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纤维结构不良的SPECT/CT骨显像及临床特点 被引量:2
1
作者 谢龙 张冠杰 +3 位作者 黄丽群 余小朋 苏应瑞 查金顺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4期497-505,共9页
目的分析骨纤维结构不良的SPECT/CT骨显像结果,探讨其核医学显像特征及鉴别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4例经病理或随诊证实为骨纤维结构不良患者的SPECT/CT影像学特点,按病灶数量分为单发骨纤维结构不良病灶组(n=25)及多发病灶组(n=9),... 目的分析骨纤维结构不良的SPECT/CT骨显像结果,探讨其核医学显像特征及鉴别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4例经病理或随诊证实为骨纤维结构不良患者的SPECT/CT影像学特点,按病灶数量分为单发骨纤维结构不良病灶组(n=25)及多发病灶组(n=9),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灶特点及放射性分布特点。结果34例病例中,20例有疼痛症状(58.8%),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45,P=0.307)。多病灶组年龄较单病灶组小(t=17.315,P=0.018);两组血清白细胞水平、中性粒细胞水平、C反应蛋白、碱性磷酸酶及肿瘤指标(癌胚抗原、甲胎蛋白、CA199、CA724、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多见于四肢长骨,病变类型以磨玻璃样及囊状改变多见,多病灶型出现磨玻璃样改变的概率较大(χ^(2)=8.579,P=0.003),而丝瓜络样、地图样及囊状改变等征象在两组间出现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例全部病灶均为放射性异常浓聚,多病灶型常见集中于一侧的放射性浓聚优势灶。结论SPECT/CT可通过一次全身成像,观察全身骨多部位病灶,分析各病灶的解剖结构及代谢状态,可作为骨纤维结构不良的鉴别与诊断的重要补充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纤维结构不良 SPECT/CT ^(99m)Tc-MDP 全身骨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