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RD4通过HMGB1/TGF-β1/Smad通路参与调控肺泡上皮细胞间质转化 被引量:1
1
作者 陈茹茹 韩璐 +3 位作者 何海兰 郝小惠 刘和亮 郭灵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7-254,共8页
目的探究溴结构域蛋白4(BRD4)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间质转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5、10 ng/ml)的TGF-β1刺激MLE-12细胞48 h建立上皮间质转化(EMT)细胞模型,并对细胞予以50 nmol/L BRD4抑制剂J... 目的探究溴结构域蛋白4(BRD4)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间质转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5、10 ng/ml)的TGF-β1刺激MLE-12细胞48 h建立上皮间质转化(EMT)细胞模型,并对细胞予以50 nmol/L BRD4抑制剂JQ-1,100μmol/L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抑制剂甘草甜素(GA)和3μg/ml的重组高迁移率族蛋白1(rHMGB1)预处理。实验分组为:对照组、TGF-β1组、JQ-1组、JQ-1+TGF-β1组、GA组、GA+TGF-β1组、JQ-1+TGF-β1+rHMGB1组。采用CCK-8法检测JQ-1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DH1、ZO-1、Vimentin、α-SMA、BRD4、HMGB1、TGF-β1及Smad2/3、p-Smad2/3的蛋白表达水平;通过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Vimentin、α-SMA蛋白表达增加,CDH1和ZO-1蛋白表达降低,提示EMT模型构建成功。在该模型中,BRD4、HMGB1的表达明显增加。不同浓度的JQ-1均可抑制MLE-12的细胞活力,且呈浓度依赖性。JQ-1和GA均可缓解TGF-β1诱导的EMT的发生,并抑制由TGF-β1引起的HMGB1表达的增加和TGF-β1/Smad2/3通路的激活,而采用rHMGB1上调HMGB1的表达可以减少JQ-1对EMT和TGF-β1/Smad2/3通路的影响。此外,JQ-1和GA均可以有效降低TGF-β1诱导的细胞迁移;而rHMGB1可以缓解JQ-1对细胞迁移速率的抑制作用。结论BRD4可通过影响HMGB1/TGF-β1/Smad2/3信号通路调控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向间质转化过程,且BRD4可能成为抑制肺纤维化的一个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结构域蛋白4 高迁移率族蛋白1 TGF-β1/Smad2/3 上皮间质转化 纤维化 JQ-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脂质组学探究特发性肺纤维化小鼠的血浆脂质分子差异
2
作者 吴青霜 戚荣 +4 位作者 郑春潮 孙亚楠 刘和亮 王宏丽 何海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2-648,共7页
目的挖掘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小鼠血浆中的差异脂质代谢物。方法将30只SPF级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只,实验分组为对照组和博来霉素(BLM)组。通过一次性气管灌注BLM(1 mg/kg)诱导IPF小鼠模型。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 目的挖掘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小鼠血浆中的差异脂质代谢物。方法将30只SPF级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只,实验分组为对照组和博来霉素(BLM)组。通过一次性气管灌注BLM(1 mg/kg)诱导IPF小鼠模型。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形态;采用天狼星红(Sirius red)染色观察肺组织胶原纤维沉积;采用脂质组学筛选IPF小鼠血浆中差异脂质代谢物并进行富集分析。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BLM组肺组织结构紊乱、肺泡间隔断裂、肺泡壁被破坏;Sirius red染色显示BLM组中小鼠的肺间质出现大量胶原纤维沉积;脂质组学分析结果显示BLM组小鼠脂质代谢谱发生改变,筛选出15个差异脂质代谢物,其中11个差异脂质代谢物上调,4个差异脂质代谢物下调,主要富集在甘油磷酸甘油磷酸酯、甘油磷酸胆碱、类固醇内酯等。结论BLM组小鼠脂质代谢谱发生改变,磷酸乙醇酸磷酸酶(PGP)(18:0/18:0)、PGP(i-12:0/i-24:0)、PGP(i-13:0/a-25:0)以及磷脂酰胆碱(PC)(18:0/14:0)、PC(18:3/16:0)、溶血磷脂酰胆碱(LPC)(16:1)和LPC(18:3)等差异性脂质代谢物可能在IPF的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血浆 脂质组学 磷脂酰胆碱 溶血磷脂酰胆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阿霉素诱导HL-60细胞MDR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何海兰 季丽娟 +3 位作者 李琦智 张熔 黄建鸣 李戈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0-76,共7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槲皮素对阿霉素诱导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多药耐药基因1(MDR1)mRNA和环氧化酶2(COX2)mRNA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检测HL-60细胞MDR1和COX2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HL-60细胞前列环素E2(PGE2... 目的:本研究探讨槲皮素对阿霉素诱导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多药耐药基因1(MDR1)mRNA和环氧化酶2(COX2)mRNA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检测HL-60细胞MDR1和COX2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HL-60细胞前列环素E2(PGE2)的释放;MTT法检测阿霉素的细胞毒作用。结果:阿霉素可诱导HL-60细胞MDR1和COX2 mRNA过表达;槲皮素可下调阿霉素诱导的COX2依赖的MDR1 mRNA过表达,显著降低阿霉素诱导的PGE2释放,增加阿霉素的细胞毒作用。结论:阿霉素诱导COX2和MDR1的共表达存在相关性;阿霉素诱导的MDR1上调可能依赖于COX2转录后的激活,槲皮素对COX2表达的调节作用不仅增加白血病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而且可以预防白血病化疗中多药耐药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基因1 环氧化酶2 塞来考昔 槲皮素 阿霉素 HL-60白血病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羧化法合成2-羟基-3-萘甲酸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何海兰 高建荣 +2 位作者 史鸿鑫 王萍 项斌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1995年第4期330-336,共7页
本文根据Kolbe-Schmitt羧化反应原理和溶剂法工艺的特征,分析了合成2-羟基-3-萘甲酸的反应机理。研究了数种溶剂的应用性能,确定了适宜的溶剂。根据工艺参数的正交优化实验结果,确定了适宜的工艺参数,为溶剂法工... 本文根据Kolbe-Schmitt羧化反应原理和溶剂法工艺的特征,分析了合成2-羟基-3-萘甲酸的反应机理。研究了数种溶剂的应用性能,确定了适宜的溶剂。根据工艺参数的正交优化实验结果,确定了适宜的工艺参数,为溶剂法工艺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可行的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 萘甲酸 溶剂羧化法 染料 萘系 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时IL-18、IFN-γ与免疫球蛋白关系探讨 被引量:8
5
作者 叶长宁 陈昌辉 +5 位作者 李茂军 邱练芬 毛晓兰 陈丽娜 阳倩 何海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11-313,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白细胞介素_18(IL_18)和γ_干扰素 (IFN_γ)与免疫球蛋白 (IgG、IgA和IgM )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酶法 (ELISA)和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111例感染性肺炎患儿血清IL_18、IFN_γ、IgG、IgA和IgM含量。以CRP≥20mg/L...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白细胞介素_18(IL_18)和γ_干扰素 (IFN_γ)与免疫球蛋白 (IgG、IgA和IgM )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酶法 (ELISA)和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111例感染性肺炎患儿血清IL_18、IFN_γ、IgG、IgA和IgM含量。以CRP≥20mg/L作为诊断细菌感染的界限值 ,结合其他临床资料 ,将肺炎患儿分为4组进行分析。结果①肺炎组111份血清中 ,8型常见病毒及支原体特异性IgM阳性40份 (36.0 % ) ,对照组30份血清均阴性 ;病毒及支原体感染23例 (20.7% ) ,细菌感染45例 (40.6 % ) ,病毒及支原体与细菌混合感染17例 (15.3% ) ,其他不明病原感染26例 (23.4% )。②肺炎组IgA、IgM含量>对照组 (P<0.05)。其中 ,病毒及支原体感染组IgA含量>其他不明病原感染组和对照组 (P<0.05) ;细菌感染组IgM含量>对照组 (P<0.05)。肺炎各组IgG、IL_18和IFN_γ含量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③对照组IgM与IFN_γ呈正相关 (P<0.01)。病毒及支原体感染组IgA和IgM分别与IFN_γ呈正相关 (P<0.01) ;IgA和IgM分别与IL_18呈正相关 (P<0.05) ;IFN_γ与IL_18呈正相关 (P<0.05)。细菌感染组IgA与IL_18呈正相关 (P<0.01)。结论新生儿发生病毒或细菌感染时 ,体内抗感染免疫和免疫调节的机制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感染性肺炎 IL-18 IFN-Γ 免疫球蛋白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对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6
作者 母发光 何海兰 +1 位作者 谭泰昌 李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2-246,共5页
目的探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s)对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比较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的3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儿(TBM组)和30例非结核性颅内感染患儿(非TBM组)的IGRAs、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 目的探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s)对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比较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的3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儿(TBM组)和30例非结核性颅内感染患儿(非TBM组)的IGRAs、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结核杆菌抗体(TB-Ig G)及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DNA(TB-DNA)阳性率的差异,以及各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IGRAs、TST、TB-Ig G、脑脊液TB-DNA,在TBM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7.50%、56.25%、46.88%、34.38%,非TBM组为6.67%、23.33%、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GRAs、TST、TB-Ig G、TB-DNA的灵敏度分别为87.5%、56.25%、46.88%、34.38%,特异度分别为93.33%、76.67%、80.00%、100%,各指标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GRAs的灵敏度高于其他三项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IGRAs、TST、TB-Ig G、TB-DNA的阳性预测值分别93.33%、72%、71.43%、10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50%、62.16%、58.54%、58.82%。结论 IGRAs、TST、TB-Ig G、TB-DNA对结核性脑膜炎都具有诊断价值,IGRAs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诊断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酚溶剂羧化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高建荣 程侣柏 何海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88-292,共5页
根据Kolbe┐Schmit反应原理和动力学传质控制假设,建立了动力学传质模型,并结合苯酚羧化反应合成对羟基苯甲酸动力学实验数据,求取了适宜的模型参数.
关键词 动力学分析 羧基化 苯酚 对羟基苯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醌构稠杂环化合物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高建荣 陈兴 +2 位作者 程侣柏 何海兰 陈大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14-316,共3页
用三维简并四波混频实验研究了所合成的4种萘醌并噻唑,四氧二苯并噻蒽化合物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采用相对测量法测得样品溶液的χ(3)≌4×10-3esu,分子的三阶超极化率γ≌4×10-31esu。分析了分子结... 用三维简并四波混频实验研究了所合成的4种萘醌并噻唑,四氧二苯并噻蒽化合物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采用相对测量法测得样品溶液的χ(3)≌4×10-3esu,分子的三阶超极化率γ≌4×10-31esu。分析了分子结构对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四波混频 醌构 稠杂环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催化多功能性在直接不对称Aldol反应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樊小林 何海兰 官智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2-85,共4页
研究了胰蛋白酶、猪胰脂肪酶、过氧化氢酶、α-胰凝乳蛋白酶、溶壁酶、尿素酶等6种酶对直接不对称Aldol反应的催化作用,对比了在乙腈/水混合溶剂中不同酶对反应的产率、非对映选择性以及对映选择性的影响.发现胰蛋白酶的产率和ee值最高... 研究了胰蛋白酶、猪胰脂肪酶、过氧化氢酶、α-胰凝乳蛋白酶、溶壁酶、尿素酶等6种酶对直接不对称Aldol反应的催化作用,对比了在乙腈/水混合溶剂中不同酶对反应的产率、非对映选择性以及对映选择性的影响.发现胰蛋白酶的产率和ee值最高,分别达91%和80%.酶的催化多功能性在直接不对称Aldol反应中的应用拓展了现有生物酶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的多功能性 不对称催化 ALDOL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基金属试剂对乳醇立体选择性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辉 史鸿鑫 +4 位作者 何海兰 胡伟 邵生富 徐芸 顾联军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4期315-319,共5页
(±)4,10-二氧杂三环[5,2,1,02,6]-癸-8-烯-3-醇在ZnBr2催化下与格氏试剂反应得S-二醇4a,而与街进制AT(OPr-i)3单独作用则得R-H醇4b。探讨了反应机理,并提出了合成不同构型乳醇的新方法。
关键词 苯基金属试剂 选择性反应 乳醇 立体选择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吡酯致Tourette综合征大鼠眼出血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郭慧 欧阳颖 +1 位作者 何海兰 母发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47-749,共3页
目的:研究托吡酯(TPM)对亚氨基二丙腈(IDPN)诱发的头部抽动大鼠模型眼组织的毒性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氟哌啶醇组和TPM小、中、大剂量组,建立IDPN诱导的Tourette综合征动物模型,... 目的:研究托吡酯(TPM)对亚氨基二丙腈(IDPN)诱发的头部抽动大鼠模型眼组织的毒性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氟哌啶醇组和TPM小、中、大剂量组,建立IDPN诱导的Tourette综合征动物模型,连续给药5周后观察眼组织病理改变。结果:肉眼观察:给药20d后,TPM大剂量组和氟哌啶醇组各有3只大鼠出现眼出血;给药28d后,TPM中剂量组2只大鼠出现眼出血现象。HE染色:角膜上皮增厚,角膜巩膜交界处血管高度扩张、破裂出血,结膜结缔组织疏松,角膜、巩膜炎细胞浸润,视网膜正常梳状纹理消失、内界炎症反应性均质样粉染物质沉积,细胞排列紊乱。结论:TPM中、大剂量长期应用均可致IDPN诱发的头部抽动模型大鼠眼出血,临床用药应遵循从小剂量开始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出血 托吡酯 TOURETTE综合征 组织病理改变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DPR基因表达水平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系NRK-52E细胞DHF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向君 蒲志杰 +6 位作者 孟令宇 马艳红 何海兰 熊浩 吴雪静 张浩军 李治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0-464,共5页
目的 OLETF大鼠醌式二氢生物喋呤还原酶(Quinoid dihydropteridine reductase,QDPR)存在K93T点突变,QDPR催化醌型二氢生物喋呤还原成四氢生物喋呤(tetrahydrobiopterin,BH4);二氢叶酸还原酶(dihydrofolate reductase,DHFR)能将二氢喋呤... 目的 OLETF大鼠醌式二氢生物喋呤还原酶(Quinoid dihydropteridine reductase,QDPR)存在K93T点突变,QDPR催化醌型二氢生物喋呤还原成四氢生物喋呤(tetrahydrobiopterin,BH4);二氢叶酸还原酶(dihydrofolate reductase,DHFR)能将二氢喋呤还原成BH4,提示生物喋呤代谢与叶酸代谢通路之间有串扰。文中通过研究QDPR基因表达水平对肾小管上皮NRK-52E细胞DHFR表达的影响,探讨QDPR基因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高糖环境下NRK-52E细胞及OLETF大鼠DHFR蛋白表达情况。利用慢病毒技术感染NRK-52E细胞,制作空载过表达、过表达QDPR敲低随机序列对照和敲低QDPR模型。每组再分别给予5.4 mmol/L正常糖培养基和30 mmol/L高糖培养基培养细胞72 h,模拟DN模型。实验分组:NRK-52E对照组、NRK-52E高糖组、空载过表达病毒对照组、空载过表达病毒高糖组、QDPR基因过表达组、QDPR基因过表达高糖组、敲低随机序列对照组、敲低随机序列高糖组、QDPR基因敲低组、QDPR基因敲低高糖组。观察高糖环境QDPR基因的表达情况对DHFR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NRK-52E高糖组DHFR蛋白含量(0.33±0.16)低于NRK-52E对照组(0.64±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LETF大鼠DHFR蛋白的表达水平(1.03±0.12)明显低于LETO大鼠的表达水平(1.56±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载过表达病毒高糖组(0.63±0.08)相比,QDPR基因过表达高糖组DHFR蛋白含量(0.12±0.09)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敲低随机序列对照组(0.52±0.08)相比,QDPR基因敲低高糖组DHFR表达量(0.62±0.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HFR蛋白在DN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QDPR基因过表达使DHFR蛋白表达含量下降,QDPR基因过表达通过下调DHFR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而影响DN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二氢生物喋呤还原酶 二氢叶酸还原酶 肾小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脂质运载蛋白对ICU儿童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的预测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13
作者 郑静 何海兰 张国英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6-200,共5页
目的观察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脓毒症患儿诊断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前血浆及尿中人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 associated lipocalin,NGAL)水平变化,并探讨其对脓毒症... 目的观察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脓毒症患儿诊断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前血浆及尿中人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 associated lipocalin,NGAL)水平变化,并探讨其对脓毒症AKI预测诊断价值。方法纳入成都妇女儿童中心医院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ICU收治的150例肾功能正常脓毒症患儿。分别于患儿进入ICU时(D1)至第6天(D6)上午9时左右取患儿新鲜尿液及静脉血检测血浆及尿液中NGAL水平;入ICU时(D1)至第7天(D7)上午9时检测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根据全球改善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2012年标准将脓毒症患儿分为AKI组和非AKI组;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析患儿AKI诊断前72、48、24 h血浆及尿NGAL对AKI的预测诊断价值。结果 150例脓毒症患儿中,ICU 7 d内52例患儿诊断AKI,其发生率为34.6%;患儿AKI诊断前48、24 h尿和血浆中NGAL水平较诊断前72 h明显升高(P<0.01);患儿AKI诊断前48 h及24 h尿NGAL预测诊断AKI的AUC分别为0.728,95%CI(0.630,0.825)和0.943,95%CI(0.903,0.983);诊断前24 h血浆NGAL预测诊断AKI的AUC为0.823,95%CI(0.751,0.895)。结论脓毒症AKI患儿尿液及血浆NGAL明显升高,其尿及血浆中NGAL水平升高对AKI具有中到高度的预测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脂质运载蛋白 脓毒症 儿童 急性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矽肺患者肺泡巨噬细胞中线粒体靶向标志物
14
作者 程鸿明 何海兰 +3 位作者 王袁 郝小惠 王宏丽 刘和亮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28-1834,1841,共8页
目的筛选矽肺患者肺泡巨噬细胞中线粒体靶向差异基因,探究线粒体稳态在矽肺患者肺泡巨噬细胞中的作用。方法下载高通量测序数据集GSE174725,使用R软件以P<0.05,|log 2(Fold Change)|>1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将其与线粒体基因库MitoCar... 目的筛选矽肺患者肺泡巨噬细胞中线粒体靶向差异基因,探究线粒体稳态在矽肺患者肺泡巨噬细胞中的作用。方法下载高通量测序数据集GSE174725,使用R软件以P<0.05,|log 2(Fold Change)|>1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将其与线粒体基因库MitoCarta3.0取交集得到线粒体靶向差异表达基因,再开展富集分析得到差异基因参与的生物过程和通路,构建差异表达基因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此外,收集矽肺患者对照人群肺泡巨噬细胞,利用RT-qPCR法检测差异基因的表达水平以及利用Western blot探究线粒体相关因子线粒体融合蛋白-1(MFFN1)、视神经萎缩蛋白-1(OPA1)、动力蛋白相关蛋白-1(DRP1)在矽肺患者肺泡巨噬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矽肺患者中共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204个,包括上调差异基因62个,下调差异基因142个,其中线粒体靶向差异表达基因22个。线粒体靶向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分析显示,其主要富集的细胞组成包括线粒体膜、内质网膜管侧的组成部分等,主要富集的生物过程包括线粒体电子传递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到泛醌、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等,主要富集的分子功能包括质子转运腺嘌呤核苷三磷酸合酶活性旋转机制、NADH脱氢酶活性、趋化因子活动等,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主要集中在参与化学致癌-活性氧、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此外,RT-qPCR结果显示,矽肺患者中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1、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2、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3、线粒体编码的NADH脱氢酶1、线粒体编码的NADH脱氢酶3、线粒体编码的NADH脱氢酶5、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线粒体编码的ATP合酶6表达下调(P<0.05),Western blot和RT-qPCR结果显示,矽肺患者中MFN1、OPA1表达降低(P<0.05),DRP1表达增高(P<0.05)。结论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及验证最终得到8个线粒体靶向差异基因MT-CO1、MT-CO2、MT-CO3、MT-ND1、MT-ND3、MT-ND5、SOD和MT-ATP6,富集线粒体呼吸链和氧化应激等途径,可能在矽肺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肺 巨噬细胞 线粒体分裂 线粒体融合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的共同差异基因筛选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海兰 刘乐凯 +3 位作者 张浩军 柳锐莲 李宝嘉 李治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目的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是研究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BKS db/db、BKS eNOS^-/^-db/db和DBA-STZ3种糖尿病肾病小鼠模型肾中共同易感基因及通路,以期发现导致糖尿病肾病新的、重要的基因及... 目的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是研究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BKS db/db、BKS eNOS^-/^-db/db和DBA-STZ3种糖尿病肾病小鼠模型肾中共同易感基因及通路,以期发现导致糖尿病肾病新的、重要的基因及通路,为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在GEO数据库中下载GSE33744数据集,用R语言limma包分别分析3种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差异基因,取交集获得在所有模型中均差异表达的基因,对这些共同差异基因进行GO和KEGG以及PPI网络分析,筛选关键基因及通路。结果144基因在3种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中均差异表达,GO分析发现这些差异基因在细胞膜、细胞外区富集;在先天免疫反应、氧化还原过程、免疫系统过程等生物过程中富集;在氧化还原酶活性、碳水化合物结合、血红素结合等分子功能中富集。KEGG析提示差异基因在PPAR信号通路、花生四烯酸代谢、丁酸代谢和昼夜节律等信号途径中富集。PPI网络分析发现,Cd68、Ccl6、Fcer1g、Tyrobp、Clec4n、Lyz2、Ms4a6d、Ly86、Ctss、Cfp和Mpeg1可能是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关键基因。结论一些基因和信号通路在多个糖尿病动物模型肾中均发生改变,提示这些基因和通路在糖尿病肾病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生物信息学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R1对矽肺小鼠脂质蓄积和炎性因子分泌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艺 李金城 +5 位作者 周昱慧 何海兰 郭灵丽 郝小惠 王宏丽 刘和亮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28-1933,共6页
目的探究A类清道夫受体1(MSR1)在矽肺小鼠肺组织内的表达及其在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中介导的炎症和脂质代谢的作用。方法24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染毒7 d组、染毒14 d组和染毒28 d组,每组6只。RAW264.7细胞分为对照... 目的探究A类清道夫受体1(MSR1)在矽肺小鼠肺组织内的表达及其在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中介导的炎症和脂质代谢的作用。方法24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染毒7 d组、染毒14 d组和染毒28 d组,每组6只。RAW264.7细胞分为对照组、siRNA-MSR1组、SiO_(2)组、siRNA-MSR1+SiO_(2)刺激组。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Van Gieson(VG)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油红O染色镜下观察脂质蓄积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检测MSR1的表达以及定位;免疫印迹法检测MSR1、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IL-1β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E和VG染色结果显示矽肺小鼠肺组织中炎性细胞聚集,胶原分布增加;IHC结果显示,矽肺小鼠模型中MSR1的表达上调;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小鼠肺组织出现大量橙红色脂滴;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矽肺小鼠肺组织中MSR1、TNF-α、IL-6、IL-1β表达均上调(P<0.05)。与对照组比较,SiO_(2)细胞刺激组MSR1的表达上调,siRNA-MSR1组的MSR1表达降低(P<0.05),SiO_(2)组细胞内出现橙红色脂滴,siRNA-MSR1+SiO_(2)刺激组脂滴蓄积程度低于SiO_(2)组(P<0.01);ELISA结果显示SiO_(2)细胞刺激组TNF-α、IL-6、IL-1β表达上调(P<0.05)。与SiO_(2)组比较,siRNA-MSR1+SiO_(2)刺激组的TNF-α、IL-6、IL-1β表达下调(P<0.05)。结论MSR1参与了矽肺小鼠肺组织和细胞内脂质成分的调控及炎症因子的释放;抑制MSR1的表达可以拮抗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和脂质异常蓄积。MSR1可能是今后干预矽肺病程进展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肺 炎症反应 脂质代谢 A类清道夫受体 巨噬细胞 MSR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DPR通过调控Beclin1改善UUO诱导的大鼠肾间质纤维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海洋 何海兰 +2 位作者 张立国 陈曦 李治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06-811,共6页
目的探讨醌型二氢生物喋呤还原酶(QDPR)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模型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对Beclin1的影响。方法通过单侧输尿管结扎的方法构建UUO模型,Masson、COLⅠ染色和Western blot技术分析纤维化进展及QDPR和Beclin1的表达情... 目的探讨醌型二氢生物喋呤还原酶(QDPR)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模型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对Beclin1的影响。方法通过单侧输尿管结扎的方法构建UUO模型,Masson、COLⅠ染色和Western blot技术分析纤维化进展及QDPR和Beclin1的表达情况。慢病毒输尿管逆行注射构建过表达QDPR基因和空载对照UUO模型,评估慢病毒感染效率和QDPR表达情况,并检测QDPR过表达对纤维化进展和Beclin1表达的影响。结果UUO模型组较假手术组的胶原纤维表达水平增高(P<0.05),QDPR表达水平降低(P<0.05),Beclin1表达增高(P<0.05)。通过输尿管逆行注射慢病毒,成功感染肾脏,并能增加肾脏QDPR表达。过表达QDPR后,胶原纤维表达水平降低(P<0.05),且Beclin1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过表达QDPR抑制了Beclin1的表达水平,改善了纤维化的进展,提示过表达QDPR可能通过抑制Beclin1进而抑制肾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醌型二氢生物喋呤还原酶 BECLIN1 肾间质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455-3p靶向调控VEGF-C对矽肺淋巴管增生的影响
18
作者 王静思 张梦璐 +5 位作者 崔洁 何海兰 刘艺 郭灵丽 郝小惠 刘和亮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29-1534,共6页
目的探究微小RNA-455-3p(miR-455-3p)在大鼠矽肺模型淋巴管增生中的调控作用,并探讨miR-455-3p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对人淋巴内皮细胞(HLECs)管状结构形成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矽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矽肺模型组气管... 目的探究微小RNA-455-3p(miR-455-3p)在大鼠矽肺模型淋巴管增生中的调控作用,并探讨miR-455-3p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对人淋巴内皮细胞(HLECs)管状结构形成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矽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矽肺模型组气管内滴注二氧化硅(SiO 2)悬浊液,对照组滴注等量0.9%氯化钠溶液,采用HE、Masso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及淋巴管增生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肺组织内miR-455-3p、VEGF-C表达水平;将miR-455-3p抑制剂(Inhibitors)及其阴性对照(NC)转染至HLECs中,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miR-455-3p、VEGF-C表达水平,划痕实验检测HLECs迁移能力,基质胶管形成实验检测管状结构形成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455-3p和VEGF-C的靶向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大鼠矽肺模型组肺间质内大量炎性细胞聚集,胶原逐渐沉积,且肺内淋巴管增生,肺组织内miR-455-3p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VEGF-C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HLECs转染后,与NC组比较,Inhibitors组细胞内miR-455-3p表达水平降低,VEGF-C水平升高,细胞迁移能力及管状结构形成能力增强(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证实VEGF-C为miR-455-3p的靶基因。结论miR-455-3p可通过靶向调控VEGF-C表达从而影响HLECs的管状结构形成能力,调节淋巴管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455-3p VEGF-C 矽肺 淋巴管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的气相热裂非催化脱氢反应器的容积计算
19
作者 罗明耀 何海兰 +3 位作者 孙碧秀 叶聪美 袁木琪 李恒铎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1977年第1期-,共5页
化工工艺设计的心脏部分就是要进行反应器的设计。一般是依据该反应的化学动力学速度方程式来进行反应器的基础计算,确定反应容积或其主要尺寸。所遇到的往往是常微分方程或方程组的初值问题,必须用近似方法计算。这种计算既费时、烦琐... 化工工艺设计的心脏部分就是要进行反应器的设计。一般是依据该反应的化学动力学速度方程式来进行反应器的基础计算,确定反应容积或其主要尺寸。所遇到的往往是常微分方程或方程组的初值问题,必须用近似方法计算。这种计算既费时、烦琐又欠精确。如果用电子计算机解算,不但节约了时间,而且由于缩小了步长,可以大大提高准确度。这次我们以苯的气相热裂(非催化)脱氢为例,进行等温管型反应器的计算,获得一定的成绩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氢 管型 脱气 速度方程式 DX KI 裂纹 热裂 PT DT 联立方程 方程组 气相 联苯烃 三联苯 BI AI AX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