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生态水文效应 被引量:11
1
作者 何福红 黄明斌 党廷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年第2期33-37,共5页
选择黄土高原沟壑区的长武王东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 ,从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减流减沙效应、土壤水分状况、流域的蒸散发和生物利用型土壤干层等几个方面定量地评价了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对流域水分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 :2 0 0 ... 选择黄土高原沟壑区的长武王东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 ,从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减流减沙效应、土壤水分状况、流域的蒸散发和生物利用型土壤干层等几个方面定量地评价了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对流域水分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 :2 0 0 1年比 1985年耕地面积减少了 2 4 .8% ,草地面积减少了 76 .5 % ,林地面积增加了 75 .7% ,果园面积增加了 10倍 ,森林覆盖率提高了 2 7.8% ,小流域年径流深和侵蚀模数分别减少了 2 1.9%和 2 6 .6 %。同一土地利用类型的 0~ 2 m土壤剖面储水量变化不大 ,2~ 3m土壤剖面储水量大幅度减少 ,土地利用类型改变后 ,土壤剖面平均含水量和土壤储水量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但苹果地和刺槐林的下降趋势远大于农地和荒草地。与此同时 ,流域总蒸散量比治理前有所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沟壑区 小流域综合治理 水分环境效应 土壤干层 总蒸散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半岛丘陵区冲沟沟长曲折度分形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涛 何福红 +2 位作者 顾丽娟 张振华 吴孟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31,共5页
冲沟沟长的分维数和分形曲折度是表征沟道形态复杂程度的重要指标。以栖霞市庵里水库西缘流域为研究区,基于SA地形指标模型阈值法提取冲沟系统,测算冲沟沟长盒维数,研究地形参数同冲沟沟长分维和沟长分形曲折度间的相关性,并建立模型模... 冲沟沟长的分维数和分形曲折度是表征沟道形态复杂程度的重要指标。以栖霞市庵里水库西缘流域为研究区,基于SA地形指标模型阈值法提取冲沟系统,测算冲沟沟长盒维数,研究地形参数同冲沟沟长分维和沟长分形曲折度间的相关性,并建立模型模拟沟长分维数及分形曲折度,并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流域内沟长分维数和曲折度同平均坡度、地表粗糙度、剖面曲率和沟壑密度具有极显著的线性关系,沟长分维数和沟长分形曲折度可以作为评价区域地形形态特征的综合指标。(2)建立了沟长分维数和曲折度单因子模拟模型,其中沟壑密度单因子模型,模拟沟长分维数和分形曲折度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007 8%和0.025 2%,精度高,可用于冲沟沟长分维数和曲折度的快速估算;坡度、剖面曲率、地表粗糙度构建的单因子模型模拟精度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谷 SA模型 盒维数 分形曲折度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Y3遥感图像的反立体校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赵延芳 王涛 +2 位作者 李鹏 何福红 丛萍 《信息技术》 2017年第3期60-64,共5页
北半球资源卫星图像普遍存在的反立体现象,造成理解、判读遥感图像的视觉混淆。文中以胶东半岛栖霞市丘陵区为例,基于地形阴影模型,分别采用HSV、Gram-Schimdt变换及SRM乘法对ZY3遥感图像的反立体现象进行校正。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方法... 北半球资源卫星图像普遍存在的反立体现象,造成理解、判读遥感图像的视觉混淆。文中以胶东半岛栖霞市丘陵区为例,基于地形阴影模型,分别采用HSV、Gram-Schimdt变换及SRM乘法对ZY3遥感图像的反立体现象进行校正。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均能实现图像正立体化;SRM乘法校正后图像光谱保持能力好,适宜定量遥感分析;HSV融合图像光谱失真明显,但信息丰富、清晰度好且地形正立体感强,适合地貌学研究;GS融合图像正立体感明显,但光谱失真较明显,信息量与清晰度不如HSV融合法,适合通用制图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立体现象 SRM 资源3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台市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分析
4
作者 马江涛 王涛 +2 位作者 范擎宇 李鹏 何福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2期43-47,57,共6页
基于2005—2014年烟台市土地利用变化和能源消耗等资料,统计分析了2005—2014年烟台市土地利用变化与碳排放量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2005—2014年,烟台市排碳量不断增加,可以分为4个阶段:平稳增长期(2005—2008年)、波动期(2008—2012... 基于2005—2014年烟台市土地利用变化和能源消耗等资料,统计分析了2005—2014年烟台市土地利用变化与碳排放量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2005—2014年,烟台市排碳量不断增加,可以分为4个阶段:平稳增长期(2005—2008年)、波动期(2008—2012年)、快速增长期(2012—2013年)、波动期(2013—2014年);不同地类固碳与排碳角色不同,其中,建设用地是最主要的碳源,林地、草地、园地、水域等地类固碳慢,排碳比固碳要快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碳排放 烟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培肥对红壤坡耕地产流产沙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白雪 何福红 +1 位作者 朱巧红 彭新华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37-1242,共6页
采用侵蚀小区田间监测方法,研究秸秆覆盖、生物质炭和猪粪等有机物料添加对红壤坡耕地产流产沙的影响。结果表明:2015年红壤坡耕地侵蚀量达到36 t/hm^2,78%~86%发生在花生季,达到中度侵蚀。与对照(CK)处理相比,单施化肥(NPK)处理没有降... 采用侵蚀小区田间监测方法,研究秸秆覆盖、生物质炭和猪粪等有机物料添加对红壤坡耕地产流产沙的影响。结果表明:2015年红壤坡耕地侵蚀量达到36 t/hm^2,78%~86%发生在花生季,达到中度侵蚀。与对照(CK)处理相比,单施化肥(NPK)处理没有降低产流产沙(P>0.05)。与NPK处理相比,秸秆覆盖(NPK+Str)处理显著降低了产流产沙(P<0.05);生物质炭(NPK+BC)处理显著降低了产流(P<0.05),但是减沙效果不明显(P>0.05);猪粪(NPK+SM)处理尽管提高了地表径流(P<0.05),但是显著降低了产沙(P<0.05)。秸秆资源在该区匮乏,秸秆覆盖难以推广。生物质炭的团聚能力弱,颗粒小,质量轻,易随水流失,在坡耕地上改良效果不明显。猪粪在该区资源丰富,不但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了团聚体形成,而且水土保持效果好,是该区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坡耕地 有机肥 土壤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