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生态水文效应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何福红
黄明斌
党廷辉
-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年第2期33-37,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5 0 0 790 2 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 4 9890 3 3 0 )
+1 种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 2 0 0 1BA5 0 8B18)
黄土高原土壤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
-
文摘
选择黄土高原沟壑区的长武王东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 ,从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减流减沙效应、土壤水分状况、流域的蒸散发和生物利用型土壤干层等几个方面定量地评价了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对流域水分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 :2 0 0 1年比 1985年耕地面积减少了 2 4 .8% ,草地面积减少了 76 .5 % ,林地面积增加了 75 .7% ,果园面积增加了 10倍 ,森林覆盖率提高了 2 7.8% ,小流域年径流深和侵蚀模数分别减少了 2 1.9%和 2 6 .6 %。同一土地利用类型的 0~ 2 m土壤剖面储水量变化不大 ,2~ 3m土壤剖面储水量大幅度减少 ,土地利用类型改变后 ,土壤剖面平均含水量和土壤储水量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但苹果地和刺槐林的下降趋势远大于农地和荒草地。与此同时 ,流域总蒸散量比治理前有所增加 。
-
关键词
黄土高原沟壑区
小流域综合治理
水分环境效应
土壤干层
总蒸散量
-
Keywords
gully region of Loess Plateau
small watershed
integrative controls
moisture effect
-
分类号
S157.4
[农业科学—土壤学]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胶东半岛丘陵区冲沟沟长曲折度分形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涛
何福红
顾丽娟
张振华
吴孟泉
-
机构
鲁东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基础部
-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31,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71223)
山东省自然科学资助项目(ZR2014JL026)
烟台市科技计划项目(2015ZH091)
-
文摘
冲沟沟长的分维数和分形曲折度是表征沟道形态复杂程度的重要指标。以栖霞市庵里水库西缘流域为研究区,基于SA地形指标模型阈值法提取冲沟系统,测算冲沟沟长盒维数,研究地形参数同冲沟沟长分维和沟长分形曲折度间的相关性,并建立模型模拟沟长分维数及分形曲折度,并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流域内沟长分维数和曲折度同平均坡度、地表粗糙度、剖面曲率和沟壑密度具有极显著的线性关系,沟长分维数和沟长分形曲折度可以作为评价区域地形形态特征的综合指标。(2)建立了沟长分维数和曲折度单因子模拟模型,其中沟壑密度单因子模型,模拟沟长分维数和分形曲折度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007 8%和0.025 2%,精度高,可用于冲沟沟长分维数和曲折度的快速估算;坡度、剖面曲率、地表粗糙度构建的单因子模型模拟精度相对较低。
-
关键词
沟谷
SA模型
盒维数
分形曲折度
回归分析
-
Keywords
gully
slope area index (SA) model
box dimension
fractal eurvature
regression analysis
-
分类号
K909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基于ZY3遥感图像的反立体校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4
- 3
-
-
作者
赵延芳
王涛
李鹏
何福红
丛萍
-
机构
鲁东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
-
出处
《信息技术》
2017年第3期60-64,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1160
41471223)
+2 种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4JL026)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J15LH51)
烟台市科技计划项目(2015ZH091)
-
文摘
北半球资源卫星图像普遍存在的反立体现象,造成理解、判读遥感图像的视觉混淆。文中以胶东半岛栖霞市丘陵区为例,基于地形阴影模型,分别采用HSV、Gram-Schimdt变换及SRM乘法对ZY3遥感图像的反立体现象进行校正。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均能实现图像正立体化;SRM乘法校正后图像光谱保持能力好,适宜定量遥感分析;HSV融合图像光谱失真明显,但信息丰富、清晰度好且地形正立体感强,适合地貌学研究;GS融合图像正立体感明显,但光谱失真较明显,信息量与清晰度不如HSV融合法,适合通用制图应用。
-
关键词
反立体现象
SRM
资源3号
-
Keywords
false topographic perception phenomena(FTPP)
shaded relief model
ZY3
-
分类号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
题名烟台市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分析
- 4
-
-
作者
马江涛
王涛
范擎宇
李鹏
何福红
-
机构
鲁东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2期43-47,57,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223)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4JL026)
烟台市科技计划项目(2015ZH091)
-
文摘
基于2005—2014年烟台市土地利用变化和能源消耗等资料,统计分析了2005—2014年烟台市土地利用变化与碳排放量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2005—2014年,烟台市排碳量不断增加,可以分为4个阶段:平稳增长期(2005—2008年)、波动期(2008—2012年)、快速增长期(2012—2013年)、波动期(2013—2014年);不同地类固碳与排碳角色不同,其中,建设用地是最主要的碳源,林地、草地、园地、水域等地类固碳慢,排碳比固碳要快得多。
-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碳排放
烟台市
-
Keywords
Land use change
Carbon emission
Yantai
-
分类号
S181.3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
-
题名有机培肥对红壤坡耕地产流产沙的影响
被引量:3
- 5
-
-
作者
张白雪
何福红
朱巧红
彭新华
-
机构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鲁东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出处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37-1242,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235
41571130053)资助
-
文摘
采用侵蚀小区田间监测方法,研究秸秆覆盖、生物质炭和猪粪等有机物料添加对红壤坡耕地产流产沙的影响。结果表明:2015年红壤坡耕地侵蚀量达到36 t/hm^2,78%~86%发生在花生季,达到中度侵蚀。与对照(CK)处理相比,单施化肥(NPK)处理没有降低产流产沙(P>0.05)。与NPK处理相比,秸秆覆盖(NPK+Str)处理显著降低了产流产沙(P<0.05);生物质炭(NPK+BC)处理显著降低了产流(P<0.05),但是减沙效果不明显(P>0.05);猪粪(NPK+SM)处理尽管提高了地表径流(P<0.05),但是显著降低了产沙(P<0.05)。秸秆资源在该区匮乏,秸秆覆盖难以推广。生物质炭的团聚能力弱,颗粒小,质量轻,易随水流失,在坡耕地上改良效果不明显。猪粪在该区资源丰富,不但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了团聚体形成,而且水土保持效果好,是该区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
关键词
红壤
坡耕地
有机肥
土壤侵蚀
-
Keywords
Red soil
Slope cropland
Organic fertilizer
Soil erosion
-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