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问答网站中问题的刻面组织方法——以知乎网站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何绯娟 郭朝彤 +2 位作者 吴蓓 缪相林 刘均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2-186,共5页
[目的/意义]社区问答(Community Question Answering,CQA)已成为当前主流的在线知识共享方式。目前,大多数CQA网站都采用了基于主题的问题组织方式。这类组织方式很难满足用户细粒度的问题检索与定位需求。[方法/过程]将主题的刻面(Fac... [目的/意义]社区问答(Community Question Answering,CQA)已成为当前主流的在线知识共享方式。目前,大多数CQA网站都采用了基于主题的问题组织方式。这类组织方式很难满足用户细粒度的问题检索与定位需求。[方法/过程]将主题的刻面(Facet)信息引入问题组织,提出了一种针对CQA网站中问题的刻面组织方法。该方法包括离线与在线两个过程,离线过程利用Wikipedia中的目录信息与相关主题间的刻面相似性生成特定主题的刻面结构;在线过程则利用迁移学习技术建立主题与刻面的映射关系。通过这两个过程,将问题组织成"主题-刻面-问题"层次结构。[结果 /结论]以知乎网站中"数据结构"领域相关知识主题的问题为对象进行了实验,验证了所提刻面组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问答 卷积神经网络 刻面组织 刻面抽取 维基百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要素图的舆情事件线索化方法研究
2
作者 何绯娟 杨宽 +1 位作者 缪相林 高建忠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1-104,共4页
[目的/意义]将事件按照内在关联组织成有序结构的过程称为事件线索化,事件线索化能够展现事件间的因果联系与演化过程,有助于理解舆情事件的起因与背景,预测事件的后续发展,为舆情事件的处理提供依据。现有事件线索化方法主要依据事件... [目的/意义]将事件按照内在关联组织成有序结构的过程称为事件线索化,事件线索化能够展现事件间的因果联系与演化过程,有助于理解舆情事件的起因与背景,预测事件的后续发展,为舆情事件的处理提供依据。现有事件线索化方法主要依据事件要素的共现特性,然而部分存在关联的事件之间共现特性并不明显,导致现有方法存在局限性。[方法/过程]利用百度百科中的条目及其中的关键词来扩充事件要素,建立了由关键词与超链接构成的要素图模型,并提出了基于该模型的舆情事件线索化方法。所提方法通过要素图差异性计算与密度聚类两个阶段将事件集划分为由相互关联事件组成的簇,从而实现事件线索化。[结果/结论]在舆情事件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在共现特性不明显情况下能有效地实现事件线索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情 事件线索化 事件关联 要素图 百度百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调整用户认知负荷的智能增强现实系统 被引量:2
3
作者 缪相林 何绯娟 +2 位作者 缪亚林 肖春 周建龙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82-187,共6页
把认知负荷测量技术集成进空间增强现实系统,提出动态调整用户认知负荷水平的智能空间增强现实系统(ISARS)系统。ISARS的目标是对用户在进行任务时的认知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用户认知状态动态调整空间增强现实系统的增强信息,以使... 把认知负荷测量技术集成进空间增强现实系统,提出动态调整用户认知负荷水平的智能空间增强现实系统(ISARS)系统。ISARS的目标是对用户在进行任务时的认知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用户认知状态动态调整空间增强现实系统的增强信息,以使用户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并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工作质量。ISARS包含两个子系统:空间增强现实(SAR)子系统和认知负荷度量(CLM)子系统,SAR子系统把不同的增强信息投影到物体物理表面。CLM子系统对用户在工作过程中的认知负荷进行度量。实验结果表明,ISARS能够根据用户当前认知负荷水平对任务相关的要素进行自适应调整以更好适合用户实际工作能力,从而提高用户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增强现实 认知负荷 智能空间增强现实 认知负荷度量 自适应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注意力网络的可解释认知追踪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建文 周建鹏 +2 位作者 刘三女牙 何绯娟 唐云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630-2644,共15页
认知追踪是一种数据驱动的学习主体建模技术,旨在根据学生历史答题数据预测其知识掌握状态或未来答题表现.近年来,在深度学习算法的加持下,深度认知追踪成为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深度认知追踪模型普遍存在黑箱属性,决策过程或结果... 认知追踪是一种数据驱动的学习主体建模技术,旨在根据学生历史答题数据预测其知识掌握状态或未来答题表现.近年来,在深度学习算法的加持下,深度认知追踪成为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深度认知追踪模型普遍存在黑箱属性,决策过程或结果缺乏可解释性,难以提供学习归因分析、错因追溯等高价值教育服务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层注意力网络的认知追踪模型.通过挖掘题目之间多维度、深层次的语义关联信息,建立一种包含题目元素、语义和记录等3层注意力的网络结构,利用图注意神经网络和自注意力机制等对题目进行嵌入表示、语义融合和记录检索.特别是在损失函数中引入提升模型可解释性的正则化项与权衡因子,实现对模型预测性能与可解释强度的调控.同时,定义了预测结果可解释性度量指标——保真度,实现对认知追踪模型可解释性的量化评估.最后,在6个领域基准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提升了模型的可解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追踪 可解释性 多层注意力 题目语义 保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doop框架下的多标签传播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孙霞 张敏超 +2 位作者 冯筠 张蕾 何绯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4-139,共6页
标签传播算法的主要思想是利用已标注数据的标签信息预测未标注数据的标签信息。然而,传统传播算法没有区别对待未标注数据与已标注数据相互之间的转移信息,导致算法的收敛速度较慢,影响了算法的性能。针对传统算法的不足,提出了差异权... 标签传播算法的主要思想是利用已标注数据的标签信息预测未标注数据的标签信息。然而,传统传播算法没有区别对待未标注数据与已标注数据相互之间的转移信息,导致算法的收敛速度较慢,影响了算法的性能。针对传统算法的不足,提出了差异权重标签传播算法,算法按标注信息的重要性赋予不同的权重。在解决了大规模特征矩阵相乘问题之后,将提出的差异权重标签传播算法应用到Hadoop框架下,采用分布式计算,实现了能够处理大规模数据的多标签分类算法(HSML),并将提出的HSML算法与现有主流多标签分类算法进行了性能比较。实验结果表明,HSML算法在多标签分类的各项性能评测指标和执行速度上都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DOOP 多标签分类 标签传播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面检索模型与关键技术综述 被引量:3
6
作者 高建忠 何绯娟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2-116,共5页
从分面检索的基本概念与特点出发,对基于集合论、基于轻量级本体、基于形式概念分析的三类分面模型进行分析归纳,对分面分类体系生成、分面排序及搜索结果排序等关键技术的主要研究工作进行综述,并对有代表性分面检索系统进行说明。
关键词 分面 分面检索 分面模型 分面术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虚拟网格的格头连通的WSNs路由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丁凰 缪相林 +1 位作者 周建龙 何绯娟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9年第7期117-120,共4页
传感节点能效是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的研究热点。而基于网格路由是提高能效的有效路由策略。为此,提出基于虚拟网格的格头连通路由(VGCR)协议。VGCR路由将网络划分为虚拟等尺寸的网格,每个网格产生一个格头,且每个格头具有休眠和活动... 传感节点能效是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的研究热点。而基于网格路由是提高能效的有效路由策略。为此,提出基于虚拟网格的格头连通路由(VGCR)协议。VGCR路由将网络划分为虚拟等尺寸的网格,每个网格产生一个格头,且每个格头具有休眠和活动两个状态。同时,由格头组建连通信宿的路由,且格头可在活动和休眠模式间自适应切换,使得并非所有格头同时参与路由,进而保存格头能量,延长了网络寿命。此外,为了处理信宿移动问题,VGCR路由仅对靠近于网格的一些格头更新路由。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同类算法,提出VGCR路由延长了网络寿命,提高了数据包传递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路由 网格 移动信宿 能量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