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铃薯交联淀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何绍凯 梁琪 +1 位作者 田映良 史琦云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9-41,56,共4页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交联剂用量、NaOH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溶胀度的影响;并对不同的交联度产品进行了黏度热稳定性、耐酸性、耐碱性和抗剪切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交联剂用量是影响反应...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交联剂用量、NaOH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溶胀度的影响;并对不同的交联度产品进行了黏度热稳定性、耐酸性、耐碱性和抗剪切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交联剂用量是影响反应的最主要因素;交联改性能显著提高淀粉的黏度热稳定性、耐酸性、耐碱性和抗剪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淀粉 环氧氯丙烷 马铃薯淀粉 溶胀度 黏度 耐酸性 耐碱性 抗剪切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前壳聚糖对厚皮甜瓜果实潜伏侵染及其采后主要病害的控制 被引量:14
2
作者 谢东锋 毕阳 +2 位作者 邓建军 何绍凯 吕生锋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96-99,共4页
采用1 g/L的壳聚糖分别在"银帝"甜瓜开花前1周、幼果期、果实膨大期、网纹形成期对植株进行1、2、3、4次喷洒.结果表明:采前壳聚糖处理可有效降低甜瓜果实采后病害的真菌潜伏侵染率、Alternaria alternata和Fusariumspp.的潜... 采用1 g/L的壳聚糖分别在"银帝"甜瓜开花前1周、幼果期、果实膨大期、网纹形成期对植株进行1、2、3、4次喷洒.结果表明:采前壳聚糖处理可有效降低甜瓜果实采后病害的真菌潜伏侵染率、Alternaria alternata和Fusariumspp.的潜伏侵染率.随着处理次数的增加,潜伏侵染率依次降低,其中以4次处理效果最好.此外,采前壳聚糖3次和4次处理还可有效抑制采后果实损伤接种A.alternata和F.semitectum病斑面积的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甜瓜 潜伏侵染 采后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升糖方便米饭配方优化及其GI值测定
3
作者 朱佳妮 钟毓 +5 位作者 朱林 何绍凯 李伟 李思宇 耿智德 洪晶安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4年第3期21-28,41,共9页
开发低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方便米饭以满足糖尿病和超重/肥胖人群的饮食需求。低GI方便米饭以大米为主要原料,同时添加白芸豆α-淀粉酶抑制剂(α-AI)、魔芋粉、抗性糊精和单,双甘油脂肪酸酯并采用双螺杆挤压法进行制备。以... 开发低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方便米饭以满足糖尿病和超重/肥胖人群的饮食需求。低GI方便米饭以大米为主要原料,同时添加白芸豆α-淀粉酶抑制剂(α-AI)、魔芋粉、抗性糊精和单,双甘油脂肪酸酯并采用双螺杆挤压法进行制备。以感官评价和体外消化实验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优配方为α-AI添加量1.00%、魔芋粉添加量4%、抗性糊精添加量8%、单,双甘油脂肪酸酯添加量0.3%。该条件下方便米饭的葡萄糖释放率为36.72%,感官评分为85.38分。产品的可利用碳水化合物含量为74.6%,膳食纤维含量高达5.94%,复水时间仅需11.33min。通过人体GI值测试,该方便米饭的GI值为32.18,属于低GI食品,具有稳定餐后血糖波动的作用,有利于胰岛素调节和延缓饥饿,是超重/肥胖、糖尿病人群的理想主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便米饭 低血糖生成指数 Α-淀粉酶抑制剂 配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磷酸酯双淀粉的制备及在无矾粉丝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杨文英 张盛贵 +3 位作者 何绍凯 孙琛 方东平 田映良 《粮食加工》 2017年第1期44-47,共4页
本研究采用马铃薯淀粉为原料,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应用湿法工艺制备了不同改性程度的马铃薯磷酸酯双淀粉,探讨了改性程度对马铃薯磷酸酯双淀粉糊特性的影响,并将其在粉条中应用作比较。实验结果显示:产品的沉降积随三偏磷酸钠用量的增... 本研究采用马铃薯淀粉为原料,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应用湿法工艺制备了不同改性程度的马铃薯磷酸酯双淀粉,探讨了改性程度对马铃薯磷酸酯双淀粉糊特性的影响,并将其在粉条中应用作比较。实验结果显示:产品的沉降积随三偏磷酸钠用量的增加而降低,交联改性程度升高;随交联改性程度的提高,产品的糊化温度升高,峰值黏度(B)和冷黏值(E)降低,沉降积为6.3 mL的磷酸酯双淀粉具有较高的峰黏和较好的凝胶性;不同改性程度的马铃薯磷酸酯双淀粉在粉条中应用效果差异较大,沉降积为6.3 mL的改性淀粉适合于粉丝制品的制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淀粉 磷酸酯双淀粉 黏度 粉条 交联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玉米淀粉和乙酰水杨酸复合涂膜对巴梨果实贮藏性的影响
5
作者 王毅 于广伟 +2 位作者 毕阳 李永才 何绍凯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85-190,共6页
研究了质量浓度30g/L氧化玉米淀粉和1mmol/L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 acid,ASA)单独及复合涂膜处理对‘巴梨’果实在低温贮藏期间贮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SA处理延缓了果实冷藏期间失重率的增加和色调角h°值的下降,对其他生... 研究了质量浓度30g/L氧化玉米淀粉和1mmol/L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 acid,ASA)单独及复合涂膜处理对‘巴梨’果实在低温贮藏期间贮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SA处理延缓了果实冷藏期间失重率的增加和色调角h°值的下降,对其他生理和贮藏品质无明显影响。氧化玉米淀粉单独和复合涂膜处理均可有效抑制果实低温贮藏期间的呼吸速率,复合涂膜处理还有效地延缓了呼吸高峰的出现并抑制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积累。此外,氧化玉米淀粉单独和复合涂膜处理均有效延缓了果实失重率的增加和硬度的降低,较好地保持了果实色度,但两处理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TSS)和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其中,复合涂膜处理的果实保鲜效果最优。由此表明,氧化玉米淀粉和ASA复合涂膜处理可作为巴梨采后潜在的处理技术以有效的维持果实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梨果实 乙酰水杨酸 淀粉 涂膜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和羟丙基改性对蜡质玉米淀粉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6
作者 何绍凯 田映良 +4 位作者 曹余 郭振福 刘文娟 史琦云 吴隆民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5-79,共5页
本研究采用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湿法工艺制备了磷酸酯双淀粉(1412)、羟丙基淀粉(1440)和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1442),通过对蜡质玉米淀粉(WS)和3种变性淀粉(1412、1440、1442)在黏度、抗剪切、耐酸性、冻融稳定性和透明度等性能的比较,探... 本研究采用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湿法工艺制备了磷酸酯双淀粉(1412)、羟丙基淀粉(1440)和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1442),通过对蜡质玉米淀粉(WS)和3种变性淀粉(1412、1440、1442)在黏度、抗剪切、耐酸性、冻融稳定性和透明度等性能的比较,探讨了羟丙基醚化和交联改性处理对蜡质玉米淀粉糊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⑴羟丙基改性处理降低了淀粉的糊化温度,提高了淀粉峰值黏度,透明度和冻融稳定性得到显著改善,但热稳定性、耐酸性和抗剪切均较差;⑵磷酸盐交联改性的磷酸酯双淀粉糊化温度升高,峰值黏度降低,糊液在抗剪切、耐酸性方面得到显著改善,但糊液透明度降低,冻融稳定性未得到改善;⑶通过交联和羟丙基改性的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兼具有磷酸酯双淀粉和羟丙基淀粉的共同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丙基淀粉 磷酸酯双淀粉 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质玉米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何绍凯 刘文娟 +4 位作者 曹余 孙琛 方东平 田映良 史琦云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9-103,共5页
本研究以蜡质玉米磷酸酯双淀粉为原料,醋酸酐为酯化剂,采用湿法工艺制备了蜡质玉米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淀粉乳浓度、醋酸酐添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pH对产品乙酰基含量的影响;并研究了乙酰基含量对蜡质玉米乙... 本研究以蜡质玉米磷酸酯双淀粉为原料,醋酸酐为酯化剂,采用湿法工艺制备了蜡质玉米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淀粉乳浓度、醋酸酐添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pH对产品乙酰基含量的影响;并研究了乙酰基含量对蜡质玉米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在Brabender黏度、透明度、冻融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1)淀粉乳浓度38%较为适合;产品乙酰基含量随醋酸酐用量的增大逐渐升高;适当提高反应pH和反应温度有利于反应;乙酰化反应速度快,反应1h醋酸酐已基本消耗,反应时间对乙酰基含量影响不大。(2)随乙酰基含量的升高,蜡质玉米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的糊化温度降低,峰值黏度和冷黏度增加,淀粉糊的透明度和冻融稳定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质玉米淀粉 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 醋酸酐 性能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羟丙基淀粉制备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何绍凯 曹余 +2 位作者 孙琛 田映良 史琦云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8-162,共5页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环氧丙烷为醚化剂,硫酸钠为淀粉膨胀抑制剂,采用湿法工艺制备木薯羟丙基淀粉,以产品摩尔取代度(MS)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探讨了环氧丙烷用量、硫酸钠用量、反应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羟丙基醚化反应...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环氧丙烷为醚化剂,硫酸钠为淀粉膨胀抑制剂,采用湿法工艺制备木薯羟丙基淀粉,以产品摩尔取代度(MS)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探讨了环氧丙烷用量、硫酸钠用量、反应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羟丙基醚化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木薯羟丙基淀粉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显示:(1)随环氧丙烷用量的增大,取代度逐渐升高,反应效率逐渐降低;(2)适当提高反应pH和反应温度有利于取代度的提高,但反应pH值超过11.5和反应温度超过45℃,会导致淀粉的局部糊化,不利于醚化反应的进程。制备木薯羟丙基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淀粉乳浓度40%,环氧丙烷添加量10%(对干基),硫酸钠添加量12%(对干基),反应pH值11.5,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22 h。所得木薯羟丙基淀粉的取代度为0.1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羟丙基淀粉 环氧丙烷 取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黏度木薯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的制备 被引量:4
9
作者 何绍凯 刘文娟 +4 位作者 郭振福 王文婷 张洁 田映良 史琦云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35,共5页
采用木薯淀粉为原料,醋酸酐为酯化剂,己二酸为交联剂,应用湿法工艺制备了木薯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分别研究了己二酸添加量、醋酸酐用量、反应pH值、反应时间对产品峰值黏度(B)和冷糊黏度(E)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获得高黏度木薯乙酰化... 采用木薯淀粉为原料,醋酸酐为酯化剂,己二酸为交联剂,应用湿法工艺制备了木薯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分别研究了己二酸添加量、醋酸酐用量、反应pH值、反应时间对产品峰值黏度(B)和冷糊黏度(E)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获得高黏度木薯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己二酸添加量为淀粉质量(干基)的0.050%,醋酸酐用量为淀粉质量(干基)的3%,反应pH值为8.0,反应时间为90min。所制得的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的峰值黏度为1 141BU,冷糊黏度为1 695BU。与木薯原淀粉相比,产品的峰值黏度和冷糊黏度均得到显著提高,糊化温度降低,黏度热稳定性增强,抗剪切能力和冻融稳定性提高,但透明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乙酰化双淀粉己二酸酯 黏度 己二酸 酯化反应 交联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质玉米辛烯基琥珀酸麦芽糊精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何绍凯 曹余 +4 位作者 刘文娟 张洁 王文婷 田映良 史琦云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1-67,共7页
采用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辛烯基琥珀酸酐(OSA)为酯化剂,应用湿法工艺制备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SSOS)。使用耐高温α-淀粉酶对SSOS进行酶解处理,制备了蜡质玉米辛烯基琥珀酸麦芽糊精酯(MSSOS)。研究了OSA用量对SSOS取代度(DS)的影响;探... 采用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辛烯基琥珀酸酐(OSA)为酯化剂,应用湿法工艺制备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SSOS)。使用耐高温α-淀粉酶对SSOS进行酶解处理,制备了蜡质玉米辛烯基琥珀酸麦芽糊精酯(MSSOS)。研究了OSA用量对SSOS取代度(DS)的影响;探讨了耐高温α-淀粉酶用量、酶解时间、淀粉乳浓度、酯化程度对MSSOS产品葡萄糖值(DE)的影响;并对具有不同DE值MSSOS在表观黏度、透明度、乳化稳定性等性能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SSOS的DS值随OSA用量的增加呈升高趋势;(2)随DS值的升高,SSOS的HLB值增大,亲水性加强、淀粉的糊化温度降低、峰值黏度升高;(3)MSSOS的DE值随α-淀粉酶用量的增加和酶解时间的延长而升高,SSOS的酯化程度对DE值影响不大;(4)随DE值的升高,MSSOS表观黏度降低,透明度增大;DE值高于11.5%后,乳化稳定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质玉米淀粉 麦芽糊精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 耐高温Α-淀粉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马铃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黏度特性的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绍凯 刘文娟 +3 位作者 曹余 杨文英 史琦云 田映良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2-58,共7页
通过测定变性淀粉的Brabender黏度特性,研究了马铃薯淀粉(PS)品质(依黏度指标分为优级粉、一级粉和合格粉三级)、磷酸酯化程度、羟丙基醚化程度、产品电导率对马铃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HPSP)黏度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1)马铃薯淀... 通过测定变性淀粉的Brabender黏度特性,研究了马铃薯淀粉(PS)品质(依黏度指标分为优级粉、一级粉和合格粉三级)、磷酸酯化程度、羟丙基醚化程度、产品电导率对马铃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HPSP)黏度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1)马铃薯淀粉的品质对糊化温度和峰值黏度有较大影响,以优级品为原料制备的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的糊化温度最低,峰值黏度最高;(2)轻度磷酸酯化的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具有较高的峰值黏度和冷黏度,随着磷酸酯化程度的提高,马铃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的糊化温度增高,峰值黏度降低;(3)羟丙基醚化对马铃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的黏度值影响较小,随羟丙基含量的升高,糊化温度明显降低,峰值黏度和冷黏度则略有上升;(4)随着马铃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电导率的降低,产品的糊化温度降低,峰值黏度和冷黏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淀粉 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 黏度 交联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羟丙基马铃薯淀粉的制备及其在空心胶囊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绍凯 刘文娟 +2 位作者 曹余 田映良 史琦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3-167,共5页
应用普鲁兰酶对羟丙基马铃薯淀粉进行酶解处理,制备了酶解羟丙基马铃薯淀粉。研究了普鲁兰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 H对酶解羟丙基马铃薯淀粉黏度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酶解程度羟丙基马铃薯淀粉的凝胶特性。通过测定空心胶囊成品... 应用普鲁兰酶对羟丙基马铃薯淀粉进行酶解处理,制备了酶解羟丙基马铃薯淀粉。研究了普鲁兰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 H对酶解羟丙基马铃薯淀粉黏度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酶解程度羟丙基马铃薯淀粉的凝胶特性。通过测定空心胶囊成品率、胶囊壁厚度、透明度、水分含量、脆碎率等指标,考察了酶解羟丙基马铃薯淀粉的酶解程度和配制浓度对空心胶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羟丙基马铃薯淀粉酶解的较佳条件为:普鲁兰酶用量0.6%,酶解温度60℃,p H5.5,酶解时间2 h。酶解羟丙基马铃薯淀粉糊液的黏度随着温度降低而逐渐升高,其凝胶温度为55℃。随着羟丙基马铃薯淀粉酶解程度的升高,浸渍液黏度降低,胶囊的透明度提高。选择黏度1500 m Pa·s的酶解羟丙基马铃薯淀粉,在配胶质量分数为22.5%时制作的空心胶囊透明度高,脆碎率低,成品率可达94%。研究表明,酶解羟丙基马铃薯淀粉适于空心胶囊的制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兰酶 马铃薯淀粉 羟丙基淀粉 空心胶囊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原料醋酸酯淀粉性能比较及在鲜湿面条中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何绍凯 孙琛 +2 位作者 刘文娟 田映良 史琦云 《粮食加工》 2014年第1期30-32,共3页
研究了3种不同原料醋酸酯淀粉的糊化特性、透明度和冻融稳定性,并将其添加到面粉中,探讨了不同醋酸酯淀粉添加量对面条煮制时间、断条率、冷藏性和面条感官评价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醋酸酯淀粉与木薯和玉米醋酸酯淀粉相比,具有... 研究了3种不同原料醋酸酯淀粉的糊化特性、透明度和冻融稳定性,并将其添加到面粉中,探讨了不同醋酸酯淀粉添加量对面条煮制时间、断条率、冷藏性和面条感官评价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醋酸酯淀粉与木薯和玉米醋酸酯淀粉相比,具有更高的峰值黏度和透明度,较低的糊化温度;木薯醋酸酯淀粉冻融稳定性最好;3种醋酸酯淀粉均可不同程度改善面条的烹煮特性,缩短烹煮时间,减少断条率,提高低温贮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酯淀粉 鲜湿面条 品质改良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木薯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黏度特性的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振福 李永才 +4 位作者 何绍凯 刘文娟 曹余 杨继安 田映良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3-58,共6页
通过测定变性淀粉的Brabender黏度,研究了木薯淀粉的品质、交联改性程度、醋酸酯化程度、产品电导率对木薯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黏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1)不同品质的木薯淀粉所制备的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在糊化温度和峰值黏度上差... 通过测定变性淀粉的Brabender黏度,研究了木薯淀粉的品质、交联改性程度、醋酸酯化程度、产品电导率对木薯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黏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1)不同品质的木薯淀粉所制备的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在糊化温度和峰值黏度上差异较大,采用品质较好的TS3木薯淀粉为原料,所得产品的糊化温度最低,峰值黏度和冷黏值最高;(2)随三偏磷酸钠用量的增加,变性淀粉的糊化温度升高,峰值黏度和冷黏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三偏磷酸钠用量为0.5%(对淀粉干基)时,所制备的淀粉具有较高的峰值黏度和冷黏值,分别为1106 BU和1695BU;(3)随醋酸酯化程度的提高,淀粉的糊化温度逐渐降低,峰值黏度逐渐提高,冷黏值随醋酸酐用量增大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醋酸酐用量4%(对淀粉干基)时,淀粉的冷黏值最高;(4)随产品电导率的降低,淀粉的糊化温度降低,峰值黏度和冷黏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 黏度 糊化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改性程度对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沙丽萍 梁琪 +4 位作者 何绍凯 曹余 郭振福 杨文英 田映良 《粮食加工》 2016年第6期42-46,共5页
本研究采用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环氧丙烷为醚化剂,应用湿法工艺制备了蜡质玉米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HPDSP)。通过调整三偏磷酸钠用量,制备了不同交联程度的HPDSP。研究了交联改性程度对HPDSP在Brabender粘度、颗粒结... 本研究采用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环氧丙烷为醚化剂,应用湿法工艺制备了蜡质玉米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HPDSP)。通过调整三偏磷酸钠用量,制备了不同交联程度的HPDSP。研究了交联改性程度对HPDSP在Brabender粘度、颗粒结构、抗剪切、耐高温性能、耐酸性、耐盐性、透明度等性能的差异,探讨了交联改性程度对蜡质玉米HPDSP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1随着三偏磷酸钠用量的增加,交联程度增大,表现为HPDSP的沉降积降低;2未经交联处理的蜡质玉米羟丙基淀粉(H1)在蒸煮过程中颗粒容易膨胀和破裂,淀粉糊化温度低,热稳定性能差,糊液透明度高,剪切后颗粒破碎度高,粘度降低幅度大;3经过轻度交联的HPDSP淀粉H2和H3在糊化后能保持完整颗粒状态,剪切作用造成部分淀粉颗粒的膨胀和破裂,导致粘度降低;交联度较高的HPDSP淀粉H4和H5淀粉在高温蒸煮和剪切后均能保持完整的颗粒状态,剪切后粘度没有降低,反而有所升高;4交联改性增强了HPDSP的颗粒结构,抑制了淀粉颗粒的膨胀和破裂,随交联程度的提高,HPDSP糊化温度升高,峰值粘度降低,抗剪切、耐酸性和耐盐性能增强,淀粉糊的透明度却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 蜡质玉米淀粉 交联度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性淀粉对面条品质的改良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源 李永才 +2 位作者 孙琛 何绍凯 田映良 《粮食加工》 2013年第4期32-34,共3页
以交联淀粉、醋酸酯淀粉和羟丙基淀粉为面粉改良剂,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单一变性淀粉和复合变性淀粉对新鲜面和冷冻面条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添加1%的马铃薯交联羟丙基淀粉∶1%醋酸酯淀粉∶1.5%磷酸酯淀粉和0.5%的谷朊粉对面条的改良效... 以交联淀粉、醋酸酯淀粉和羟丙基淀粉为面粉改良剂,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单一变性淀粉和复合变性淀粉对新鲜面和冷冻面条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添加1%的马铃薯交联羟丙基淀粉∶1%醋酸酯淀粉∶1.5%磷酸酯淀粉和0.5%的谷朊粉对面条的改良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淀粉 交联淀粉 醋酸酯淀粉 羟丙基淀粉 面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淀粉及其7种变性淀粉糊液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刘文娟 何绍凯 +3 位作者 曹余 杨继安 史琦云 田映良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0-64,共5页
通过对马铃薯淀粉(PS)及其7种变性淀粉(醋酸酯淀粉、羟丙基淀粉、磷酸酯双淀粉、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氧化淀粉、氧化羟丙基淀粉)在糊化温度、峰值黏度、热稳定性、凝胶性、抗剪切、耐酸性、冻融稳定性和透明度等... 通过对马铃薯淀粉(PS)及其7种变性淀粉(醋酸酯淀粉、羟丙基淀粉、磷酸酯双淀粉、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氧化淀粉、氧化羟丙基淀粉)在糊化温度、峰值黏度、热稳定性、凝胶性、抗剪切、耐酸性、冻融稳定性和透明度等性能差异的研究,探讨了不同改性方式对马铃薯淀粉糊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⑴羟丙基和醋酸酯改性均可降低马铃薯淀粉的糊化温度,提高淀粉峰值黏度,增加糊液透明度和冻融稳定性,但淀粉糊的热稳定性和凝胶性差;⑵交联改性提高了马铃薯淀粉的糊化温度和凝胶性,增强了糊液热稳定性和耐酸性,但透明度降低;⑶氧化处理降低了马铃薯淀粉的糊化温度和峰值黏度,提高淀粉糊透明度;(4)双重改性处理的复合变性淀粉同时兼有二种单一变性淀粉的共同特性,其中:氧化羟丙基淀粉的透明度最好,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的冻融稳定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淀粉 变性淀粉 醋酸酯淀粉 羟丙基淀粉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交联羟丙基复合变性淀粉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曹余 何绍凯 +2 位作者 田映良 孙琛 郭振福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18,55,共4页
以糯玉米淀粉为原料,环氧丙烷为醚化剂、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氢氧化钠为催化剂、无水硫酸钠为膨胀抑制剂,采用湿法工艺制备不同取代度和交联度的交联羟丙基复合变性淀粉,并对复合变性淀粉的耐酸性、耐盐性、透明度、冻融稳定性特性指... 以糯玉米淀粉为原料,环氧丙烷为醚化剂、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氢氧化钠为催化剂、无水硫酸钠为膨胀抑制剂,采用湿法工艺制备不同取代度和交联度的交联羟丙基复合变性淀粉,并对复合变性淀粉的耐酸性、耐盐性、透明度、冻融稳定性特性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变性淀粉的透光率、耐酸性、耐盐性、冻融稳定性受产品取代度和交联度影响较大,耐酸性、耐盐性、冻融稳定性随着取代度的升高而增强,透光率随着交联度的升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交联 羟丙基淀粉 复合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浸法提取花椒风味物质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芳 石地娟 +4 位作者 孙琛 崔芸 何绍凯 史琦云 田映良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6-79,共4页
研究以陇南红花椒为材料,食用菜籽油为媒介,采用热油浸提的方法制备花椒油。以花椒麻素、柠檬烯和芳樟醇为评价指标,制备的花椒油用甲醇萃取得到萃取液,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花椒麻素,气相色谱测定柠檬烯、芳樟醇。先进行浸提温度、浸... 研究以陇南红花椒为材料,食用菜籽油为媒介,采用热油浸提的方法制备花椒油。以花椒麻素、柠檬烯和芳樟醇为评价指标,制备的花椒油用甲醇萃取得到萃取液,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花椒麻素,气相色谱测定柠檬烯、芳樟醇。先进行浸提温度、浸提时间、物料比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优化设计试验,得到花椒中风味物质的最佳浸提工艺条件为:物料比1∶4,浸提温度125℃,浸提30 min。在此条件下3种风味物质的提取率分别为1.38%,0.28%,0.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风味物质 油浸提法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酯化变性淀粉用于无明矾粉丝的制作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孙琛 曹余 +3 位作者 何绍凯 马青斌 史琦云 田映良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5-38,共4页
以木薯磷酸酯交联淀粉和木薯辛烯基琥珀酸酯淀粉为原料,采用复配的方法制备了一种复合变性淀粉,用于制作无明矾粉丝。考察了不同酯化程度以及不同的复配比例对粉丝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沉降积为5.7和0.9的两种磷酸酯交联淀粉和取代度(... 以木薯磷酸酯交联淀粉和木薯辛烯基琥珀酸酯淀粉为原料,采用复配的方法制备了一种复合变性淀粉,用于制作无明矾粉丝。考察了不同酯化程度以及不同的复配比例对粉丝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沉降积为5.7和0.9的两种磷酸酯交联淀粉和取代度(DS)为0.017的辛烯基琥珀酸酯淀粉十分适合于无明矾粉丝的制作,将这三种变性淀粉按5∶3∶2的比例混合复配后用于粉丝制作,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所制作的粉丝在各个评价指标方面均为良好,综合评分可达12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丝 明矾 复配 复合变性淀粉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