先天禀赋不足、情志不遂、劳倦内伤、饮食失节、年老体衰、久病失治或调养失慎等;病位首要在肝,与脾、肾、心密切相关;病机关键以肝郁气滞、脏腑失调为本,以痰湿、瘀血为标。治疗上总以“多脏调燮、标本兼顾”为纲:首从肝入手,疏肝开郁,注意精神调护;健脾益气,顾护脾胃中土;温补肾阳,不忘水饮凌心;此外,提倡“痰瘀同治”,使痰消瘀散,气血得行。
关键词
名医经验
王行宽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中医药疗法
Keywords
experience of famous doctors
Wang Xingkuan
hypothyroidism
TCM therapy
分类号
R259.812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茵陈五苓散化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黄疸63例
被引量:
11
3
作者
段元志
余桂枝
机构
江西省瑞昌市人民医院
出处
《江西中医药》
2013年第11期26-28,共3页
文摘
目的:研究茵陈五苓散加味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辨证为慢性乙型肝炎黄疸湿重于热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63例,其中A组以清热化湿、降酶退黄为主,基本方茵陈五苓散,随症加味,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中药疗程2月,并根据肝功能化验及乙肝病毒(HBV-DNA)载量,给予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B组根据肝功能化验及HBV-DNA载量,选择抗病毒治疗,疗程同A组。观察2组病人治疗前、2个月、6个月及1年后血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乙肝病毒载量(HBV-DNA)以及临床症状变化及1年内治愈好转率。结果:经治疗后随访1年,A组治愈好转率明显高于B组(P<0.05),降低TBIL、DBIL、ALT、AST两组比较A组高于B组(P<0.05),临床疗效明显。HBV-DNA阴转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茵陈五苓散具有明显的保肝退黄降酶、改善患者身困纳呆、腹胀便溏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黄疸,改善临床症状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茵陈五苓散
慢性乙型肝炎
黄疸
中西医结合疗法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再生汤对未行血运重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
夏建文
黄建国
欧阳思敏
李念旭
易斑斓
钟希夷
余桂枝
《中国民间疗法》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王行宽辨证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经验
余桂枝
喻远霞
范建民(指导)
张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茵陈五苓散化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黄疸63例
段元志
余桂枝
《江西中医药》
2013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