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包容与保全:老子“天下”思想新诠
1
作者 何绍锦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40,158,共8页
将“天下”视为政治地理概念还是地理政治概念,意味着两种不同且独立的研究视角。《道德经》中的“天下”,更适合理解为一个地理政治概念,即借由“天下”论述一种具有规范性内涵的理想政治。在道的形而上学层面,老子以“大”囊括事物对... 将“天下”视为政治地理概念还是地理政治概念,意味着两种不同且独立的研究视角。《道德经》中的“天下”,更适合理解为一个地理政治概念,即借由“天下”论述一种具有规范性内涵的理想政治。在道的形而上学层面,老子以“大”囊括事物对立特征,道之“大”意味着道不取象任何具体事物而包容一切可能;在政治层面,圣人“无弃人”的原则,既指明包容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之保全,也表明其与儒家传统的根本差异在于政治之善与道德之善的分离。并且,“天下”作为一个超越“国”的政治尺度,只有在“天下”之中,大国与小国的关系才能由对立转变为“对待”,这也表明,通常认为的乌托邦“小国寡民”只是针对小国的理想设计,而无法取代“天下”的地位。从“道—圣人—天下”一贯而下的政治图景中,包容与保全构成了老子理想政治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 保全 包容 政治之善 小国寡民 《老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