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豆芽孢杆菌的培养基配方优化及菌粉制备
1
作者 王艳妮 孙飞龙 +2 位作者 何琪钰 潘禹澄 井欣蕊 《包装与食品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5,共8页
为提高纳豆芽孢杆菌发酵液中的活菌数,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其液体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考察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及其配比对菌体生长的影响,优化离心速度、保护剂种类及菌泥与保护剂的质量比例,以制备纳豆芽孢杆菌菌... 为提高纳豆芽孢杆菌发酵液中的活菌数,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其液体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考察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及其配比对菌体生长的影响,优化离心速度、保护剂种类及菌泥与保护剂的质量比例,以制备纳豆芽孢杆菌菌粉,并将其应用于炒青绿茶中。通过定期检测绿茶的主要理化成分及感官情况,评估其保鲜效果。结果表明,纳豆芽孢杆菌的最适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体积分数1.5%、酵母膏体积分数1.5%、KH_(2)PO_(4)体积分数1.5%。在此条件下培养,活菌数高达9.4×10^(9)个/mL。优化后菌粉的活菌数稳定为7.35×10^(9)个/mL。放置1年后,添加菌粉的样品中,茶多酚含量从21.75%降至15.01%,叶绿素含量从2.68 mg/g降至1.98 mg/g;未添加菌粉的样品中,茶多酚和叶绿素含量分别降至14.44%和1.69 mg/g。研究为纳豆芽孢杆菌的高效生产及绿茶保鲜技术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芽孢杆菌 培养基优化 菌粉制备 绿茶 保鲜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光毒性效应及机制 被引量:7
2
作者 何琪钰 李雯琪 +1 位作者 李雨橦 杭晓明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74,共9页
紫外线(ultraviolet,UV)辐射是由太阳和人造光源发射的一种非电离辐射。保护性臭氧层减少导致的户外UV辐射增加,以及UV在医疗和生产中日益广泛的应用,使其成为环境中最重要的物理因素之一。皮肤是UV直接作用于人体的靶器官,UV辐射会导... 紫外线(ultraviolet,UV)辐射是由太阳和人造光源发射的一种非电离辐射。保护性臭氧层减少导致的户外UV辐射增加,以及UV在医疗和生产中日益广泛的应用,使其成为环境中最重要的物理因素之一。皮肤是UV直接作用于人体的靶器官,UV辐射会导致一系列皮肤问题,如红斑、晒黑、光老化、炎症和色素沉着等。在极地及青藏高原地区,因高剂量UV辐照引起的皮肤损伤是极地特异性高发疾病之一。本文系统综述了UV在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DNA损伤(DNA damage)、炎症反应(inflammation)、免疫抑制(immunosuppression)和光老化(photoaging)等方面对人体皮肤的光毒性(phototoxicity)作用及相关机制,为特定环境下UV辐射的生物损伤及健康风险评价、抗UV产品的生物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人体皮肤 光毒性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炒青绿茶贮存期加速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何琪钰 孙飞龙 +1 位作者 程小峰 宁景叶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6-31,共6页
针对检测茶叶保鲜效果所需时间较长的问题,通过食品贮存期加速试验(Accelerated Shelf Life Testing,ASLT)方法研究炒青绿茶的贮存期情况。设定试验温度分别为62,52,42℃,试验时间分别为1,2,4天,对所取样品的感官指标以及其理化成分进... 针对检测茶叶保鲜效果所需时间较长的问题,通过食品贮存期加速试验(Accelerated Shelf Life Testing,ASLT)方法研究炒青绿茶的贮存期情况。设定试验温度分别为62,52,42℃,试验时间分别为1,2,4天,对所取样品的感官指标以及其理化成分进行测定,并根据GB/T 23776—2018茶叶感官评审得到感官评价结果。结果显示,在62℃时,炒青绿茶在7天后感官品质得分降至70分;52℃时,炒青绿茶在22天后降至70分;42℃时,炒青绿茶在56天后降至70分。计算得出Q_(10)=2.84。通过得到炒青绿茶的Q_(10)值,可在探究其保鲜方法时,快速达到劣变终点,从而缩短试验周期,提高试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贮存期加速试验 炒青绿茶 感官评审 Q_(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