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合成工艺条件及絮凝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余先巍 付聪丽 +3 位作者 顾爱群 韩瑜 王金梅 余自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9-324,共6页
以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共聚单体,采用氧化还原/偶氮化合物复合引发剂体系在水溶液中进行自由基聚合,合成了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聚合物(CPAM)。系统研究了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对CPAM的结... 以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共聚单体,采用氧化还原/偶氮化合物复合引发剂体系在水溶液中进行自由基聚合,合成了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聚合物(CPAM)。系统研究了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对CPAM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较高分子量CPAM的优化工艺参数为:单体总质量分数35%(AM∶DMC=3∶1),氧化还原引发剂质量分数0.06%((NH_4)_2S_2O_8∶NaHSO_3=1∶1),偶氮类引发剂质量分数0.09%,助溶剂质量分数1.5%,络合剂质量分数1.5%。在此优化条件下,所得CPAM的分子量达1.2×10~6,对蒙脱土模拟废水的絮凝效果良好,经其处理后的模拟废水透光率达到9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分子量 絮凝剂 絮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表面性能的稳定化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秀丽 付聪丽 +5 位作者 余先巍 高阳 赵晓峰 邱孝涛 顾爱群 余自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5-71,共7页
为提高传统含氟丙烯酸酯乳胶膜表面性能的稳定性,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作为可交联单体,采用细乳液聚合法合成了MPS改性的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利用DLS、TEM、IR对聚合物进行表征,研究了MPS对合成乳液的稳定性、涂... 为提高传统含氟丙烯酸酯乳胶膜表面性能的稳定性,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作为可交联单体,采用细乳液聚合法合成了MPS改性的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利用DLS、TEM、IR对聚合物进行表征,研究了MPS对合成乳液的稳定性、涂膜性能和膜表面接触角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细乳液聚合法适合用于对水敏感单体的聚合,合成的纯丙烯酸酯乳胶为球形结构,平均粒径为92 nm,而氟丙乳胶和含3%MPS的含硅氟丙乳胶形成了典型的核壳结构,平均粒径分别增大至107 nm和103 nm,含硅氟丙聚合物中存在Si-O-Si的交联结构。涂膜性能测试表明,MPS的引入增加了共聚物膜的硬度、耐溶剂性和耐水性。接触角测试表明,随MPS用量的增加,乳胶膜对水的初始接触角和动态接触角随时间的降低值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共聚体系中加入适量MPS,通过含氟链段与MPS链段的协同作用,可显著提高涂膜表面性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 细乳液聚合 核壳结构 交联 接触角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