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预制体渗透率测量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晓 余映红 +2 位作者 崔曦月 卿新林 王奕首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43,共16页
纤维预制体渗透率张量作为复合材料液体成型工艺过程中树脂流动数值模拟的决定性输入参数,与树脂流动以及最终成品质量密切相关,是实现复合材料高质量和大批量制造的关键。本文根据流动状态(饱和或非饱和)、流动维度和测量方向(面内或面... 纤维预制体渗透率张量作为复合材料液体成型工艺过程中树脂流动数值模拟的决定性输入参数,与树脂流动以及最终成品质量密切相关,是实现复合材料高质量和大批量制造的关键。本文根据流动状态(饱和或非饱和)、流动维度和测量方向(面内或面外)将渗透率测量技术分类,论述了相应条件下的渗透率测量技术以及研究进展,总结归纳了非饱和流动中流动前沿实时监测技术,分析了造成渗透率测量结果分散性大的影响因素,并阐述解决办法,最后提出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预制体 复合材料液体成型 渗透率张量 饱和或非饱和流动 流动前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排气温度基线建模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刘渊 余映红 +3 位作者 田彦云 王奕首 卿新林 王锦涛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20,共10页
为实现航空发动机气路性能诊断与预测,提出一种基于堆叠降噪自编码器(Stacked denoising auto encoder,SDAE)和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相结合的航空发动机排气温度(Exhaust gas temperature,EGT)基线建模方法。以C... 为实现航空发动机气路性能诊断与预测,提出一种基于堆叠降噪自编码器(Stacked denoising auto encoder,SDAE)和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相结合的航空发动机排气温度(Exhaust gas temperature,EGT)基线建模方法。以CFM56-7B发动机实际采集的飞行数据作为原始数据样本,利用SDAE进行数据特征提取和降噪处理后,将提取到的非线性特征作为SVR网络的输入,建立排气温度基线模型。利用同型号的另一台发动机航后数据对所建立的排气温度基线模型进行验证,并与基于单一网络的基线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SDAE-SVR融合模型的基线建模方法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和更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堆叠降噪自编码器 支持向量回归机 排气温度 基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PCA和DBN的航空发动机排气温度基线模型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奕首 余映红 +2 位作者 卿新林 殷锴 赵奇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4-60,共7页
为了给航空发动机整体性能的实时监控与健康管理提供技术手段,提出1种基于核主成分分析和深度置信网络相结合的航空发动机排气温度基线模型构建方法。以配装CFM56-7B发动机的飞机在运行过程中各系统产生的快速存取数据作为原始的数据样... 为了给航空发动机整体性能的实时监控与健康管理提供技术手段,提出1种基于核主成分分析和深度置信网络相结合的航空发动机排气温度基线模型构建方法。以配装CFM56-7B发动机的飞机在运行过程中各系统产生的快速存取数据作为原始的数据样本,利用核主成分分析进行降维处理,选用高斯函数作为核函数,将降维后的数据作为深度置信网络的输入,建立航空发动机EGT基线模型,通过大量QAR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与传统神经网络建模方法相比,所提出的建模方法不但降低了网络结构的复杂度,同时也提高了模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管理 排气温度 核主成分分析 深度置信网络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BG传感器和卷积神经网络的复合材料结构载荷识别研究
4
作者 刘凯伟 刘琦牮 +2 位作者 李骏 余映红 卿新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5-51,共7页
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飞行器结构(如飞机机翼)中,对作用在复合材料上的载荷进行识别为飞行器的结构设计和可靠性分析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在结构的工程应用中具有很高的价值。本工作研究了一种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传感... 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飞行器结构(如飞机机翼)中,对作用在复合材料上的载荷进行识别为飞行器的结构设计和可靠性分析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在结构的工程应用中具有很高的价值。本工作研究了一种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传感器和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多点复杂载荷识别方法。在复合材料悬臂梁上布设FBG传感器,利用FBG实际测量得到的应变数据,首先通过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对施加载荷的个数进行识别。进一步根据测点排列顺序,再将应变数据转化成矩形图片,经过归一化处理后输入CNN中,实现同时施加多个载荷时载荷的定位和定量,并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和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的预测结果对比。SVM模型识别准确率为99.584%,CNN模型对两点载荷施加位置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为0.6379 mm和0.5762 mm。结果表明,基于SVM和CNN的多点载荷识别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稳定、准确地识别载荷个数、载荷施加的位置和大小,为飞行器飞行载荷测量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载荷识别 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 卷积神经网络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