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两相幂次趋近律的四旋翼飞行器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4
- 1
-
-
作者
何紫云
陶玫玲
陈强
魏春
-
机构
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
出处
《高技术通讯》
CAS
2022年第3期294-302,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973274)资助项目。
-
文摘
本文研究存在惯性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的四旋翼飞行器系统有限时间位置和姿态跟踪控制问题。首先,设计一种新型两相幂次趋近律,当系统状态远离滑模面时,利用较大的幂次项提高趋近速率;当系统状态接近滑模面时,切换成较小的幂次项削弱抖振。其次,设计有限时间滑模控制器保证位置和姿态输出能够在有限时间内跟踪参考轨迹。同时,构造自适应参数更新律用以估计系统不确定性的上界,进而提高系统鲁棒性。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本文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
关键词
自适应控制
有限时间控制
幂次趋近律
四旋翼飞行器
-
Keywords
adaptive control
finite-time control
power reaching law
quadrotor
-
分类号
V249.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
-
题名基于保护物种适宜生境的北京自然保护空间识别
被引量:4
- 2
-
-
作者
孙艳芝
何紫云
张同升
蔡文婷
贾茵
-
机构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深圳大学
-
出处
《浙江林业科技》
2022年第1期48-55,共8页
-
基金
北京学研究基地开放课题一般项目(BJXJD-KT2021-YB02)。
-
文摘
基于北京市34种有监测记录的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利用最大熵MaxEnt模型预测物种潜在适宜栖息地和热点分布区,识别北京市重点自然保护空间,为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1)北京市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适宜生境面积有9 821.45 km^(2),可分为山区与平原过渡地带、海拔在400~700 m的山谷区和水体周边三种类型,多为线性栖息地;物种热点分布区有2248.43km^(2),聚集了北京市约75%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主要位于房山的十渡风景区和过渡地带、门头沟西北部、密云水库周边以及大兴南部;(2)物种适宜生境、热点区分布主要受降水量、地形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识别保护物种适宜生境和热点区为重要自然保护空间,以"整合、归并、补缺"方式进行北京自然保护地优化;(3)过渡地带和流域加强"补缺",如通州大运河、丰台永定河流域等区域无保护地,存在保护空缺,应新建或扩建线性保护地来加强物种保护;山谷区通过"整合、归并",将相邻以及周边生态价值高的区域连为一体,连通物种活动与迁徙廊道,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
-
关键词
国家重点保护
野生动植物
自然保护地
MaxEnt模型
整合优化
北京
-
Keywords
national key protection
wildlife
protected areas
Maximum entropy model
integrated optimization
Beijing
-
分类号
S759.94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S771.8
[农业科学—森林工程]
-
-
题名风景名胜区对中国世界遗产的价值贡献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孙艳芝
张同升
何紫云
-
机构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深圳大学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2期105-109,共5页
-
基金
北京学研究基地开放课题一般项目“国家文化公园视角下三山五园地区水系生态文化价值挖掘与整体保护”(BJXJD-KT2021-YB02)。
-
文摘
基于Arcgis空间分析与数理统计,探究了我国世界遗产数量与分布特征,并从资源储备、价值彰显、管理保障3方面阐述了风景名胜区对世界遗产的贡献。结果表明:我国世界遗产数量稳定增加,文化、自然和双遗产比例分别是67.9%、25.0%和7.1%,未来我国仍以文化遗产申报为主。文化、自然遗产方向分布趋势空间差异性显著,文化遗产呈现东北—西南方向分布,集中在黄河流域,自然遗产呈西北—东南方向分布,集中在长江流域;世界遗产空间分布与自然、人文景观型的风景名胜分布一致,两流域不同的自然环境与人文历史特征影响着遗产类型的分布。风景名胜区作为世界遗产的主要来源,贡献了近61%的项目资源,以100%的数量优势充分展示其是世界遗产中文化与自然高度融合的代表,彰显中国“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未来自然遗产、双遗产、文化景观的申报来源主体仍为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应加强专门的法律法规制定,加强水域型遗产的申报,并应充分依托西南历史文化风景资源优势,以加强西部地区文化景观的申报。
-
关键词
世界遗产
风景名胜区
保护管理
天人合一
-
Keywords
World Heritage
Scenic areas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Unity of Nature and Humanity
-
分类号
TU984.18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不同供给视角下徐州公园绿地社会服务供需关系研究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孙艳芝
张同升
孔含笑
何紫云
-
机构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出处
《江苏林业科技》
2020年第5期43-49,共7页
-
基金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创新基金项目“集团绿色空间规划技术体系研究”(Z2019J01)。
-
文摘
公园绿地空间布局与结构影响城市社会服务的供需关系,对保障居民休闲游憩需求至关重要。该文以徐州市各城区街道办事处为基本研究单元,采用平均最邻近距离、服务半径等方法,从不同供给视角探究公园绿地社会服务供需关系。结果表明:(1)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供给角度看,公园绿地社会服务供需关系空间分布从中心到外围,呈现“高需低供-低需低供-低需高供”格局,不存在高需高供的街道;从500 m服务半径覆盖率供给角度看,各街道公园绿地服务供需关系从中心到外围,大致呈现“高需高供-高需低供-低需高供-低需低供”的分布格局。(2)公园绿地结构以及空间分布特征,决定了不同视角下供需关系的差异性。徐州人口密集的老城街道社区公园小微绿地的配置建设,使得其在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较低的情况下,保障了公园绿地服务覆盖率,提高了居民可达性,满足了休闲游憩需求。
-
关键词
公园
绿地
社会服务
可达性
供需关系
徐州
-
Keywords
Urban Park
Greenland
Social service
Accessibility
Supply-demand relation
Xuzhou
-
分类号
Q143
[生物学—生态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