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SCT在肌腱、韧带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余景武 叶永强 +1 位作者 沈国鑫 胡海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1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MSCT在肌腱、韧带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骨关节创伤中肌腱、韧带损伤的CT表现,部分与MRI检查或手术结果对照。结果:24例膝关节韧带损伤中,前交叉韧带损伤11条,后交叉韧带损伤8条,外侧副韧带损伤6条;4例跟腱损伤,跟... 目的:探讨MSCT在肌腱、韧带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骨关节创伤中肌腱、韧带损伤的CT表现,部分与MRI检查或手术结果对照。结果:24例膝关节韧带损伤中,前交叉韧带损伤11条,后交叉韧带损伤8条,外侧副韧带损伤6条;4例跟腱损伤,跟腱不全性撕裂3条,断裂1条。结论:MSCT对较薄韧带的显示欠佳,但对肌腱及较粗韧带(如交叉韧带等)的显示效果好,对其损伤的诊断较为准确,可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与治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带损伤 重组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在膀胱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余景武 储海瑞 +5 位作者 沈国鑫 唐杰 岳悦 徐善凤 朱小燕 朱艺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12期2107-2109,2114,共4页
目的探讨能谱CT在膀胱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8例膀胱癌患者,术前均行盆腔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独立分析混合能量和单能量图像并进行术前分期,以术后病理分期为标准,比较二者在膀胱癌术前分期中的准确率。结... 目的探讨能谱CT在膀胱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8例膀胱癌患者,术前均行盆腔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独立分析混合能量和单能量图像并进行术前分期,以术后病理分期为标准,比较二者在膀胱癌术前分期中的准确率。结果混合能量图像对<T3b期的分期准确率为66.4%,单能量图像对<T3b期的分期准确率为82.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混合能量图像总的分期准确率为69.3%,单能量图像总的分期准确率为84.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混合能量成像相比,CT能谱成像可获得最佳keV单能量图像,能明显提高膀胱癌术前分期的准确率,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术前分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MT-TOF MRA在粥样硬化性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余景武 沈国鑫 +1 位作者 唐杰 叶永强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8期1282-1284,共3页
目的:探讨3D-MT-TOF MRA在粥样硬化性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怀疑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行MR检查,采用MT技术、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重建显示血管。结果45例患者MRA成像,其中32例诊断动脉粥样硬化,9例伴动脉瘤(7例单个囊性动... 目的:探讨3D-MT-TOF MRA在粥样硬化性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怀疑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行MR检查,采用MT技术、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重建显示血管。结果45例患者MRA成像,其中32例诊断动脉粥样硬化,9例伴动脉瘤(7例单个囊性动脉瘤,2例囊性、梭形动脉瘤各1个,共11个动脉瘤);4例(个)动脉瘤发生于颈内动脉,2例(个)发生于大脑中动脉,3例(个)发生于大脑后动脉瘤,2例(个)发生于椎动脉。结论3D-MT-TOF MRA对颅内动脉血管显示满意,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动脉瘤显示清晰,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并可作为病例筛查及随访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成像 颅内动脉瘤 粥样硬化 磁化转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诊断肋骨骨软骨瘤1例 被引量:2
4
作者 余景武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6期862-862,907,共2页
关键词 肋骨骨软骨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尿管囊肿MSCT影像表现 被引量:7
5
作者 叶永强 余景武 +5 位作者 沈国鑫 唐杰 张军 孙国萍 戚凌红 褚云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9期1568-1570,共3页
脐尿管囊肿为少见的先天性泌尿系统发育畸形,是成人脐尿管病变中最常见的发病类型,占所有畸形的约30%。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30岁以下患者发病以脐部表现为主,而30岁以上者以膀胱表现为著。囊肿大小不等,一般无明显症状,多在囊... 脐尿管囊肿为少见的先天性泌尿系统发育畸形,是成人脐尿管病变中最常见的发病类型,占所有畸形的约30%。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30岁以下患者发病以脐部表现为主,而30岁以上者以膀胱表现为著。囊肿大小不等,一般无明显症状,多在囊肿变大或者体检时发现。先天性脐尿管疾病一旦确诊,在感染控制后应早切除。本文回顾性分析脐尿管囊肿的MS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尿管囊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静脉成像对窦旁脑膜瘤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储海瑞 余景武 +3 位作者 沈国鑫 唐杰 叶永强 朱小燕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1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术前评估窦旁脑膜瘤侵犯静脉窦的部位、程度及引流静脉代偿情况的价值。方法对27例静脉窦旁脑膜瘤患者行MRI平扫加增强及单独MRV检查,观察肿瘤侵犯静脉窦的位置、程度及引流静脉代偿情况,并与手术... 目的探讨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术前评估窦旁脑膜瘤侵犯静脉窦的部位、程度及引流静脉代偿情况的价值。方法对27例静脉窦旁脑膜瘤患者行MRI平扫加增强及单独MRV检查,观察肿瘤侵犯静脉窦的位置、程度及引流静脉代偿情况,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27例患者MRV图像均显示清晰:其中I型11例,MRV显示静脉窦轻度受压或正常,窦腔通畅;Ⅱ型9例,MRV显示静脉窦变形,窦腔内见充盈缺损,窦腔部分通畅;Ⅲ型7例,MRV显示静脉窦走行中断,静脉窦信号完全消失,窦腔闭塞,其瘤周均见引流静脉代偿性扩张。结论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能够评价脑膜瘤与静脉窦的关系,对静脉窦旁脑膜瘤的手术入路的选择、术中妥善处理肿瘤与血管的关系、增加肿瘤全切除率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静脉窦 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IR平台宝石CT低千伏CTV成像技术在下肢静脉造影中的应用
7
作者 黄祖金 董佳丽 +3 位作者 叶永强 余景武 唐杰 徐文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10期1799-1801,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ASIR平台宝石CT低千伏CTV成像技术在下肢静脉造影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52例(59侧患肢)疑似下肢静脉疾病行宝石CT直接法低剂量下肢静脉CT造影(CT venography,CTV)检查患者回顾性分析。59侧患肢中静脉血栓11侧、静脉曲张32... 目的探讨基于ASIR平台宝石CT低千伏CTV成像技术在下肢静脉造影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52例(59侧患肢)疑似下肢静脉疾病行宝石CT直接法低剂量下肢静脉CT造影(CT venography,CTV)检查患者回顾性分析。59侧患肢中静脉血栓11侧、静脉曲张32侧、静脉血管瘤2侧、静脉血管瘤合并曲张1侧、外伤静脉损伤3侧、静脉血管无异常10侧。结果11例静脉血栓患者经介入手术溶栓、取栓治疗,32例静脉曲张患者、2例静脉血管瘤患者及1例静脉血管瘤合并曲张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术中发现CTV成像定位准确,直视血管病变与CTV显示影像相符;3例外伤静脉损伤患者留院保守治疗。结论基于ASIR平台宝石CT低千伏CTV成像技术可以获得满足下肢静脉疾病诊断用图像,能为下肢静脉疾病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信息,并且大幅降低放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 低剂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区水土流失特征及综合防治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高强 任洪玉 +1 位作者 余景武 赵健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14,共5页
洞庭湖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土地资源。根据湖南、湖北2省统计资料,结合现场调查,分析了洞庭湖区水土流失面积、水土流失强度、水土流失可能产生的影响,总结了湖南、湖北2省近年来所采取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提... 洞庭湖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土地资源。根据湖南、湖北2省统计资料,结合现场调查,分析了洞庭湖区水土流失面积、水土流失强度、水土流失可能产生的影响,总结了湖南、湖北2省近年来所采取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提出了洞庭湖区水土流失防治目标。根据区域特点和地貌特征划分了丘岗区和平原区2个防治分区,针对每个分区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模式,进一步按照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计算了相应工程量。分区规划和分区治理对防治洞庭湖区水土流失非常重要,对促进洞庭湖区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强调应做好洞庭湖流域中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区 水土流失特征 综合防治 丘岗区 平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娟 沈立 +4 位作者 罗小春 龚文健 黄冬菊 许月萍 余景武 《抗感染药学》 2020年第10期1479-1483,共5页
目的:探究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CO中毒患者180例资料,统计其一般临床资料和临床检查指标,依据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 目的:探究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CO中毒患者180例资料,统计其一般临床资料和临床检查指标,依据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临床检查指标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究急性CO中毒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防治对策。结果:180例CO中毒患者中,并发肺部感染41例;肺部感染患者经治疗后康复或好转31例,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5.61%;与未感染组患者比较,感染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大、CO接触时间长、有迟发性脑病、有基础疾病、脑部苍白球异常比例升高、入院时血液中CRP、LDH、Lac以及FIB含量升高与肺部感染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血液LDH、CRP、苍白球异常、CO接触时间是影响急性CO中毒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探究急性CO中毒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防治方法,有助于采用有效措施预防急性CO中毒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发生的风险,以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检查在Muller-Weiss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余景武 王晓慧 +3 位作者 唐杰 朱小燕 吴小马 朱艺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2年第5期476-480,共5页
目的:探讨Muller-Weiss病的影像学表现,评价影像学检查在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9月至2020年8月收集治疗的26例Muller-Weiss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男7例,女19例;年龄43~68(52.7±4.6)岁。X线检查主要观察足舟骨的形态、... 目的:探讨Muller-Weiss病的影像学表现,评价影像学检查在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9月至2020年8月收集治疗的26例Muller-Weiss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男7例,女19例;年龄43~68(52.7±4.6)岁。X线检查主要观察足舟骨的形态、位置,并在负重正位X线片上测量距骨中轴线-第1跖骨中轴线的夹角(talar-first metatarsal angle,TFM),在负重侧位片上测量足弓角、距骨中轴线-第1跖骨中轴线的夹角(Meary角);CT检查主要评价足舟骨的形态、密度、邻近骨关节间隙、位置;MRI检查主要观察足舟骨的形态、信号、软骨及周围软组织改变。结果:26例患者单侧受累21例,双侧受累5例;X线检查主要表现为足舟骨外侧部压缩变扁,呈“逗号状”或“水滴状”,舟骨向内侧移位,部分骨质碎裂,周围骨关节增生,密度高低不均,关节间隙变窄;根据患足在负重侧位X线片上的Meary角和畸形程度进行Maceira分期,其中Ⅰ期0例,Ⅱ期2例,Ⅲ期11例,Ⅳ期9例,Ⅴ期4例。CT检查,显示骨质碎裂、舟骨向内侧移位、“距楔关节”的形成等。MRI检查主要表现为足舟骨形态不规则、信号不均,关节间隙变窄,距舟关节面增生、软骨破坏,跗骨关节积液,周围软组织肿胀。结论:Muller-Weiss病具有较特异的影像学表现,结合患者年龄、性别、临床病史可作出准确诊断;术前影像学检查可对疾病进行分期,帮助临床医生制定更好的手术方案,术后影像学检查能较好评价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ler-Weiss病 骨坏死 X线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