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化银纳米粒子可视化检测药材中多菌灵的研究
1
作者 古满磊 熊梅 +2 位作者 尤金坤 余宇燕 张红艳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0-666,共7页
该研究采用柠檬酸三钠作为保护剂合成银纳米粒子(AgNPs),通过将对氨基苯硫酚(PATP)修饰于AgNPs表面,建立了一种基于PATP-AgNPs的多菌灵可视化检测方法,并优化了PATP浓度、缓冲溶液pH值和浓度及反应时间等参数。在最优条件下,建立的可视... 该研究采用柠檬酸三钠作为保护剂合成银纳米粒子(AgNPs),通过将对氨基苯硫酚(PATP)修饰于AgNPs表面,建立了一种基于PATP-AgNPs的多菌灵可视化检测方法,并优化了PATP浓度、缓冲溶液pH值和浓度及反应时间等参数。在最优条件下,建立的可视化检测方法对多菌灵的检出限为0.0527μg/mL,多菌灵在1~3μg/mL、3~5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对山药、天麻和太子参3种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1.1%~108%,相对标准偏差为1.1%~5.7%。该方法具有快速、简单、特异性高等优点,适用于药材中多菌灵的现场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菌灵 银纳米粒子 可视化 中药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动物实验探究柴胡疏肝散治疗抑郁症作用机制
2
作者 滕海英 余宇燕 +1 位作者 周小如 王玉露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31-38,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预测柴胡疏肝散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并利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抑郁模型大鼠进行实验验证。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柴胡疏肝散活性成分,获取药物靶点,通过DisGeNET、GeneCards、GEO数据库...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预测柴胡疏肝散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并利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UMS)抑郁模型大鼠进行实验验证。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柴胡疏肝散活性成分,获取药物靶点,通过DisGeNET、GeneCards、GEO数据库检索抑郁症靶点,通过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及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确定柴胡疏肝散治疗抑郁症的作用途径,对主要活性成分和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采用CUMS结合孤养建立大鼠抑郁模型,给予柴胡疏肝散和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干预,通过Western blot和qPCR分别检测大鼠海马组织相关蛋白和mRNA表达,ELISA检测海马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并与作用途径进行整合分析。结果通过检索和筛选得到柴胡疏肝散治疗抑郁症的活性成分118个和潜在靶点74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柴胡疏肝散治疗抑郁症的作用途径主要与PI3K-Akt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等有关。分子对接显示,活性成分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异鼠李素、柚皮素与靶点AKT1、PIK3CA、GSK3B、IL6、IL1B结合活性较好。动物实验显示,柴胡疏肝散可有效改善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提高大鼠海马组织PI3K、Akt磷酸化水平,下调GSK3β表达,提高5-HT、NE含量,LY294002可逆转柴胡疏肝散的效果。整合分析结果表明,柴胡疏肝散治疗抑郁症的作用途径PI3K/Akt信号通路与5-HT、NE代谢密切相关。结论柴胡疏肝散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GSK3β表达并提高单胺类神经递质5-HT、NE水平,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疏肝散 抑郁症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法测定食品包装材料中的双酚A 被引量:71
3
作者 余宇燕 庄惠生 +1 位作者 沙玫 张淑玲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9-101,共3页
建立了用β-环糊精包被双酚A,使荧光强度增强,从而定量检测食品包装材料中双酚A含量的方法。在pH=4,波长λex/λem=282/318nm时,检出限为0.2μg/L,线性范围为1—10μg/L,回收率为98%~102%。本法检测灵敏、准确、快速简便。
关键词 荧光法 双酚A Β-环糊精 食品包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氯酚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余宇燕 张淑玲 +1 位作者 邹艳辉 邱亚利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30-834,共5页
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五氯酚(PCP)残留的方法。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大小一致、分布均匀、粒径为20 nm的胶体金颗粒,以此标记五氯酚抗体,制备金标抗体。将五氯酚包被抗原和羊抗鼠二抗分别结合于硝酸纤维膜上,... 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五氯酚(PCP)残留的方法。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大小一致、分布均匀、粒径为20 nm的胶体金颗粒,以此标记五氯酚抗体,制备金标抗体。将五氯酚包被抗原和羊抗鼠二抗分别结合于硝酸纤维膜上,依次将型号Millipore135硝酸纤维膜、型号VL78金标垫、型号SB06样品垫及吸水纸组装于PVC底板上,组装成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通过试纸条上颜色的深浅,检测样品中PCP的残留量。试纸条检出限为10 ng/mL,检测时间为5 min。该方法检测所需试剂已预先包被在试纸条上,操作简单、重复性好、成本低廉,可用于五氯酚的现场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氯酚 胶体金 免疫层析试纸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氯酚人工抗原的合成与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8
5
作者 余宇燕 唐舒雅 庄惠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14-317,共4页
采用氯乙酸法合成五氯酚(PCP)的衍生物五氯苯氧乙酸半抗原,在此基础上,采用活化酯法合成五氯酚的人工抗原,以合成的人工抗原免疫兔子,制备了高效价的抗五氯酚多克隆抗体,抗体经纯化后,建立间接竞争荧光免疫分析新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在... 采用氯乙酸法合成五氯酚(PCP)的衍生物五氯苯氧乙酸半抗原,在此基础上,采用活化酯法合成五氯酚的人工抗原,以合成的人工抗原免疫兔子,制备了高效价的抗五氯酚多克隆抗体,抗体经纯化后,建立间接竞争荧光免疫分析新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条件下,五氯酚检测的线性浓度范围为0.5~50!g·L-1,检测限为0.29!g·L-1,其他结构类似的酚化合物不干扰五氯酚的测定。将此法初步应用于土壤中五氯酚的快速检测,回收率在89.8%~106.5%之间,变异系数在2.85%~7.36%之间,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氯酚 人工抗原 抗体制备 荧光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石杉碱甲片中石杉碱甲含量 被引量:4
6
作者 余宇燕 邹艳辉 +3 位作者 滕海英 林舒 张红艳 凌伟坚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92-1394,共3页
提出了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测定石杉碱甲片中石杉碱甲含量的方法。以pH为4.6的乙酸盐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运行电压13kV,于波长310nm处进行紫外检测。石杉碱甲的质量浓度在5.0~60mg.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采用该方法对石杉碱甲片样... 提出了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测定石杉碱甲片中石杉碱甲含量的方法。以pH为4.6的乙酸盐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运行电压13kV,于波长310nm处进行紫外检测。石杉碱甲的质量浓度在5.0~60mg.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采用该方法对石杉碱甲片样品中石杉碱甲的浓度进行了测定,所得加标回收率在97.8%~98.7%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在0.53%~0.8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石杉碱甲片 石杉碱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激素类物质2,4-二氯苯酚荧光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7
作者 余宇燕 庄惠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07-610,共4页
以2,4-二氯苯酚(DCP)与牛血清白蛋白的偶联物DCP—BSA为人工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特异性的抗体。建立并优化了荧光免疫检测方法,工作曲线表明DCP在1~100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IF=21.301gρ+29.13... 以2,4-二氯苯酚(DCP)与牛血清白蛋白的偶联物DCP—BSA为人工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特异性的抗体。建立并优化了荧光免疫检测方法,工作曲线表明DCP在1~100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IF=21.301gρ+29.13,相关系数r=0,9915,DCP检出限为0.41μg/L,抑制中质量浓度为9.18μg/L,且对其它结构类似酚类化合物均有特异性识别。本法可应用于检测环境中微量的2,4-二氯苯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氯苯酚 多克隆抗体 荧光免疫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被引量:4
8
作者 余宇燕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3期142-143,162,共3页
为了适应国家建设与发展的需求,必须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本文根据中医药院校研究生的特点,阐述了当前研究生教学体制的若干问题,对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和探索。改变单向传授知识模式,探究研究... 为了适应国家建设与发展的需求,必须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本文根据中医药院校研究生的特点,阐述了当前研究生教学体制的若干问题,对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和探索。改变单向传授知识模式,探究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方式,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针对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和学科前沿问题为研究内容,通过指导学生查阅资料、独立钻研和认真思考,展开课堂讨论和交流,切磋和补充不同的学术观点,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确保中医药高级人才的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教学模式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壳聚糖修饰电极构建石杉碱甲免疫传感器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媛媛 高璇 +3 位作者 刘媛媛 尤金坤 张红艳 余宇燕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14-1019,共6页
通过将石杉碱甲抗体(anti-HupA)固定到由还原态氧化石墨烯/壳聚糖(r GO/CS)复合膜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制备高灵敏度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利用石杉碱甲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可阻断[Fe(CN)6]3-/4-氧化还原反应体系电子转移的特点,建立了检测... 通过将石杉碱甲抗体(anti-HupA)固定到由还原态氧化石墨烯/壳聚糖(r GO/CS)复合膜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制备高灵敏度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利用石杉碱甲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可阻断[Fe(CN)6]3-/4-氧化还原反应体系电子转移的特点,建立了检测石杉碱甲(Hup A)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分析方法。采用循环伏安法(CV)、交流阻抗法(EIS)及差示脉冲伏安法(DPV)研究Hup A在[Fe(CN)6]3-/4-氧化还原体系的电化学行为,利用DPV法测定Hup A浓度。在优化条件下,15 mmol/L K3[Fe(CN)6]+0. 1 mol/L KCl+0. 1 mol/L PBS(pH 6. 5)测试体系中,Hup A浓度的对数与峰电流差值在1. 0×10-13~1. 0×10-10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1. 000 0,检出限为3. 0×10-14mol/L,回收率为99. 4%~102%。该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绿色环保等特点,可用于中药材中石杉碱甲浓度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壳聚糖 石杉碱甲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差示脉冲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氯-2,4-二羟基吡啶的合成 被引量:4
10
作者 沙玫 徐伟 +1 位作者 余宇燕 张淑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7Z期14-15,共2页
目的:合成二氯嘧啶脱氢酶抑制剂5-氯-2,4-二羟基吡啶。方法:以丙二腈、原乙酸三甲酯、1,1-二甲氧基三甲胺为起始原料制备1,1-二氰基-4-(N,N-二甲基氨基)-2-甲氧基-1,3-丁二烯,经冰醋酸环合得2-羟基-4-甲氧基-3-氰基吡啶,再经硫酰氯氯化... 目的:合成二氯嘧啶脱氢酶抑制剂5-氯-2,4-二羟基吡啶。方法:以丙二腈、原乙酸三甲酯、1,1-二甲氧基三甲胺为起始原料制备1,1-二氰基-4-(N,N-二甲基氨基)-2-甲氧基-1,3-丁二烯,经冰醋酸环合得2-羟基-4-甲氧基-3-氰基吡啶,再经硫酰氯氯化形成5-氯-4-甲氧基-3-氰基-2-(1H)-吡啶酮,经47%HBr水解得5-氯-2,4-二羟基吡啶。结果:合成了5-氯-2,4-二羟基吡啶,总收率为56%。结论:该工艺路线成本较低,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氯-2 4-二羟基吡啶 抗癌药 药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蔓荆子黄素在石墨烯修饰的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红艳 余宇燕 +1 位作者 叶廷秀 林舒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41-1545,共5页
研究了蔓荆子黄素在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建立对其测定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制备氧化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蔓荆子黄素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优化了包括支持电解质、缓冲溶液的pH、修饰剂用量等测定条件。实验结果... 研究了蔓荆子黄素在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建立对其测定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制备氧化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蔓荆子黄素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优化了包括支持电解质、缓冲溶液的pH、修饰剂用量等测定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pH6.5的PBS缓冲溶液中,氧化峰电流与蔓荆子黄素浓度的对数值在2.0×10^-8~1.2×10^-7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4.0×10^-9mol·L^-1(S/N=3)。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已用于实际样品中蔓荆子黄素的直接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荆子黄素 电化学 循环伏安法 氧化石墨烯 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适配体荧光传感器检测山药和薏苡仁中的赭曲霉毒素A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红艳 黄丽珊 +2 位作者 魏小红 付凤富 余宇燕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74-880,共7页
目的构建一种操作简单、选择性好、快速检测山药和薏苡仁中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A,OTA)的适配体荧光传感检测方法。方法制备表面包裹适配体且孔穴负载荧光染料罗丹明6G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OTA与其表面的适配体结合后,检测溶液的荧光... 目的构建一种操作简单、选择性好、快速检测山药和薏苡仁中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A,OTA)的适配体荧光传感检测方法。方法制备表面包裹适配体且孔穴负载荧光染料罗丹明6G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OTA与其表面的适配体结合后,检测溶液的荧光信号变化,从而实现OTA浓度的检测。结果在最佳条件下,OTA的质量浓度在5~500 ng/mL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差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18,检出限为2.06ng/mL。应用于山药和薏苡仁中OTA的检测,加标回收率为90.7%~107.1%,相对标准偏差为2.41%~5.6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选择性好、稳定性高,有望用于药食同源中药材中OTA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赭曲霉毒素A 适配体 荧光传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床子素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红艳 邹艳辉 余宇燕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7期33-34,共2页
用光谱法研究了蛇床子素与脱氧核糖核酸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最大发射波长408nm处,脱氧核糖核酸能显著地猝灭蛇床子素的荧光信号。在pH=5.5时,信号猝灭的强度△F最大,并且体系的荧光强度与DNA浓度在10~40n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关键词 蛇床子素 脱氧核糖核酸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核酸适配体快速可视化检测药材中4种有机磷农药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媛媛 陈媛媛 +3 位作者 张红艳 尤金坤 魏小红 余宇燕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511-1515,共5页
建立了一种基于金纳米粒子-核酸适配体的可视化纳米生物传感器检测中药材中有机磷的方法。选用可与有机磷农药特异性结合的广谱适配体作为识别元件,以纳米金为信号转导元件,在纳米金粒子表面修饰有机磷适配体,构建出能够检测甲拌磷、氧... 建立了一种基于金纳米粒子-核酸适配体的可视化纳米生物传感器检测中药材中有机磷的方法。选用可与有机磷农药特异性结合的广谱适配体作为识别元件,以纳米金为信号转导元件,在纳米金粒子表面修饰有机磷适配体,构建出能够检测甲拌磷、氧化乐果、丙溴磷、水胺硫磷4种有机磷农药的适配体传感器,并将其用于中药材中4种有机磷农药的检测。结果显示,当4种有机磷残留总量超过1 000μg/L时,溶液体系由红色变为蓝色,可达到肉眼快速检测的效果。该方法操作简单、特异性好、检测结果直观,适用于中药材中4种有机磷农药的现场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 有机磷 适配体 可视化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uminol-H_2O_2化学发光体系测定水中对叔丁基苯酚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兰 余宇燕 庄惠生 《净水技术》 CAS 2006年第3期68-70,共3页
采用流动注射技术研究了在碱性条件下,Luminol-H_2O_2与对叔丁基苯酚的化学发光行为,对影响化学发光强度的诸因素进行了优化,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对叔丁基酚的新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4×10^(-8)g/L,线性范围为2.0×10... 采用流动注射技术研究了在碱性条件下,Luminol-H_2O_2与对叔丁基苯酚的化学发光行为,对影响化学发光强度的诸因素进行了优化,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对叔丁基酚的新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4×10^(-8)g/L,线性范围为2.0×10^(-6)~1×10^(-1)g/L,对10^(-5)g/L对叔丁基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45%。该法用于测定废水中对叔丁基苯酚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 对叔丁基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适配体的纳米金光学探针可视化法快速测定中药材中的啶虫脒 被引量:1
16
作者 尤金坤 魏小红 +3 位作者 陈媛媛 叶淑敏 余宇燕 张红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共6页
以农药啶虫脒适配体作为识别元件,以纳米金作为颜色指示剂,建立了一种基于啶虫脒适配体的纳米金光学探针特异测定中药材中啶虫脒含量的方法。用甲醇超声提取样品,离心后,上清液用无水MgSO_(4)和N-丙基乙二胺净化。纳米金溶液和啶虫脒适... 以农药啶虫脒适配体作为识别元件,以纳米金作为颜色指示剂,建立了一种基于啶虫脒适配体的纳米金光学探针特异测定中药材中啶虫脒含量的方法。用甲醇超声提取样品,离心后,上清液用无水MgSO_(4)和N-丙基乙二胺净化。纳米金溶液和啶虫脒适配体溶液在室温下反应15min后,加入样品溶液,继续反应20min,最后加入200mmol·L^(-1) NaCl溶液,静置5min。在高盐环境中,啶虫脒与适配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纳米金表面会因为失去适配体保护而发生聚集,体系颜色由红色变为蓝色。采用多功能酶标仪测量上述体系在520,650nm处的吸光度。结果显示:啶虫脒的质量浓度在20~200μg·L^(-1)内与650nm处和520nm处吸光度的比值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13μg·L^(-1)。对空白中药材进行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为91.1%~105%,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为1.1%~4.8%。方法用于多种中药材中啶虫脒的测定,在2种中药材中检出了啶虫脒,检出质量分数为329.10,125.22μ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 适配体 可视化法 啶虫脒 中药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纳米金探针法检测蛇足石杉内生真菌发酵液中石杉碱甲的含量 被引量:1
17
作者 叶淑敏 孙志文 +3 位作者 王彤颖 宋煜 张红艳 余宇燕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3-158,共6页
本研究将DNA、酶和抗体修饰于纳米金颗粒表面制备纳米金探针,建立了DNA-纳米金探针检测石杉碱甲(HupA)的方法。以磁珠作为载体,将石杉碱甲完全抗原(HupA-OVA)标记在磁珠上,采用竞争免疫分析模式,发现HupA浓度在0.008~16 ng/mL范围内,抑... 本研究将DNA、酶和抗体修饰于纳米金颗粒表面制备纳米金探针,建立了DNA-纳米金探针检测石杉碱甲(HupA)的方法。以磁珠作为载体,将石杉碱甲完全抗原(HupA-OVA)标记在磁珠上,采用竞争免疫分析模式,发现HupA浓度在0.008~16 ng/mL范围内,抑制率(I)与HupA浓度的对数值(lg c)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0.3006 lg c+0.6142,线性相关系数为0.9952,检测限为19.41 pg/mL。应用该方法对蛇足石杉内生真菌发酵液中HupA进行了检测,加标回收率为99.33%~103.73%,相对标准偏差(RSD,n=3)为1.70%~4.67%。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可用于蛇足石杉内生真菌发酵液中HupA含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 磁珠 石杉碱甲 蛇足石杉 竞争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