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木质纤维素合成与调控机制:从模式植物到油菜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倩
余坤江
+3 位作者
王显亚
何雨琦
杨旭
田恩堂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3-311,共9页
木质纤维素由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三者组成,是植物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能增强植物细胞和组织的机械强度,对于保障植物营养物质运输、茎秆支撑等具有重要意义。而油菜是我国和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油料作物,具有油用、饲用、菜用、蜜用...
木质纤维素由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三者组成,是植物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能增强植物细胞和组织的机械强度,对于保障植物营养物质运输、茎秆支撑等具有重要意义。而油菜是我国和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油料作物,具有油用、饲用、菜用、蜜用、观光等多种用途,其木质纤维素也可有效保障植物细胞和组织的机械强度,提高植株的抗倒伏、抗病虫等能力。本文综述了模式植物拟南芥和油菜中木质纤维素合成与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希望模式植物木质纤维素的研究能促进油菜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并对木质纤维素相关研究在油菜中的潜在应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木质素
纤维素
半纤维素
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赤水市2023年杂交水稻新品种引种适应性展示试验
2
作者
龚光兴
黄桂蓉
+1 位作者
严意鲲
何雨琦
《种子科技》
2024年第5期12-14,共3页
对2023年赤水市杂交水稻新品种引种适应性展示试验展开对比分析研究,鉴定和评价杂交水稻新品种(组合)的生长生产趋势,为次年新品种的选择、推广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精选了2023年赤水市12个引种杂交水稻新品种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杂交水...
对2023年赤水市杂交水稻新品种引种适应性展示试验展开对比分析研究,鉴定和评价杂交水稻新品种(组合)的生长生产趋势,为次年新品种的选择、推广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精选了2023年赤水市12个引种杂交水稻新品种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杂交水稻新品种的适应性生产试验对比研究,鉴定和评价杂交水稻新品种(组合)的生态区域适应性、丰产性和抗逆性。试验结果表明,圳两优2018、荃9优063、科两优407、奥富优287综合性状表现好,建议推广;旱优73和旱优782建议推广;野香优959为优质稻谷,米质好,虽产量略低,但也建议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种
引进
适应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蓝型油菜株高发育动态QTL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何雨琦
余坤江
+4 位作者
李远红
王倩
杨旭
王显亚
田恩堂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84-693,共10页
矮化育种是解决油菜丰产、稳产、适宜机械化栽培重要途径之一。为进一步分析油菜株高调控的动态特征,寻找发育阶段的株高相关QTL,以一个由189个重组自交家系组成的甘蓝型油菜群体为材料,测定群体在2020年贵阳环境下5个生长阶段的株高净...
矮化育种是解决油菜丰产、稳产、适宜机械化栽培重要途径之一。为进一步分析油菜株高调控的动态特征,寻找发育阶段的株高相关QTL,以一个由189个重组自交家系组成的甘蓝型油菜群体为材料,测定群体在2020年贵阳环境下5个生长阶段的株高净增长量和成熟期最终株高,分析表型变异和相关性,基于已构建的高密度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定位QTL,并在全基因组范围内鉴定阶段特异性表达的QTL,通过基因注释初步筛候选基因。结果表明,5个生长阶段群体的株高增长量均存在较大变异;株高增长量以前期(即进入抽薹期后的第一周)最大,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每个生长阶段株高净增长量都与前一个阶段呈显著正相关。在5个发育阶段共检测到60个QTL,包含4个主效QTL,8个QTL分别在两个不同生长阶段稳定表达,其余QTL只在某一个生长阶段特异性表达。在成熟期鉴定共到6个QTL,包含1个主效QTL。比较分析发现,成熟期的6个QTL在5个发育阶段并未检测到。本研究鉴定的5个主效QTL未曾报道。结合基因功能注释,初步筛选到15个株高相关候选基因。这些结果期待能有利于深化对株高发育的认识,为培育半矮秆油菜新品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株高
生长阶段
变异分析
相关性分析
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蓝型油菜叶绿素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被引量:
4
4
作者
李远红
余坤江
+1 位作者
何雨琦
王晓东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57,共6页
油菜是我国食用油的主要原料,为了明确甘蓝型油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遗传机制,指导以高产及品质性状为目标的高光效育种实践,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离分析方法,以甘蓝型油菜高叶绿素含量品系APL01、低叶绿素含量品系Ho...
油菜是我国食用油的主要原料,为了明确甘蓝型油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遗传机制,指导以高产及品质性状为目标的高光效育种实践,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离分析方法,以甘蓝型油菜高叶绿素含量品系APL01、低叶绿素含量品系Holly及2个品系杂交后衍生的198个重组自交家系群体(AH群体目前已发展到F2:13代)为材料,利用SPAD-502叶绿素仪于2019—2021连续3年测定9张叶片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进行3个年份环境的叶绿素含量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在3个年份环境下,该群体中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存在广泛变异,叶绿素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9.57%、8.45%、10.49%,频率分布图呈正态分布,符合主基因+多基因遗传特点。叶绿素含量最适模型为MX3-AI-AI,即3对加性-上位性主基因+多基因加性-上位性混合遗传模型,3个年份环境下主基因的遗传率为分别为63.22%、73.09%、73.33%,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35.70%、26.32%、25.94%。主基因和多基因共同决定了油菜叶片叶绿素的含量,以主基因的遗传贡献占主要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叶绿素含量
主基因+多基因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碳纳米管电极用于牛奶中三聚氰胺的灵敏检测
5
作者
陈体伟
邱俊晓
+2 位作者
孟舒
郑雨琪
何雨琦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59-1763,共5页
本文以多壁碳纳米管膜电极为工作电极,在盐酸介质体系下,采用循环伏安技术研究了多壁碳纳米管材料对三聚氰胺分子的电催化活性。考察了富集时间、扫描速率等条件对三聚氰胺分子氧化还原峰电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碳纳米管材料对三聚...
本文以多壁碳纳米管膜电极为工作电极,在盐酸介质体系下,采用循环伏安技术研究了多壁碳纳米管材料对三聚氰胺分子的电催化活性。考察了富集时间、扫描速率等条件对三聚氰胺分子氧化还原峰电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碳纳米管材料对三聚氰胺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活性。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氧化峰电流与三聚氰胺在6×10^-5~1×10^-3 mol·L^-1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且可用于实际样品牛奶中三聚氰胺的灵敏检测,加标回收率为67.1%~92.2%。电极的重现性和使用寿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三聚氰胺
循环伏安法
富集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木质纤维素合成与调控机制:从模式植物到油菜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倩
余坤江
王显亚
何雨琦
杨旭
田恩堂
机构
贵州大学农学院
出处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3-311,共9页
基金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22]重点02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60483)
贵州省生物学一流学科建设项目(GNYL[2017]009)。
文摘
木质纤维素由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三者组成,是植物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能增强植物细胞和组织的机械强度,对于保障植物营养物质运输、茎秆支撑等具有重要意义。而油菜是我国和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油料作物,具有油用、饲用、菜用、蜜用、观光等多种用途,其木质纤维素也可有效保障植物细胞和组织的机械强度,提高植株的抗倒伏、抗病虫等能力。本文综述了模式植物拟南芥和油菜中木质纤维素合成与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希望模式植物木质纤维素的研究能促进油菜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并对木质纤维素相关研究在油菜中的潜在应用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油菜
木质素
纤维素
半纤维素
生物合成
Keywords
rapeseed
lignin
cellulose
hemicellulose
biosynthesis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赤水市2023年杂交水稻新品种引种适应性展示试验
2
作者
龚光兴
黄桂蓉
严意鲲
何雨琦
机构
赤水市旺隆镇农业服务中心
出处
《种子科技》
2024年第5期12-14,共3页
文摘
对2023年赤水市杂交水稻新品种引种适应性展示试验展开对比分析研究,鉴定和评价杂交水稻新品种(组合)的生长生产趋势,为次年新品种的选择、推广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精选了2023年赤水市12个引种杂交水稻新品种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杂交水稻新品种的适应性生产试验对比研究,鉴定和评价杂交水稻新品种(组合)的生态区域适应性、丰产性和抗逆性。试验结果表明,圳两优2018、荃9优063、科两优407、奥富优287综合性状表现好,建议推广;旱优73和旱优782建议推广;野香优959为优质稻谷,米质好,虽产量略低,但也建议推广。
关键词
新品种
引进
适应性试验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蓝型油菜株高发育动态QTL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何雨琦
余坤江
李远红
王倩
杨旭
王显亚
田恩堂
机构
贵州大学农学院
贵州大学油料作物研究所
出处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84-693,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060495)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基础[2020]1Y098)
贵州大学培育项目(贵大培育[2019]47)。
文摘
矮化育种是解决油菜丰产、稳产、适宜机械化栽培重要途径之一。为进一步分析油菜株高调控的动态特征,寻找发育阶段的株高相关QTL,以一个由189个重组自交家系组成的甘蓝型油菜群体为材料,测定群体在2020年贵阳环境下5个生长阶段的株高净增长量和成熟期最终株高,分析表型变异和相关性,基于已构建的高密度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定位QTL,并在全基因组范围内鉴定阶段特异性表达的QTL,通过基因注释初步筛候选基因。结果表明,5个生长阶段群体的株高增长量均存在较大变异;株高增长量以前期(即进入抽薹期后的第一周)最大,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每个生长阶段株高净增长量都与前一个阶段呈显著正相关。在5个发育阶段共检测到60个QTL,包含4个主效QTL,8个QTL分别在两个不同生长阶段稳定表达,其余QTL只在某一个生长阶段特异性表达。在成熟期鉴定共到6个QTL,包含1个主效QTL。比较分析发现,成熟期的6个QTL在5个发育阶段并未检测到。本研究鉴定的5个主效QTL未曾报道。结合基因功能注释,初步筛选到15个株高相关候选基因。这些结果期待能有利于深化对株高发育的认识,为培育半矮秆油菜新品种提供依据。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株高
生长阶段
变异分析
相关性分析
QTL定位
Keywords
Brassica napus L.
plant height
growth stage
variation analysis
correlation analysis
QTL mapping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蓝型油菜叶绿素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被引量:
4
4
作者
李远红
余坤江
何雨琦
王晓东
机构
贵州大学农学院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57,共6页
基金
贵州省科技计划(编号:黔科合基础[2020]1Y098)。
文摘
油菜是我国食用油的主要原料,为了明确甘蓝型油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遗传机制,指导以高产及品质性状为目标的高光效育种实践,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离分析方法,以甘蓝型油菜高叶绿素含量品系APL01、低叶绿素含量品系Holly及2个品系杂交后衍生的198个重组自交家系群体(AH群体目前已发展到F2:13代)为材料,利用SPAD-502叶绿素仪于2019—2021连续3年测定9张叶片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进行3个年份环境的叶绿素含量的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在3个年份环境下,该群体中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存在广泛变异,叶绿素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9.57%、8.45%、10.49%,频率分布图呈正态分布,符合主基因+多基因遗传特点。叶绿素含量最适模型为MX3-AI-AI,即3对加性-上位性主基因+多基因加性-上位性混合遗传模型,3个年份环境下主基因的遗传率为分别为63.22%、73.09%、73.33%,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35.70%、26.32%、25.94%。主基因和多基因共同决定了油菜叶片叶绿素的含量,以主基因的遗传贡献占主要部分。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叶绿素含量
主基因+多基因
遗传分析
分类号
S634.303.2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碳纳米管电极用于牛奶中三聚氰胺的灵敏检测
5
作者
陈体伟
邱俊晓
孟舒
郑雨琪
何雨琦
机构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出处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59-1763,共5页
基金
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172102210467)资助
河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4B150012)资助。
文摘
本文以多壁碳纳米管膜电极为工作电极,在盐酸介质体系下,采用循环伏安技术研究了多壁碳纳米管材料对三聚氰胺分子的电催化活性。考察了富集时间、扫描速率等条件对三聚氰胺分子氧化还原峰电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碳纳米管材料对三聚氰胺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活性。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氧化峰电流与三聚氰胺在6×10^-5~1×10^-3 mol·L^-1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且可用于实际样品牛奶中三聚氰胺的灵敏检测,加标回收率为67.1%~92.2%。电极的重现性和使用寿命良好。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三聚氰胺
循环伏安法
富集
电催化
Keywords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elamine
cyclic voltammetry
deposition
electrocatalysis
分类号
O657.1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木质纤维素合成与调控机制:从模式植物到油菜
王倩
余坤江
王显亚
何雨琦
杨旭
田恩堂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赤水市2023年杂交水稻新品种引种适应性展示试验
龚光兴
黄桂蓉
严意鲲
何雨琦
《种子科技》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甘蓝型油菜株高发育动态QTL分析
何雨琦
余坤江
李远红
王倩
杨旭
王显亚
田恩堂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甘蓝型油菜叶绿素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李远红
余坤江
何雨琦
王晓东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碳纳米管电极用于牛奶中三聚氰胺的灵敏检测
陈体伟
邱俊晓
孟舒
郑雨琪
何雨琦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