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南京以下12.5m深水航道一期工程乘潮水位利用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佘俊华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共4页
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一期工程所在河段为潮汐河段,5万吨级以上船舶需乘潮进出。根据工程河段的潮汐特性,分析南通天生港至长江口采用一乘进出港和二乘进出港的乘潮历时、不同保证率条件下的乘潮水位,进而分析航行于长江口深水航... 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一期工程所在河段为潮汐河段,5万吨级以上船舶需乘潮进出。根据工程河段的潮汐特性,分析南通天生港至长江口采用一乘进出港和二乘进出港的乘潮历时、不同保证率条件下的乘潮水位,进而分析航行于长江口深水航道的不同吨级的集装箱船、原油船、散货船的乘潮保证率,据此论证一期工程确定的通航标准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航道 一期工程 乘潮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内河航运绿色发展对我国航运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6
2
作者 杨秋平 闫军 +9 位作者 张明进 刘洋 方森松 宫晓婞 杜静波 周发林 李明 张振江 佘俊华 李乐新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6-110,191,共6页
为提高我国内河航运发展水平,探索将绿色生态发展理念融入内河航运建设管理之中的新方法,从基础设施、船舶运力、信息化建设、集疏运体系等方面介绍了德国内河航运的发展特点和方向,总结了德国在推动绿色航运和绿色港口建设方面取得的... 为提高我国内河航运发展水平,探索将绿色生态发展理念融入内河航运建设管理之中的新方法,从基础设施、船舶运力、信息化建设、集疏运体系等方面介绍了德国内河航运的发展特点和方向,总结了德国在推动绿色航运和绿色港口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在综合考虑我国内河航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内河航运发展应借鉴德国在干支流通达、水系间沟通建设等方面的经验;打造畅通互联的信息系统、提高信息协同应用水平;高度重视推进铁水联运,提高综合运输服务能力;推广绿色生态理念,加大绿色航运技术的研究应用力度等若干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内河 航运 绿色发展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淹没丁坝坝后水流结构PIV试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贾国珍 佘俊华 +1 位作者 王涛 张冠卿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4-86,213,共4页
为揭示淹没丁坝坝后区域的水流特性,在实验室水槽中,采用平面二维粒子图像测速技术(2D-PIV),测量了光滑固定底床上单个丁坝在完全淹没条件下的坝后水平流场及垂向流场。通过分析测量获得了原始粒子图像和淹没丁坝坝后不同位置的平面二... 为揭示淹没丁坝坝后区域的水流特性,在实验室水槽中,采用平面二维粒子图像测速技术(2D-PIV),测量了光滑固定底床上单个丁坝在完全淹没条件下的坝后水平流场及垂向流场。通过分析测量获得了原始粒子图像和淹没丁坝坝后不同位置的平面二维时均速度场和涡量场,并耦合水平面流场与铅垂面流场结果,给出了丁坝坝后流场的部分三维特性。结果表明,淹没丁坝坝后存在明显的回流区,且在回流区内同时存在尺度大致相同的竖轴漩涡和横轴漩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没 单丁坝 回流区 流场 PIV 水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江风簸碛滩碍航成因与整治效果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志舟 黄超 佘俊华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2-115,共4页
长江上游风簸碛滩位于井口急弯的上游弯曲放宽河段,滩段枯期分汊,左槽窄弯,右槽顺直宽浅,是长江上游著名的卵石滩险。文章分析了滩段的碍航成因和整治前后的河床演变情况。1995年右槽方案实施后整治效果良好,但2001年右槽上浅区开始出浅... 长江上游风簸碛滩位于井口急弯的上游弯曲放宽河段,滩段枯期分汊,左槽窄弯,右槽顺直宽浅,是长江上游著名的卵石滩险。文章分析了滩段的碍航成因和整治前后的河床演变情况。1995年右槽方案实施后整治效果良好,但2001年右槽上浅区开始出浅,主要是因整治建筑物的水毁而导致右槽冲刷能力减弱所致。修复和加固原有整治建筑物、疏浚右槽进口浅区,可改善右槽通航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河流 卵石浅滩 航道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河流长河段系统治理设计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佘俊华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10,共5页
山区河流一般具有滩多流急、河道弯曲的特点,结合近期实施的长江上游泸州至重庆河段、宜宾至泸州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的设计思路和治理效果,分析长河段系统治理的主要考虑因素、综合治理思路,提出长河段系统治理的设计方法,为其他山区河流... 山区河流一般具有滩多流急、河道弯曲的特点,结合近期实施的长江上游泸州至重庆河段、宜宾至泸州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的设计思路和治理效果,分析长河段系统治理的主要考虑因素、综合治理思路,提出长河段系统治理的设计方法,为其他山区河流的长河段系统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河流 设计方法 系统治理 长河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175m运用初期)设计最低通航水位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朱代臣 佘俊华 樊书刚 《水道港口》 2014年第2期171-174,共4页
文章结合三峡蓄水运行实践综合分析了三峡工程蓄水以后库区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计算的难点及解决方案,并在2004版《内河通航标准》中有关枢纽上游河段设计最低通航水位计算方法的符合性规定基础上,分析和总结了三峡库区(17... 文章结合三峡蓄水运行实践综合分析了三峡工程蓄水以后库区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计算的难点及解决方案,并在2004版《内河通航标准》中有关枢纽上游河段设计最低通航水位计算方法的符合性规定基础上,分析和总结了三峡库区(175 m运用初期)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的计算方法,加强了方法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最低通航水位 影响因素 计算方法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