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瓜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余义和 李桂荣 +2 位作者 王新娟 周明 刘玉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5180-5181,共2页
研究了不同外植体、消毒方法、激素水平等对南瓜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子叶作为外植体可以通过愈伤组织途径之后形成再生植株;而以子叶节作为外植体可以直接诱导不定芽形成再生植株。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MS+1.... 研究了不同外植体、消毒方法、激素水平等对南瓜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子叶作为外植体可以通过愈伤组织途径之后形成再生植株;而以子叶节作为外植体可以直接诱导不定芽形成再生植株。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MS+1.0 mg/L6-BA+0.5 mg/L NAA;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MS+0.5mg/L 6-BA+0.5mg/L 2,4-D;诱导南瓜不定根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MS+1.0 mg/L6-BA+0.5 mg/LI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鬲瓜 激素 子再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花离体培养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余义和 李桂荣 王新娟 《陕西农业科学》 2006年第4期36-38,共3页
对菊花离体培养体系的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激素对芽和根系的产生是必需的,其中NAA对能否产生芽具有决定作用,IAA对能否产生根系具有决定作用,6BA能够明显改善根系和芽的生长质量;适合诱导丛生芽的优化培养基为M S+5 m g/l 6BA+... 对菊花离体培养体系的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激素对芽和根系的产生是必需的,其中NAA对能否产生芽具有决定作用,IAA对能否产生根系具有决定作用,6BA能够明显改善根系和芽的生长质量;适合诱导丛生芽的优化培养基为M S+5 m g/l 6BA+0.5m g/NAA+1 m g/l AC,适合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M S+1m g/l 6BA+2m g/l IAA;加入适量的AC有利于减少褐化、死亡现象,且能够促进芽和根系的产生及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体培养 外植体 活性炭 再生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蔗糖和硼酸浓度对金光杏梅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29
3
作者 余义和 李桂荣 +1 位作者 王新娟 刘宇 《山西果树》 2006年第4期7-8,共2页
本试验以金光杏梅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蔗糖和硼酸对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蔗糖对于维持金光杏梅花粉外界环境渗透压的作用很明显,蔗糖的浓度为20g/L时,金光杏梅花粉内外的渗透压保持平衡,有利于离体花粉的萌发;添加适... 本试验以金光杏梅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蔗糖和硼酸对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蔗糖对于维持金光杏梅花粉外界环境渗透压的作用很明显,蔗糖的浓度为20g/L时,金光杏梅花粉内外的渗透压保持平衡,有利于离体花粉的萌发;添加适量的硼酸有利于离体花粉的萌发,但随着硼含量的增加,硼对发芽的影响相对减小。当蔗糖的浓度为20g/L、硼酸的浓度为0.3%时,金光杏梅花粉的离体萌发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光杏梅 花粉萌发 蔗糖 硼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艺产品采后处理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被引量:2
4
作者 余义和 陈迪新 李秀珍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1期332-333,340,共3页
分析了园艺产品采后处理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主要从园艺产品采后处理课程质量改革目标、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手段和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了高等院校园艺专业的园艺产品采后处理课程质量改革的具体措施与今后课程建设... 分析了园艺产品采后处理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主要从园艺产品采后处理课程质量改革目标、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手段和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了高等院校园艺专业的园艺产品采后处理课程质量改革的具体措施与今后课程建设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产品采后处理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茉莉的北栽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余义和 《河北农业科技》 2005年第3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茉莉花 兰花 玫瑰 耐寒 梅花 热带植物 阳光 全身 药理作用 温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前喷施胺鲜酯对采后‘巨峰’葡萄果实品质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余鹏 孟祥轩 +1 位作者 余义和 杨英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2-188,共7页
‘巨峰’葡萄果实采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代谢旺盛,导致其贮藏期缩短,商业价值降低。本研究使用不同质量浓度(0(对照)、10、30、50、70 mg/L)胺鲜酯(diethyl aminoethyl hexanoate,DA-6)对转色期葡萄进行喷施处理,探讨... ‘巨峰’葡萄果实采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代谢旺盛,导致其贮藏期缩短,商业价值降低。本研究使用不同质量浓度(0(对照)、10、30、50、70 mg/L)胺鲜酯(diethyl aminoethyl hexanoate,DA-6)对转色期葡萄进行喷施处理,探讨DA-6处理对采后‘巨峰’葡萄果实品质和ROS代谢的影响。通过测定与品质相关的生理指标,发现DA-6处理明显降低了葡萄果实质量损失,并延缓了葡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其中质量浓度50 mg/L DA-6处理效果最佳;与对照组相比,50 mg/L DA-6处理可明显提升果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还原酶活力以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能力,同时也能够抑制还原型抗坏血酸、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下降,降低超阴氧离子自由基产生速率和丙二醛含量。综上所述,采前喷施DA-6维持了采后葡萄果实ROS清除系统的稳定性,将ROS代谢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减轻了氧化损伤,延缓了果实衰老,延长了‘巨峰’葡萄果实的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峰’葡萄 果实品质 活性氧代谢 胺鲜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前喷施胺鲜酯对葡萄果实贮藏期间膜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余鹏 郑方盈 +2 位作者 余义和 姜东明 杨英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59-164,共6页
为探讨采前喷施胺鲜酯对采后‘巨峰’葡萄果实贮藏期间膜脂质代谢的影响,分别使用蒸馏水(对照)和50mg/L胺鲜酯(diethyl aminoethyl hexanoate,DA-6)对转色期的‘巨峰’葡萄进行喷施处理,成熟后,将葡萄于(0±1)℃、相对湿度65%~70%... 为探讨采前喷施胺鲜酯对采后‘巨峰’葡萄果实贮藏期间膜脂质代谢的影响,分别使用蒸馏水(对照)和50mg/L胺鲜酯(diethyl aminoethyl hexanoate,DA-6)对转色期的‘巨峰’葡萄进行喷施处理,成熟后,将葡萄于(0±1)℃、相对湿度65%~70%条件下贮藏,并在贮藏的第0、20、30、40、50、60天采集葡萄果皮进行细胞膜相关指标测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DA-6处理可有效抑制采后果实贮藏期间果皮细胞膜相对渗透率上升;较好地维持果皮脂质氧合酶(lipoxygense,LOX)、脂酶和磷脂酶D(phospolipaseD,PLD)活力;抑制果皮磷脂酰胆碱、磷脂酰肌醇含量的下降和磷脂酸含量的升高;保持较高的亚油酸和亚麻酸等不饱和酸的相对含量和硬脂酸、山嵛酸、花生酸和棕榈油酸等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将果皮中脂肪酸不饱和度维持在较高水平;抑制LOX、Lipase和PLD基因的表达。综上,采前喷施50mg/LDA-6处理可通过有效延缓贮藏期‘巨峰’葡萄果实细胞膜脂质代谢,延缓果实的衰老,并延长其贮藏期,为葡萄贮藏保鲜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峰’葡萄 耐贮性 膜脂代谢 胺鲜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