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多发性浅表型基底细胞癌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附6例报告
1
作者
何萍秀
夏碧霞
+2 位作者
吴忆
刘凯
程丽芳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5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浅表型基底细胞癌(sBCC)的临床与组织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多发性sBCC的临床与组织病理学特点。结果6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71.66岁,病程中位数为2年。5例(83.33%)患者的皮疹位于曝光部位,皮损多表现为红斑或斑块,表...
目的探讨多发性浅表型基底细胞癌(sBCC)的临床与组织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多发性sBCC的临床与组织病理学特点。结果6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71.66岁,病程中位数为2年。5例(83.33%)患者的皮疹位于曝光部位,皮损多表现为红斑或斑块,表面有糜烂、结痂和溃疡。组织病理检查显示2例(33.33%)合并其他亚型BCC。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33.33%,误诊为日光性角化病及皮肤鳞状细胞癌各2例。结论多发性sBCC多见于老年人头部,皮疹以糜烂结痂性红斑及斑块为主,临床易误诊,组织病理学检查可确诊,组织学上常合并其他病理亚型。对其正确认识有利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癌
多发性
浅表型
临床及病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天性丛状血管瘤1例
2
作者
何萍秀
程丽芳
+1 位作者
吴忆
夏碧霞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3年第6期558-560,共3页
报告1例先天性丛状血管瘤。患者男,5岁,右肩胛部暗红色斑块5年。皮肤科检查:右肩胛部见一大小约5.0 cm×4.0 cm暗红色浸润性斑块,表面光滑,边缘呈堤状隆起,中央凹陷于周围正常皮肤约4 mm,质硬。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全层见多个肿...
报告1例先天性丛状血管瘤。患者男,5岁,右肩胛部暗红色斑块5年。皮肤科检查:右肩胛部见一大小约5.0 cm×4.0 cm暗红色浸润性斑块,表面光滑,边缘呈堤状隆起,中央凹陷于周围正常皮肤约4 mm,质硬。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全层见多个肿瘤细胞团块,由毛细血管和大小均一的梭形或类圆形内皮细胞组成,成“炮弹”样分布。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CD31(+),CD34(+),Ki-67(+,<1%)。诊断:先天性丛状血管瘤。行皮损完整切除,随访1年半无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丛状
血管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发性浅表型基底细胞癌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附6例报告
1
作者
何萍秀
夏碧霞
吴忆
刘凯
程丽芳
机构
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
出处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5年第2期97-101,共5页
基金
江西省皮肤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科研项目(20212BCG74003)。
文摘
目的探讨多发性浅表型基底细胞癌(sBCC)的临床与组织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多发性sBCC的临床与组织病理学特点。结果6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71.66岁,病程中位数为2年。5例(83.33%)患者的皮疹位于曝光部位,皮损多表现为红斑或斑块,表面有糜烂、结痂和溃疡。组织病理检查显示2例(33.33%)合并其他亚型BCC。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33.33%,误诊为日光性角化病及皮肤鳞状细胞癌各2例。结论多发性sBCC多见于老年人头部,皮疹以糜烂结痂性红斑及斑块为主,临床易误诊,组织病理学检查可确诊,组织学上常合并其他病理亚型。对其正确认识有利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关键词
基底细胞癌
多发性
浅表型
临床及病理分析
Keywords
basal cell carcinoma
multiple
superficial
clinicopathological analysis
分类号
R739.5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天性丛状血管瘤1例
2
作者
何萍秀
程丽芳
吴忆
夏碧霞
机构
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
出处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3年第6期558-560,共3页
基金
江西省皮肤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科研项目(20212BCG74003)。
文摘
报告1例先天性丛状血管瘤。患者男,5岁,右肩胛部暗红色斑块5年。皮肤科检查:右肩胛部见一大小约5.0 cm×4.0 cm暗红色浸润性斑块,表面光滑,边缘呈堤状隆起,中央凹陷于周围正常皮肤约4 mm,质硬。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全层见多个肿瘤细胞团块,由毛细血管和大小均一的梭形或类圆形内皮细胞组成,成“炮弹”样分布。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CD31(+),CD34(+),Ki-67(+,<1%)。诊断:先天性丛状血管瘤。行皮损完整切除,随访1年半无复发。
关键词
先天性
丛状
血管瘤
Keywords
congenita:l
ttufted
angioma
分类号
R732.2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多发性浅表型基底细胞癌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附6例报告
何萍秀
夏碧霞
吴忆
刘凯
程丽芳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先天性丛状血管瘤1例
何萍秀
程丽芳
吴忆
夏碧霞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