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代谢综合征对母儿结局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何玉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6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妊娠代谢综合征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经确诊的40例患有代谢综合征孕妇的临床资料,定义为研究组,选择正常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相关资料的分析。结果:研究... 目的:探讨妊娠代谢综合征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经确诊的40例患有代谢综合征孕妇的临床资料,定义为研究组,选择正常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相关资料的分析。结果:研究组孕妇产后即时出血、剖宫产、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会阴裂伤、胎膜早破、羊水过多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孕妇出现巨大儿、早产儿、颅内出血、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妊娠代谢综合征对母儿结局都会产生不良的结果。应加强对代谢综合征孕妇早期诊断、及时预防,并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孕产妇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夏季大气环流的变异及其与季风降水的关系 被引量:11
2
作者 高绍凤 夏骏峰 何玉冰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4年第5期1-6,共6页
利用华南1951~1981年的降水资料,分析了华南夏季风(4~9月)高空环流(500hPa)的配置及其变异对季风降水的影响,得出旱涝年的高空环流特征及其与华南夏季风降水的关系:在欧亚75~20°N之间,沿西北—东南向有明显遥相关;极... 利用华南1951~1981年的降水资料,分析了华南夏季风(4~9月)高空环流(500hPa)的配置及其变异对季风降水的影响,得出旱涝年的高空环流特征及其与华南夏季风降水的关系:在欧亚75~20°N之间,沿西北—东南向有明显遥相关;极涡变动与降水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夏季风 季风降水 遥相关 极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关于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何玉冰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7年第1期15-16,共2页
资产负债表是企业财务报告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本文重点分析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中资产负债表编制不同之处,有利于提高广大财会人员全面掌握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关键词 资产负债表 小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鲜冰冻血浆制备时间对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质量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卢少芬 梁洁贞 +4 位作者 仇严妹 李结敏 罗怀雪 陈馥如 何玉冰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8期247-25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制备时间新鲜冰冻血浆对冷沉淀凝血因子(简称冷沉淀)中Ⅷ因子含量(FⅧ)和纤维蛋白原(Fg)含量的影响,以期找到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原料血浆的最佳及最长的制备允许间隔时间。方法以200份的血液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全血采... 目的探讨不同制备时间新鲜冰冻血浆对冷沉淀凝血因子(简称冷沉淀)中Ⅷ因子含量(FⅧ)和纤维蛋白原(Fg)含量的影响,以期找到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原料血浆的最佳及最长的制备允许间隔时间。方法以200份的血液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全血采集后6、8、13、18h内制备成新鲜冰冻血浆,并标识,将四组不同制备时间段的新鲜冰冻血浆分别制备成冷沉淀凝血因子,检测其FⅧ活性和Fg含量。结果四组不同制备时间段的新鲜冰冻血浆制备成冷沉淀凝血因子FⅧ含量活性随制备时间延长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g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6h合格率为96%,8h合格率为94%,13h合格率为86%,均满足质控要求的75%受控要求,而18h内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分离出来的冷沉淀凝血因子合格率只有54%,达不到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质量要求,6、8、13h合格率与18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保证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质量及满足临床用血需求量,用于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的新鲜冰冻血浆最佳选择在采集后6~8h内,最长不宜超过13h分离并速冻的新鲜冰冻血浆作为原料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冰冻血浆 制备时间 冷沉淀 质量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倒置静置法降低乳糜血浆报废率的研究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罗怀雪 梁洁贞 +7 位作者 卢少芬 陈存意 谭晓颖 曾雪莹 赖建芬 陈馥如 何玉冰 林雪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1期194-195,共2页
目的探讨低温倒置静置法在降低乳糜血浆报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00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成分分离后经肉眼观察判断为重度乳糜的血浆,通过低温倒置静置法分离出乳糜浆,留取分离乳糜前与分离后的血液样本,做好标识。观察分离后血浆蛋白含... 目的探讨低温倒置静置法在降低乳糜血浆报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00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成分分离后经肉眼观察判断为重度乳糜的血浆,通过低温倒置静置法分离出乳糜浆,留取分离乳糜前与分离后的血液样本,做好标识。观察分离后血浆蛋白含量及分离后透明血浆的合格率。结果 500份重度乳糜血浆经过低温倒置静置法分离后的血浆蛋白含量均≥50 g/L,合格率为100%。500份重度乳糜血浆经过低温倒置静置法分离后,有450份符合成分血相关的标准,分离后合格率为90%。结论低温倒置静置法根据乳糜微粒微溶于水、比重小以及乳糜血浆在低温倒置静置下会分层的特点,分离乳糜血浆的乳糜,将下层透明血浆分离到转移袋中,上层乳糜微粒则留在原血袋中,能够降低乳糜血浆中的乳糜,有效去除重度乳糜血浆中微粒子并测定分离后的总蛋白,判定其是否为合格的血浆。分离后成分血合格率大幅提升,从而达到降低乳糜血浆报废率的目的 ,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倒置静置法 乳糜血浆 报废率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