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子弹簧的隔振机理与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余慕春 陈前 +1 位作者 高雪 张树桢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3-560,共8页
分子弹簧是一种由水和布满微孔的疏水沸石颗粒组成的隔振缓冲介质.当振动、冲击发生时,随着外力对分子弹簧加载卸载,水分子进出沸石颗粒的疏水微孔,实现能量的存储、释放和消耗.通过疏水微孔内液柱受力平衡和界面层热力学平衡分别建立... 分子弹簧是一种由水和布满微孔的疏水沸石颗粒组成的隔振缓冲介质.当振动、冲击发生时,随着外力对分子弹簧加载卸载,水分子进出沸石颗粒的疏水微孔,实现能量的存储、释放和消耗.通过疏水微孔内液柱受力平衡和界面层热力学平衡分别建立了水侵入单条疏水微孔的模型,分段模拟了水分子侵入大量疏水微孔的过程,推导了分子弹簧受压过程中力--变形的关系,采用准静态试验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并计算了分子弹簧的隔振性能,结果表明:理论与试验结果具较好的一致性,分子弹簧在加载与卸载过程中呈现高--低--高的三段分段刚度,使得分子弹簧隔振系统在工作段具有极低固有频率,特别适合于低频重载情况下的隔振缓冲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弹簧 疏水沸石 分段刚度 低频重载隔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加权系数和多目标进化的模型修正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王乐 李冬 +2 位作者 余慕春 张子骏 牛智玲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84-290,共7页
建立准确的结构动力学模型是结构响应分析的基础,由于模型简化的不确切等因素,必然会带来一定的误差,为了获得高精度的动力学分析模型,需要结合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修正。模态试验结果中包含了试件不同状态不同阶次的频率和振型信息,模... 建立准确的结构动力学模型是结构响应分析的基础,由于模型简化的不确切等因素,必然会带来一定的误差,为了获得高精度的动力学分析模型,需要结合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修正。模态试验结果中包含了试件不同状态不同阶次的频率和振型信息,模型修正时需要建立多个目标函数,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加权系数的多目标模型修正方法。通过对解的群体实施进化,在每一代非劣解中,挑选各个子目标函数的局部最优解,计算各个局部最优解与子目标期望值的差距,并根据差距对加权系数动态调整,从而在进化过程中对加权系数进行优化,避免维数灾难问题,实现各个子目标函数的快速收敛。采用该方法对导弹全弹动力学模型进行了修正,子目标函数个数达到16个,与基于Pareto最优的模型修正方法相比,用较少的代数实现了各个子目标函数的收敛,提高了群体搜索的效率,取得了较好的修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修正 多目标进化 进化算法 加权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剪切增稠液体的变阻尼隔振器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余慕春 李炳蔚 +2 位作者 牛智玲 薛伟康 赵鹏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9年第8期33-38,共6页
目的研究一种具有变阻尼特性的剪切增稠液体(STF)隔振器。方法首先采用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和聚乙二醇200为工作介质合成剪切增稠液体,通过试验研究剪切增稠液体的流变特性。之后以剪切增稠液体为工作介质,设计一种活塞液压式减振增稠液体... 目的研究一种具有变阻尼特性的剪切增稠液体(STF)隔振器。方法首先采用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和聚乙二醇200为工作介质合成剪切增稠液体,通过试验研究剪切增稠液体的流变特性。之后以剪切增稠液体为工作介质,设计一种活塞液压式减振增稠液体隔振器,建立隔振器的动力学模型,并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了该隔振器的减振性能;最后,研究剪切增稠液体隔振器隔振性能影响因素。结果当远离共振频率时,隔振器具有小阻尼特性;在共振区附近,由于剪切增稠效应,隔振器阻尼骤然增加,实现对共振峰的有效抑制。结论剪切增稠液隔振器可有效抑制共振峰,同时不会对高频隔振性能产生不利影响,有效解决了传统隔振器线性阻尼的固有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增稠液体 非线性阻尼 隔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备环境适应性闭环管控方法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炳蔚 牛智玲 +2 位作者 张子骏 余慕春 丁晨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1年第8期24-28,共5页
通过加强对装备环境适应性的闭环管控,避免设计方案反复,提高研制效率和装备环境适应性。在系统工程方法基础上,建立装备环境适应性闭环管控工作体系,提出闭环管控方法,包括基于流程前置的环境工程工作计划,面向流程闭环的环境适应性工... 通过加强对装备环境适应性的闭环管控,避免设计方案反复,提高研制效率和装备环境适应性。在系统工程方法基础上,建立装备环境适应性闭环管控工作体系,提出闭环管控方法,包括基于流程前置的环境工程工作计划,面向流程闭环的环境适应性工作过程控制,以及全寿命周期环境适应性信息管理等内容。装备工程实践结果表明,提出的环境适应性闭环管控方法是可行的,环境适应性问题早在方案设计阶段即得到了有效解决,使环境适应性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在提高装备研制效率的同时,提升了产品的环境适应性。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装备环境适应性和研制效率,对于运载火箭、航天器、工业设备等其他类型产品的研发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 环境适应性 闭环管控 环境工程 系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硅胶颗粒的吸能机理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赵鹏 余慕春 陈前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8-134,共7页
疏水硅胶是一种由水和布满微孔的疏水硅胶颗粒组成的缓冲介质,将疏水硅胶密封在可压缩的液压缸内即可形成疏水硅胶缓冲器。在冲击过程中利用水分子侵入和逸出疏水微孔,可以实现能量的存储、转化和消耗。基于Laplace-Washburn方程和接触... 疏水硅胶是一种由水和布满微孔的疏水硅胶颗粒组成的缓冲介质,将疏水硅胶密封在可压缩的液压缸内即可形成疏水硅胶缓冲器。在冲击过程中利用水分子侵入和逸出疏水微孔,可以实现能量的存储、转化和消耗。基于Laplace-Washburn方程和接触角迟滞模型,研究水分子侵入和逸出疏水微孔的过程,建立疏水硅胶的力学模型;采用准静态试验验证疏水硅胶的力学模型,并根据实测的力-位移曲线计算疏水硅胶的耗能效率。结果表明:理论与试验结果具较好的一致性;疏水硅胶在加载与卸载过程中呈现较大的迟滞现象,是一种理想的吸能材料;若设计得当,疏水硅胶具有优异的缓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硅胶 迟滞 缓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力对自由边界Timoshenko梁横向动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乐 余慕春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39,共4页
从Timoshenko梁平衡方程出发,结合梁的内力和位移参数的关系,建立了轴力作用下Timoshenko梁自由振动偏微分方程;采用分离变量法求解自由边界轴力作用下Timoshenko梁自由振动方程;给出了求解Timoshenko梁固有频率的方程。在自由边界无轴... 从Timoshenko梁平衡方程出发,结合梁的内力和位移参数的关系,建立了轴力作用下Timoshenko梁自由振动偏微分方程;采用分离变量法求解自由边界轴力作用下Timoshenko梁自由振动方程;给出了求解Timoshenko梁固有频率的方程。在自由边界无轴力作用条件下,将固有频率计算结果与Euler梁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给出的梁运动方程求解方法的正确性;为了估算轴力对导弹横向动特性的影响,建立了截面为环形的Timoshenko梁模型,不同轴向压力下横向固有频率计算结果表明,轴向压力对最低阶频率的影响最大,阶次越高影响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OSHENKO梁 轴力 自由边界条件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三次非线性阻尼特性的分子弹簧隔振系统 被引量:2
7
作者 余慕春 陈前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1-175,共5页
对含有三次非线性阻尼特性的分子弹簧隔振系统的隔振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和理论分析。分子弹簧隔振器是一种具有高静低动刚度特性的新型隔振器,将MR阻尼器和分子弹簧隔振器并联,并对MR阻尼器实施PI反馈控制来模拟指定的三次非线性阻尼特... 对含有三次非线性阻尼特性的分子弹簧隔振系统的隔振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和理论分析。分子弹簧隔振器是一种具有高静低动刚度特性的新型隔振器,将MR阻尼器和分子弹簧隔振器并联,并对MR阻尼器实施PI反馈控制来模拟指定的三次非线性阻尼特性,得到兼具高静低动刚度特性和非线性阻尼特性的隔振系统。通过动力学仿真和理论分析研究了三次非线性阻尼特性对分子弹簧隔振系统的隔振性能的影响,通过谐波平衡法深入分析三次阻尼特性的隔振机理。结果表明:三次非线性阻尼特性适用于隔力,可有效抑制共振峰值同时不改变隔振频率区的隔振性能,而三次阻尼特性不适合于隔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振 三次阻尼 分子弹簧隔振器 MR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插装型元器件冲击损伤边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徐子健 南宫自军 +3 位作者 李炳蔚 张子骏 余慕春 牛智玲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71-78,共8页
航天器插装型元器件在严酷的冲击环境下容易发生损伤失效,影响航天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甚至造成飞行事故。采用冲击动力学响应分析的方法构造了插装型元器件的冲击损伤边界,并针对航天器常用的插装型元器件——SMA(Sub-Miniature-A)射频... 航天器插装型元器件在严酷的冲击环境下容易发生损伤失效,影响航天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甚至造成飞行事故。采用冲击动力学响应分析的方法构造了插装型元器件的冲击损伤边界,并针对航天器常用的插装型元器件——SMA(Sub-Miniature-A)射频同轴连接器开展数值仿真与冲击试验,对插装型元器件的冲击损伤边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冲击环境优势频率(Dominant Frequency)低于元器件一阶固有频率时,插装型元器件冲击损伤边界为冲击环境的绝对加速度响应渐近线;当冲击环境优势频率高于元器件一阶固有频率时,插装型元器件冲击损伤边界为冲击环境的相对位移响应渐近线。研究成果可以为基于损伤等效的冲击试验条件等效技术研究与航天器环境适应性设计提供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冲击环境 插装型元器件 损伤边界 冲击响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继电器冲击失效边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徐子健 南宫自军 +4 位作者 李炳蔚 张子骏 余慕春 牛智玲 王佳南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1-57,74,共8页
为了使电磁继电器在冲击载荷作用下不容易失效,分析了电磁继电器冲击动力学响应特性和电磁继电器的冲击失效模式及控制参数,得到不同的冲击失效模式对应的失效边界。通过电磁继电器临界失效冲击试验,证实了理论分析结果。研究成果可以... 为了使电磁继电器在冲击载荷作用下不容易失效,分析了电磁继电器冲击动力学响应特性和电磁继电器的冲击失效模式及控制参数,得到不同的冲击失效模式对应的失效边界。通过电磁继电器临界失效冲击试验,证实了理论分析结果。研究成果可以为航天电子设备冲击损伤/失效评估与冲击环境适应性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继电器 冲击环境 冲击失效模式 冲击失效边界 冲击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件式机械分离装置可靠性试验与评估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子骏 洪东跑 +3 位作者 徐子健 牛智玲 余慕春 丁晨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9-52,共4页
针对航天飞行器多组件式机械分离装置的分离临界力不可测量以及多组件装配、工艺不确定性影响分离可靠性的问题,利用感度试验原理设计基于组件互换及交叉组合的可靠性试验方法。结合试验数据特点,利用广义线性模型描述了分离可靠性与分... 针对航天飞行器多组件式机械分离装置的分离临界力不可测量以及多组件装配、工艺不确定性影响分离可靠性的问题,利用感度试验原理设计基于组件互换及交叉组合的可靠性试验方法。结合试验数据特点,利用广义线性模型描述了分离可靠性与分离力的关系,对分离装置可靠性进行了评估。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子样有限的情况下对多组件式机械分离装置可靠性进行有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组件 机械分离装置 升降法 可靠性试验 可靠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