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38—1942:左翼知识分子主导下的延安文艺建构 被引量:2
1
作者 何满仓 师伟伟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23,共7页
延安文艺的建构实质上经历了三个阶段,而1938—1942年基本是在左翼知识分子主导下的建构。在中共开放正确的文艺政策感召下,大量左翼知识分子进入延安并成为延安文艺的建构主体。他们延续着五四新文学以来知识分子的启蒙意识,秉承着新... 延安文艺的建构实质上经历了三个阶段,而1938—1942年基本是在左翼知识分子主导下的建构。在中共开放正确的文艺政策感召下,大量左翼知识分子进入延安并成为延安文艺的建构主体。他们延续着五四新文学以来知识分子的启蒙意识,秉承着新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成立社团,创办刊物,建构自己的话语平台,开展文艺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进行纯文艺理论论争,倡导引领批判揭露的文学新潮,按照自己的观念主导着延安文艺的建构,促使延安文艺呈现出多元并存的繁荣局面。但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和政党政治的需要,知识分子意识逐步被政党意识所取代,知识分子主导下的延安文艺建构便让位于中共意识主导下的延安文艺建构的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知识分子 主导 延安文艺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文艺: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杂交融合 被引量:1
2
作者 何满仓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2-136,共5页
延安文艺既是极具魅力的民族文艺,也是独放异彩的世界文艺,因为它既有对民族文化大力弘扬的一面,又有对外来文化借鉴吸收的一面,它是中外文化在特殊年代、特殊政治经济环境中艰难杂交融合出的产物,它曾吸引过世界的眼球,也曾影响过新中... 延安文艺既是极具魅力的民族文艺,也是独放异彩的世界文艺,因为它既有对民族文化大力弘扬的一面,又有对外来文化借鉴吸收的一面,它是中外文化在特殊年代、特殊政治经济环境中艰难杂交融合出的产物,它曾吸引过世界的眼球,也曾影响过新中国的文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文艺 民族文化 外来文化 杂交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郁达夫与游记散文
3
作者 何满仓 何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3-94,共2页
郁达夫是现代游记散文的集大成者。他的游记散文是一笔珍贵的文学遗产。在记游踪、描地域、剪山水、摄习俗、拍人情、赏名胜时,作者以爱国情愫做骨子,以欣赏艺术和人生的心情去观照,既能抓住自然景物给人印象最深、感受最强的地方准确... 郁达夫是现代游记散文的集大成者。他的游记散文是一笔珍贵的文学遗产。在记游踪、描地域、剪山水、摄习俗、拍人情、赏名胜时,作者以爱国情愫做骨子,以欣赏艺术和人生的心情去观照,既能抓住自然景物给人印象最深、感受最强的地方准确逼真地加以描绘,又能借景抒情,戟刺时政,兼披中怀,体现出一位爱国者嫉恶如仇、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正直率真的人格。他的游记散文既是一卷河山秀丽壮美的风景画,又是一幅忧国忧民的时代风云图,同时也是自己的心灵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达夫 游记散文 风景画 心灵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中的女性命运书写
4
作者 何满仓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6-99,共4页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写作特点是集中性与多元性并存。女性作家多是写城市与乡村中的女性生活遭遇,从中可以看出女作家写作时对女性自身性别境遇、生活境遇及女性在社会中的处境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与审视,建构了区别于男性文学的话语方式和...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写作特点是集中性与多元性并存。女性作家多是写城市与乡村中的女性生活遭遇,从中可以看出女作家写作时对女性自身性别境遇、生活境遇及女性在社会中的处境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与审视,建构了区别于男性文学的话语方式和写作方式,从而推动了中国现代两性文学的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文学 性别境遇 生活境遇 女性命运书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凡达》:多元思想创造商业传奇
5
作者 何满仓 张一婷 《电影评介》 2010年第8期42-44,共3页
电影《阿凡达》打破了世界电影史上票房收入的记录,取得了骄人的战绩。这一成绩的取得与《阿凡达》所包孕的多元思想主题是分不开的。这些主题包括:环保主题、爱情主题、女性主义色彩和对过度追求物质利益导致人的异化的反思。另外,《... 电影《阿凡达》打破了世界电影史上票房收入的记录,取得了骄人的战绩。这一成绩的取得与《阿凡达》所包孕的多元思想主题是分不开的。这些主题包括:环保主题、爱情主题、女性主义色彩和对过度追求物质利益导致人的异化的反思。另外,《阿凡达》中还有若干中国元素,在结构方面和庄周梦蝶这一寓言有异曲同工之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凡达》 多元思想 中国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静审视女性本体──论张爱玲小说对女性自身的体认
6
作者 何满仓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7-39,共3页
张爱玲以女性独特的穿透力来书写女性,她对女性自身的体认不同于冰心母爱光环下的呓语,不同于苏清大胆泼辣的直白,更不同于丁玲主流意识形态下的舞动,她站在悲凉的基石上,以女性根植于大地的视野和自身生命的深切体验掀掉女性华丽的生... 张爱玲以女性独特的穿透力来书写女性,她对女性自身的体认不同于冰心母爱光环下的呓语,不同于苏清大胆泼辣的直白,更不同于丁玲主流意识形态下的舞动,她站在悲凉的基石上,以女性根植于大地的视野和自身生命的深切体验掀掉女性华丽的生命之袍,揭示深藏于人性深处的自私、冷漠和虚伪。这种冷静的审视是对传统的一种破坏,但同时也是一种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女性本体 审视 体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