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防细菌对马铃薯青枯病的防病增产作用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徐进 何礼远 +2 位作者 冯洁 滕建勋 孟兆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0-42,共3页
将对马铃薯青枯病菌具有抑菌活性的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subtilis)菌株 0 70 2、GP7- 13制成粉状制剂 ,用于马铃薯种薯播前处理。湖北恩施田间小区防病增产试验表明 ,病地上菌株GP7- 13对马铃薯青枯病的防效达73.9%~ 89.7% ,0 70 2... 将对马铃薯青枯病菌具有抑菌活性的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subtilis)菌株 0 70 2、GP7- 13制成粉状制剂 ,用于马铃薯种薯播前处理。湖北恩施田间小区防病增产试验表明 ,病地上菌株GP7- 13对马铃薯青枯病的防效达73.9%~ 89.7% ,0 70 2菌株达 6 0 .9%~ 88.2 %。两生防菌剂在北京郊区南口和河北张北县无病地试验 ,对马铃薯具有促生增产作用 ,菌株GP7- 13可增产马铃薯 17.3%~ 6 0 .3% ;0 70 2增产 2 6 .9%~ 6 1.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防治 细菌 马铃薯 青枯病 枯草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抗菌核病扩展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刘胜毅 周必文 +3 位作者 张建坤 郭学兰 许泽永 何礼远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4-58,共5页
以核盘菌菌丝体接种 11个油菜品种 (系 )的离体叶片 ,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病斑大小差异显著 ,病斑随接种后时间延长呈逻辑斯蒂曲线增长 ,抗、感品种之间抗病斑扩展的差异显著。条件方差分析表明 ,草酸浸根处理第 3d到第 4d ,油菜抗毒素... 以核盘菌菌丝体接种 11个油菜品种 (系 )的离体叶片 ,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病斑大小差异显著 ,病斑随接种后时间延长呈逻辑斯蒂曲线增长 ,抗、感品种之间抗病斑扩展的差异显著。条件方差分析表明 ,草酸浸根处理第 3d到第 4d ,油菜抗毒素的条件广义遗传力达 0 .784;草酸浸叶柄处理第 3d到第 4d ,加性方差占总方差 2 3.1% ,处理第 4d到第 5d加性方差下降为 0 ,表明条件加性效应值和条件显性效应值在不同的时段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菌核病 毒素 抗扩展 条件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学技术检测种姜姜瘟病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谢云陆 高德香 +2 位作者 何礼远 王远程 蔡少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3-24,共2页
姜瘟病是由青枯病菌(Psedomonas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细菌病害,俗称姜腐烂病。70年代以来,我国山东、浙江、福建和四川等生姜集产区均遭到其不同程度的危害。病地一般减产1至2成。
关键词 姜瘟病 单克隆抗体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核活性细菌与植物霜冻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29
4
作者 孙福在 何礼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41-43,共3页
长期以来认为植物霜害是零度以下低温(-2—-5℃)和霜敏感植物生理特性所引起的冻害。近年来,国外研究证明,植物体上广泛存在的具冰核活性的细菌(简称INA)是植物发生霜害的关键因素,这类细菌可在-2—-5℃诱发植物细胞水结冰而发生霜冻;... 长期以来认为植物霜害是零度以下低温(-2—-5℃)和霜敏感植物生理特性所引起的冻害。近年来,国外研究证明,植物体上广泛存在的具冰核活性的细菌(简称INA)是植物发生霜害的关键因素,这类细菌可在-2—-5℃诱发植物细胞水结冰而发生霜冻;也有研究证明,由于细胞水具过冷却作用(supercooling),在没有冰核细菌存在的条件下,能耐-7—-8℃低温而不发生霜冻。这些新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核活性 细菌 植物霜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GC含量青枯菌aac基因PCR扩增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争 张杨 +3 位作者 徐进 许景升 何礼远 冯洁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0-93,共4页
通过添加增效剂、正交试验设计优化PCR反应体系、联合采用多种PCR程序等措施,建立并优化了PCR扩增体系,成功地从高GC青枯菌基因组中扩增出了长度为2 434 bp且GC含量高达70.9%的aac基因。PCR反应体系为20μL包括5%DMSO2、.5 mmol/L MgCl2... 通过添加增效剂、正交试验设计优化PCR反应体系、联合采用多种PCR程序等措施,建立并优化了PCR扩增体系,成功地从高GC青枯菌基因组中扩增出了长度为2 434 bp且GC含量高达70.9%的aac基因。PCR反应体系为20μL包括5%DMSO2、.5 mmol/L MgCl2、500μmol/L dNTP、10 pmol/L引物1、.25 UTaq酶、50 ng模板DNA。首先采用热启动PCR:95℃5 min,保持80℃,加入Taq酶;然后采用二步PCR:5个循环包括变性95℃1 min,65℃1 min;最后采用降落PCR:30个循环为95℃1 min,78℃1 min,每个循环降低0.5℃,72℃3 min;补充10个循环为95℃1 min,63℃1 min,72℃3 min;72℃10 min。该试验体系的建立与优化为研究高GC含量生物的基因功能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GC PCR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枯菌无毒自发突变株接种花生引起的生化变化 被引量:5
6
作者 康耀卫 何礼远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8-40,共3页
花生经青枯菌无毒自发突变株AP7接种后,体内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会增高。经无毒自发突变菌株AP7接种后的花生叶片组织粗提液对青枯菌的致病菌株有强烈的体外抑菌作用。将这种粗提液与致病菌株同时注入花生叶片内,亦表现出抑制发病... 花生经青枯菌无毒自发突变株AP7接种后,体内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会增高。经无毒自发突变菌株AP7接种后的花生叶片组织粗提液对青枯菌的致病菌株有强烈的体外抑菌作用。将这种粗提液与致病菌株同时注入花生叶片内,亦表现出抑制发病作用,而且这种抑病作用随着粗提液浓度下降而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青枯病 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青枯病抗源筛选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长龄 何礼远 +1 位作者 华静月 唐银东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36-36,共1页
马铃薯青枯病抗源筛选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张长龄,何礼远,华静月,唐银东马铃薯青枯病(PseudomonassolanacearumE.F.Smith)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中南美洲、大洋洲、东南亚、南亚以及非洲各国马铃... 马铃薯青枯病抗源筛选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张长龄,何礼远,华静月,唐银东马铃薯青枯病(PseudomonassolanacearumE.F.Smith)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中南美洲、大洋洲、东南亚、南亚以及非洲各国马铃薯上严重为害。在我国,从70年代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青枯病 抗病性 选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新农药防治试验
8
作者 黄仲生 杨玉茹 +2 位作者 朱晓丹 孙福在 何礼远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0-41,共2页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新农药防治试验黄仲生,杨玉茹,朱晓丹孙福在,何礼远(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研究所100081)(中国农科院植保研究所)黄瓜细菌性角斑病(Pseudomonaslachrymant),在保护地黄瓜上,发生...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新农药防治试验黄仲生,杨玉茹,朱晓丹孙福在,何礼远(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研究所100081)(中国农科院植保研究所)黄瓜细菌性角斑病(Pseudomonaslachrymant),在保护地黄瓜上,发生越来越严重,轻者减产1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角斑病 防细菌粉尘 可杀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青枯菌相关基因的克隆及致病力测定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罗天宽 刘焕利 +1 位作者 张小玲 何礼远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131-134,共4页
以PM2 6 44为受菌体 ,通过基因功能互补的方法 ,将从野生青枯菌基因文库中筛选得到的克隆进一步克隆得到克隆pLTK15。胞外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pLTK15与突变株PM2 6 44接合产生的接合子能完全恢复突变株PM2 6 44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活性 ,... 以PM2 6 44为受菌体 ,通过基因功能互补的方法 ,将从野生青枯菌基因文库中筛选得到的克隆进一步克隆得到克隆pLTK15。胞外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pLTK15与突变株PM2 6 44接合产生的接合子能完全恢复突变株PM2 6 44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活性 ,接合子上清液SDS PAGE电泳结果表明 ,接合子只能互补PM2 6 44所缺失的 6 2 .5kDa的一种胞外蛋白 ,经致病力测定 ,pLTK15能使突变株PM2 6 44的致病力得到部分恢复。结果表明 ,聚半乳糖醛酸酶和 6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青枯菌 基因克隆 致病力分析 青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种子带青枯病菌对传播青枯病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永祥 华静月 何礼远 《中国油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59-61,共3页
从我国花生主要产区广东、湖北两省的花生青枯病病株的荚果种子中分离出了花生青枯病菌,病株种子带菌率为5%。采用人工接种花生种子的方法证明花生种子所带病菌的存活力与其含水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当种子含水量下降时,病菌的生存力也随... 从我国花生主要产区广东、湖北两省的花生青枯病病株的荚果种子中分离出了花生青枯病菌,病株种子带菌率为5%。采用人工接种花生种子的方法证明花生种子所带病菌的存活力与其含水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当种子含水量下降时,病菌的生存力也随之降低。当花生种子含水量降到8.9%时青枯病菌失去了在花生体内的生存能力。表明在播种时花生种子含水量在8.9%以上,则病菌在种子体内仍可存活,并有传播病害的能力。若在花生收获后使含水量控制在8.9%以下,有可能防止带菌种子对青枯菌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青枯病菌 种子带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座子突变系统在植物病理学上的应用
11
作者 张永祥 何礼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1-32,共2页
对复杂的生物学现象进行遗传学研究,最重要的一步是获得由基因型所决定的表型突变体。通过对此突变基因的分析,找出基因功能,从而了解现象的本质。通常使细菌产生突变体的方法有化学试剂处理和放射性辐射处理,但是这些方法有较大的局限... 对复杂的生物学现象进行遗传学研究,最重要的一步是获得由基因型所决定的表型突变体。通过对此突变基因的分析,找出基因功能,从而了解现象的本质。通常使细菌产生突变体的方法有化学试剂处理和放射性辐射处理,但是这些方法有较大的局限性:随机性程度差,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回复突度的可能性大(如光修复),进行定向选择的效率很低。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提供了好的手段:用转座子突变系统特别是自杀质粒转座子系统进行研究,使定向选择更明了化和有针对性,目前它已广泛用于植物病理学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病理学 转座子 突变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蚀环境下GFRP筋力学性能退化试验 被引量:5
12
作者 陆春华 何礼远 +1 位作者 褚天舒 延永东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3-79,共7页
为了研究侵蚀环境下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筋的力学性能退化机理,对3种不同直径的GFRP筋进行了为期半年的溶液浸泡试验。试验采用了清水、碱溶液以及盐溶液3种侵蚀环境,在浸泡不同时间后分别对筋材进行了外观检测和力学性能试验。... 为了研究侵蚀环境下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筋的力学性能退化机理,对3种不同直径的GFRP筋进行了为期半年的溶液浸泡试验。试验采用了清水、碱溶液以及盐溶液3种侵蚀环境,在浸泡不同时间后分别对筋材进行了外观检测和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侵蚀环境下,GFRP筋的抗拉强度在碱环境中下降最多,平均为11.44%,其次是盐环境,平均为4.59%,下降最少是清水环境,平均为4.30%;GFRP筋的剪切强度在清水、盐、碱环境中分别平均下降了23.03%,18.69%,28.28%,说明侵蚀环境对其力学性能有明显的影响;在盐环境下,直径为8,12,16mm的试样抗拉强度分别下降了3.53%,9.42%,0.82%,说明GFRP筋力学性能退化具有一定的尺寸效应;GFRP筋的剪切强度退化随浸泡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在前36d下降较快,36d后下降则趋于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 侵蚀环境 尺寸效应 力学性能 耐久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