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色病1例
1
作者 佘庆珠 《华夏医学》 CAS 1994年第1期54-54,共1页
血色病1例OneCaseofHemochromatosis佘庆珠(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患者男,63岁,住院号536310。皮肤渐变青铜色5年,腹胀、纳差、乏力1月于1993年8月6日入院。5年前无任何诱因皮肤... 血色病1例OneCaseofHemochromatosis佘庆珠(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患者男,63岁,住院号536310。皮肤渐变青铜色5年,腹胀、纳差、乏力1月于1993年8月6日入院。5年前无任何诱因皮肤渐变青铜色,当时尚能从事轻体力劳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色病 含铁血黄素 青铜色 透明质酸 胃粘膜改变 结合珠蛋白 皮肤活检 骨髓细胞 胃粘膜活检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甘胆酸放射免疫测定对肝胆疾病的诊断评价
2
作者 佘庆珠 《华夏医学》 CAS 1994年第3期5-7,共3页
以放免法测定血清甘胆酸,与正常人和肝胆疾病患者的肝功能和常规肝功能比较其诊断价值,发现血清甘胆酸测定是一项敏感的肝功能指标。急性肝炎恢复期,部份病人GPT降至正常,但血清甘胆酸仍高于正常。对肝硬化、肝癌、胆道疾病的肝... 以放免法测定血清甘胆酸,与正常人和肝胆疾病患者的肝功能和常规肝功能比较其诊断价值,发现血清甘胆酸测定是一项敏感的肝功能指标。急性肝炎恢复期,部份病人GPT降至正常,但血清甘胆酸仍高于正常。对肝硬化、肝癌、胆道疾病的肝功能检测优于其他肝功能检查,肝内、外阻塞的病例,其血清甘胆酸含量没有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甘胆酸 放射免疫测定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内镜下序贯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红 聂玉强 +2 位作者 吴惠生 李瑜元 佘庆珠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2年第8期38-40,共3页
目的 :观察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序贯治疗的疗效。方法 :10 6例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活动出血患者 ,随机采用内镜下套扎、硬化、及内镜下序贯治疗。结果 :三组急诊止血率分别为套扎组 91.4 % (32 /35 ) ,... 目的 :观察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序贯治疗的疗效。方法 :10 6例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活动出血患者 ,随机采用内镜下套扎、硬化、及内镜下序贯治疗。结果 :三组急诊止血率分别为套扎组 91.4 % (32 /35 ) ,硬化剂组 89.7% (35 /39) ,序贯治疗组 96 .9% (31/32 ) ;再出血率分别为 5 .7% ,5 .1%和 0 % ,套扎组、硬化剂组两者疗效相仿 (P >0 .0 5 ) ,序贯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余两组 ;曲张静脉消失率套扎、硬化、序贯组分别为 87% ,76 %和 96 % ,序贯组明显优于其余两组。三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内镜下序贯治疗较单独套扎术和硬化术治疗效果理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内镜下序贯治疗 套扎治疗 硬化治疗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治疗进展期食管癌疗效和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沙卫红 李瑜元 +7 位作者 聂玉强 周永健 黎庆宁 梁培智 赖晓波 王红 佘庆珠 吴惠生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33-1036,共4页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治疗进展期食管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8例不愿意手术或失去手术机会的进展期食管癌患者,行内镜下光动力联合化疗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3、6、9和12个月复查内镜并进行临床症状评定,随访生存时间,观察毒副作...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治疗进展期食管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8例不愿意手术或失去手术机会的进展期食管癌患者,行内镜下光动力联合化疗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3、6、9和12个月复查内镜并进行临床症状评定,随访生存时间,观察毒副作用。结果18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6.7个月(0.5~19.0个月);临床症状缓解率77.8%(14/18);内镜下完全应答率16.7%(3/18),部分应答率为38.9%(7/18);半年生存率55.6%(10/18),1年生存率22.2%(4/18);中位生存期为7个月。1例患者术后1周出现大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5.6%(1/18);未见光过敏等副反应发生。结论光动力疗法可显著改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是治疗进展期食管癌又一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疗法 食管癌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太尼透皮贴剂在未用过阿片类药物与使用过吗啡治疗的癌痛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华 吴华 +16 位作者 张秀萍 邓求花 王萍 冯卫能 刘魁凤 李勇 李莹 杨帆 谷力加 佘庆珠 陆崇 张颖 陈广幸 钟伟元 曹伟华 喻庆薇 吴一龙 《循证医学》 CSCD 2004年第3期148-151,共4页
目的评价未接受过阿片类药物与使用过吗啡治疗的肿瘤患者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癌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性研究,共431例伴有中、重度疼痛的恶性肿瘤患者,其中使用过吗啡治疗组109例,未使用过阿片组322例。使用芬太尼透... 目的评价未接受过阿片类药物与使用过吗啡治疗的肿瘤患者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癌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性研究,共431例伴有中、重度疼痛的恶性肿瘤患者,其中使用过吗啡治疗组109例,未使用过阿片组322例。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止痛,初始剂量为25ug/h或参照吗啡与芬太尼剂量转换公式计算,期间根据疼痛情况进行剂量调整。记录疼痛变化、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和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两组间的疼痛改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似,主要有恶心、头晕、便秘等,副作用轻微。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可作为中重度癌痛的一线治疗方案,对于癌痛的治疗可越过二阶梯药物直接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透皮贴剂 治疗 吗啡 癌痛 疼痛 阿片类药物 患者 改善 调整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