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包裹体的拉曼光谱测定 被引量:13
1
作者 何谋春 吕新彪 王群英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81-183,共3页
作者采用激光拉曼光谱微观分析技术,对矿物中的有机包裹体内的分子成分进行测定。该文对测定过程的样品要求、包裹体寻找、测试条件的选择、拉曼信号的判断、谱图处理以及影响因素和背景扣除等作了详细介绍。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具有微观... 作者采用激光拉曼光谱微观分析技术,对矿物中的有机包裹体内的分子成分进行测定。该文对测定过程的样品要求、包裹体寻找、测试条件的选择、拉曼信号的判断、谱图处理以及影响因素和背景扣除等作了详细介绍。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具有微观、原位、多相态、高分辨、稳定性好等特点,是测定有机包裹体成分的快速有效的方法,可为含油气盆地分析、油气成藏、资源评价和勘探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包裹体 拉曼光谱 测定 含油气盆地 油气成藏 资源评价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元江红宝石中包裹体的拉曼光谱特征 被引量:9
2
作者 何谋春 朱选民 洪斌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5-27,共3页
采用激光拉曼光谱对云南元江红宝石中的包裹体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云南元江红宝石中含有锆石、方解石、磷灰石及金红石等结晶矿物包裹体。对红宝石中矿物包裹体的拉曼光谱的归属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红宝石 包裹体 拉曼光谱 云南 锆石 方解石 磷灰石 金红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上宫金矿成矿热力学条件及成矿机制 被引量:10
3
作者 胡新露 姚书振 +4 位作者 何谋春 熊索菲 丁振举 宫勇军 谭满堂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962-4971,共10页
在对上宫金矿床进行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群体成分分析以及部分矿物的电子探针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热力学原理和方法,计算各成矿阶段流体的热力学参数,进而探讨金的迁移形式和沉淀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上宫金矿床的成矿流体是一种... 在对上宫金矿床进行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群体成分分析以及部分矿物的电子探针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热力学原理和方法,计算各成矿阶段流体的热力学参数,进而探讨金的迁移形式和沉淀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上宫金矿床的成矿流体是一种中温(197~271℃)、中低压(25~100 MPa)、低盐度(NaCleqv,1.4%~9.7%)、酸性(pH=2.71~4.92)、还原性(2O lg f=-41.98^-35.30)的含碲(2Te lg f=-15.2^-9.5)流体。成矿流体中硫的主要溶解类型为H2S,Au在流体中主要以AuHS形式迁移,其次为Au(HS)2-。从早阶段到晚阶段,成矿流体的温度降低、HS-活度减小、氧逸度降低、pH升高,导致溶液中金的溶解度降低(AuHS和Au(HS)2-活度减小),从而使金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泥石地质温度计 热力学 迁移形式 成矿机制 上宫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金刚石中矿物包裹体标型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12
4
作者 亓利剑 唐左军 +3 位作者 吕新彪 何谋春 张帆 苗青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27-34,共8页
辽宁金刚石中矿物包裹体的化学成分和组合特征属于典型的橄榄岩壁,具有重要标型意义的矿物包裹体主要有镁橄榄石、铬镁铝榴石、铬铁矿等.由单晶金刚石与微晶金刚石相互交替生长而构成的结构环带以及由成分复杂的壳源物质构成的成分环... 辽宁金刚石中矿物包裹体的化学成分和组合特征属于典型的橄榄岩壁,具有重要标型意义的矿物包裹体主要有镁橄榄石、铬镁铝榴石、铬铁矿等.由单晶金刚石与微晶金刚石相互交替生长而构成的结构环带以及由成分复杂的壳源物质构成的成分环带,分别具有重要的成因意义.以EPMA、LRM及宝石显微镜为研究手段,从金刚石中矿物包裹体标型特征这一角度,揭示了辽宁部分金刚石的不平密结晶作用过程具不连续性和多阶段性;金伯利岩岩浆在侵位过程中,其侵入速率曾发生过周期性变化,并发生再结晶而形成金刚石。进一步验证了辽宁大多数金刚石不属岩浆结晶产物而是地幔捕虏晶这一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钢石 矿物包裹体 标型特征 辽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组装金纳米粒子薄膜SERS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余海湖 何谋春 +1 位作者 周灵德 姜德生 《胶体与聚合物》 2003年第2期10-12,共3页
采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制备了金纳米粒子薄膜,研究了薄膜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活性。自组装金纳米粒子薄膜具有明显的SERS效应,其中2双层薄膜的增强效应最强。金纳米粒子相互靠近但又不至于连通的状态具有最强的增强效果。若金纳米粒... 采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制备了金纳米粒子薄膜,研究了薄膜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活性。自组装金纳米粒子薄膜具有明显的SERS效应,其中2双层薄膜的增强效应最强。金纳米粒子相互靠近但又不至于连通的状态具有最强的增强效果。若金纳米粒子通过点、面接触形成连通网络,将导致入射光激发表面等离子体波的机率下低,使增强效果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自组装法 制备 金纳米粒子 单层膜 多层膜 SERS活性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