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端气候事件冲击下“碳—金融”系统跨市场风险溢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娟 何苗苗 杨明远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45,共15页
选取四个重大极端气候事件,运用TVP—VAR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对中国“碳—金融”系统的风险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碳—金融”系统存在显著的双向风险溢出效应,风险承受的主要市场也是风险对外溢出的主要来... 选取四个重大极端气候事件,运用TVP—VAR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对中国“碳—金融”系统的风险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碳—金融”系统存在显著的双向风险溢出效应,风险承受的主要市场也是风险对外溢出的主要来源;第二,当极端气候事件发生时,“碳—金融”系统的总风险溢出水平显著上升,其影响幅度因事件突发性、气候事件特定属性和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而异;第三,各金融子市场的净风险溢出效应在极端气候事件冲击下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保险市场始终为风险输出者,多元金融市场则为风险承受者。在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的背景下,建议相关部门建立气候风险监测和预警体系,强化保险市场的气候风险管控能力,增强多元金融市场的气候风险承受能力,有效防范风险的跨市场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金融”系统 极端气候事件 气候风险 溢出效应 保险市场 金融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时代工作自主权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炳成 何苗苗 赵静怡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8,共10页
随着传统业务与数字技术的逐渐融合,工作新场景、新业态对员工的数字知识与技能提出更高要求,需要赋予员工工作自主权来提升自身数字素养,以便更好地推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但当前的研究对二者的作用路径与机理还缺乏深入的探讨。为此,... 随着传统业务与数字技术的逐渐融合,工作新场景、新业态对员工的数字知识与技能提出更高要求,需要赋予员工工作自主权来提升自身数字素养,以便更好地推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但当前的研究对二者的作用路径与机理还缺乏深入的探讨。为此,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探讨了数字化时代员工工作自主权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以及工作重塑的中介作用与包容型领导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化时代员工的工作自主权会对商业模式创新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2)工作重塑在工作自主权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包容型领导不仅能够强化数字化时代工作重塑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而且能够强化工作自主权通过工作重塑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效应。因此,在数字化时代,企业管理者应给予员工一定的工作自主权,为他们的工作重塑行为提供必要的数字化资源支持,同时采取包容型的领导风格,缓解员工因数字化新工作要求带来的压力与疲惫,使其有意愿与精力投身于商业模式创新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 工作自主权 工作重塑 商业模式创新 包容型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册制下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提升路径研究——基于内外部监督视角和fsQCA方法
3
作者 王娟 何苗苗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2,共5页
本研究立足于制度环境与内外部监督的视角,选取了2022年科创板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深入研究了注册制下多重复杂因素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协同影响,旨在探寻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有效路径。... 本研究立足于制度环境与内外部监督的视角,选取了2022年科创板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深入研究了注册制下多重复杂因素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协同影响,旨在探寻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有效路径。研究发现:单个影响因素难以促使上市公司达到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而不同因素组合的构型具有显著差异;共有4条驱动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路径,归结为内外协力型和综合治理型两种模式;非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驱动机制也存在3条路径,且与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驱动路径存在非对称性关系。研究结论可以为注册制下的政府和企业提升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提供有益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册制 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制度环境 内外部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干热河谷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对降雨响应
4
作者 何苗苗 刘芝芹 +2 位作者 王克勤 金奕彤 金哲浩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6,共8页
为探究干热河谷地区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其对降雨的响应,选取位于元谋干热河谷流域的草地、青枣林地、银合欢林地、坡耕地为研究对象,运用HOBOH21_USB土壤水分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土壤含水量,同时使用TE525 mm翻斗式雨量筒测定2021年1—12... 为探究干热河谷地区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其对降雨的响应,选取位于元谋干热河谷流域的草地、青枣林地、银合欢林地、坡耕地为研究对象,运用HOBOH21_USB土壤水分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土壤含水量,同时使用TE525 mm翻斗式雨量筒测定2021年1—12月的降雨量,以探明该流域土壤水分时间变化特征和垂直变化特征及各土层土壤含水量对不同级别降雨的响应。结果显示:(1)研究区4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季节变化可划分为稳定期(1—5月)、快速增长期(6—7月)、稳升期(8—9月)和消耗期(10—12月)。(2)土壤水分含量垂直变化整体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小部分土层与总趋势有偏差。(3)在小雨(0.1~10 mm)情况下,4个样地均只有0~20 cm土层水分含量有微弱响应;在中雨(10.1~25 mm)条件下,降雨量对各样地的0~40 cm土层含水量产生补给作用;在大雨(25.1~50 mm)条件下,降雨量对各样地补给范围扩大到60 cm土层;在暴雨(>50 mm)情况下,各个样地各个土层均对降雨量有反应。结果表明:从土壤水分时空变化以及降雨响应整体来看,在该区域坡耕地比造林地更易储存土壤水分。研究结果可为气候炎热少雨,蒸发量远远大于降雨量的元谋干热河谷地区植被重建和生态恢复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土壤水分 时空变化 金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益气活血法探析冠心病心绞痛 被引量:21
5
作者 刘莉 何苗苗 +1 位作者 金娟 杜爱芬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13-615,共3页
随着现代研究的不段深入,各种学说的提出,如脂质浸润学说、炎症反应学说、内皮损伤学说等,根据传统医学气血相关理论的逐步研究及对气虚血瘀病机的认识,作者以之为切入点分析了冠心病心绞痛机制研究概况,思考了益气活血法的立法依据,确... 随着现代研究的不段深入,各种学说的提出,如脂质浸润学说、炎症反应学说、内皮损伤学说等,根据传统医学气血相关理论的逐步研究及对气虚血瘀病机的认识,作者以之为切入点分析了冠心病心绞痛机制研究概况,思考了益气活血法的立法依据,确定了益气活血法充分发挥其对机体多角度整体调节的作用,从而体现了益气活血法的广泛应用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并为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及远期预后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益气活血法 气虚血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新型太阳能通风窗在香港地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裴刚 周天泰 +2 位作者 季杰 何伟 何苗苗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2-286,共5页
介绍了两种新型太阳能通风窗的原理和结构,以已有的控温热箱为基础,建立了太阳能通风窗实验平台,在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对普通单层窗、自然通风双层窗、强迫通风双层窗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普通单层窗,在基本满足室内采光... 介绍了两种新型太阳能通风窗的原理和结构,以已有的控温热箱为基础,建立了太阳能通风窗实验平台,在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对普通单层窗、自然通风双层窗、强迫通风双层窗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普通单层窗,在基本满足室内采光要求的前提下,自然通风双层窗可以减少室内得热的38%;强迫通风双层窗可以减少室内得热的62%,明显降低了空调系统的冷负荷和能源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通风窗 室内得热 室内采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AML1-ETO融合蛋白转录结合位点在基因组水平的分布规律 被引量:1
7
作者 何苗苗 石建涛 +4 位作者 朱雪华 金雯 王萍 张济 王侃侃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553-558,共6页
本研究探讨白血病t(8;21)染色体易位形成的融合癌蛋白AML1-ETO在2、9、19号3条染色体上基因组水平的结合位点分布,从而探索其在白血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异常的转录调控模式,为靶向治疗药物研发以及临床治疗方案优化提供理论基础。应用染色... 本研究探讨白血病t(8;21)染色体易位形成的融合癌蛋白AML1-ETO在2、9、19号3条染色体上基因组水平的结合位点分布,从而探索其在白血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异常的转录调控模式,为靶向治疗药物研发以及临床治疗方案优化提供理论基础。应用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与高通量的基因芯片相结合的ChIP-on-chip技术,使用覆盖上述3条染色体上所有基因组信息的瓦式基因芯片,在具有t(8;21)染色体易位的Kasumi细胞株上展开研究。实验分为抗ETO特异抗体组和随机打断基因组DNA对照组。通过MAT方法分析ETO抗体组相对于对照组的富集片段;应用CEAS分析工具分析富集片段在基因组上的分布特征,并进一步通过功能富集分析方法挖掘其中潜藏的生物学意义。结果表明:ETO抗体组在2、9、19号染色体上共得到富集片段588条,这些片段在基因组的定位分布特征如下:5.96%位于基因启动子区域,5.49%位于基因外显子区域,48.86%位于增强子区域,37.35%位于基因内含子区域,1.27%位于即时下游区域,0.87%位于3'UTR,0.2%位于5'UTR。进一步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参与代谢调节、细胞增殖、信号传导等功能的模块在AML1-ETO的潜在靶基因中富集。结论:AML1-ETO融合蛋白在基因组上的结合位点过半分布在经典转录因子结合区域(启动子、5'UTR和增强子),其余近半分布在非经典的区域,其下游调控的分子网络广泛涉及多种重要功能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基因组分布特征 ChIP—on—chip AML1-ET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维时间序列异常检测的时空图卷积网络 被引量:3
8
作者 王静 何苗苗 +1 位作者 丁建立 李永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0-181,共12页
针对现有多维时间序列异常检测模型对局部和全局时空依赖性捕获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空图卷积网络的多维时间序列异常检测模型。首先,在时间维度上利用扩张因果卷积和多头自注意力机制,分别捕获短期和长期时间依赖性,并且引入... 针对现有多维时间序列异常检测模型对局部和全局时空依赖性捕获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空图卷积网络的多维时间序列异常检测模型。首先,在时间维度上利用扩张因果卷积和多头自注意力机制,分别捕获短期和长期时间依赖性,并且引入通道注意力来学习不同通道的重要性权重;其次,在空间维度上利用静态图学习层根据节点嵌入构建静态图邻接矩阵,旨在捕获多维时间序列数据的全局空间依赖性,同时利用动态图学习层构建一系列演化的图邻接矩阵,旨在建模局部动态的空间依赖性;最后,联合优化重构模型和预测模型,通过重构误差和预测误差计算异常分数,然后比较阈值和异常分数的关系,进而检测异常。在MSL、SMAP和SWaT三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异常检测性能指标F1分数方面优于OmniAnomaly、MTAD-GAT和GDN等相关的基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卷积网络 时空依赖 多维时间序列 异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蛋清氨基酸水解液的酶法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邱朝坤 胡艳苹 +2 位作者 何苗苗 马丽丽 范露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10,共5页
以鸭蛋清为原料,采用酶法制备氨基酸水解液,以水解度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酶解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风味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同步酶解,两者酶活比为1∶4,总加酶量为20000U/g,最佳酶解时间为6h,酶解温度为60... 以鸭蛋清为原料,采用酶法制备氨基酸水解液,以水解度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酶解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风味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同步酶解,两者酶活比为1∶4,总加酶量为20000U/g,最佳酶解时间为6h,酶解温度为60℃,酶解pH 7.5,料液比为1∶3,此时鸭蛋清氨基酸水解液的水解度达到最大的23.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蛋清 氨基酸 水解 水解度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塑用经编汽车内饰面料延伸和热收缩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慰来 易定红 +1 位作者 何苗苗 张建福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2-126,共5页
设计了2种不同组织结构的经编织物,将其与非织造布复合作为汽车内饰面料。测试并评价经编布延伸性能,结合注塑工艺对复合前后的织物进行120、140、160、180℃热处理,分析单布及复合布的热收缩性能。结果表明:2种经编布经、纬向动、静态... 设计了2种不同组织结构的经编织物,将其与非织造布复合作为汽车内饰面料。测试并评价经编布延伸性能,结合注塑工艺对复合前后的织物进行120、140、160、180℃热处理,分析单布及复合布的热收缩性能。结果表明:2种经编布经、纬向动、静态延伸率均在22%~60%之间,具有尺寸稳定性及高回弹性,能满足高档汽车内饰设计型面要求;复合前后织物热缩率均随热处理温度升高而增加,同一温度下,经编单布热缩率纬向大于经向,非织造布经向大于纬向,复合后,织物经、纬向热缩率差距明显缩小,各向异性得到改善。通过提高热定型温度或选择合适的经编组织结构,可以消除高温注塑时出现表面起皱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编面料 汽车内饰复合面料 动、静态延伸率 热收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PTH-Fc/PLCL/SF静电纺丝屏障膜的构建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艺丹 何苗苗 +5 位作者 刘加涛 刘艳云 刘玉慧 徐宁 唐一月 余占海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13-918,共6页
目的: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携载PTH-Fc的PLCL/SF三维纤维纳米屏障膜,并研究其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能力、机械强度和调节细胞活动的能力。方法:制备PTH-Fc/PLCL/SF屏障膜,并与PLCL/SF屏障膜对照,扫描电镜研究其降解前后微观形貌,拉伸实... 目的: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携载PTH-Fc的PLCL/SF三维纤维纳米屏障膜,并研究其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能力、机械强度和调节细胞活动的能力。方法:制备PTH-Fc/PLCL/SF屏障膜,并与PLCL/SF屏障膜对照,扫描电镜研究其降解前后微观形貌,拉伸实验研究其机械强度,MTT测试与细胞粘附性实验研究屏障膜的生物相容性,茜素红染色研究携载PTH-Fc缓释是否可以影响细胞成骨分化。结果:PTH-Fc/PLCL/SF屏障膜纳米纤维丝均一光滑。PTH-Fc/PLCL/SF与PLCL/SF屏障膜断裂强度为(5.56±0.18)MPa、(5.42±0.03)MPa,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TH-Fc/PLCL/SF生物降解能力优异,PTH-Fc/PLCL/SF与PLCL/SF屏障膜均可以促进细胞增殖(P<0.05),两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但PTH-Fc/PLCL/SF能促进细胞分化。结论:PTH-Fc/PLCL/SF屏障膜有良好的机械强度、适宜的降解能力,能促进BMMSCs细胞增殖与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PTH-Fc 引导骨再生 屏障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泡沫包裹铁电极的制备及其在电解脱色染料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薛富民 张孝亮 +1 位作者 杨胜韬 何苗苗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2-26,30,共6页
通过水热还原氧化石墨烯在铁电极表面原位生长石墨烯泡沫的方法制得了石墨烯泡沫包裹铁电极(GS-Fe电极),并将其应用于多种染料的电解脱色。结果表明:在相同电流密度下,GS-Fe电极的电解反应速率常数是铁电极的5倍;加入电解质对电解效率... 通过水热还原氧化石墨烯在铁电极表面原位生长石墨烯泡沫的方法制得了石墨烯泡沫包裹铁电极(GS-Fe电极),并将其应用于多种染料的电解脱色。结果表明:在相同电流密度下,GS-Fe电极的电解反应速率常数是铁电极的5倍;加入电解质对电解效率至关重要,其中NaCl是最有效的电解质;对甲烯蓝而言,最佳的电解条件为甲烯蓝初始质量浓度30mg/L、pH 5~7;GS-Fe电极可用于电解脱色刚果红、酸性蓝92和活性蓝R。电解脱色的机制推测主要为间接氧化,Cl^-被氧化成ClO^-,而后ClO^-氧化染料。GS-Fe电极可通过简单清洗再生,电解的脱色率几乎不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泡沫 电解 脱色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H-FC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骨向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艳云 徐宁 +4 位作者 刘玉慧 刘加涛 朱艺丹 何苗苗 余占海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14-618,共5页
目的:评价甲状旁腺激素融合蛋白PTH-FC(parathyroid hormone-Fc)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骨向分化的作用,筛选出PTH-FC诱导BMSCs最佳的作用时间。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BMSCs并... 目的:评价甲状旁腺激素融合蛋白PTH-FC(parathyroid hormone-Fc)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骨向分化的作用,筛选出PTH-FC诱导BMSCs最佳的作用时间。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BMSCs并进行鉴定,以1.0×10^(-9) mol/L PTH-FC成骨诱导液诱导BMSCs作用6h(间歇性给药组)和48h(持续性给药组)通过噻唑蓝(methylthiazolyl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茜素红染色观察PTH-FC对BMSCs增殖和骨向分化的作用。结果:含1.0×10^(-9) mol/L PTH-FC的成骨培养液作用6h间歇性给药组与其他组比较,ALP和茜素红染色结果显著高于其他组;MTT结果显示各实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0×10^(-9) mol/L PTH-FC作用BMSCs 6h的间歇性给药组具有最佳的骨向诱导能力,这提示PTH-FC作为骨诱导生长因子联合BMSCs对骨组织缺损的修复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激素融合蛋白PTH-FC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向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垃圾热解气化炉结构与污染物控制研究
14
作者 任超峰 金金曼 +2 位作者 徐前蒙 何苗苗 黄卓慧 《中国沼气》 CAS 2024年第1期30-35,共6页
随着污染物排放要求的日益严格,焚烧成本进一步提高,热解气化技术以其投资小、运行成本低、污染物排放少的特点,成为焚烧的有效补充并受到了广泛关注。主要通过介绍热解炉的结构特点、技术原理、生成物特性来研究生活垃圾热解炉的技术优... 随着污染物排放要求的日益严格,焚烧成本进一步提高,热解气化技术以其投资小、运行成本低、污染物排放少的特点,成为焚烧的有效补充并受到了广泛关注。主要通过介绍热解炉的结构特点、技术原理、生成物特性来研究生活垃圾热解炉的技术优势,并通过分析生活垃圾热解炉产物的生成环境及生成量来研究生活垃圾热解工艺污染物的排放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 热解气化 可燃气 污染物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流域不同植被覆盖土壤的入渗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15
作者 何苗苗 刘芝芹 +1 位作者 王克勤 雷祖团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1-187,共7页
为掌握滇中高原滇池流域周边不同植被覆盖类型对土壤入渗性能的影响,选用双环入渗法探究土壤入渗特性。以滇池流域典型植被覆盖类型(华山松+云南油杉混交林、云南松纯林、旱冬瓜+麻栎混交林、桉树人工林、灌木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 为掌握滇中高原滇池流域周边不同植被覆盖类型对土壤入渗性能的影响,选用双环入渗法探究土壤入渗特性。以滇池流域典型植被覆盖类型(华山松+云南油杉混交林、云南松纯林、旱冬瓜+麻栎混交林、桉树人工林、灌木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试验测定,揭示土壤入渗特性及影响入渗的特征因子。结果表明:(1)华山松+云南油杉混交林与云南松纯林、旱冬瓜+麻栎混交林、桉树人工林、灌木林相比,土壤容重最小,有机质含量最高,水稳性团聚体最多,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比例明显优于其他林地。(2)5种植被覆盖类型下入渗性能有明显差别,具体入渗性能表征为华山松+云南油杉混交林>旱冬瓜+麻栎混交林>灌木林>云南松纯林>桉树人工林。(3)选择Kostiakov公式、Horton公式、Philip公式,模拟5种典型植被类型覆盖下林地土壤入渗过程,Philip模型对滇池流域土壤入渗过程的拟合效果最佳。(4)5种典型植被类型覆盖下,林地土壤入渗特征与土壤容重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初始入渗速率与非毛管孔隙度、>5 mm水稳性团聚体、>2 mm水稳性团聚体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入渗的5个主要影响因子为>2 mm水稳性团聚体、>5 mm水稳性团聚体、容重、有机质、非毛管孔隙度。研究结果为该研究区水土流失治理和土壤侵蚀防治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流域 土壤入渗 植被覆盖类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与实心玻璃微珠填充PTFE密封材料的性能 被引量:3
16
作者 颜录科 骆睿 +4 位作者 何苗苗 张贵 周茜秀 晁敏 田野菲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31,36,共5页
以中空玻璃微珠(HGM)和实心玻璃微珠(SGM)为填料,利用湿法混料和冷压烧结成型法,分别制备聚四氟乙烯(PTFE)/HGM与PTFE/SGM复合材料,考察两种微珠用量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及压缩与回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GM在其质量分数不超过9%时对... 以中空玻璃微珠(HGM)和实心玻璃微珠(SGM)为填料,利用湿法混料和冷压烧结成型法,分别制备聚四氟乙烯(PTFE)/HGM与PTFE/SGM复合材料,考察两种微珠用量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及压缩与回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GM在其质量分数不超过9%时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不利影响更显著,而HGM在其质量分数高于9%时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不利影响更显著;当HGM质量分数为5%~9%时,复合材料的压缩率较纯PTFE有所提升(高于5%),而回复率不低于50%,可用作高性能密封材料;而PTFE/SGM复合材料的回复率虽然高于PTFE/HGM复合材料,但压缩率最高值未超过5%,在对压缩性能有严格要求时,其仅能用于一般密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玻璃微珠 复合材料 密封 压缩 回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物炭对废水中镉离子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苗苗 赵永强 +5 位作者 梁伟静 郭玲玲 刘怡菲 王雪松 陶姝宇 魏忠平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45-751,共7页
为研究不同生物炭对废水中镉离子的吸附特性,以玉米秸秆、枯树枝、花生壳、核桃壳为生物质材料,在650℃下,对不同农林废弃物材料进行厌氧热解,最终得到4种不同生物炭,并对其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 为研究不同生物炭对废水中镉离子的吸附特性,以玉米秸秆、枯树枝、花生壳、核桃壳为生物质材料,在650℃下,对不同农林废弃物材料进行厌氧热解,最终得到4种不同生物炭,并对其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以及比表面积(BET)表征。研究不同生物炭对溶液中的二价镉离子(Cd^(2+))吸附特性,并分析了其吸附作用机理。探究了溶液中Cd^(2+)初始浓度、体系pH值、生物炭含量和反应时间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生物炭均对废水中Cd^(2+)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其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和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其中花生壳生物炭(H)对镉离子的吸附效果最好,最大吸附量可达19.52mg·g^(-1)。吸附速率最快,在相同条件下30min内即可达到吸附平衡。生物炭对Cd^(2+)的吸附作用受溶液pH值、生物炭投加量等影响。当pH值为6,H对Cd^(2+)的吸附率最大为95.15%;当溶液体积为20mL,生物炭含量为100mg时,H对Cd^(2+)的吸附率可达98.1%。因此,H可作为良好的吸附剂来修复水体镉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重金属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壳聚糖/聚丙烯酸/纳米银的高强抗菌水凝胶 被引量:4
18
作者 颜录科 何苗苗 昝兴杰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22-526,共5页
首先以丙烯酸(AA)和壳聚糖(CS)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通过光聚合法制备了CS/PAA双网络水凝胶,然后将Ag+以硝酸银的形式分散在水凝胶中并通过紫外光辐照获得CS/PAA/纳米银复合水凝胶,并对复合水凝胶的抗菌性能进... 首先以丙烯酸(AA)和壳聚糖(CS)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通过光聚合法制备了CS/PAA双网络水凝胶,然后将Ag+以硝酸银的形式分散在水凝胶中并通过紫外光辐照获得CS/PAA/纳米银复合水凝胶,并对复合水凝胶的抗菌性能进行研究。采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单体含量对水凝胶力学性能以及溶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丙烯酸质量分数为20%,壳聚糖质量分数为5%的情况下,水凝胶的拉伸性能最优。此外,纳米银的引入有效提高了水凝胶的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网络水凝胶 力学性能 溶胀 抗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通氧化铝模板的制备及工艺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苗苗 涂英 +1 位作者 李玉宝 张利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56-5162,共7页
利用高纯铝片采用两步阳极氧化法制得排列高度有序、尺寸可控的单通氧化铝(anodic aluminum oxide templates,AAO)模板,且纳米孔呈六方形结构。分别探究了预处理条件、氧化次数、扩孔时间等对AAO模板尺寸及有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 利用高纯铝片采用两步阳极氧化法制得排列高度有序、尺寸可控的单通氧化铝(anodic aluminum oxide templates,AAO)模板,且纳米孔呈六方形结构。分别探究了预处理条件、氧化次数、扩孔时间等对AAO模板尺寸及有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理利于纳米管形成高度有序结构,并发现二次阳极氧化法比一次阳极氧化法制备的纳米管排列更有序且孔径均匀;在0~75 min内,管孔径与扩孔时间呈线性关系,酸溶液对孔的腐蚀速率为0.601nm/min,在0~120min内,管长度与二次氧化时间呈线性关系,生长速率为0.28μm/min;最佳电解液浓度确定为0.3mol/L。为后续制备非对称丝岛状骨组织再生高分子薄膜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模板 两步阳极氧化法 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钡填充聚四氟乙烯粒料的制备
20
作者 颜录科 骆睿 +4 位作者 何苗苗 谭钧戈 刘明翀 晁敏 田野菲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9,共5页
采用湿法造粒,分别通过球磨分散造粒和两相乳液分散造粒两种方法制备30%BaSO_4填充聚四氟乙烯粒料。筛选造粒方法,确定造粒工艺,对粒料及其模压制品的性能等进行分析评价,并采用偏光显微镜(PO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粒料的外观结... 采用湿法造粒,分别通过球磨分散造粒和两相乳液分散造粒两种方法制备30%BaSO_4填充聚四氟乙烯粒料。筛选造粒方法,确定造粒工艺,对粒料及其模压制品的性能等进行分析评价,并采用偏光显微镜(PO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粒料的外观结构及其模压制品微观结构。结果表明,两相乳液分散造粒比球磨分散造粒效果好,更有利于生产;所得粒料具有表观密度高、平均粒径小,粒径分布窄,粉末流动性好等优点。此外,造粒可使BaSO_4与PTFE混合更均匀,模压制品中产生缺陷的机会变小,力学性能提高,拉伸强度从17 MPa提高到19 MPa以上,断裂伸长率由320%增加到400%以上,与未造粒料相比,提高幅度均已超过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硫酸钡 造粒 模压制品 拉伸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