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拟酸雨对赤红壤磷素及Ca^(2+)、Al^(3+)、Fe^(2+)淋失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徐华勤 章家恩 +3 位作者 余家瑜 谢俊芳 毛丹鹃 杨滔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72-1178,共7页
本研究通过室内土柱试验,研究了不同强度和持续时间的模拟酸雨淋溶下赤红壤磷素淋失量及部分阳离子(Ca2+、Al3+、Fe2+)的释放程度和特征。结果表明,经pH 2.0、pH 3.0、pH 4.0、pH 5.0模拟酸雨持续淋溶34 d后,淋溶液pH值变化并不明显(P&g... 本研究通过室内土柱试验,研究了不同强度和持续时间的模拟酸雨淋溶下赤红壤磷素淋失量及部分阳离子(Ca2+、Al3+、Fe2+)的释放程度和特征。结果表明,经pH 2.0、pH 3.0、pH 4.0、pH 5.0模拟酸雨持续淋溶34 d后,淋溶液pH值变化并不明显(P>0.05),而对Ca2+、Fe2+的溶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Ca2+、Al3+、Fe2+溶出量均随pH值的降低而升高,Al3+和Fe2+淋失量在pH 2.0时均有骤增现象。随淋溶时间的增加,土壤可溶态磷的淋失量表现为先增加后逐渐降低;随着pH值的降低,土壤磷淋失总量也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pH>4.0的酸雨有助于促进土壤磷的释放,pH<4.0时土壤磷的淋失减少。相关分析发现淋溶液中磷淋失总量与Al3+和Fe2+溶出量均呈显著负相关(r1=-0.6531,r2=-0.5107),和Ca2+总溶出量相关关系不显著(r3=-0.1287),表明高强度酸雨降低了土壤磷淋失量,这可能与酸雨导致活性铁、铝的大量释放,增加了磷的活性吸附点位,因而增加了对磷酸根离子配位吸附与固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赤红壤 磷素 Ca^2+ AL^3+ F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酸雨胁迫对赤红壤磷素形态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徐华勤 章家恩 +2 位作者 孟磊 余家瑜 李宏哲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319-2324,共6页
通过田间小区模拟酸雨实验,研究酸雨胁迫下赤红壤不同磷素形态变化的方向和程度。结果表明,原位模拟酸雨影响下,一定强度(pH≥4.0)的酸雨胁迫能有效促进有效磷的释放,而当pH<4.0强度酸雨胁迫时有效磷的释放随pH值降低逐渐受到抑制。... 通过田间小区模拟酸雨实验,研究酸雨胁迫下赤红壤不同磷素形态变化的方向和程度。结果表明,原位模拟酸雨影响下,一定强度(pH≥4.0)的酸雨胁迫能有效促进有效磷的释放,而当pH<4.0强度酸雨胁迫时有效磷的释放随pH值降低逐渐受到抑制。随酸雨酸度的增强,土壤酸性磷酸酶和微生物量磷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可见一定强度酸雨胁迫能促进溶磷微生物和磷酸酶活性,而当高强度酸雨胁迫时土壤微生物活动逐渐受到抑制。无机磷组分中Al-P、Ca-P和Fe-P含量均随酸雨酸度的增强而降低,土壤O-P含量没有显著变化。相关分析发现,有效磷含量与微生物量磷、酸性磷酸酶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此时土壤有效磷变化与有机磷矿化关系最为密切。有效磷含量与各种形态无机磷(Al-P、O-P、Ca-P和Fe-P)含量之间也有较强的正相关性,表明土壤生态系统磷素转化是一个自我调节的动态平衡过程,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赤红壤 磷素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托洛尔球形分子烙印聚合物的制备及吸附性能考察 被引量:3
3
作者 徐莉 何建峰 +1 位作者 余家瑜 刘岚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47,51,共4页
以聚苯乙烯乳液为种球,以药品美托洛尔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采用两步溶胀和种子悬浮聚合方法,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制得单分散性优良的球形分子烙印聚合物(molecu larly imprinted polym ers,M I... 以聚苯乙烯乳液为种球,以药品美托洛尔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采用两步溶胀和种子悬浮聚合方法,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制得单分散性优良的球形分子烙印聚合物(molecu larly imprinted polym ers,M IPs)。重点讨论了致孔剂、分散剂和乳化剂的选择、搅拌速度对聚合物的粒径大小和分布、表观形态及吸附性能等的影响。通过聚合物对几种β-受体类药物分子的平衡吸附实验表明,M IP对模板分子美托洛尔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步溶胀 种子悬浮聚合 美托洛尔 分子烙印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