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步法合成2-甲基间苯二酚的研究
1
作者 石强 张翠娥 +4 位作者 刘敏 邱少君 余李敏 刘洁 肖志强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4期645-647,651,共4页
采用分步法制备了2-甲基间苯二酚,反应分4步进行,间苯二酚与叔丁醇在浓硫酸存在下反应,得到4,6-二叔丁基间苯二酚(4);(4)、甲醛、二甲胺发生Mannich反应,制得2-二甲氨基甲基-4,6-二叔丁基间苯二酚(3);(3)在Pd/C催化下氢解,得到2-甲基-4... 采用分步法制备了2-甲基间苯二酚,反应分4步进行,间苯二酚与叔丁醇在浓硫酸存在下反应,得到4,6-二叔丁基间苯二酚(4);(4)、甲醛、二甲胺发生Mannich反应,制得2-二甲氨基甲基-4,6-二叔丁基间苯二酚(3);(3)在Pd/C催化下氢解,得到2-甲基-4,6-二叔丁基间苯二酚(2);(2)在AlCl3作用下,脱去叔丁基,得到目的产物2-甲基间苯二酚(1)。对各步骤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1)的总收率62.3%,纯度99.8%。对反应中间体及目的产物进行了IR或1HNMR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基间苯二酚 分步法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川芎提取液中7种有效成分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洁 余李敏 翟帆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80-1382,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方法,测定川芎中香草醛等7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超声法提取川芎中的有效成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进行分离,电喷雾质谱多级反应模式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香草醛等7种有效成分的检测限分别为:4...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方法,测定川芎中香草醛等7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超声法提取川芎中的有效成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进行分离,电喷雾质谱多级反应模式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香草醛等7种有效成分的检测限分别为:40,20,80,20,10,60和50ng/mL,线性范围分别为:1~450,4~490,1~625,2~360,2~700,1~244和21~210μg/mL,在川芎药材中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2,0.25,0.41,0.99,0.30,8.96和11.25mg/g。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可作为川芎药材的多成分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香草醛 阿魏酸 HPL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中部岩溶山区坡耕地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余李敏 李阳兵 +6 位作者 罗光杰 徐倩 黄娟 张依依 张涵 唐芳 余梦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89-298,共10页
坡耕地是中国西南岩溶山区粮食安全和生态保护的重要保障,深入研究其时空演变特征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选用2004-2020年高精度遥感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从地形位指数、核密度、耕地利用动态指标分析典型岩溶山区普定县坡耕地时空演变在... 坡耕地是中国西南岩溶山区粮食安全和生态保护的重要保障,深入研究其时空演变特征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选用2004-2020年高精度遥感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从地形位指数、核密度、耕地利用动态指标分析典型岩溶山区普定县坡耕地时空演变在不同地形位等级上的响应,并对坡耕地演变的驱动机制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2004-2020年,研究区坡耕地在空间上呈“东南多、东北少、西部较少”的分布特征。坡耕地分3个阶段收缩:急剧收缩阶段(2004-2009年)高地形位坡耕地撂荒收缩速度最快,缓慢收缩阶段(2009-2015年)中地形位坡耕地收缩速度最快,加速收缩阶段(2015-2020年)低地形位坡耕地收缩速度最快;2)第一级、第三级地形位范围内坡耕地变化面积最大,高地形位劣质坡耕地向林草地转型占总体转型面积的69.67%,低地形位坡耕地向园地及建设用地转型占总体转型面积的38.14%;3)坡耕地演变由陡坡向缓坡转移、由高海拔向低海拔转移,聚集度下降,高地形位坡耕地转型提高区域生态效益,中、低地形位坡耕地转型实现区域生态经济双赢效益;4)自然地理环境是坡耕地时空演变的基础支撑,社会经济是主导因素,政策是外在拉力,不同梯度地形位坡耕地影响的主导因素差异明显。研究结果可为西南岩溶山区不同地形土地利用优化及生态保护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山区 坡耕地 地形梯度 贵州中部 时空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