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九十自我学术评述 被引量:9
1
作者 何兹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14,共10页
我的史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社会史 (周到隋唐 )、汉唐佛教寺院经济和汉唐兵制三个领域 ,用力最多的是中国社会史。 2 0世纪 30年代 ,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形态 ,提出了魏晋之际 (或汉魏之际 )封建说 ,后来 ,... 我的史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社会史 (周到隋唐 )、汉唐佛教寺院经济和汉唐兵制三个领域 ,用力最多的是中国社会史。 2 0世纪 30年代 ,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形态 ,提出了魏晋之际 (或汉魏之际 )封建说 ,后来 ,不断丰富、发展 ,到今天还在坚持。此外 ,对有关中国古代社会发展道路的其他一些重大问题 ,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如 :殷周时代 (盘庚到春秋 )是氏族部落向国家的过渡阶段 ,可称为部落国家或早期国家 ;战国秦汉时期是古代社会 ,是城市支配农村的时代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社会的显著特征是自然经济、依附关系和户口分割 ,等等。在近 70年的学术生涯里 ,形成了自己的学术风格 :宏观、微观并重 ,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研究 《中国古代社会》 社会史 中国 魏晋时期 封建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释“小康社会” 被引量:1
2
作者 何兹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23,共4页
为更深入地学习和领会中共十六大文件精神 ,北京市社科联与北京师范大学于去年 1 2月份联合邀请在京的部分中外专家学者举办 2 0 0 2年学术前沿论坛 ,现将其中有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学术讲演用笔谈或专论的形式发表 ,以飨读者。
关键词 邓小平 江泽民 中国 社会主义 社会生产 社会生活水平 生产关系 “小康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发展史中的元代社会 被引量:10
3
作者 何兹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9-47,共9页
蒙古人进入中原的时候,汉人社会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商业发达,城市发展,农民身分大体已从不自由半自由的依附关系中解脱出来,契约关系已大体代替了依附关系。尽管宋、金佃户身分仍是比较低下的,但究竟已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部曲... 蒙古人进入中原的时候,汉人社会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商业发达,城市发展,农民身分大体已从不自由半自由的依附关系中解脱出来,契约关系已大体代替了依附关系。尽管宋、金佃户身分仍是比较低下的,但究竟已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部曲、客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户 元史 元代社会 蒙古人 奴隶制 中国社会发展 汉人社会 工匠 耶律楚材 主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教经律关于僧尼私有财产的规定 被引量:13
4
作者 何兹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6期79-92,共14页
一九八○年十月间,我根据唐朝大和尚释道宣的《行事钞》(书的全名是《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和《量处轻重仪》写了一篇《佛教经律关于寺院财产和僧尼私有财产的规定》。文章的第一部分已用《佛教经律关于寺院财产的规定》为题发表... 一九八○年十月间,我根据唐朝大和尚释道宣的《行事钞》(书的全名是《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和《量处轻重仪》写了一篇《佛教经律关于寺院财产和僧尼私有财产的规定》。文章的第一部分已用《佛教经律关于寺院财产的规定》为题发表在《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一期。这里发表的是文章的第二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僧尼 私有财产 佛教 《大正藏》 僧众 奴婢 书卷 比丘 坐具 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汉地主与魏晋南北朝地主的不同 被引量:2
5
作者 何兹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31-39,共9页
我是汉魏之际封建论者。这篇文章不谈社会分期问题,只谈秦汉和魏晋南北朝的地主阶级情况。但我以为,通过这两个时期地主阶级情况的比较,会有助于对社会分期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 地主阶级 魏晋南北朝时期 秦汉时期 编户 奴隶 平民 奴婢 特权 宋书 荫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国时期“贵”的没落和“贤”的升起 被引量:1
6
作者 何兹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5期17-20,共4页
西周春秋,是氏族世袭贵族统治下的早期国家阶段,周王、诸侯以及执政的公卿大夫都是世袭贵族。他们是靠血缘关系——氏族贵族,才取得政治地位的。
关键词 氏族贵族 世袭贵族 管仲 战国时期 周王 卿大夫 吴起 国君 陪臣 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史笔谈(二)——西周春秋的国家 被引量:1
7
作者 何兹 《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1期28-29,共2页
对西周春秋国家性质,有几点不成熟想法,不知是否对头。一,西周春秋是早朝国家。国家已经出现,但仍带有浓厚的由部落到国家过渡的气味。这时朝,氏族部落组织仍是社会结构的基础。周灭商,商人一族族的分给姬姓贵族带出去组成国家。商周两... 对西周春秋国家性质,有几点不成熟想法,不知是否对头。一,西周春秋是早朝国家。国家已经出现,但仍带有浓厚的由部落到国家过渡的气味。这时朝,氏族部落组织仍是社会结构的基础。周灭商,商人一族族的分给姬姓贵族带出去组成国家。商周两族靠“盟”来固定和维持两族间的关系。西周初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时期 先秦史 氏族部落 西周初年 周春秋 商周 郑桓公 周王 诸侯国 战国七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宋书·恩倖传序》书后 被引量:1
8
作者 何兹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6期15-17,共3页
沈约《宋书·恩幸传序》有如下一段话:“夫君子小人,类物之通称。蹈道则为君子,违之则为小人。屠钓,卑事也,版筑,贱役也,太公起为周师,傅说去为殷相。非论公侯之世,鼎食之资,明扬幽仄,唯才是与。逮于二汉,兹道未革。胡... 沈约《宋书·恩幸传序》有如下一段话:“夫君子小人,类物之通称。蹈道则为君子,违之则为小人。屠钓,卑事也,版筑,贱役也,太公起为周师,傅说去为殷相。非论公侯之世,鼎食之资,明扬幽仄,唯才是与。逮于二汉,兹道未革。胡广累世农夫,伯始致位公相;黄宪牛医之子,叔度名重京师。……侍中身奉奏事,又分掌御服。东方朔为黄门侍郎,执戟殿下。郡县掾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书 氏族贵族 沈约 作官 刘邦 世族 战国秦汉 中书舍人 魏晋南北朝 宋文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代名师》序
9
作者 何兹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3-24,共2页
这本书里,我们介绍了我国历史上五十二位有名的教育家。他们之中,有的是终生从事教育事业,有的在教育思想方面作出了贡献,有的既是教育家又是教育思想家。
关键词 代名 教育家 孔子 仁政 学在官府 以吏为师 万世师表 教育思想家 唯物论者 教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国史》自序
10
作者 何兹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09-111,共3页
《三国史》自序这本"三国史"是1984年原教育部约定的一本高等院校文科教材。当时写了一大部分,没有写完,因为赶别的工作,就放下了。这两年又拾起来写,断断续续,现在才算写完了。时过境迁,这几年文科教材似乎不怎么提了。但... 《三国史》自序这本"三国史"是1984年原教育部约定的一本高等院校文科教材。当时写了一大部分,没有写完,因为赶别的工作,就放下了。这两年又拾起来写,断断续续,现在才算写完了。时过境迁,这几年文科教材似乎不怎么提了。但不管如何,这本书,是我作为教材写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史 陈寿的《三国志》 司马迁 历史事实 相对真理 历史家 《资治通鉴》 现代汉语 文化素质 政治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魏文明太皇太后——中国历史上一位女政治家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兹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61年第4期38-42,共5页
北魏孝文帝是中国历史上出名的皇帝。他在中国历史发展中,起过一定的好作用。北魏孝文帝作过两件大事,一是均田,一是促进汉化。均田制的实行,对于抑制豪强大地主的土地兼并,减轻人民的租调负担,恢复五胡十六国时期以来遭受破坏的... 北魏孝文帝是中国历史上出名的皇帝。他在中国历史发展中,起过一定的好作用。北魏孝文帝作过两件大事,一是均田,一是促进汉化。均田制的实行,对于抑制豪强大地主的土地兼并,减轻人民的租调负担,恢复五胡十六国时期以来遭受破坏的农业生产,都起了好作用。汉化政策的实行对于促进鲜卑族的文化发展,促进鲜卑、汉族间的友好关系,以及改变已经落后于时代的狭隘的民族界限,都起了好作用。这两件事对当时的人民都是有好处的,对中国历史发展起过进步作用,因而孝文帝在历史评价上,就占有一定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孝文帝 女政治家 太皇太后 冯氏 冯太后 《北史》 中国历史 均田制 太和 李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城乡关系看两汉和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的变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兹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58年第2期103-114,104-113,共12页
原始公社时期,没有城乡之分。城乡的分离,是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农业分离和商品——货市关系发展的结果。手工业离开农业而独立,进一步促进了交换,商品生产也跟着出现了。手工业、商品生产汇聚的地方,物品交易进行的地方... 原始公社时期,没有城乡之分。城乡的分离,是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农业分离和商品——货市关系发展的结果。手工业离开农业而独立,进一步促进了交换,商品生产也跟着出现了。手工业、商品生产汇聚的地方,物品交易进行的地方,城市就慢慢发展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 司马 魏晋南北朝 城乡关系 迂说 晋书 坞堡 三国志 王符 社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官渡之战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兹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64年第1期27-36,共10页
官渡之战是毛主席曾在《中国革命故争的故略问题》和《论持久战》中指出过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有名战例。战事发生在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这时袁绍占有冀、幽、青、并四州(今河北和山东、山西一部分),曹操占有兖、豫和司隶(... 官渡之战是毛主席曾在《中国革命故争的故略问题》和《论持久战》中指出过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有名战例。战事发生在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这时袁绍占有冀、幽、青、并四州(今河北和山东、山西一部分),曹操占有兖、豫和司隶(今河南中部、东部和山东西部)。就所处的地理形势看,曹操不如袁绍。兖州是四战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操 官渡之战 延津 刘备 冀州 青州 兵力 武帝 郭嘉 太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