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油田三次采油聚合物驱采出液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1
作者 何焕杰 王中华 +1 位作者 王永红 范青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29-32,共4页
概略评述了国内主力油田实施三次采油技术开展聚合物驱采出液有关原油脱水和脱水后污水处理技术研究的现状和进展情况。重点介绍了大庆和胜利油田开展聚合物驱采出液处理技术研究在专用化学品和处理工艺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工业化应... 概略评述了国内主力油田实施三次采油技术开展聚合物驱采出液有关原油脱水和脱水后污水处理技术研究的现状和进展情况。重点介绍了大庆和胜利油田开展聚合物驱采出液处理技术研究在专用化学品和处理工艺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工业化应用情况。并提出了今后聚合物驱和多元复合驱采出液处理技术研究的主攻方向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油田 三次采油 聚合物驱油 采出液 研究进展 脱水 污水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微电解—催化氧化法处理普光气田试气酸压废液 被引量:5
2
作者 何焕杰 马雅雅 +4 位作者 张淑侠 位华 詹适新 杨云鹏 马金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3-106,125-126,共4页
为了解决普光气田开发试气作业过程中产生的酸压废液污染环境的技术难题,针对试气酸压废液絮凝性差、可溶性有机物含量高和难降解的特点,在混凝—微电解处理工艺的基础上,采用Fenton催化氧化法开展了深度处理工艺研究。重点分析考察了... 为了解决普光气田开发试气作业过程中产生的酸压废液污染环境的技术难题,针对试气酸压废液絮凝性差、可溶性有机物含量高和难降解的特点,在混凝—微电解处理工艺的基础上,采用Fenton催化氧化法开展了深度处理工艺研究。重点分析考察了氧化剂、催化剂用量,pH值和时间等因素对深度氧化处理效果的影响,最终确定出酸压废液深度处理的最佳配方和工艺条件:H2O2用量为3 600 mg/L、催化剂用量为500 mg/L、反应pH值为4.0、反应时间为48h、反应后调节pH值为10,产生的泥渣采用复合氧化剂处理。实验结果表明:酸压废液经混凝—微电解—催化氧化工艺处理后,净化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1~2级标准,氧化后的混合泥饼浸出液水质达到GB8978—1996的1级标准。该工艺经现场应用后,酸压废液中主要污染物COD去除率达98.0%,其他指标均达到GB8978—1996的1~2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光气田 混凝 微电解 催化氧化 酸压废液 处理 净化水质达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D301离子交换树脂分离铼和钼 被引量:4
3
作者 何焕杰 王秀山 +3 位作者 杨子超 潘俊玲 王广民 阎居梅 《铀矿冶》 CAS 1990年第1期37-41,共5页
研究了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D301从含大量钼、小量铼的H_2SO_4-(NH_4)_2SO_4溶液中分离铼和钼的性能。pH4—6范围内,D301对铼吸附率最大,而pH6时钼吸附率最高。二者在pH4时分离系数有最大值,β_(Re/Mo)=2277。最佳条件下纯铼的饱和... 研究了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D301从含大量钼、小量铼的H_2SO_4-(NH_4)_2SO_4溶液中分离铼和钼的性能。pH4—6范围内,D301对铼吸附率最大,而pH6时钼吸附率最高。二者在pH4时分离系数有最大值,β_(Re/Mo)=2277。最佳条件下纯铼的饱和吸附量为650mg/g树脂,工作吸附容量为244mg/g树脂。用8%NH_3·H_2O+10%NH_4NO_3和10%(NH_4)_2CO_3溶液分别洗脱铼和钼,二者可得到良好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 离子交换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田钻井废水处理技术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何焕杰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0年第12期34-38,共5页
对近年来国内石油天然气工业研究和应用钻井废水处理新技术、新工艺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重点介绍了一些新型处理方法、复合处理工艺及配套处理装置。对今后钻井废水无害化处理新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钻井废水 处理技术 综述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条件下AMPS共聚物溶液性能及浓度测定技术研究
5
作者 何焕杰 王永红 +2 位作者 王中华 詹适新 孙举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38-240,共3页
研究了高温(85℃)高含盐(1.2×105mg/L)条件下,AMPS共聚物溶液吸光度(E)、粘度(η)和水解度(H)随受热老化时间(t)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受热老化时间增加,吸光度和粘度降低,水解度升高.AMPS共聚物水解度是影响其溶液吸光度大小的关... 研究了高温(85℃)高含盐(1.2×105mg/L)条件下,AMPS共聚物溶液吸光度(E)、粘度(η)和水解度(H)随受热老化时间(t)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受热老化时间增加,吸光度和粘度降低,水解度升高.AMPS共聚物水解度是影响其溶液吸光度大小的关键因素,给出了不同老化时间AMPS共聚物溶液的C-E标准方程,并初步用于矿场注聚和调驱对应油井采出液聚合物浓度测定,为准确测定高温高含盐条件下AMPS共聚物溶液的浓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S共聚物 溶液性能 浓度 测定技术 油藏 聚合物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废水和酸化压裂作业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6
6
作者 范青玉 何焕杰 +1 位作者 王永红 詹适新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7-390,共4页
对近 15年来国内石油天然气工业应用和 (或 )研究钻井废水、酸化、压裂废水处理技术的情况作了综述。对钻井废水处理的讨论较多 ,包括废水组成和特点 ,处理工艺技术 ,处理药剂 ,处理工艺装置 ,现有处理技术的不足及发展建议。有关酸化 ... 对近 15年来国内石油天然气工业应用和 (或 )研究钻井废水、酸化、压裂废水处理技术的情况作了综述。对钻井废水处理的讨论较多 ,包括废水组成和特点 ,处理工艺技术 ,处理药剂 ,处理工艺装置 ,现有处理技术的不足及发展建议。有关酸化 (盐酸酸化 )废水和压裂 (水基聚合物冻胶压裂 )废水处理的论述较少 ,分别包括废水组成和特点 ,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建议。表 4参 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废水 酸化压裂作业废水 工业污水处理 工艺方法 水处理剂 工艺设备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基钻屑微乳液清洗技术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位华 何焕杰 +3 位作者 王中华 马金 张鑫 单海霞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0-94,11,共5页
油基钻屑中含有油类、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属于国家危险废物.油基钻屑一方面会浪费大量油类资源,另一方面会对环境造成极大伤害.为此,进行了微乳液清洗技术研究,研究了配制规律、钻屑基础油回收率影响因素和微乳液循环利用效果评价... 油基钻屑中含有油类、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属于国家危险废物.油基钻屑一方面会浪费大量油类资源,另一方面会对环境造成极大伤害.为此,进行了微乳液清洗技术研究,研究了配制规律、钻屑基础油回收率影响因素和微乳液循环利用效果评价.结果表明:微乳液清洗剂的最佳配方为V_(白油):V_(SJ):V_(HYW):V_水=1:4:1.3:2;研发的SJ微乳液清洗剂基础油回收率大于80%,清洗后钻屑含油率小于5%;SJ微乳液清洗剂与回收的油相不互溶,也不乳化,基础油从钻屑表面清洗脱附-离心分离后,清洗液和基础油分成两相,清洗液重复使用多次,钻屑含油率仍可满足环保处理要求.该清洗技术工艺简单,适应性强,不需加热,对设备要求不高,成本低,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钻屑 微乳清洗液 基础油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基钻屑的生物处理 被引量:23
8
作者 单海霞 何焕杰 +4 位作者 刘晓宇 朱冬梅 马金 位华 王中华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470-474,共5页
收集3种石油降解菌,用于处理某油田钻井过程产生的油基钻屑。除油菌OBT被选为最佳降解菌。通过对影响油降解率的各种因素考察,得出优化油基钻屑的降解条件:初始pH 7~8,菌种接入量为0.005%,表面活性剂加量为0.08%、电子受体加量为1.2%,... 收集3种石油降解菌,用于处理某油田钻井过程产生的油基钻屑。除油菌OBT被选为最佳降解菌。通过对影响油降解率的各种因素考察,得出优化油基钻屑的降解条件:初始pH 7~8,菌种接入量为0.005%,表面活性剂加量为0.08%、电子受体加量为1.2%,最适氮源为硝酸铵,磷源为磷酸二氢钾,加入量均为0.1%,降解180 d(每7 d翻耕,每30 d补加菌种),钻屑中油含量从134.7g/kg降至34.6 g/kg,除油率达74%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钻屑 石油降解菌 生物技术 油降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油基钻井液破乳剂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马雅雅 王中华 +2 位作者 何焕杰 张鑫 单海霞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8-131,共4页
化学破乳法是处理废弃油基钻井液比较理想的方法,但需要专用破乳剂,因此限制了其在现场的推广应用。为此,本文以某气田角51井废弃油基钻井液为研究对象,采用"破乳-絮凝-分离"的处理工艺,研制了一种废弃油基钻井液专用破乳剂ZY... 化学破乳法是处理废弃油基钻井液比较理想的方法,但需要专用破乳剂,因此限制了其在现场的推广应用。为此,本文以某气田角51井废弃油基钻井液为研究对象,采用"破乳-絮凝-分离"的处理工艺,研制了一种废弃油基钻井液专用破乳剂ZYFYP,该破乳剂由AE8051、BP-169、AP-05和OP-10组成。当AE8051、BP-169、AP-05、OP-10质量比为3:2:1:3且加量为0.8%、絮凝剂PAM加量为0.2%、表面活性剂OT-75加量为1.2%,助洗剂Na5P3O10加量为10%、废弃油基钻井液温度为15℃~50℃时,在转速3500 r/min下离心分离5 min后,油回收率为98.6%。ZYFYP适合不同密度废弃油基钻井液油的回收处理,处理过程不需要加热,对设备要求不高,成本较低,对不同密度废弃油基钻井液油回收率大于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油基钻井液 破乳剂 油回收率 表面活性剂 固液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吸附法处理气田聚磺泥浆钻井废水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马雅雅 燕红 +2 位作者 马金 詹适新 何焕杰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1期81-84,共4页
采用混凝-二次絮凝-活性炭吸附法深度处理钻井废水。实验取200mL普光301-3井钻井废水,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废水吸附pH值为1.5,活性炭加入量40g,吸附时间为1.5h,吸附后出水调整pH值9.0。处理后钻井废水COD去除率大于90%,色度去除率100%。
关键词 活性炭 三磺泥浆体系 钻井废水 聚丙烯酰胺C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菌剂处理深井聚磺钻井液废水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淑侠 何焕杰 +3 位作者 吕宁超 张晓刚 杨云鹏 詹适新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8-52,4,共5页
深井聚磺类钻井液废水中有机物含量高,可絮凝性差,降解难度大.开展了高效复合菌剂处理废水的技术研究,重点分析了复合菌剂优选、菌剂用量、曝气量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势菌剂加量为0.5 g/L,曝气量为0.25 L/min,进水ρ(COD... 深井聚磺类钻井液废水中有机物含量高,可絮凝性差,降解难度大.开展了高效复合菌剂处理废水的技术研究,重点分析了复合菌剂优选、菌剂用量、曝气量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势菌剂加量为0.5 g/L,曝气量为0.25 L/min,进水ρ(COD)<1 100 mg/L,污泥沉降比(SV)为25%~35%时,24 h后系统COD总去除率大于87%,处理后的水ρ(COD)≤150 mg/L,其他指标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1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磺钻井废水 活性污泥 复合菌剂 优势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水解聚丙烯酰胺及其相似物浓度测定方法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陈彬 何焕杰 王永红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6-69,共4页
通过检索1975-2002年期间有关HPAM及其相似物浓度测定的研究成果,论述了6种水解聚丙烯酰胺及其相似物浓度测定技术,但其中5种测定技术受水解聚丙烯酰胺及其相似物水解度的影响,要求制作标准曲线的HlPAM水解度和待测样品中HPAM的水解度... 通过检索1975-2002年期间有关HPAM及其相似物浓度测定的研究成果,论述了6种水解聚丙烯酰胺及其相似物浓度测定技术,但其中5种测定技术受水解聚丙烯酰胺及其相似物水解度的影响,要求制作标准曲线的HlPAM水解度和待测样品中HPAM的水解度相同。通过对6种测定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干扰因素和应用范围评价得知,SEC和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灵敏度最高,适用于样品中微量HPAM浓度测定;淀粉-碘化镉比色法干扰因素较少,精确度较高,是较为实用的方法,用于油田室内动态、静态吸附滞留研究和现场采出液聚合物浓度测定;粘度法可用于高浓度HPAM注入液常规质量检测,快速简便;浊度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较少的干扰因素,在油田也有较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聚丙烯酰胺 聚合物水溶液 浓度测定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光气田深井聚磺钻井液废液处理装置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云鹏 何焕杰 +3 位作者 聂军 马雅雅 王爱华 马金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0-62,共3页
介绍了移动式钻井废液处理装置的原理、组成、技术参数、性能特点和应用效果。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该装置处理深井聚磺钻井液废液和钻井污水.净化水可达到GB 8978—1996的1~2级技术要求,混凝过程磁吸附分离的渣泥含水率低于86%,经固... 介绍了移动式钻井废液处理装置的原理、组成、技术参数、性能特点和应用效果。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该装置处理深井聚磺钻井液废液和钻井污水.净化水可达到GB 8978—1996的1~2级技术要求,混凝过程磁吸附分离的渣泥含水率低于86%,经固化后可进行无害化处置;废钻井液及钻屑采用破胶/固化组合工艺处理后,固化物毒性符合GB/T 5085.3—1996和GB 18599—2001的技术要求,固化物浸出液主要技术指标符台GB 8978—1996的1~2级技术要求,较好地解决了普光气田深井聚磺钻井液钻井产生的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和废钻井液固化后的固化物堆放处置等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钻井液 钻井污水 无害化处理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结-氧化复合固化法处理酸性气田钻井液废液 被引量:6
14
作者 位华 马金 +5 位作者 何焕杰 詹适新 杨云鹏 吕宁超 张淑侠 郭民乐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5期518-521,526,共5页
采用固化-氧化-调整复合固化技术处理高酸性气田深井聚磺钻井液废液,考察了水泥、络合剂、氧化剂和调整剂对复合固化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废液处理后固化物浸出液的COD值随络合剂和氧化剂用量的增加而降低,而水泥用量对固化物... 采用固化-氧化-调整复合固化技术处理高酸性气田深井聚磺钻井液废液,考察了水泥、络合剂、氧化剂和调整剂对复合固化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废液处理后固化物浸出液的COD值随络合剂和氧化剂用量的增加而降低,而水泥用量对固化物浸出液的COD值影响较小;固化物浸出液的pH值随着调整剂的增加而减小。正交实验优选的固结-氧化-调整复合固化工艺的药剂配方为:水泥2%、络合剂6%、氧化剂4%、调整剂6%。处理后固化物浸出液水质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酸性气田 聚磺钻井液废液 复合固化 化学需氧量(C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氯钻井废水低COD分析方法改进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晓刚 张淑侠 +4 位作者 雷亮 何焕杰 吕宁超 张鑫 郭民乐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13年第3期20-22,共3页
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油气田高氯低COD的钻井废水时会产生较大误差。对该国标法测定COD进行了改进,采用低浓度氧化剂,增加硫酸汞以掩蔽氯离子来降低COD的分析误差。实验结果表明,选择0.0500 mol/L的重铬酸钾溶液,硫酸汞与氯质量比为10︰1时... 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油气田高氯低COD的钻井废水时会产生较大误差。对该国标法测定COD进行了改进,采用低浓度氧化剂,增加硫酸汞以掩蔽氯离子来降低COD的分析误差。实验结果表明,选择0.0500 mol/L的重铬酸钾溶液,硫酸汞与氯质量比为10︰1时,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10%,适合测定高氯低COD钻井废水的COD值。该方法扩大了国标法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需氧量 钻井废水 相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材料在油田化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6
作者 彭振 王中华 +1 位作者 何焕杰 李继定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1年第7期8-12,共5页
纳米材料由于具有某些特殊性能受到科技界的广泛关注。介绍了纳米材料的基本效应和具有特殊性能的原因。综述了纳米材料在钻井液、调剖堵水、驱油、油气田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纳米材料在油田化学中应用的发... 纳米材料由于具有某些特殊性能受到科技界的广泛关注。介绍了纳米材料的基本效应和具有特殊性能的原因。综述了纳米材料在钻井液、调剖堵水、驱油、油气田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纳米材料在油田化学中应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钻井液 调剖堵水 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氨基树脂堵水剂SXK-01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永红 詹适新 +2 位作者 何焕杰 张灿国 王芹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07-309,共3页
堵水剂SXK 0 1是以改性氨基树脂为主剂 ,复合以聚丙烯酰胺胶乳和消泡剂等形成的新型树脂类堵水剂。研究确定了堵剂最佳配方组成 ,考察了温度、交联剂用量与堵剂液固化时间的关系 ,进行了岩芯封堵试验。SXK 0 1自 1996年以来已在华北、... 堵水剂SXK 0 1是以改性氨基树脂为主剂 ,复合以聚丙烯酰胺胶乳和消泡剂等形成的新型树脂类堵水剂。研究确定了堵剂最佳配方组成 ,考察了温度、交联剂用量与堵剂液固化时间的关系 ,进行了岩芯封堵试验。SXK 0 1自 1996年以来已在华北、中原油田多口井进行了多种目的的现场试验。本文介绍了中原文南油田两口油井堵水和一口注水井调剖的情况和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 氨基树脂 堵水剂 SXK-01 中原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流体处理油基钻屑
18
作者 位华 何焕杰 +2 位作者 王中华 张弌 马金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2017年第4期45-50,共6页
超临界CO_2处理油基钻屑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处理技术,与油基钻屑常规处理技术相比,具有处理后废渣含油量低,油相回收率高的特点,同时处理过程温和环保,无污染。分析了超临界CO_2流体特征,研究了超临界CO_2处理油基钻屑效果... 超临界CO_2处理油基钻屑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处理技术,与油基钻屑常规处理技术相比,具有处理后废渣含油量低,油相回收率高的特点,同时处理过程温和环保,无污染。分析了超临界CO_2流体特征,研究了超临界CO_2处理油基钻屑效果影响因素,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协萃剂加量0.5%、萃取压力20 MPa、萃取温度55℃、分离温度7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处理后废渣中油相含量为0.08%~0.27%,均小于0.30%,达到《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 4284—1984),可以安全处置。并成功进行了300 L规模工业化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油基钻屑 工艺 工业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基钻屑常温清洗—微生物联合处理技术 被引量:16
19
作者 何焕杰 单海霞 +3 位作者 马雅雅 马金 位华 王中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2-127,共6页
油基钻井液因具有抑制性强、润滑性好、抗高温、抗污染、安全和钻速快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在对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工作中,而其钻屑矿物油含量高、乳化严重、不易回收等缺点也成为环保治理的难点。为此,针对不同类型油基钻屑的物性... 油基钻井液因具有抑制性强、润滑性好、抗高温、抗污染、安全和钻速快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在对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工作中,而其钻屑矿物油含量高、乳化严重、不易回收等缺点也成为环保治理的难点。为此,针对不同类型油基钻屑的物性特点,将高效清洗剂破乳清洗处理、油—水—固三相分离和石油微生物消除等3种工艺有机集成,试制出一套油基钻屑现场处理装置,形成了油基钻屑常温清洗—微生物联合处理技术。经过对4口井的油基钻屑进行放大试验,结果表明:油相回收率超过85%,清洗后废渣总石油烃含量小于2%,再经生物深度处理30天后,废渣中总石油烃含量降至0.3%以下,均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结论认为:该联合处理技术实现了油相的回收再利用以及废渣的无害化处理,不仅有效解决了油基钻屑环保治理难题,而且还节约了钻井工程综合成本,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 油基钻屑 清洗剂 破乳清洗 微生物处理 无害化 油相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膦基丙烯酸-马来酸酐共聚物阻垢剂 ZP S-01 的合成及阻垢性能 被引量:30
20
作者 何焕杰 王永红 +1 位作者 詹适新 徐 勤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3-145,共3页
合成了膦基丙烯酸马来酸( 酐) 共聚物阻垢剂 Z P S01 。最佳工艺条件为: A A、 M A 摩尔比75∶25 ,次磷酸盐20 % ,引发剂10 % ,反应时间4 h ,反应温度90 ℃。静态阻垢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Z P S... 合成了膦基丙烯酸马来酸( 酐) 共聚物阻垢剂 Z P S01 。最佳工艺条件为: A A、 M A 摩尔比75∶25 ,次磷酸盐20 % ,引发剂10 % ,反应时间4 h ,反应温度90 ℃。静态阻垢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Z P S01 用作油田污水的阻垢剂,综合性能优于常用阻垢剂 H E D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膦基丙烯酸 马来酸酐共聚物 阻垢剂 注入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