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遗忘”与“重塑”:美国二战中缅印战区的战争记忆构建
1
作者
雷娟利
何肖祎涵
张思齐
《学术研究》
2025年第8期109-123,178,共16页
作为二战期间连接亚洲战场与太平洋战场的战略枢纽,中缅印战区的战争记忆建构深刻折射出历史记忆的政治性与全球化时代的认知重构。美国对该战区的记忆建构呈现三重辩证维度:国家层面通过官方历史叙述与政策文本,以权力话语形塑战区记...
作为二战期间连接亚洲战场与太平洋战场的战略枢纽,中缅印战区的战争记忆建构深刻折射出历史记忆的政治性与全球化时代的认知重构。美国对该战区的记忆建构呈现三重辩证维度:国家层面通过官方历史叙述与政策文本,以权力话语形塑战区记忆图景;社会层面战争亲历者的个体书写通过代际传承与公共传播转化为集体记忆;学术层面则通过学者的考据研究与理论阐释,持续推动战区历史的重新解读与意义建构。美国中缅印战区记忆的演进轨迹呈现清晰的历时性脉络:战后初期美国在战争创伤与秩序重建中完成战区记忆的初步编码,冷战至后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博弈促使该段记忆经历系统性重塑,21世纪以来的全球化浪潮推动记忆传承模式向跨国史视野拓展。在叙事特征层面,战区记忆的跨种族、跨文化属性导致其呈现出多重性;国际合作与冲突的动态平衡,则塑造了记忆的政治性维度;而美国“先欧后亚”战略的资源配置逻辑,导致该战区历史在主流叙事中长期处于边缘地位。中缅印战区这种“被遗忘”与“被重塑”的双重命运,本质上是二战记忆政治的微观缩影,为解构单一民族国家叙事、重构全球反法西斯战争史观提供了独特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缅印战区
战争记忆
叙事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遗忘”与“重塑”:美国二战中缅印战区的战争记忆构建
1
作者
雷娟利
何肖祎涵
张思齐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出处
《学术研究》
2025年第8期109-123,178,共1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日本藏二战日军南方军师团史文献整理与研究”(23BSS044)
“赣鄱俊才支持计划”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作为二战期间连接亚洲战场与太平洋战场的战略枢纽,中缅印战区的战争记忆建构深刻折射出历史记忆的政治性与全球化时代的认知重构。美国对该战区的记忆建构呈现三重辩证维度:国家层面通过官方历史叙述与政策文本,以权力话语形塑战区记忆图景;社会层面战争亲历者的个体书写通过代际传承与公共传播转化为集体记忆;学术层面则通过学者的考据研究与理论阐释,持续推动战区历史的重新解读与意义建构。美国中缅印战区记忆的演进轨迹呈现清晰的历时性脉络:战后初期美国在战争创伤与秩序重建中完成战区记忆的初步编码,冷战至后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博弈促使该段记忆经历系统性重塑,21世纪以来的全球化浪潮推动记忆传承模式向跨国史视野拓展。在叙事特征层面,战区记忆的跨种族、跨文化属性导致其呈现出多重性;国际合作与冲突的动态平衡,则塑造了记忆的政治性维度;而美国“先欧后亚”战略的资源配置逻辑,导致该战区历史在主流叙事中长期处于边缘地位。中缅印战区这种“被遗忘”与“被重塑”的双重命运,本质上是二战记忆政治的微观缩影,为解构单一民族国家叙事、重构全球反法西斯战争史观提供了独特样本。
关键词
中缅印战区
战争记忆
叙事特征
分类号
K152 [历史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遗忘”与“重塑”:美国二战中缅印战区的战争记忆构建
雷娟利
何肖祎涵
张思齐
《学术研究》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