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油馏分加氢脱硫动力学及反应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
作者 余夕志 董振国 +2 位作者 任晓乾 王军 王延儒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2-378,共7页
当前各国环保法规对柴油中硫的质量分数的限制越来越严格。催化加氢脱硫是实现柴油低硫化的重要途径,动力学和新反应器的研究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柴油馏分中两种典型的难脱除含硫化合物二苯并噻吩和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 当前各国环保法规对柴油中硫的质量分数的限制越来越严格。催化加氢脱硫是实现柴油低硫化的重要途径,动力学和新反应器的研究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柴油馏分中两种典型的难脱除含硫化合物二苯并噻吩和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在各类催化剂上加氢脱硫的反应路径,比较了这两种模型含硫化合物的直接脱硫(DDS)和先加氢再脱硫(HYD)路径相对快慢的影响因素。详细综述了假1级、假2级、快慢1级、n级、LH以及抑制剂H2S存在下的动力学模型在描述二苯并噻吩类模型化合物及真实油品的加氢脱硫过程中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神经网络在柴油加氢动力学和脱硫率预测方面的研究进展。还对催化精馏、并流逆流滴流床、两相床反应器等新型加氢脱硫反应器的最新发展作了综述,展望了加氢脱硫动力学及反应器的研究方向和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脱硫 二苯并噻吩 4 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 反应动力学 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NiW/Al_2O_3催化剂上二苯并噻吩的加氢脱硫动力学 被引量:12
2
作者 余夕志 任晓乾 +2 位作者 董振国 王军 王延儒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3-486,共4页
以二苯并噻吩(DBT)为含硫模型化合物,在高压滴流床反应装置中,考察了工业NiW/Al2O3催化剂(RN10)的加氢脱硫(HDS)动力学规律,研究了氢分压(1.5MPa~4.5MPa)、氢油体积比(150~700)、液体质量空速(15h-1~60h-1)、反应温度(280℃~380℃)... 以二苯并噻吩(DBT)为含硫模型化合物,在高压滴流床反应装置中,考察了工业NiW/Al2O3催化剂(RN10)的加氢脱硫(HDS)动力学规律,研究了氢分压(1.5MPa~4.5MPa)、氢油体积比(150~700)、液体质量空速(15h-1~60h-1)、反应温度(280℃~380℃)等对DBT的HDS反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氢分压和氢油体积比较大时,两者变化对DBT的转化率基本无影响;温度对DBT的转化率影响较大,提高温度可有效提高DBT的转化率,随着温度的升高,DBT转化率的增加逐渐变缓。采用2级平推流反应动力学模型对不同温度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求得了不同温度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模型的相关系数>0.989。活化能计算结果表明,RN10催化剂在高反应温度区(>330℃)的DBT的HDS活化能明显低于较低温度时的活化能,分别为13.4kJ/mol和121.4kJ/mol。对于RN10催化剂,不可单纯地通过提高反应温度来大幅度提高HDS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脱硫 反应动力学 二苯并噻吩 NiW/Al2O3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_2P/TiO_2的制备及其对苯加氢反应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11
3
作者 余夕志 王远强 +2 位作者 陈长林 徐南平 王延儒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0-104,共5页
采用程序升温还原方法制备了TiO2负载的晶态N i2P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XRD)及低温N2吸附(BET)等技术对样品的物相、比表面积等性质进行了表征。以苯气相加氢为模型反应考察了N i2P/TiO2催化剂加氢性能,并对N i2P负载量、前驱体中P的质... 采用程序升温还原方法制备了TiO2负载的晶态N i2P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XRD)及低温N2吸附(BET)等技术对样品的物相、比表面积等性质进行了表征。以苯气相加氢为模型反应考察了N i2P/TiO2催化剂加氢性能,并对N i2P负载量、前驱体中P的质量分数对催化剂的物相及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TiO2负载的晶态磷化镍催化剂上,N i2P是主要物相。N i2P/TiO2催化剂对苯加氢反应具有较高的活性、选择性以及良好的稳定性能。N i2P/TiO2制备对催化剂的性能有影响。N i2P负载量增加,催化剂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N i2P负载量为12%时催化剂活性较高。催化剂前驱体中P的质量分数越高,制备出的催化剂对苯加氢反应的稳定性越好,但随前驱体中P的质量分数增加,催化反应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与N i2P/SiO2比较,N i2P/TiO2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二镍 二氧化钛载体 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_2P/TiO_2上噻吩加氢脱硫性能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李冬燕 余夕志 +2 位作者 陈长林 徐南平 王延儒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25-830,共6页
在10%H2/N2流动气氛下,用程序升温还原方法由相应的磷酸盐合成了二氧化钛负载磷化镍(Ni2P/TiO2)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XRD)、低温N2吸附(BET)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在高压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装置上以噻吩为模型化合物,考... 在10%H2/N2流动气氛下,用程序升温还原方法由相应的磷酸盐合成了二氧化钛负载磷化镍(Ni2P/TiO2)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XRD)、低温N2吸附(BET)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在高压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装置上以噻吩为模型化合物,考察该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对其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Ni/P摩尔比为1/2和1/3的前驱体制备的催化剂表面仅出现Ni2P物相;由Ni/P摩尔比为1/1的前驱体制备的催化剂表面出现的主要物相为Ni2P,同时还存在少量Ni12P5相。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随前驱体中Ni和P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在温度370℃,压力3.0MPa,VHSV为2h?1,氢油比(v/v)为450的反应条件下,由Ni负载量为15%(wt)、Ni/P摩尔比为1/2的前驱体所制得Ni2P/TiO2催化剂对含硫0.1%(wt)油具有接近100%的脱硫转化率,并有良好的稳定性。加氢脱硫反应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压力、液时进料体积空速以及氢油比对Ni2P/TiO2催化剂对噻吩加氢脱硫性能影响在较宽的范围内变化不大。反应温度对该催化剂上的噻吩加氢脱硫反应的影响较大,当反应温度高于300℃,催化剂对噻吩加氢脱硫性能达到接近100%的脱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脱硫 磷化镍 二氧化钛 噻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厂合成气及重整氢真空变压吸附制取高纯度氢气 被引量:3
5
作者 余夕志 王浩 陈波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20-25,共6页
从设计、生产操作和经济效益3个方面阐述了以化肥厂合成气及重整氢为原料,通过真空变压吸附(VPSA)装置制取高纯度氢的过程。工业应用结果表明,该制氢工艺是一项操作简便灵活,制氢费用较低的工艺路线。VPSA装置技术和设计上的特点能够保... 从设计、生产操作和经济效益3个方面阐述了以化肥厂合成气及重整氢为原料,通过真空变压吸附(VPSA)装置制取高纯度氢的过程。工业应用结果表明,该制氢工艺是一项操作简便灵活,制氢费用较低的工艺路线。VPSA装置技术和设计上的特点能够保证大的操作弹性、高的产品氢纯度和较高的氢气回收率。在36%~51%的低限负荷下,通过适当调整吸附时间,可获得纯度99%的氢气产品,89%~92%的氢气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厂 合成气 重整 制取 高纯度 氢气 减压 变压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_2P/TiO_2对甲苯的催化加氢反应性能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远强 余夕志 +2 位作者 陈长林 徐南平 王延儒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25-629,共5页
以TiO2为载体,磷酸盐为前驱物,用程序升温还原方法制备了系列Ni2P/TiO2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XRD)对催化剂样品的物相进行了分析表征。以甲苯气相加氢反应考察了Ni2P/TiO2催化剂的加氢反应性能。结果表明,TiO2载体上制备的催化剂主要物相... 以TiO2为载体,磷酸盐为前驱物,用程序升温还原方法制备了系列Ni2P/TiO2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XRD)对催化剂样品的物相进行了分析表征。以甲苯气相加氢反应考察了Ni2P/TiO2催化剂的加氢反应性能。结果表明,TiO2载体上制备的催化剂主要物相为Ni2P。Ni2P/TiO2催化剂对甲苯加氢反应具有较高的转化率、100%产物选择性以及良好的稳定性能。反应温度和反应H2流速对甲苯转化率有影响,随反应温度的增加,甲苯转化率先增加后降低,250℃时,相对较高。随反应H2流速的增加,甲苯转化率降低。Ni负载量及前驱体中P含量对催化剂的性能也有影响,随Ni负载量及P含量的增加,催化剂的活性均先升高后降低,P含量较低的催化剂有部分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2P TIO2 甲苯 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下工业NiW/Al_2O_3催化剂上萘的加氢饱和反应 被引量:7
7
作者 任晓乾 余夕志 +2 位作者 李凯 王军 王延儒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33,共4页
在中压固定床中,高温条件下研究了工业NiW/Al2O3催化剂上硫化氢气氛中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和空速对萘加氢饱和反应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液时空速为10—30 h-1,氢油体积比为800,高反应温度区320—380℃的实验条件下,萘加氢主要生... 在中压固定床中,高温条件下研究了工业NiW/Al2O3催化剂上硫化氢气氛中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和空速对萘加氢饱和反应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液时空速为10—30 h-1,氢油体积比为800,高反应温度区320—380℃的实验条件下,萘加氢主要生成四氢萘和十氢萘,而进一步加氢裂化产物较少;提高反应温度,萘转化率和四氢萘的收率下降,加氢裂化产物略有升高,表明高温不利于芳环的加氢饱和;提高加氢反应压力,萘的转化率和四氢萘的芳环加氢程度提高;综合反应结果,提出了高温条件下萘加氢的简化可逆连串反应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饱和 四氢萘 NiW/Al2O3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W/Al_2O_3上喹啉对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的抑制作用及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凯 余夕志 +2 位作者 任晓乾 董振国 王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4-50,共7页
以二苯并噻吩(DBT)为含硫模型化合物,在中压滴流床反应装置中研究了工业NiW/Al2O3催化剂(RN-10)上喹啉对DBT加氢脱硫(HDS)的抑制作用,考察了喹啉质量分数(0.5﹪~1.5﹪)、反应温度(290~380℃)、反应压力(4.0~5.6 MPa)对DB... 以二苯并噻吩(DBT)为含硫模型化合物,在中压滴流床反应装置中研究了工业NiW/Al2O3催化剂(RN-10)上喹啉对DBT加氢脱硫(HDS)的抑制作用,考察了喹啉质量分数(0.5﹪~1.5﹪)、反应温度(290~380℃)、反应压力(4.0~5.6 MPa)对DBT的HDS的影响.结果表明,喹啉的存在对于DBT的HDS反应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且喹啉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大;对DBT的先加氢饱和再脱硫路径(HYD)的抑制作用比对直接脱硫路径(DDS)更大;提高反应温度对DDS和HYD路径的脱硫活性均有提升,但由DDS路径生成联苯的选择性降低;较高反应压力有利于提高HYD路径产物的选择性.采用带有氮化物吸附(中毒项)的拟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不同喹啉质量分数下DBT的HDS表观反应速率常数.经检验,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脱硫 二苯并噻吩 喹啉 NiW/Al2O3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NiW/Al_2O_3催化剂上喹啉的加氢脱氮宏观动力学 被引量:5
9
作者 董振国 余夕志 +3 位作者 李凯 任晓乾 王军 王延儒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17-722,共6页
以喹啉为含氮模型化合物,在高压滴流床反应装置中考察了工业NiW/Al2O3催化剂RN-10上的加氢脱氮动力学规律,研究了反应温度330-420℃、氢分压1.2~5.2MPa、氢油比200—800(v/v)、重量空速(WHSV)20-70h“等反应条件对喹啉的加... 以喹啉为含氮模型化合物,在高压滴流床反应装置中考察了工业NiW/Al2O3催化剂RN-10上的加氢脱氮动力学规律,研究了反应温度330-420℃、氢分压1.2~5.2MPa、氢油比200—800(v/v)、重量空速(WHSV)20-70h“等反应条件对喹啉的加氢脱氮反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对喹啉的脱氮率影响较大,提高反应温度可有效提高喹啉的脱氮率;同时,氢分压也是喹啉加氢脱氮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但是,当氢分压和氢油比较大时,氢分压和氢油比的变化对喹啉的脱氮率基本无影响。采用修正的n(n〈1)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求得了喹啉加氢脱氮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80.4kJ·mol^-1。经检验,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能较好地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脱氮 动力学 喹啉 NiW/Al2O3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W/Al_2O_3催化剂上二苯并噻吩的加氢脱硫宏观动力学 被引量:3
10
作者 董振国 余夕志 +2 位作者 任晓乾 王军 王延儒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2-367,共6页
以二苯并噻吩(DBT)为含硫模型化合物,在实验室中压滴流床反应装置中研究了工业NiW/Al2O3催化剂RN-10上的加氢脱硫反应的动力学规律,详细考察了工艺条件:氢分压2.4~4.5 MPa、氢油比150~700(v/v)、液时空速(WHSV)15~60 h^-1、... 以二苯并噻吩(DBT)为含硫模型化合物,在实验室中压滴流床反应装置中研究了工业NiW/Al2O3催化剂RN-10上的加氢脱硫反应的动力学规律,详细考察了工艺条件:氢分压2.4~4.5 MPa、氢油比150~700(v/v)、液时空速(WHSV)15~60 h^-1、反应温度300~380C对DBT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高反应温度可大大提高DBT的转化率,但反应温度达到330℃后,再提高反应温度,对DBT转化率的提升有限;在较高氢分压的条件下,DBT的转化率受氢分压的影响很小;当氢油比较小时,随着氢油比的提高,DBT转化率逐渐增加,但当氢油体积比大到一定程度(500)时,继续增大氢油比对脱硫率几乎没有影响.采用修正了的2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求得了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75.95 kJ·mol^-1.经检验,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能较好地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脱硫 反应动力学 二苯并噻吩 NiW/Al2O3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2P/TiO2的制备及其加氢和脱氢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冬燕 余夕志 +1 位作者 陈长林 徐南平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405-1407,共3页
用程序升温还原方法制备了TiO2负载的晶态Ni2P催化剂,并考察了其对环己烷-苯-氢和甲基环己烷-甲苯-氢系统的可逆储放氢性能.结果表明,Ni2P/TiO2催化剂对环己烷和甲基环己烷的脱氢转化率在300℃时可达到60%以上,对苯和甲苯的加氢转化率在... 用程序升温还原方法制备了TiO2负载的晶态Ni2P催化剂,并考察了其对环己烷-苯-氢和甲基环己烷-甲苯-氢系统的可逆储放氢性能.结果表明,Ni2P/TiO2催化剂对环己烷和甲基环己烷的脱氢转化率在300℃时可达到60%以上,对苯和甲苯的加氢转化率在250℃时可达到70%以上,加氢和脱氢都具有100%产物选择性以及良好的稳定性能.研究结果显示,起始Ni负载量及P含量对催化反应性能有较大影响.在相同条件下,Ni2P/TiO2比Ni2P/SiO2和Ni/TiO2具有更高的转化率和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2P/TiO2 甲苯 环己烷 甲基环己烷 氢能储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_2P/HZSM-5上噻吩加氢脱硫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殷爱云 余夕志 +2 位作者 陈长林 徐南平 王延儒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2-577,共6页
采用程序升温还原方法制备了N i2P/HZSM-5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XRD)、低温N2吸附(BET)、扫描电镜(SEM)等技术对催化剂样品的物相、比表面积、形貌等性质进行了表征。在连续微反系统中测定了N i2P/HZSM-5催化剂对噻吩加氢脱硫催化活性;... 采用程序升温还原方法制备了N i2P/HZSM-5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XRD)、低温N2吸附(BET)、扫描电镜(SEM)等技术对催化剂样品的物相、比表面积、形貌等性质进行了表征。在连续微反系统中测定了N i2P/HZSM-5催化剂对噻吩加氢脱硫催化活性;研究了N i2P负载量、前驱体中N i/P摩尔比对催化剂的物相及性能的影响,考察了空速、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等操作条件对催化剂上噻吩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 i2P/HZSM-5催化剂对噻吩加氢脱硫反应具有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随着N i2P负载量、前驱体中N i/P摩尔比的增加,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先升高后降低。反应温度和体积空速对N i2P/HZSM-5催化剂的噻吩加氢脱硫性能有较明显的影响,反应压力和进料氢油比的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二镍 HZSM-5 噻吩 加氢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