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5D C/C编织复合材料损伤演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何顶顶 吴邵庆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45-650,共6页
为研究2.5D C/C(碳/碳)编织复合材料的失效机理,对矩形截面试样开展损伤演化模拟试验.针对轴向加卸载过程中的应变响应,使用弹性模量法逐级计算试样损伤值,研究其损伤演化过程和规律;结合试样断口分析,总结不同失效模式对应的损伤效应.... 为研究2.5D C/C(碳/碳)编织复合材料的失效机理,对矩形截面试样开展损伤演化模拟试验.针对轴向加卸载过程中的应变响应,使用弹性模量法逐级计算试样损伤值,研究其损伤演化过程和规律;结合试样断口分析,总结不同失效模式对应的损伤效应.试验结果表明:2.5D C/C编织复合材料的失效位置具有分散性,失效模式具有多样性特征;分层破坏时损伤累积较小,损伤值达到10%~13%时试样即发生破坏,且裂纹只在层间扩展;纤维拔出和断裂时损伤累积效应较明显,在试样断口附近正反两面损伤演化过程均较显著,损伤值达到20%~25%时试样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D C/C编织复合材料 加卸载试验 损伤演化 失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损部位损伤导致的结构响应非线性效应
2
作者 何顶顶 李兆霞 刘宇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34-338,共5页
为探讨结构的失效机理,研究了结构中易损部位的损伤及其演化过程对结构局部和整体响应的非线性效应.对桥梁结构中典型的纵向加劲钢桁架的局部损伤破坏过程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通过在桁架的局部和整体分别设置力学响应的测试点,同步观测... 为探讨结构的失效机理,研究了结构中易损部位的损伤及其演化过程对结构局部和整体响应的非线性效应.对桥梁结构中典型的纵向加劲钢桁架的局部损伤破坏过程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通过在桁架的局部和整体分别设置力学响应的测试点,同步观测并分析了局部损伤区的应变分布以及桁架整体挠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桁架易损部位的损伤演化导致局部应变与整体挠度响应产生了非线性效应;桁架焊接区域内的材料发生严重塑性损伤,大大加剧了局部应变分布的奇异性;在各级别损伤程度下,局部应变和整体挠度响应都与易损部位的损伤表现出弱非线性相关,而应变响应的非线性效应远比挠度响应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机理分析 易损部位 同步测试 局部与整体响应 非线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的大型输电塔结构有限元模型动力修正 被引量:15
3
作者 程霄翔 费庆国 +1 位作者 何顶顶 韩晓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6-122,共7页
针对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有限元模型动力修正方法计算效率较低、迭代收敛慢的不足,将响应面法引入500 kV大跨越输电塔基准模型修正。选择塔脚弹性支承刚度为修正参数,依次进行单因素试验、样本值计算、响应面建立与分析、参数优化。修正后... 针对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有限元模型动力修正方法计算效率较低、迭代收敛慢的不足,将响应面法引入500 kV大跨越输电塔基准模型修正。选择塔脚弹性支承刚度为修正参数,依次进行单因素试验、样本值计算、响应面建立与分析、参数优化。修正后,有限元模型非常准确地复现了单塔横、纵两个方向的一阶弯曲动态特性,修正效果与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模型修正方法接近,证明响应面法在有限元模型动力修正领域的应用价值。还探讨了塔架结构修正参数的选取问题,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修正 响应面法 大型输电塔 参数选取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结构基础加速度激励及界面力识别试验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吴邵庆 尹健 +2 位作者 何子豪 何顶顶 陈树海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9-327,共9页
针对某卫星结构模型,开展基于实测卫星结构加速度的卫星基础激励和星-箭连接界面动载荷反演试验研究。首先,根据卫星结构和试验条件,设计了用于测量星-箭界面传递载荷的工装;其次,基于卫星结构模态试验和有限元模型修正技术,获取了卫星... 针对某卫星结构模型,开展基于实测卫星结构加速度的卫星基础激励和星-箭连接界面动载荷反演试验研究。首先,根据卫星结构和试验条件,设计了用于测量星-箭界面传递载荷的工装;其次,基于卫星结构模态试验和有限元模型修正技术,获取了卫星结构的高保真有限元模型;进一步,开展基础激励下的卫星结构模型振动试验,利用动载荷识别技术获取振动台基础加速度激励并与振动台实测加速度激励对比;最后,将识别的基础加速度激励作用于修正后的卫星结构有限元模型,获取振动台与卫星结构间的界面传递载荷,并与力传感器测量载荷对比完成试验验证。研究表明动载荷识别方法可以为服役状态下的卫星振动载荷环境预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结构模型 基础激励识别 力测量工装 模型修正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数式伸缩装置压缩控制弹簧性能控制指标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胥明 黄跃平 +1 位作者 何顶顶 周明华 《现代交通技术》 2016年第4期39-42,共4页
压缩控制弹簧是模数式伸缩装置中位移控制系统的重要弹性元件,其主要作用是当伸缩装置两端发生位移时,通过压缩控制弹簧中聚氨酯的压缩弹性变形,调整中梁的间距,使伸缩缝的间隙均匀。文章探讨了压缩控制弹簧性能控制指标和检测方法,进... 压缩控制弹簧是模数式伸缩装置中位移控制系统的重要弹性元件,其主要作用是当伸缩装置两端发生位移时,通过压缩控制弹簧中聚氨酯的压缩弹性变形,调整中梁的间距,使伸缩缝的间隙均匀。文章探讨了压缩控制弹簧性能控制指标和检测方法,进行了试验样品的试验研究,对压缩控制弹簧的冲击弹性、压缩刚度、全位移压缩变形等性能控制指标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数式伸缩装置 压缩控制弹簧 冲击弹性 压缩刚度 全位移压缩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包变换及相关系数法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冲击位置识别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郭松 何顶顶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7年第5期464-470,共7页
复合材料较为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工程领域,但对冲击载荷十分敏感。因此,对复合材料结构承受的冲击载荷进行在线监测以及冲击位置的实时识别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复合材料层合板为研究对象,基于两个冲击位置的距离越靠近则接收到信... 复合材料较为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工程领域,但对冲击载荷十分敏感。因此,对复合材料结构承受的冲击载荷进行在线监测以及冲击位置的实时识别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复合材料层合板为研究对象,基于两个冲击位置的距离越靠近则接收到信号幅频特性相似度越高的特点,采用FBG光纤光栅传感器,通过小波包变换的方法来提取能量特征向量,同时结合相关系数法来实现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冲击位置识别。在480 mm×480 mm的复合材料层合板上开展冲击实验,8次实验皆完成了冲击位置识别,其中7个点距离误差为0 mm,实现精准识别,另一个点误差在6%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结构 冲击位置识别 小波包变换 相关系数法 FBG光纤光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役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结构检测与安全评估 被引量:1
7
作者 卢炳灿 周洪刚 +1 位作者 何顶顶 毛东建 《市政技术》 2008年第5期456-457,共2页
以某在役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为对象,对其进行常规检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桥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实施了静载试验,通过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对该桥进行了安全评估。
关键词 混凝土 钢管混凝土 系杆拱桥 静载试验 安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频分析的高温振动环境螺栓连接件松动判别 被引量:7
8
作者 曹芝腑 谭志勇 +2 位作者 姜东 何顶顶 费庆国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05-210,共6页
针对某型复合材料螺栓连接件,研究其在高温环境下的振动特性,为表征其松动特性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利用振动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和非接触式激光测量系统实现了1 000℃高温环境下的复合材料螺栓连接件振动试验。并利用短时傅里叶方法... 针对某型复合材料螺栓连接件,研究其在高温环境下的振动特性,为表征其松动特性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利用振动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和非接触式激光测量系统实现了1 000℃高温环境下的复合材料螺栓连接件振动试验。并利用短时傅里叶方法提取高温环境下的振动响应特征量,结合复合材料连接件的振动基频,二倍频幅值和二倍频与基频幅值的比值对连接结构的松动状态进行综合评判。试验结果表明,在连接件宏观松动现象非明显情况下,所提评判方法能够综合评估复合材料螺栓连接件在高温振动环境下的松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高温振动 连接松动 时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适配螺栓连接及其配合界面位置影响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中原 谭志勇 +2 位作者 占续军 何顶顶 董威利 《强度与环境》 CSCD 2019年第1期35-41,共7页
针对高温下传统高温合金螺栓连接复合材料结构时的热膨胀不适配问题,研究与设计一种热适配新型结构分体式金属螺栓,具备较好的高温防松效果。推导了高温剩余轴力与多种参数之间的理论公式,分析配合界面位置对高温防松效果的影响;建立有... 针对高温下传统高温合金螺栓连接复合材料结构时的热膨胀不适配问题,研究与设计一种热适配新型结构分体式金属螺栓,具备较好的高温防松效果。推导了高温剩余轴力与多种参数之间的理论公式,分析配合界面位置对高温防松效果的影响;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螺栓温升时的轴力变化情况;进行热适配螺栓与普通螺栓常/高温静力拉伸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种热适配螺栓有较好的高温防松效果,印证配合界面位置对高温防松效果的影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高温合金螺栓 热适配 分体式结构 高温防松 配合界面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编织复合材料压杆稳定性研究
10
作者 袁震阳 何顶顶 +2 位作者 沈寅 屈灿 张国靖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78-182,共5页
利用Instron3367电子万能试验机,分别对固支和简支两种不同约束条件的2.5维编织C/C复合材料杆试件施加轴向压力,研究其压缩稳定性,得到材料发生破坏时的压应力与应变,发现二维编织C/C复合材料杆轴向受压时基体首先发生破坏,引起碳纤维... 利用Instron3367电子万能试验机,分别对固支和简支两种不同约束条件的2.5维编织C/C复合材料杆试件施加轴向压力,研究其压缩稳定性,得到材料发生破坏时的压应力与应变,发现二维编织C/C复合材料杆轴向受压时基体首先发生破坏,引起碳纤维布层间分离,发生失稳破坏;基于折减弹性模量的欧拉稳定性理论分析试验数据,对比临界应力的试验值与理论值,发现与材料长细比,初偏心和初弯曲有关的比值系数。发生失稳破坏时,破坏形态符合基于折减弹性模量、初偏心和初弯曲的欧拉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编织复合材料 稳定性 折减弹性模量 欧拉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