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地地下滴灌不同灌溉量对苜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倪苗 梁艳 +8 位作者 董海娟 项敏 高洁 燕奕璇 刘和平 闫海明 旦真措 王少卿 余奕东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1期66-68,共3页
该文研究沙地地下滴灌不同灌溉量对苜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沙地苜蓿节水高效生产提供技术参考。利用地下滴灌系统设置5个灌溉梯度,分别测定播种当年和第2年苜蓿株高、干草产量、鲜草产量及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等营... 该文研究沙地地下滴灌不同灌溉量对苜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沙地苜蓿节水高效生产提供技术参考。利用地下滴灌系统设置5个灌溉梯度,分别测定播种当年和第2年苜蓿株高、干草产量、鲜草产量及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等营养品质。结果表明,当灌水定额在20 mm时株高表现最好;灌水定额在25 mm时,鲜草产量、干草产量、酸性洗涤纤维表现最好;灌水定额在30 mm时,粗蛋白和中性洗涤纤维表现最好。综合节水、高产优质因素,建议沙地苜蓿地下滴灌灌水定额20~25 mm,结合土壤墒情,每茬灌水次数2~3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苜蓿 灌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花棘豆苦马豆素和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倪苗 马崇勇 +9 位作者 董海娟 乌仁曹 巴图那顺 乌银嘎 季彦华 嘎丽娃 梁艳 苏秦 孙彦楠 余奕东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9期75-78,共4页
该文选取鄂尔多斯市乌审旗3个试验点天然草地小花棘豆,分别在分枝期、现蕾期、盛花期和枯黄期检测其苦马豆素和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小花棘豆中苦马豆素含量和营养成分在不同物候期呈动态变化,苦马豆素在盛花期... 该文选取鄂尔多斯市乌审旗3个试验点天然草地小花棘豆,分别在分枝期、现蕾期、盛花期和枯黄期检测其苦马豆素和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小花棘豆中苦马豆素含量和营养成分在不同物候期呈动态变化,苦马豆素在盛花期含量最高,粗蛋白、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磷平均含量在现蕾期表现最好。综合评定小花棘豆毒素和营养成分,结果为现蕾期>分枝期>盛花期>枯黄期。在小花棘豆综合利用过程中,如提取苦马豆素,最佳刈割期为盛花期,如作饲草料,最佳刈割期为现蕾期,结合脱毒或间歇饲喂等方式进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棘豆 苦马豆素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刈割期及添加剂对苜蓿青贮品质及CNCPS蛋白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真真 白春生 +1 位作者 余奕东 玉柱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7-172,共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生物及化学添加剂对不同时期刈割的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现蕾期和初花期刈割的中苜一号苜蓿(70%水分含量)为原料,分别设置添加:1)空白组;2)乳酸菌+纤维素酶(10~5 cfu/g+50mg/kg);3)乳酸菌+纤维素酶(1... 本试验旨在研究生物及化学添加剂对不同时期刈割的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现蕾期和初花期刈割的中苜一号苜蓿(70%水分含量)为原料,分别设置添加:1)空白组;2)乳酸菌+纤维素酶(10~5 cfu/g+50mg/kg);3)乳酸菌+纤维素酶(10~5 cfu/g+100mg/kg);4)甲酸+丙酸(6mL/kg)4个处理组,使用0.5L塑料桶调制罐装青贮,并于发酵30d后开罐取样分析。结果表明,与现蕾期相比,初花期苜蓿青贮饲料的乳酸(LA)产量较高,丁酸(BA)和氨态氮(NH3-N)生成量较低(P〈0.01),pH值也较低(P〈0.05),同时非蛋白氮(PA)和结合蛋白质(PC)含量也显著低于现蕾期(P〈0.01)。3个添加剂处理组均显著地提高了青贮发酵的品质,降低pH值(P〈0.01)和氨态氮生成量(P〈0.01)。其中,乳酸菌+纤维素酶显著地提高了乳酸含量及乳酸/乙酸(LA/AA)(P〈0.01),甲酸+丙酸则显著抑制了丁酸的产生(P〈0.01)。同时,3组添加剂均显著地提高了青贮饲料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和粗蛋白(CP)的含量,并降低了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P〈0.01)。就蛋白组分而言,乳酸菌+纤维素酶(10~5 cfu/g+100mg/kg)和甲酸+丙酸处理组显著地降低了青贮饲料中非蛋白氮和结合蛋白质的含量(P〈0.01),提高了真蛋白(PB)的含量(P〈0.01)。综合而言,甲酸+丙酸处理组苜蓿青贮料的品质最佳,乳酸菌+纤维素酶(10~5 cfu/g+100mg/kg)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刈割期 添加剂 苜蓿 青贮品质 CNC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个饲用燕麦品种在鄂尔多斯盐碱地适应性评价
4
作者 梁艳 倪苗 +9 位作者 石富 董海娟 项敏 伊波勒图 高志军 常国有 孙余卓 燕奕璇 闫海明 余奕东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12期79-83,共5页
该研究以13个国内外饲用燕麦为参试材料,进行生产性能与营养品质等指标的测定与分析,饲用价值评定,灰色关联度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株高最高的是青海444,叶面积和茎杆直径最大的是甜燕1号,干鲜比最大的是福燕2号,产量较高的是贝... 该研究以13个国内外饲用燕麦为参试材料,进行生产性能与营养品质等指标的测定与分析,饲用价值评定,灰色关联度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株高最高的是青海444,叶面积和茎杆直径最大的是甜燕1号,干鲜比最大的是福燕2号,产量较高的是贝勒和蒙燕1号。EE含量最高的是美达,CP含量最高的是青海444,WSC含量最高的是楷模,NDF与ADF含量最低的是蒙饲燕1号。RFV值最大的是蒙饲燕1号,此品种的饲用价值最高。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3个饲用燕麦品种综合评价排序为甜燕1号>贝勒>青海444>楷模>美达>福燕2号>速锐>蒙燕3号>牧王>蒙燕1号>贝勒2号>蒙饲燕1号>太阳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饲草品质 饲用价值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个饲用燕麦品种在鄂尔多斯地区生产性能综合评价
5
作者 倪苗 董海娟 +8 位作者 梁艳 刘光瑞 王少卿 旦真措 张圆圆 闫海明 刘和平 布赫 余奕东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10期72-74,共3页
该试验探究不同饲用燕麦品种在鄂尔多斯地区的生产性能表现。试验测定了茎粗、节间数、叶片数、有效分蘖数、株高、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8项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度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蒙饲燕1号茎粗和株高最高,分别为3.28 m... 该试验探究不同饲用燕麦品种在鄂尔多斯地区的生产性能表现。试验测定了茎粗、节间数、叶片数、有效分蘖数、株高、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8项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度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蒙饲燕1号茎粗和株高最高,分别为3.28 mm和113.61 cm,乌莜1号节间数和叶片数最多,分别为6.1个和5.47个,白燕14号的有效分蘖最多为196个,蒙燕1号的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最高,分别是27666.67 kg/hm^(2)、8410.67 kg/hm^(2)和3266.67 kg/hm^(2),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最高的品种是蒙燕1号,第二是甜燕1号,第三是青海444,3个品种的生产性能综合性状表现突出,适宜在鄂尔多斯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生产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饲养管理方式对细毛羊越冬渡春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斯登丹巴 王耀富 +1 位作者 乌力吉 余奕东 《中国草食动物》 2006年第6期37-39,共3页
对细毛羊冬春季节在不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其体重变化及产毛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照组不同龄细毛羊采取自然放牧、降雪天气适当补饲秸秆的办法饲养;试验组在枯草期进行舍饲,用配合饲料、苜蓿干草、青贮玉米、秸秆进行饲喂。试验结果表明... 对细毛羊冬春季节在不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其体重变化及产毛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照组不同龄细毛羊采取自然放牧、降雪天气适当补饲秸秆的办法饲养;试验组在枯草期进行舍饲,用配合饲料、苜蓿干草、青贮玉米、秸秆进行饲喂。试验结果表明,对照组羊10月底体重增到最高,然后逐渐下降至翌年4月初,到最低体重。其中羔羊、育成羊、成年羊分别减重6.1、9.9和11.0kg,分别占最高体重的20.5%、25.1%和21.2%。然后逐渐增重,至6月初,才能恢复到原来的最高体重。而试验组羊从10月底开始一直增重,期间1月份、2月份有所下降,到6月初与对照组相应的时间,羔羊、育成羊、成年羊分别增重10、10.6和8.5kg。扣除饲养管理成本,试验组每只羔羊、育成羊和成年羊分别比对照组多获利22.5、19.7和5.3元。说明羔羊和育成羊在冬春季节采取舍饲办法,效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饲养方式 细毛羊 越冬渡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细毛羊冬春季节放牧与舍饲饲养的对比试验
7
作者 斯登丹巴 王耀富 +2 位作者 李春生 乌力吉 余奕东 《中国草食动物》 2006年第z1期218-220,共3页
试验就鄂尔多斯细毛羊冬春季节在不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其体重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照组不同龄细毛羊采取自然放牧,降雪天气适当补饲秸秆的办法饲养;试验组在枯草期进行舍饲,用配合饲料、苜蓿干草、青贮玉米、秸秆进行饲喂.试验结果... 试验就鄂尔多斯细毛羊冬春季节在不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其体重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照组不同龄细毛羊采取自然放牧,降雪天气适当补饲秸秆的办法饲养;试验组在枯草期进行舍饲,用配合饲料、苜蓿干草、青贮玉米、秸秆进行饲喂.试验结果表明,对照组羊10月底体重增到最高,然后逐渐下降至翌年4月初,到最低体重.其中羔羊、育成羊、成年羊分别减重6.1、9.9和11.0 kg,分别占最高体重的20.5%、25.1%和21.2%.然后逐渐增重至6月初,才能恢复到原来的最高体重.而试验组羊从10月底开始一直增重,期间1月份、2月份有所下降,到6月初与对照组相应的时间,羔羊、育成羊、成年羊分别增重10、10.6和8.5 kg.扣除饲养管理成本,试验组每只羔羊、育成羊和成年羊分别比对照组多获利22.5、19.7和5.3元.羔羊和育成羊在冬春季节采取舍饲办法,效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毛羊 冬春季节 放牧与舍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