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龙罐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何石燃 韩永继 +1 位作者 赵永 王亦兴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3年第3期61-64,共4页
目的分析火龙罐在缓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中山市中医院于2020年7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96例冠心病合并CHF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目的分析火龙罐在缓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中山市中医院于2020年7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96例冠心病合并CHF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2组均接受常规综合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加用火龙罐干预,持续3个月。记录2组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6分钟步行试验(6MWT)距离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2组在治疗3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较治疗前降低,6MWT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量表(MLHFQ)评分均较治疗前更优(P均<0.05);观察组在治疗3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和LVEDD均低于对照组,6MWT距离、LVEF和MLHFQ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及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将火龙罐应用于冠心病合并CHF患者的治疗,不仅有助于其临床症状、心功能和运动能力的改善,也能够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持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慢性心力衰竭 火龙罐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胡孜阳 何石燃 黄国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5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33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术且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不同分为单支病变组(A组,87例)、双支病变组(B组, 95例)和三支病变组(C组, 150例),比... 目的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33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术且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不同分为单支病变组(A组,87例)、双支病变组(B组, 95例)和三支病变组(C组, 150例),比较性别、年龄、血脂四项指标以及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在三组间的差异。结果三组男女性别比例、吸烟患者所占比例以及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多,患者年龄逐渐增大,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36.8%的患者年龄≥60岁, B组有62.1%的患者年龄≥60岁, C组有59.3%的患者年龄≥60岁,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逐渐下降,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所占比例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多逐渐下降,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及HDL-C水平可能是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年龄的增加及低HDL-C水平可加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气式止血器不同加压时长对桡动脉入路冠脉造影术后护理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阮凯丽 何石燃 +1 位作者 帅佳丽 王谨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4期113-115,119,共4页
目的通过对比充气式止血器不同加压时长对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止血效果的影响,找出相对方便有效的止血时间和方法,以期尽量减少局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不适。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结合随机信封和随机序列号进... 目的通过对比充气式止血器不同加压时长对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止血效果的影响,找出相对方便有效的止血时间和方法,以期尽量减少局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不适。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结合随机信封和随机序列号进行分组,根据纳入标准分别纳入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术后1h开始减压,首次放气2mL,之后每隔1h放气3mL,放气完毕后观察0.5h。对照组术后2h开始减压,首次放气2mL,之后每隔1h放气2mL,放气完毕后观察0.5h。观察记录两组受试者局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患者的舒适度。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局部并发症的发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P=0.03<0.05),术后舒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3,P=0.00<0.05)。结论缩短加压止血器压迫时间,加大每次间隔放气量,在对患者无明显负性影响的基础上,减轻了患者因受压时间过长而出现的恐惧、烦躁、焦虑等一系列不适反应,降低了术肢麻痹、疼痛等局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对患者进食与休息的影响,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同时避免了患者频繁呼叫医护人员,提高了护理临床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气止血器 桡动脉入路 冠状动脉造影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