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虹桥综合客运枢纽车道边规模论证与仿真评价 被引量:10
1
作者 余朝玮 柳伍生 晏克非 《交通与运输》 2007年第B07期45-48,共4页
采用理论计算与软件仿真相结合的方式,依托对现有虹桥机场与浦东机场车道边上落客特征调查数据分析,对规划中的虹桥枢纽车道边的适用规模进行建模论证,并通过仿真软件对不同车道边形式的集散效果进行评价,可为虹桥综合客运枢纽的规划设... 采用理论计算与软件仿真相结合的方式,依托对现有虹桥机场与浦东机场车道边上落客特征调查数据分析,对规划中的虹桥枢纽车道边的适用规模进行建模论证,并通过仿真软件对不同车道边形式的集散效果进行评价,可为虹桥综合客运枢纽的规划设计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道边 虹桥综合客运枢纽 VISSIM仿真软件 规模论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务区交通疏解问题的经验总结与思考 被引量:4
2
作者 余朝玮 《交通与运输》 2015年第2期7-9,共3页
商务区是城市中以商务、商业功能为主,集合多种城市功能而形成的综合化、立体化的建筑群,是城市第三产业的集聚区。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许多大城市为了增加自身在区域经济圈内的竞争力与影响力,开始全面规划和建设商务区。然而,... 商务区是城市中以商务、商业功能为主,集合多种城市功能而形成的综合化、立体化的建筑群,是城市第三产业的集聚区。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许多大城市为了增加自身在区域经济圈内的竞争力与影响力,开始全面规划和建设商务区。然而,由于大多数商务区地处城市核心开发地段,交通情况复杂;同时,由于自身高密度的开发导致吸引的车流量和人流量巨大且相对集中,从而引发了区域性的交通拥堵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务区 交通疏解 区域经济圈 城市功能 交通拥堵问题 第三产业 城市核心 交通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下空间防灾挑战与韧性设计 被引量:3
3
作者 余朝玮 王寿生 《市政技术》 2024年第1期94-99,共6页
近年来,城市地下空间面临的风险种类和灾害挑战越来越多,如洪涝、火灾、地震和突发疫情等。若地下空间缺乏相应的灾害应对能力,不仅会加剧灾害风险,也易发生多灾耦合级联效应。因此,提高地下空间韧性设计水平和地下空间灾害应对能力迫... 近年来,城市地下空间面临的风险种类和灾害挑战越来越多,如洪涝、火灾、地震和突发疫情等。若地下空间缺乏相应的灾害应对能力,不仅会加剧灾害风险,也易发生多灾耦合级联效应。因此,提高地下空间韧性设计水平和地下空间灾害应对能力迫在眉睫。基于此,探讨了韧性内涵,并提出了韧性城市地下空间系统构成和功能要求;深入剖析和调研了传统地下空间防灾理念存在的不足,如对周围环境变化考虑不充分、设计阶段对灾害预警认识不足、既有规范标准不完善等;从水灾、火灾、抗震和疫情4个维度研究了城市地下空间防灾韧性提升的创新技术与有效措施。该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提升地下空间结构韧性防灾的设计理念、方法和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 防灾 韧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车库联络道外部出入口布置位置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章华金 余朝玮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7年第7期24-28,共5页
在高密度开发的商务核心区中,交通出行问题已成为制约核心区服务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地下车库联络道因其对地面路网的扩容、联通共享车库等功能越来越受到青睐。为提升地下车库联络道的通行效率,减少其对环境、路网交通等的影响,在理解地... 在高密度开发的商务核心区中,交通出行问题已成为制约核心区服务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地下车库联络道因其对地面路网的扩容、联通共享车库等功能越来越受到青睐。为提升地下车库联络道的通行效率,减少其对环境、路网交通等的影响,在理解地下车库联络道功能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地面出入口断面布置、路段中布置及路网中的布置位置等布置方式的优劣,所得结果可为地下车库联络道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车库联络道 出入口 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混合评价模型在综合客运枢纽客流组织服务水平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柳伍生 余朝玮 程建学 《交通与运输》 2007年第B07期49-52,共4页
提出将模糊综合评判法与决策中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熵技术结合,建立混合熵权模糊综合评价决策模型,用于城市综合客运枢纽的客流服务水平的评价。此模型兼顾主观偏好和客观实际,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合理性与有效性。
关键词 模糊AHP 熵权 模糊综合评价 综合客运枢纽 客流组织服务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新建片区新基建设施规划探讨——以长沙高铁西城片区为例
6
作者 余朝玮 游克思 谢雪姣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4年第2期253-259,I0022,共8页
自2018年中央首次提出加强“新基建”后,新基建进程不断推进,相关政策路线图日趋清晰。长沙高铁西城片区贯彻落实党中央、湖南省、长沙市关于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部署,重点针对融合基础设施,编制了片区新基建专项规划。分析了片... 自2018年中央首次提出加强“新基建”后,新基建进程不断推进,相关政策路线图日趋清晰。长沙高铁西城片区贯彻落实党中央、湖南省、长沙市关于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部署,重点针对融合基础设施,编制了片区新基建专项规划。分析了片区新基建建设的现状及重要性;总结了新基建的概念、内涵及基本建设内容;详述了片区融合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内容,重点包含土建基础设施载体体系、智慧交通应用体系等。本专项规划内容可为国内同类片区的新基建规划建设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基建 融合基础设施 智慧交通 专项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分类研究
7
作者 陈冬栋 余朝玮 刘艺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4年第2期14-16,6-7,共3页
由于目前对城市客运交通枢纽的分类研究缺乏统一标准,难以为枢纽的规划、设计、建设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枢纽交通功能、规模等级、客流特征、周边土地开发关系、衔接交通方式等多个方面的分析,确定多因素的枢纽分类方法,为更集约、更... 由于目前对城市客运交通枢纽的分类研究缺乏统一标准,难以为枢纽的规划、设计、建设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枢纽交通功能、规模等级、客流特征、周边土地开发关系、衔接交通方式等多个方面的分析,确定多因素的枢纽分类方法,为更集约、更高效的枢纽规划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交通枢纽 交通功能 规模等级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隧道设计研究与实践——以济南黄河大道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余朝玮 游克思 孙培翔 《交通与运输》 2023年第S01期62-66,共5页
根据国家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政策要求,针对济南黄河大道隧道的特点和需求,开展了智慧隧道专项设计研究。以安全、高效、节能为目标,系统构建隧道交通智慧监测、态势评估与智能主动管控、入口超高超限智能监测与联动管控、能耗监... 根据国家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政策要求,针对济南黄河大道隧道的特点和需求,开展了智慧隧道专项设计研究。以安全、高效、节能为目标,系统构建隧道交通智慧监测、态势评估与智能主动管控、入口超高超限智能监测与联动管控、能耗监测、隧道位置服务系统、智能巡检机器人、数字孪生平台等智慧隧道建设场景,旨在提升黄河大道隧道运营安全与效率水平、智慧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隧道 智慧交通 智慧隧道 智慧管控 地下位置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道路智慧化分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余朝玮 孙培翔 于棋峰 《交通与港航》 2023年第6期82-85,共4页
根据对国内外基础设施智慧化等级划分相关研究的综述,提出我国城市道路智慧化分级的整体思路。该思路基于感知、决策分析和管控等方面,对道路智慧化进行了等级划分,归并为四个等级。明确了每个等级的服务功能要求,并探讨了智慧化等级与... 根据对国内外基础设施智慧化等级划分相关研究的综述,提出我国城市道路智慧化分级的整体思路。该思路基于感知、决策分析和管控等方面,对道路智慧化进行了等级划分,归并为四个等级。明确了每个等级的服务功能要求,并探讨了智慧化等级与现行国家标准的关系,为城市智慧道路工程建设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 智慧化分级 分级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人立体过街设施选址及选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亓玉礼 余朝玮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0年第8期79-82,M0009,M0010,共6页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机动化增长迅速,城市机动车拥有率大幅提升。在城市中心区,特别是商业集中区,机动车与行人抢道、混行的现象较为突出,影响道路通行能力,威胁行人过街安全。通过对高品质立体过街设施案例的总结,对既...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机动化增长迅速,城市机动车拥有率大幅提升。在城市中心区,特别是商业集中区,机动车与行人抢道、混行的现象较为突出,影响道路通行能力,威胁行人过街安全。通过对高品质立体过街设施案例的总结,对既有规范的分析评价,提出了立体过街设施设置条件、布局、选型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各种因素提出了规划设计阶段进行相关分析的方法及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过街 过街设施 立体过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湾区城规划路网布局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亓玉礼 余朝玮 彭慧 《山东交通科技》 2021年第3期93-94,98,共3页
以青岛市崂山湾健康城为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影响滨海湾区路网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湾区路网布局模式进行了适用性分析,提出了适用于本湾区的路网布局模式。
关键词 滨海湾区 规划路网 路网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共地下空间韧性设计研究——以青岛上合广场为例
12
作者 刘艺 任杰 +2 位作者 余朝玮 刘长岐 赵旭 《城市建筑》 2023年第8期33-35,共3页
以青岛上合广场为例,聚焦“防洪减灾”“技术创新”“韧性低碳”“数字智能”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围绕城市公共地下空间韧性设计中防火、防淹(内涝)、防疫、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结构韧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力求为构... 以青岛上合广场为例,聚焦“防洪减灾”“技术创新”“韧性低碳”“数字智能”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围绕城市公共地下空间韧性设计中防火、防淹(内涝)、防疫、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结构韧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力求为构建韧性城市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助推城市公共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进一步提升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城市 地下空间 弹性空间 功能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