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制固相微萃取装置-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痕量苯 被引量:9
1
作者 何轶伦 任凤莲 高汨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46,共3页
采用自制的固相微萃取(SPME)装置结合气相色谱仪(GC)对室内空气中痕量苯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阐述了固相微萃取法的原理和定量的机理;对影响SPME的因素(空气柱、萃取时间、解吸时间和温度)进行了讨论;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了系统评价,... 采用自制的固相微萃取(SPME)装置结合气相色谱仪(GC)对室内空气中痕量苯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阐述了固相微萃取法的原理和定量的机理;对影响SPME的因素(空气柱、萃取时间、解吸时间和温度)进行了讨论;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8),检出限为0.01mg/L,3个含量点的相对标准偏差在允许的范围7%以内,回收率为98.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 痕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在线稀释测高浓度的铁 被引量:3
2
作者 何轶伦 连琰 邱昌桂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29-631,共3页
用自行组装的流动注射 智能测铁仪对高浓度铁(Ⅱ)和铁(Ⅲ)进行在线稀释测定,该仪器的分析结果与FIA 721B型分光光度计法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快速、准确等优点。其测量的线性范围是:铁(Ⅱ)和铁(Ⅲ)分别为0.10~5.00mg... 用自行组装的流动注射 智能测铁仪对高浓度铁(Ⅱ)和铁(Ⅲ)进行在线稀释测定,该仪器的分析结果与FIA 721B型分光光度计法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快速、准确等优点。其测量的线性范围是:铁(Ⅱ)和铁(Ⅲ)分别为0.10~5.00mg·L-1和0.10~4.50mg·L-1,采用在线稀释后为0.50~30.00mg·L-1铁(Ⅱ)和0.50~20.00mg·L-1铁(Ⅲ)。测定频率为40个样品·h-1;RSD<5%,能满足工业企业分析监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法 流动注射分析 在线稀释 铁(Ⅱ Ⅲ) 邻菲哆啉 钛铁试剂 络天青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的SPME装置与GC-MS联用测定室内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被引量:3
3
作者 何轶伦 高汨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1-73,共3页
用直接进样、固相萃取进样和自制的固相微萃取(SPME)装置进样与气相色谱(GC)及GC—MS联用检测了室内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对影响SPME操作条件进行了优化。使用的方法在所测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68~0.991)... 用直接进样、固相萃取进样和自制的固相微萃取(SPME)装置进样与气相色谱(GC)及GC—MS联用检测了室内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对影响SPME操作条件进行了优化。使用的方法在所测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68~0.991),检出限达0.3—2、3μg/L,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7%,回收牢为95%~111%。结果表明:自制的SPME装置操作简单、快速、安全,准确度、灵敏度优于其它两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ME装置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室内空气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_2O_3-Y_2O_3-ZrO_2纳米复合陶瓷粉末的制备 被引量:1
4
作者 何轶伦 周伍喜 +1 位作者 李松林 刘怀菲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0-102,共3页
以ZrOCl2·8H2O、Y(NO3)3·6H2O和Sc2O3为原料,聚乙二醇(PEG)为分散剂,无水乙醇/水(醇水体积比为5∶1)为溶剂,氨水为沉淀剂,采用正、反向共沉淀方法,控制体系pH=10,反应陈化12 h,凝胶干燥24 h,经600℃煅烧制得4.5 mol%Y2O3-ZrO2... 以ZrOCl2·8H2O、Y(NO3)3·6H2O和Sc2O3为原料,聚乙二醇(PEG)为分散剂,无水乙醇/水(醇水体积比为5∶1)为溶剂,氨水为沉淀剂,采用正、反向共沉淀方法,控制体系pH=10,反应陈化12 h,凝胶干燥24 h,经600℃煅烧制得4.5 mol%Y2O3-ZrO2(YSZ)和0.6 mol%Sc2O3-YSZ纳米复合陶瓷粉末。通过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等表征,讨论分析以醇水为溶剂反向滴淀制备的ScYSZ粉末团聚程度低、粒径细小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以醇水为溶剂时,采用反向滴淀方式制备的粉末的粒径约为20 nm,粉末团聚较松散;采用正向滴淀制备的粉末粒径约为30 nm,粉末形成硬团聚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纳米陶瓷粉末 稀土共掺杂二氧化锆 醇水溶剂 反向滴淀 正向滴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抓住高校评估的机遇,促进实验室管理规范化 被引量:4
5
作者 何轶伦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7年第8期136-137,144,共3页
围绕教育部2006年高校本科教学评估体系的要求,粉冶院在实验室文档、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认真整理、整改和建设工作,经过3次自评工作后,实验室管理日趋规范化。
关键词 实验室 管理 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容量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松林 刘燚 +3 位作者 崔建民 袁勇 陈仕奇 何轶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7-70,78,共5页
高容量储氢材料在燃料电池和储热等方面有着良好的潜在应用。从高体积密度(kg/m^3)和高储氢质量分数两个方面综述了高容量储氢材料的国内外研究近况。从材料组成、制备工艺、材料的组织结构以及催化剂应用等方面重点评述了Mg_2FeH_6、Li... 高容量储氢材料在燃料电池和储热等方面有着良好的潜在应用。从高体积密度(kg/m^3)和高储氢质量分数两个方面综述了高容量储氢材料的国内外研究近况。从材料组成、制备工艺、材料的组织结构以及催化剂应用等方面重点评述了Mg_2FeH_6、LiBH_4、NaBH_4、LiAlH_4、NaAlH_4等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指出高容量储氢材料今后中长期研究的重点是NaAlH_4、Mg_2FeH_6等络合氢化物以及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材料 金属络合氢化物 氢能 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2FeH6储氢材料的反应机械合金化合成及其放氢性能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松林 刘燚 +3 位作者 崔建民 杨文智 李浩鹏 何轶伦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共6页
以Mg和Fe元素粉末为原料,在双行星式球磨机的氢气气氛中反应球磨,合成Mg2FeH6储氢材料。探讨分别采用Mg和Fe原料配比为化学计量(2:1)和非化学计量(3:1)直接反应球磨,以及采用将Mg和Fe混合粉末在氩气气氛中预磨20 h后再通氢反应等球磨方... 以Mg和Fe元素粉末为原料,在双行星式球磨机的氢气气氛中反应球磨,合成Mg2FeH6储氢材料。探讨分别采用Mg和Fe原料配比为化学计量(2:1)和非化学计量(3:1)直接反应球磨,以及采用将Mg和Fe混合粉末在氩气气氛中预磨20 h后再通氢反应等球磨方式。研究结果表明:Mg和Fe以非化学计量比(3:1)在氢气气氛中直接球磨所得样品,Mg2FeH6的合成产率最高,达到83.7%;DSC和TGA测试显示样品实际放氢量为2.91%,Mg和Fe以化学计量比(2:1)直接反应球磨得到的Mg2FeH6具有最低的起始放氢温度20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镁基储氢材料 反应机械合金化 球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2O_3-Y_2O_3-ZrO_2低团聚纳米复合陶瓷粉末的制备 被引量:3
8
作者 周伍喜 李松林 +3 位作者 刘鹤安 何轶伦 刘怀菲 汤盛龙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34-939,共6页
以ZrOCl2.8H2O、Y(NO3)3.6H2O和La2O3为原料,聚乙二醇(PEG)为分散剂,无水乙醇/水(醇水体积比为5:1)和水为溶剂,在溶胶和溶液体系中采用反向共沉淀方法,制备0.6%La2O3-4.473%Y2O3-ZrO2(LaYSZ,摩尔分数)纳米复合陶瓷粉末。通过透射电镜、... 以ZrOCl2.8H2O、Y(NO3)3.6H2O和La2O3为原料,聚乙二醇(PEG)为分散剂,无水乙醇/水(醇水体积比为5:1)和水为溶剂,在溶胶和溶液体系中采用反向共沉淀方法,制备0.6%La2O3-4.473%Y2O3-ZrO2(LaYSZ,摩尔分数)纳米复合陶瓷粉末。通过透射电镜、扫描电镜、X线衍射等表征。结合胶体稳定性的DLVO理论分析以醇水为溶剂制备的LaYSZ粉末团聚程度低、粒径细小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以醇水为溶剂时,随着加热反应时间增加LaYSZ粉末的比表面积增加,加热反应7 h,采用反向滴淀方式制备的LaYSZ粉末的粒径约为15 nm,粉末团聚少;以水为溶剂时,采用反向滴淀方式制备的LaYSZ粉末粒径约为100 nm,粉末团聚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纳米粉末 稀土共掺杂二氧化锆 醇水溶剂 反向共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doped mesoporous carbons derived from soybeans: A highly efficient and low-cost non-precious metal catalyst for ORR 被引量:2
9
作者 WU Qiu-mei DENG Da-kuan +3 位作者 HE Yi-lun ZHOU Zhong-cheng SANG Shang-bin ZHOU Zhi-hu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2期344-355,共12页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plays a crucial role in many energy storage and conversion devices.Currently,the development of inexpensive and high-performance carbon-based non-precious-metal ORR catalysts in alkaline ...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plays a crucial role in many energy storage and conversion devices.Currently,the development of inexpensive and high-performance carbon-based non-precious-metal ORR catalysts in alkaline media still gains a wide attention.In this paper,the mesoporous Fe-N/C catalysts were synthesized through SiO2-mediated templating method using biomass soybeans as the nitrogen and carbon sources.The SiO2 templates create a simultaneous optimization of both the surface functionalities and porous structures of Fe-N/C catalysts.Detailed investigations indicate that the Fe-N/C3 catalyst prepared with the mass ratio of SiO2 to soybean being 3:4 exhibits brilliant electrocatalytic performance,excellent long-term stability and methanol tolerance for the ORR,with the onset potential and the half-wave potential of the ORR being about 0.890 V and 0.783 V(vs RHE),respectively.Meanwhile,the desired 4-electron transfer pathway of the ORR on the catalysts can be observed.It is significantly proposed that the high BET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the appropriate pore-size,as well as the high pyridinic-N and total nitrogen loadings may play key roles in enhancing the ORR performance for the Fe-N/C3 catalyst.These results suggest a feasible route based on the economical and sustainable soybean biomass to develop inexpensive and highly efficient non-precious metal electrochemical catalysts for the OR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mass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ELECTRO-CATALYST nitrogen-doped carb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