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对文件过滤型防御系统的隐藏及检测方法研究
1
作者 何耀彬 李祥和 +1 位作者 陈迎春 张勇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374-379,共6页
目前的主流防御系统均通过在文件访问系统中建立文件过滤驱动来实现。为了在系统的监控下实现文件隐藏及其检测,对文件过滤型防御系统和驱动数据堆栈单元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修改驱动堆栈单元实现了文件隐藏。针对这种隐藏方法,给出了... 目前的主流防御系统均通过在文件访问系统中建立文件过滤驱动来实现。为了在系统的监控下实现文件隐藏及其检测,对文件过滤型防御系统和驱动数据堆栈单元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修改驱动堆栈单元实现了文件隐藏。针对这种隐藏方法,给出了一种直接访问磁盘检测隐藏文件的方法,经调试均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件过滤型防御系统 文件系统驱动 驱动堆栈单元 磁盘穿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改进型Rootkit的检测系统设计
2
作者 何耀彬 李祥和 孙高超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1年第5期634-640,共7页
为了有效的检测改进型Rootkit,设计了一种基于优先启动的行为分析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了基于权值系数的智能化行为分析技术,并采用优先启动技术弥补了行为分析技术中探针部署容易受到影响的缺陷。另外,系统在执行路径和总线上阻止Root... 为了有效的检测改进型Rootkit,设计了一种基于优先启动的行为分析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了基于权值系数的智能化行为分析技术,并采用优先启动技术弥补了行为分析技术中探针部署容易受到影响的缺陷。另外,系统在执行路径和总线上阻止Rootkit的非常规加载;设计了报表生成模块以与其它检测软件共享检测信息;采用了文件与进程双重保护以避免Rootkit的破坏。系统对改进型Rootkit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对相关检测软件的设计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分析系统 探针部署 优先启动 非常规加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胰腺为导向的腹腔镜下结肠脾曲游离技术 被引量:6
3
作者 刁德昌 万进 +5 位作者 王伟 邹瞭南 郑燕生 李洪明 何耀彬 熊文俊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3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以胰腺为导向的腹腔镜下结肠脾曲游离技术的可行性及解剖学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施行的以胰腺为导向的腹腔镜下左半结肠切除术12例,病例均为左半结肠癌,对结肠脾曲游离有关步骤和解剖学特点... 目的探讨以胰腺为导向的腹腔镜下结肠脾曲游离技术的可行性及解剖学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施行的以胰腺为导向的腹腔镜下左半结肠切除术12例,病例均为左半结肠癌,对结肠脾曲游离有关步骤和解剖学特点予以总结。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结肠脾曲游离容易且安全。术中见连着于胰体尾后下缘及脾静脉近端的系膜为左结肠系膜固有筋膜,而非横结肠系膜。切开横结肠系膜后叶拓展胰腺前间隙后,可完全游离胰体尾前方结构,左结肠系膜固有筋膜呈幕帘状悬吊于脾静脉近端及胰体尾后下缘,切开该系膜,根部结扎切断肠系膜下静脉,进入左侧Toldt间隙。中间入路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结扎切断,拓展Toldt间隙并与左上方间隙会师。外侧入路游离脾曲时见左膈结肠韧带及脾结肠韧带已幕帘化,使结肠脾曲游离难度降低。结论以胰腺为导向的腹腔镜下结肠脾曲游离技术可有效解决结肠脾曲游离困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左半结肠 手术治疗 结肠脾曲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臂辅助3D系统在完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熊文俊 陈国滨 +9 位作者 彭祺祺 李洪明 何耀彬 刁德昌 郑燕生 罗立杰 谭萍 邹瞭南 王伟 万进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3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讨机械臂辅助3D系统在完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评估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应用机械臂辅助3D系统实施完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18例。分析患者基线资料、术中及术... 目的探讨机械臂辅助3D系统在完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评估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应用机械臂辅助3D系统实施完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18例。分析患者基线资料、术中及术后结果。结果18例患者均完成3D腹腔镜手术。1例胃体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时术中因脾脏撕裂出血,中转为手助扶镜并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2%,包括1例(5.6%)肺部感染和1例(5.6%)炎性肠梗阻,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远端胃癌D2根治术平均手术时间为(232.8±58.3)min,全胃切除D2根治术平均手术时间为(287.3±67.9)min,术中失血量为(122.5±55.7)ml,首次排气时间为(47.9±19.7)h,恢复流质饮食时间为(74.6±20.9)h,术后住院时间为(10.2±4.7)d。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9.8±11.3)枚。结论机械臂辅助系统在完全3D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辅助3D系统 完全腹腔镜手术 胃癌 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话题知识增强的立场检测大模型提示学习框架
5
作者 何耀彬 胡金晖 +1 位作者 丁代俊 朱润酥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72-178,共7页
立场检测旨在分析观点性文本(例如支持、中立或反对)对给定目标的态度。随着预训练模型的发展,现有方法主要基于微调框架构建立场检测模型。近期,提示学习框架在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取得了成功。然而,在实际应用场景中,面向立场检测构建... 立场检测旨在分析观点性文本(例如支持、中立或反对)对给定目标的态度。随着预训练模型的发展,现有方法主要基于微调框架构建立场检测模型。近期,提示学习框架在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取得了成功。然而,在实际应用场景中,面向立场检测构建提示学习框架仍然具有如下挑战:推文文本可能不会明确地表达某种态度,而是使用各种话题标签(#hashtag)来表达立场观点。文中设计一种背景知识增强的提示学习框架(Background Knowledge Enhanced Framework,BKEF),在框架中首先提出了一个主题发现模型来学习主题表示其次,提出话题知识增强的提示学习网络构建立场预测器最后,选用三个公开数据集对本文所提的方法进行评测实验结果显示,文中提出的BKEF方法优于现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场检测 深度学习 提示学习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理论在腹膜后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6
作者 邹瞭南 陈钰榕 +5 位作者 骆昱煜 何耀彬 黎国伟 陈国滨 马伟杰 陈志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80-685,共6页
目的探讨在“膜”理论指导下腹膜后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2012年3月~2023年3月我们在“膜”理论指导下完成20例腹膜后肿瘤(开腹手术12例,腹腔镜手术8例)切除。气管插管全麻下根据肿瘤位置决定手术切口、手术体位、术者站位等情况,... 目的探讨在“膜”理论指导下腹膜后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2012年3月~2023年3月我们在“膜”理论指导下完成20例腹膜后肿瘤(开腹手术12例,腹腔镜手术8例)切除。气管插管全麻下根据肿瘤位置决定手术切口、手术体位、术者站位等情况,按膜解剖理念寻找肿瘤四周所在腹膜反折处,切开腹膜反折处,进入Toldt’s间隙,游离所需分离的融合筋膜平面,完整切除肿瘤。结果20例均在膜解剖理论指导下进行手术,其中腹腔镜手术8例,开腹手术12例。8例腹腔镜手术时间中位数143(68~230)min,术中出血量中位数75(10~300)ml,术后中位住院时间6(2~9)d。12例开腹手术时间中位数269(85~515)min,术中出血量中位数375(50~3500)ml,术后中位住院时间10(6~16)d,术后ICU入住率为33.3%(4/12),1例术后13 d因脑疝导致大面积脑梗死而致死。术后病理:脂肪肉瘤(6/20)和嗜铬细胞瘤(5/20)为最常见的病理亚型。除1例脂肪肉瘤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和1例脂肪肉瘤术后定期行化疗外,余7例恶性术后均未行放、化疗。19例随访时间3~60个月,中位数12个月,1例脂肪肉瘤术后肿瘤复发再次行手术治疗,余患者均获得无瘤生存。结论在“膜”理论指导下,腹膜后肿瘤切除术中游离平面清晰,瘤体易完整切除,手术可重复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膜解剖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利用并行计算提高模式匹配性能的方法
7
作者 孙高超 李祥和 何耀彬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1年第6期750-753,共4页
使用模式匹配进行入侵检测是一种常见的误用检测方法,模式匹配的速度直接影响到入侵检测的性能。对模式匹配常用的改进方法多集中在模式串的比对上,针对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数据源和网络入侵检测规则的特点,提出一种对字符串进行并行计... 使用模式匹配进行入侵检测是一种常见的误用检测方法,模式匹配的速度直接影响到入侵检测的性能。对模式匹配常用的改进方法多集中在模式串的比对上,针对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数据源和网络入侵检测规则的特点,提出一种对字符串进行并行计算以提高模式匹配性能的改进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比对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检测 误用检测 并行计算 模式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X方案辅助化疗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毒性反应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刁德昌 万进 +5 位作者 陈志强 王伟 邹瞭南 李洪明 何耀彬 林展宏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目的观察SOX辅助化疗方案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毒性反应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行D2根治术后的进展期胃癌62例,给予奥沙利铂和爱斯万联合方案辅助化疗,每3周重复,共8个周期,... 目的观察SOX辅助化疗方案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毒性反应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行D2根治术后的进展期胃癌62例,给予奥沙利铂和爱斯万联合方案辅助化疗,每3周重复,共8个周期,观察其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的毒副反应。结果消化道最常见的副反应为厌食,有55例(88.7%),其中6例为3级厌食,2例因此中止化疗;8例出现3级呕吐,其中3例因此中止化疗。血液系统最为常见的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87.1%),给予升白药处理得于纠正;出现贫血、血小板减少者分别有23例、19例,其中1例出现顽固性血小板减少而终止化疗。出现色素沉着34例、肝功能异常21例、外周神经炎15例、手足综合征仅2例。结论 SOX方案辅助化疗方案在进展期胃癌中最为常见的副反应为消化道副反应和血液毒性,其中消化道副反应是导致部分患者停药的最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斯万 胃肿瘤 化疗 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FT-plug微创技术治疗腺源性经括约肌型肛瘘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9
作者 方镇国 何耀彬 +1 位作者 赵晓哲 尹多晓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14期65-67,共3页
目的探究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plug微创技术治疗腺源性经括约肌型肛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0例腺源性经括约肌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实验组采用LIFT-plug微创技术治疗。比... 目的探究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plug微创技术治疗腺源性经括约肌型肛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0例腺源性经括约肌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实验组采用LIFT-plug微创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临床疗效及手术前后肛门失禁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0%、痊愈率为75.00%,高于对照组的70.00%、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肛门失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患者肛门失禁评分为(4.42±1.0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57±2.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LIFT-plug微创技术治疗腺源性经括约肌型肛瘘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加快伤口愈合,恢复肛门的正常生理功能,减少肛门失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腺源性经括约肌型肛瘘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