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龄老年人参与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逻辑与模式——基于“内发效能—外源嵌入”的类型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何继新 刘怡辰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4,共10页
在推进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中,各地积极探索不同类型低龄老年人参与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模式,展现了多样性治理特征与异质化参与模式。基于“内发效能”与“外源嵌入”两个维度所构建的内生与外源协同嵌合分析框架,可以划分出强内... 在推进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中,各地积极探索不同类型低龄老年人参与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模式,展现了多样性治理特征与异质化参与模式。基于“内发效能”与“外源嵌入”两个维度所构建的内生与外源协同嵌合分析框架,可以划分出强内发效能-弱外源嵌入的自我决定型、强内发效能-强外源嵌入的互融共进型、弱内发效能-强外源嵌入的权威引导型三种有效参与模式。永州零陵老年互助、无锡滨湖银发志愿者团队、绍兴柯桥“老年教育共同体”三个典型案例展示了不同低龄老年人参与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三种模式类型的本质特征、治理结构与制度逻辑。面对三种模式的动态演化,未来自我决定参与模式须加强以“互惠协作”为基础的低龄老年人横向参与密度,互融共进参与模式须构建以“双联共管”为核心的低龄老年人弹性参与机制,权威引导参与模式须增强以“激励增效”为支点的老年人敏捷参与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龄老年人 基层治理共同体 人口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治理共同体助推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一种迭代的“结构-过程”分析范式
2
作者 何继新 刘怡辰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52,共13页
基层治理共同体的建设对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发展产生日益深刻的影响,把握其规律是我国实现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和积极老龄化战略的重要前提。以“结构-过程”分析范式为基础,明晰共同体意识如何跨越理论上的“迭代点”,并持续推动老年友... 基层治理共同体的建设对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发展产生日益深刻的影响,把握其规律是我国实现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和积极老龄化战略的重要前提。以“结构-过程”分析范式为基础,明晰共同体意识如何跨越理论上的“迭代点”,并持续推动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发展,指出理念、功能和情感的契合联动是基层治理共同体积极影响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关键因素。在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中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发展路径可以概括为“观念调适、资源融汇、权利获取、技术互联、网络交互、效能提升”六个层次,构建了一个“结构-过程”新分析范式,并结合该范式及路径,以纽带激活内在动力、关系优化治理结构、规范完善治理制度(即“三关键”)为切入点,探讨基层治理共同体如何助推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进而提出创新老年人参与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方式、完善老年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体系、不断优化社区“适老化”环境、重视基层治理共同体的社会关系特征、打造具有“关系存在”的老年人社会关系体系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共同体 老年友好型社会 结构-过程分析范式 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龄老年人参与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理论视角、现实困厄与实践路径
3
作者 何继新 高文静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5-116,共12页
推动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在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中的主体性效能。当前,尽管低龄老年人参与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的功能作用逐渐显现,但在其参与定位、动机、基础、保障和策略等层面还存在诸多不足,面临着制度悬... 推动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在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中的主体性效能。当前,尽管低龄老年人参与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的功能作用逐渐显现,但在其参与定位、动机、基础、保障和策略等层面还存在诸多不足,面临着制度悬浮、行动异质、供需失衡、支持缺位等诸多现实困厄。文章基于价值共创理论、组织公民行为理论、可行能力理论、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和参与式治理理论,从不同维度视角深入阐释和解析了低龄老年人参与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潜在逻辑和行动机制,提出从“人—政—社”三层优化制度设计、工具理性转向价值理性的行动策略、“社会支持力”的外部支持、重塑多场域心理韧性情感支撑、提高低龄老年人活跃度实现价值共创等多重实践路径加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龄老年人 城市基层治理共同体 参与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资本进入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产业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8
4
作者 何继新 吴限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3-67,共5页
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部门,其市场需求稳定且具有长期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部分公共产品尤其是一些非排他性的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民间资本开始渗透到原来属于财政投资的领域,介入到公共产品供给中。... 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部门,其市场需求稳定且具有长期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部分公共产品尤其是一些非排他性的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民间资本开始渗透到原来属于财政投资的领域,介入到公共产品供给中。当前,民间资本进入城市公共基础设施领域,进行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和运营,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其必然性,而且介入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产业的范围、规模应该有较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资本 城市公共基础设施 产业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思路:层次性林业生态公共产品的供给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何继新 刘莹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65-169,共5页
文章从林业生态公共产品供给发展的内在矛盾入手,运用现代经济学方法论中的成本效益分析和博弈论的思想指出了林区不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影响着林业生态公共产品供给发展的两种供给偏好和策略选择,循上述思路系统揭示了林业生态公共产... 文章从林业生态公共产品供给发展的内在矛盾入手,运用现代经济学方法论中的成本效益分析和博弈论的思想指出了林区不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影响着林业生态公共产品供给发展的两种供给偏好和策略选择,循上述思路系统揭示了林业生态公共产品供给发展难以推进的深层次原因,进而提出了解决矛盾的新思路:实施层次性林业生态公共产品供给发展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层次性 林业生态公共产品 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城市社区公共物品供给多主体协同合作的思考 被引量:5
6
作者 何继新 李莹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15,共7页
城市社区公共物品供给是社区建设的重要问题,发展和完善多主体协同合作供给公共物品意义重大。经过社区公共物品政府主体的"单中心供给"转为"多中心供给",社区多主体协同合作供给建设不断完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城市社区公共物品供给是社区建设的重要问题,发展和完善多主体协同合作供给公共物品意义重大。经过社区公共物品政府主体的"单中心供给"转为"多中心供给",社区多主体协同合作供给建设不断完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厄。社会转型治理新形势要求深化和完善社区公共物品多主体协同合作,构建政府、市场、社会等多主体多维度供给格局,从转变理念、明确方向、协调关系、创新方式和加强管控等方面创新协同供给思路,从培育协同合作精神、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协同合作机制、搭建合作平台以及促进全程供应一体化等方面推进重点领域任务,实现多主体协同合作全面跃迁和整体供给效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 公共物品供给 多主体 协同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共物品安全治理:问题生成、目标取向和行动原则 被引量:4
7
作者 何继新 韩艳秋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8-86,共9页
随着城镇化和现代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城市公共物品安全治理呈现出责任缺失、意识淡薄、效能低下、利益受损、应急匮乏、行为无序、关系紊乱等问题。本文认为,城市公共物品安全治理是针对城市公共物品安全而实施的多元主体参与和协同共... 随着城镇化和现代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城市公共物品安全治理呈现出责任缺失、意识淡薄、效能低下、利益受损、应急匮乏、行为无序、关系紊乱等问题。本文认为,城市公共物品安全治理是针对城市公共物品安全而实施的多元主体参与和协同共治的社会性治理,促进城市公共物品安全持续发展。问题生成的原因在于日趋复杂的风险社会情境元素累积、日益严重的社会责任迷失、日渐凸显的脆弱性暴露、渐显不足的治理样态乏力。城市公共物品安全治理应当坚持增强公共物品安全风险情境防控、回归城市公共物品安全治理主体责任本位、建构城市公共物品复合协同治理体系、完善城市公共物品安全治理制度保障的目标取向;行动推展层面则要遵循映显人文关怀、强化预案防控、多元协同联动、强化责任统筹、精细差异化治理的基本行动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物品安全 治理 目标取向 行动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模式创新:属性特征、关系模型及前提条件 被引量:21
8
作者 何继新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2-61,共10页
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主体间关系及流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供应链管理,创新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与经营模式,不断产生新价值主张并形成完善的综合一体化服务,推... 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主体间关系及流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供应链管理,创新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与经营模式,不断产生新价值主张并形成完善的综合一体化服务,推动企业产品更好地进行海外扩展。基于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案例,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从技术和功能角度探讨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经营创新的属性特征及其理论关系概念化模型发现,无论是功能属性还是技术属性都对跨境电子商务具有重要影响,功能属性与技术属性间的交互作用和变化会引起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经营创新的发生,且功能属性的创新离不开技术属性的实现,技术属性是功能属性革新的必要条件,是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经营创新的重要保障。而面向塑造海外品牌的新价值主张、基于平台的供应链柔性组织、综合一体化服务系统构架、共享集聚嵌入性伙伴界面等是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经营创新的主要特征,适宜的平台技术、供应链管理水平的提升、不同行业间进入壁垒的消除则是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经营创新发生的前提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电子商务 供应链管理 全程化 技术属性 功能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楼宇经济影响因素分析:一个扎根理论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何继新 杨鹏 高亚君 《区域经济评论》 2015年第3期142-148,共7页
楼宇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发展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城市土地资源短缺、产业集聚发展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探究影响天津楼宇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因素。结果发现,基础设施配建、服务体系建设... 楼宇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发展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城市土地资源短缺、产业集聚发展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探究影响天津楼宇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因素。结果发现,基础设施配建、服务体系建设、政府规划与管理以及人力资源与招商引资这四个主范畴对楼宇经济发展存在显著影响。基础设施配建、服务体系建设是前置因素,政府规划与管理以及人力资源与招商引资是强化驱动因素,但它们影响楼宇经济发展的方式和路径并不一致。在此基础上,构建楼宇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为政府促进楼宇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思路和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楼宇经济 影响因素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产品伤害事件治理与公众消费联动逻辑、引致动因及其多维路径构建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何继新 付杰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6年第2期5-12,共8页
公共产品伤害事件治理与公众消费意向的关系错综复杂,从"整体关系"层面进行解读,呈现出"闭环逻辑"、"主体间性逻辑"和"层次耦合逻辑"等多元逻辑关系,而从"生成动因"层面,主要围绕显... 公共产品伤害事件治理与公众消费意向的关系错综复杂,从"整体关系"层面进行解读,呈现出"闭环逻辑"、"主体间性逻辑"和"层次耦合逻辑"等多元逻辑关系,而从"生成动因"层面,主要围绕显性动因、隐性动因维度解读了影响公众消费波动的引致动因,并倡导以基础路径、信息路径、修复路径、联动路径和保障路径等多维路径作为促进公众消费的突破口,从而实现公共产品伤害事件治理与增进公众消费有效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产品伤害 消费意向 联动逻辑 多维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政策供给特征及组合评估:一个三维框架的量化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何继新 孟依浩 暴禹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2-99,共8页
自2015年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政策体系持续推进并呈现上升趋势。借鉴已有政策量化研究成果,构建了"政策目标(X轴)、政策工具(Y轴)、政策力度(Z轴)"等三维分析框架,进行系统阐释和量化分析。通... 自2015年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政策体系持续推进并呈现上升趋势。借鉴已有政策量化研究成果,构建了"政策目标(X轴)、政策工具(Y轴)、政策力度(Z轴)"等三维分析框架,进行系统阐释和量化分析。通过对185项高校创新创业政策文本量化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政策具有目标内容涵盖广泛、政策效力偏低、政府部门间协作水平偏低、政策工具存在结构性失衡等问题,政策目标维度上的精细化、明确化、可执行化有待提升,政策工具维度上的知识产权保护、价格补贴、部门采购等有待明晰,政策力度维度上的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的政策力度存在不均衡,在未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政策制定中,需要提升政策支持力度效能,增强政策部门间协同合作关系,弥补政策目标结构性漏洞,调整优化创新创业政策工具等关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创新创业政策 三维框架 量化分析 政策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完全合作、非合作博弈的逻辑:企业与行业协会价格串谋行为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何继新 刘莹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3-75,共3页
串谋企业涉及的利益主体主要是企业、行业协会与监管者,频频发生的行业协会参与企业价格串谋实际上是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博弈的结果。他们之间的博弈是不完全合作、非合作博弈。笔者建立了串谋企业及其行业协会、监管者之间的博弈分析模型... 串谋企业涉及的利益主体主要是企业、行业协会与监管者,频频发生的行业协会参与企业价格串谋实际上是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博弈的结果。他们之间的博弈是不完全合作、非合作博弈。笔者建立了串谋企业及其行业协会、监管者之间的博弈分析模型,认为影响企业及其行业协会价格串谋概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制度安排、串谋成本与监管力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价格串谋 不完全合作博弈 不完全非合作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框架与科学范式:一个学术和产业双元视角 被引量:10
13
作者 何继新 李露露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9-34,共6页
作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需求和吻合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教育模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主体局限化、内容单一化、过程协同乏力、知识割裂分散等诸多困境,需要从学术视角下搭建集培养、课程、实训、支撑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 作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需求和吻合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教育模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主体局限化、内容单一化、过程协同乏力、知识割裂分散等诸多困境,需要从学术视角下搭建集培养、课程、实训、支撑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分支体系、标准化的过程范式,以及在产业视角下建构"以创新创业知识共享模型"为核心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科学范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精准匹配社会及产业发展需求、兼具理论与实践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实现知识资源的流动、共享和整合,多领域及多学科的整体多面化跨越和市场及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体系框架 科学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价值失配及其协同策略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何继新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0-44,共5页
随着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人"假说从经济领域带到了政治领域,政府也持有一种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观念,其行为目标具有"经济人"的特性。在这种政府经济人法则的潜在驱动下,政府为主体的农村公共... 随着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人"假说从经济领域带到了政治领域,政府也持有一种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观念,其行为目标具有"经济人"的特性。在这种政府经济人法则的潜在驱动下,政府为主体的农村公共产品投资往往忽视公共产品提供的可及性目标,而追求获取公共产品的个人或小团体的目的和利益,追求最大效益的公共产品物质符号价值。于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投资不是体现满足农村生产和生活实际需要和适应农村实际条件的公共产品实际价值,而是更多地体现出了政府"经济人"偏好的公共产品物质符号价值。解决农村公共产品的价值失配问题,要尽可能地在价值匹配上实现公共产品的多重价值评价标准建构和契合、设计完善农民对公共产品的偏好显示机制,从转化维度建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价值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价值失配 价值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格和成本的逻辑政府公共服务的价格规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何继新 顾凯平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1-62,共2页
公共服务具有集体消费性质,是区域内所有居民应该自由、平等并且廉价享用的物品。政府应该承担起保障供应与服务、平衡各方利益、在公共产品的定价机制上形成合理的内部转移价格。从而控制公共服务的价格,防止企业将不合理费用通过打入... 公共服务具有集体消费性质,是区域内所有居民应该自由、平等并且廉价享用的物品。政府应该承担起保障供应与服务、平衡各方利益、在公共产品的定价机制上形成合理的内部转移价格。从而控制公共服务的价格,防止企业将不合理费用通过打入成本向社会转嫁。本文基于公共服务价格和成本的逻辑分析框架,深入分析了我国公共服务定价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了目前公共服务价格规制的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 价格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农协“三位一体”多中心公共行动分析——基于多中心治理框架理论 被引量:4
16
作者 何继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2期7500-7503,共4页
立足于多中心治理理论分析框架,从主体、手段和角色分析了瑞安综合农协"三位一体"模式的多中心公共行动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综合农协运作实践来讨论多中心公共行动体系进一步发展的取向,即对制度供给的监督、反思理性的复杂... 立足于多中心治理理论分析框架,从主体、手段和角色分析了瑞安综合农协"三位一体"模式的多中心公共行动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综合农协运作实践来讨论多中心公共行动体系进一步发展的取向,即对制度供给的监督、反思理性的复杂和重构政府角色并整合社会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治理 综合农协 “三位一体”模式 公共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公共物品协同供给系统主体间协同关系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何继新 荆小莹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2017年第5期79-88,共10页
社区公共物品协同供给系统主体协同关系良性有序,对于促进系统内供给主体的互动关系、强化协同意愿、建构整体合作网络、明晰协同合作路径、保障协同行为高效、提升供给协同效能具有关键支撑作用。运用博弈论理论和方法,探究社区公共物... 社区公共物品协同供给系统主体协同关系良性有序,对于促进系统内供给主体的互动关系、强化协同意愿、建构整体合作网络、明晰协同合作路径、保障协同行为高效、提升供给协同效能具有关键支撑作用。运用博弈论理论和方法,探究社区公共物品协同供给系统内"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居民"多元主体间的供给协同博弈关系,建立"囚徒困境"模型分析系统内供给企业主体间协同关系,提出实现系统内供给企业主体间协同供给达到最佳效果的对策;同时利用静态博弈分析,研究供给企业主体与政府间通过博弈如何实现共赢,进而分析提出如何利用博弈实现供给主体间的协同合作。进一步采用上海、北京的实例阐释社会组织、供给企业与居民之间的协同关系,并提出在系统内各主体间如何进行协同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公共物品 协同供给治理 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析开拓农村市场的障碍性因素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继新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4-54,58,共2页
关键词 农村市场 中国 农民收入 基础设施建设 市场管理 营销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产品供给“共生型”价值链协同优化管理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何继新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0期26-28,共3页
本文通过价值链理论,提出了公共产品供给"共生型"价值链概念,分析了公共产品供给"共生型"价值链协同管理基本内容和集成协同优化要素体系模型,为公共产品供给价值提升和协同管理提供独特研究视域。
关键词 公共产品 “共生型”价值链协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产品伤害事件下公共服务认可度影响研究——基于IAD延伸模型
20
作者 何继新 孙芳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76-82,共7页
公共产品伤害事件是影响公共产品正常使用且对社会公众正常生产和生活具有一定危害的突发事件,其直接影响公众对公共服务的认可度。本文基于IAD延伸模型,以兰州市"4·11"自来水苯含量超标事件为例,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 公共产品伤害事件是影响公共产品正常使用且对社会公众正常生产和生活具有一定危害的突发事件,其直接影响公众对公共服务的认可度。本文基于IAD延伸模型,以兰州市"4·11"自来水苯含量超标事件为例,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究公共产品伤害事件后影响公众对公共服务认可度的主要因素及机理,并就如何恢复公共服务认可度提出建议,以期为更好解决公共产品伤害危机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产品 伤害事件 公共服务认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