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悬吊运动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晶 高晶 +1 位作者 王冬明 何璐娜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9期1015-1018,共4页
目的 分析使用悬吊训练如何影响痉挛型脑瘫患儿肌肉张力和运动功能。方法 以徐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在2021年1月-2023年1月接收的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为样本,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 目的 分析使用悬吊训练如何影响痉挛型脑瘫患儿肌肉张力和运动功能。方法 以徐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在2021年1月-2023年1月接收的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为样本,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悬吊运动训练,2组均干预3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通过改良Ashworth 痉挛量表评价张力,利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88)以及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FM)对患儿的运动功能进行比较;同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价其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痉挛程度较对照组降低,GMFM-88、FMFM评分和关节活动度增加,且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痉挛型脑瘫患儿通过悬吊运动训练可以减轻痉挛,并提高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吊运动疗法 痉挛型脑瘫 肌张力 运动功能 腓肠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TOmed虚拟情景训练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3
2
作者 何璐娜 高晶 +1 位作者 王丽娜 赵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5期112-115,共4页
目的观察MOTOmed虚拟情景训练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治疗的71例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8例)... 目的观察MOTOmed虚拟情景训练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治疗的71例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除常规康复治疗外给予MOTOmed虚拟情景训练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评定患儿下肢腓肠肌肌张力,采用关节量角器测量其足背屈角,并采用粗大运动功能88项量表中D、E两能区进行站立、行走与跑跳功能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腓肠肌肌张力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腓肠肌肌张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足背屈角显著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足背屈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D区与E区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OTOmed虚拟情景训练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痉挛型双瘫脑瘫能进一步促进患儿下肢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双瘫 MOTOmed虚拟情景训练 肌电生物反馈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理论的社交游戏训练对孤独症儿童的疗效及行为的影响
3
作者 薛晶晶 张雪娇 +1 位作者 何璐娜 巩尊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1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理论的社交游戏训练对孤独症儿童的疗效及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扬州大学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孤独症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康复... 目的探讨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理论的社交游戏训练对孤独症儿童的疗效及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扬州大学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孤独症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康复训练)和观察组(40例,基于ICF理论的社交游戏训练),两组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行为能力、发育水平、社交状态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治疗效果(言语/语言/交流、社交能力、感知/认知能力、健康/躯体/行为)、行为能力评分(感觉、交往、语言、躯体运动、生活自理)、社交状态评分(沟通、社交互动、重复刻板行为)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发育水平评分(语言、大运动、精细运动、个人-社交、适应性行为)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ICF理论的社交游戏训练能够改善孤独症儿童的行为能力、发育水平、社交状态,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儿童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社交游戏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分离蛋白重组蛋白酶水解肽对小鼠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曾松荣 庞彦韬 +2 位作者 柯野 何璐娜 刘玉萍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7-102,共6页
为了研究重组酱油曲霉碱性蛋白酶(rAp)水解大豆分离蛋白获得的大豆肽对小鼠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将诱导表达后分离纯化的rAp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水解,然后将水解液灌胃小白鼠,测定其水解液对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小鼠血清溶菌酶活... 为了研究重组酱油曲霉碱性蛋白酶(rAp)水解大豆分离蛋白获得的大豆肽对小鼠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将诱导表达后分离纯化的rAp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水解,然后将水解液灌胃小白鼠,测定其水解液对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小鼠血清溶菌酶活性和小鼠血清抗菌活力等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浓度等,进一步检测对小鼠血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肽对小鼠免疫器官指数没有显著影响,但可显著提高小鼠血清溶菌酶活性和小鼠血清抗菌活力;对小鼠血清中的GSH-PX的活力影响不显著,但能显著提高血清中的CAT活力和显著降低MDA浓度。由此可见,rAp水解大豆分离蛋白获得的大豆活性肽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小鼠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活性,在保健品行业为大豆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曲霉碱性蛋白酶 大豆分离蛋白 大豆肽 免疫功能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