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探地雷达常见地下目标的GDS-YOLOv8n检测方法
1
作者 王惠琴 杨发东 +2 位作者 何永强 刘宾灿 刘鑫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70-1183,共14页
针对当前探地雷达(GPR)图像检测中存在准确率低、误检和漏检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GPR常见地下目标检测模型GDS-YOLOv8n。该模型首先使用DRRB特征提取模块替换YOLOv8n模型中的部分C2f模块,旨在增强模型对多尺度特征的提取能力。其次使用... 针对当前探地雷达(GPR)图像检测中存在准确率低、误检和漏检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GPR常见地下目标检测模型GDS-YOLOv8n。该模型首先使用DRRB特征提取模块替换YOLOv8n模型中的部分C2f模块,旨在增强模型对多尺度特征的提取能力。其次使用SPD-Conv下采样模块替换像素为320×320及以下特征图所对应的Conv模块,有效克服分辨率受限以及存在小目标的GPR图像在下采样过程中的信息损失问题;同时利用辅助训练模块,在不增加检测阶段模型复杂度的前提下提升GPR图像的检测性能。最后,引入Inner-SIoU损失函数,在添加新约束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比例因子生成适合于当前GPR图像的辅助边界框,以提高预测框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GDS-YOLOv8n模型对金属管、PVC管和电缆线等6类常见地下目标在实测GPR图像数据集上的P,R和mAP50分别为97.1%, 96.2%和96.9%,较YOLOv8n模型分别提高了4.0%, 6.1%和4.1%,尤其对PVC管和电缆线目标的检测效果提升更明显。与YOLOv5n, YOLOv7-tiny和SSD等模型相比,其mAP50分别提高了7.20%,5.70%和14.48%。此外,将GDS-YOLOv8n模型部署到NVIDIA Jetson Orin NX嵌入式设备上,并使用TensorRT进行优化。经FP16量化后,模型的检测速度由22.0 FPS提高到40.6 FPS,能够满足移动场景下GPR地下目标实时探测任务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深度学习 雷达图像处理 模型部署 实时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粒皮移植术与邮票植皮技术治疗大面积烧伤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何永强 张岩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3期428-432,共5页
目的 探究微粒皮移植术与邮票植皮技术治疗大面积烧伤的效果及对植皮成活率、创面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河南电力医院医治的83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法分为邮票组(44例)、微粒组(39... 目的 探究微粒皮移植术与邮票植皮技术治疗大面积烧伤的效果及对植皮成活率、创面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河南电力医院医治的83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法分为邮票组(44例)、微粒组(39例),前者接受邮票植皮技术,后者接受微粒皮移植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植皮成活率、手术前后氧化应激[丙二醛(MDA)、白介素-1β(IL-1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生活质量、并发症。结果 与微粒组相比,邮票组治疗费用较少,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较短(P<0.05);术后1周,两组植皮成活率(97.73%和82.0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与微粒组相比,邮票组血清MDA、IL-1β、SOD水平较低(P<0.05);术后2周,与微粒组相比,邮票组生活质量较好(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2.27%和7.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邮票植皮技术能提高大面积烧伤患者植皮成活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烧伤 邮票植皮技术 微粒皮移植术 超氧化物歧化酶 植皮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D衍射特性及其在红外场景仿真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何永强 唐德帅 +3 位作者 王龙 王群 华文深 胡文刚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35-938,共4页
为了提高基于数字微镜器件(DMD)的红外场景仿真系统输出图像对比度,分析了DMD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利用其类似闪耀光栅的结构特点,建立仿真模型。利用傅里叶光学分析其衍射特性,并用MATLAB进行仿真。当单色平行光入射,通过改变输入光波波长... 为了提高基于数字微镜器件(DMD)的红外场景仿真系统输出图像对比度,分析了DMD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利用其类似闪耀光栅的结构特点,建立仿真模型。利用傅里叶光学分析其衍射特性,并用MATLAB进行仿真。当单色平行光入射,通过改变输入光波波长,分析衍射光强分布变化,得出入射光波波长与微镜片越相近,衍射效果越显著;通过改变入射角,分析衍射光强变化,得出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入射角,衍射光强发生偏移,对输出图像影响发生变化。在红外场景仿真系统中,可以通过改变光源入射角提高输出图像的的对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微镜器件 红外场景仿真 衍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猪口蹄疫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生物学特性鉴定 被引量:17
4
作者 何永强 杜青云 盛祖恬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135-138,共4页
猪口蹄疫病毒毒株 (FMDV B ,FMDV D ,FMDV G ,FMDV S)经乳鼠和PK15传代细胞适应传代 ,通过差速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抗原 ,免疫BALB/C小鼠 ,取脾细胞和SP2 /O在PEG4 0 0 0作用下融合 ,经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 ,有限稀释法克隆 ,... 猪口蹄疫病毒毒株 (FMDV B ,FMDV D ,FMDV G ,FMDV S)经乳鼠和PK15传代细胞适应传代 ,通过差速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抗原 ,免疫BALB/C小鼠 ,取脾细胞和SP2 /O在PEG4 0 0 0作用下融合 ,经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 ,有限稀释法克隆 ,筛选得到 6株能特异分泌抗FMDV的单克隆抗体 (McAb)。其中McAb B4 3,McAb B6 2属IgM ;McAb D16 ,McAb G17属IgG1;McAb G5 2 ,McAb S2 5属IgG2b。在液氮中保存 6个月 ,单抗效价基本保持不变。McAb G17,McAb G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单克隆抗体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和色彩传递的夜视图像彩色融合技术 被引量:5
5
作者 何永强 王群 +1 位作者 王国培 严世华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54-958,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和色彩传递的夜视图像的彩色融合方法,使观察者更容易获取图像的场景信息。结合红外图像和微光图像各自的特点,利用NRL法把红外图像和微光图像映射到彩色空间形成假彩色图像(源图像),然后通过小波变换对源图像和参考图... 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和色彩传递的夜视图像的彩色融合方法,使观察者更容易获取图像的场景信息。结合红外图像和微光图像各自的特点,利用NRL法把红外图像和微光图像映射到彩色空间形成假彩色图像(源图像),然后通过小波变换对源图像和参考图像进行多分辨率分解,计算不同分辨率下的均值和标准方差,将各分量根据参考图像和源图像的标准方差比进行缩放,把参考图像的色彩分布传递给源图像。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与传统方法的比较,本文算法不仅获得真实场景色彩,还可以提高图像的细节信息,改善场景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色彩传递 小波变换 微光 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防撞性能的机车排障器结构优化
6
作者 刘雅玲 何永强 +1 位作者 童小山 卢兴旺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55-59,共5页
基于TJ/JW 102—2017标准中对排障器防撞性能的要求,在既有机车排障器结构基础上,对中部承载结构、斜撑管安装结构及排障器二次防脱结构进行优化,并对排障器优化结构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和压力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排障器结构可满足中... 基于TJ/JW 102—2017标准中对排障器防撞性能的要求,在既有机车排障器结构基础上,对中部承载结构、斜撑管安装结构及排障器二次防脱结构进行优化,并对排障器优化结构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和压力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排障器结构可满足中央底部300 kN、两侧底部250 kN的承载要求。可为机车被动安全性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 排障器 结构优化 仿真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非EDSV引起的鸭传染性减蛋症 被引量:7
7
作者 何永强 杜青云 +1 位作者 盛祖恬 孙理云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3期125-126,共2页
关键词 鸭传染性减蛋症 YH99毒株 减蛋综合征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RTPCR和RFLP分析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基因型 被引量:7
8
作者 何永强 周继勇 +1 位作者 于涟 杜青云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117-120,共4页
对来自浙江省 3个不同地区的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 JD ,DQ ,HY)和参考株H12 0 ,通过蛋白酶K SDS处理、酚 氯仿法抽提基因组RNA ,经RT PCR扩增得到了预期为 1.72kb的S1蛋白基因cDNA ,用限制性内切酶HaeIII,PstI,Ksp632I对S1基... 对来自浙江省 3个不同地区的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 JD ,DQ ,HY)和参考株H12 0 ,通过蛋白酶K SDS处理、酚 氯仿法抽提基因组RNA ,经RT PCR扩增得到了预期为 1.72kb的S1蛋白基因cDNA ,用限制性内切酶HaeIII,PstI,Ksp632I对S1基因cDNA进行RFLP分析。结果表明JD ,DQ ,HY毒株的RFLP带型相同 ,但与经典的肾型IBV代表株 (即T株、Gray株、Holte株 )以及呼吸型H12 0 均不相同 ,与国内已报道的肾型DL毒株也不同 ,表明浙江省流行的肾型IBV很可能是新的变异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PCR RFLP 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微镜器件的红外场景仿真系统设计 被引量:3
9
作者 何永强 耿达 +3 位作者 唐德帅 元雄 胡文刚 任宏岩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84-388,共5页
利用红外场景仿真技术对红外成像系统进行测试已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微镜器件(DMD)的红外场景仿真系统设计方案,对系统设计过程中各个组成部分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系统的部分性能参数进行了分析,如微镜片的衍射特性... 利用红外场景仿真技术对红外成像系统进行测试已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微镜器件(DMD)的红外场景仿真系统设计方案,对系统设计过程中各个组成部分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系统的部分性能参数进行了分析,如微镜片的衍射特性、能量转换效率、显示帧频等。最后,结合系统的应用背景和存在的问题,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微镜器件 红外场景 仿真系统设计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指灵巧手双闭环模糊控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永强 朱广超 张启先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4年第7期69-73,共5页
设计一种双位置闭环模糊控制器,用于多指灵巧手的位置控制。利用电机码盘反馈构成内位置环控制,采用一般的PID控制律;通过关节位置反馈形成外位置环控制,采用模糊控制算法。这种两层位置反馈控制可弥补只有码盘反馈的半闭环控制结... 设计一种双位置闭环模糊控制器,用于多指灵巧手的位置控制。利用电机码盘反馈构成内位置环控制,采用一般的PID控制律;通过关节位置反馈形成外位置环控制,采用模糊控制算法。这种两层位置反馈控制可弥补只有码盘反馈的半闭环控制结构的不足,使具有强非线性的钢缆传动系统包含在闭环内,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实验证明跟踪精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指灵巧手 双位置闭环 非线性 闭环模糊控制器 模糊控制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D灰度调制特性及其在场景仿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永强 耿达 +3 位作者 张冬晓 元雄 胡文刚 陈一超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97-1002,共6页
基于数字微镜器件(DMD)的红外场景仿真系统中图像显示是采用灰度调制技术实现的。介绍了DMD灰度调制技术的原理。分析了在探测器帧频不变的情况下,调整DMD显示帧频,图像灰度调制与探测器帧频之间的关系,得出如果DMD显示帧频与探测器帧... 基于数字微镜器件(DMD)的红外场景仿真系统中图像显示是采用灰度调制技术实现的。介绍了DMD灰度调制技术的原理。分析了在探测器帧频不变的情况下,调整DMD显示帧频,图像灰度调制与探测器帧频之间的关系,得出如果DMD显示帧频与探测器帧频满足一定关系,不外接同步信号探测器也可以得到完整的图像,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微镜器件 灰度调制 显示帧频 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MD的红外场景仿真系统光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永强 唐德帅 +1 位作者 胡文刚 黄富瑜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7-101,共5页
随着红外成像系统在目标探测、夜间导航以及精确制导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利用模拟红外场景对红外成像系统进行成像测试已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介绍了数字微镜器件(DMD)的封装结构和工作原理,给出了一种基于DMD的红外场景仿真系统设计方案... 随着红外成像系统在目标探测、夜间导航以及精确制导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利用模拟红外场景对红外成像系统进行成像测试已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介绍了数字微镜器件(DMD)的封装结构和工作原理,给出了一种基于DMD的红外场景仿真系统设计方案,提出了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几个问题。对系统成像过程中芯片反射系数、能量传递效率、输出图像对比度等光学性能等进行了重点分析。在光学器件选定的情况下,根据各部分相对位置,可计算出仿真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最后分析了影响输出图像对比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性能 DMD 红外场景仿真 反射系数 能量传递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子任务区域分片下的分布式空间查询处理与并行调度方法 被引量:13
13
作者 何永强 谷春英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0-116,共7页
分布式空间查询优化是提高分布式空间数据库性能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针对区域分片的数据分布特征,在已有的跨边界连接转化及优化规则基础上,依据片段连接的分配规则将全局查询映射为局部片段连接,提出不同站点上交矩形大面积优先的任... 分布式空间查询优化是提高分布式空间数据库性能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针对区域分片的数据分布特征,在已有的跨边界连接转化及优化规则基础上,依据片段连接的分配规则将全局查询映射为局部片段连接,提出不同站点上交矩形大面积优先的任务排序策略以及基于子任务的代价模型的分布式并行查询动态任务调整方法。经过实验表明,该方法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分布式空间查询的效率,有效解决分布式空间并行查询的负载平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空间数据库 空间查询优化 并行调度 区域分割分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浙江分离株RFLP基因分型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永强 周继勇 于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7-240,共4页
为了查清浙江省目前流行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的基因型 ,我们收集了 5个不同疫区的 IBV(肾病变型 J、W、X、N;腺胃病变型 ZJ971)和参考株 H12 0 ,分别对其 S1基因 c DNA进行 Hae 、Sty 、Pst 、Ksp6 32 的 RFLP分析 .结果表明 ... 为了查清浙江省目前流行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的基因型 ,我们收集了 5个不同疫区的 IBV(肾病变型 J、W、X、N;腺胃病变型 ZJ971)和参考株 H12 0 ,分别对其 S1基因 c DNA进行 Hae 、Sty 、Pst 、Ksp6 32 的 RFLP分析 .结果表明 IBV- J、W、X、N株的 RFLP基因类型相同 ,但与古老的肾病变型代表株 (即 T株、Gray株、Holte株 )、国内外报道的肾病变型毒株及呼吸型 H12 0 株均不同 ,是一种新的 RFLP基因类型 ;IBV- ZJ971株的基因型与 H12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RFLP 基因型 血清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融合和色彩传递的灰度图像彩色化技术 被引量:3
15
作者 何永强 王群 +1 位作者 王国培 邹效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76-279,共4页
针对传统色彩传递过程中容易出现色彩误传的现象,研究一种基于融合和色彩扩展的灰度图像彩色化技术,首先利用图像融合技术对微光图像和红外图像进行融合,将融合后的图像作为目标图像,然后利用改进的welsh色彩传递算法对目标图像进行上... 针对传统色彩传递过程中容易出现色彩误传的现象,研究一种基于融合和色彩扩展的灰度图像彩色化技术,首先利用图像融合技术对微光图像和红外图像进行融合,将融合后的图像作为目标图像,然后利用改进的welsh色彩传递算法对目标图像进行上色得到精确匹配的局部彩色化图像,最后利用最小二乘优化方法对得到的局部彩色化图像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修正了传统算法中色彩误传现象,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色彩传递 最小二乘法 YUV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融合图像特征库的夜视图像彩色化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永强 王群 +1 位作者 李国松 胡志盛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93-1397,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图像融合技术的夜视图像彩色化方法,结合红外图像和微光图像各自的特点,利用小波图像融合的方法把红外图像和微光图像进行融合,从大量的融合图像中提取不同物体的纹理特征,构成野外环境下的纹理图像库,并对每类图像指定相... 提出一种基于图像融合技术的夜视图像彩色化方法,结合红外图像和微光图像各自的特点,利用小波图像融合的方法把红外图像和微光图像进行融合,从大量的融合图像中提取不同物体的纹理特征,构成野外环境下的纹理图像库,并对每类图像指定相应的彩色参考图像。对目标图像进行分割,提取目标图像的纹理特征与图像库进行相似性对比,完成目标图像的色彩传递。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获得真实的场景色彩,使观察者更容易获得图像的场景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色彩传递 小波变换 微光 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C_BC_R空间颜色传递的融合图像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永强 周云川 +1 位作者 仝红玉 马少闯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49-353,366,共6页
针对融合图像采用帧间差法检测目标时会出现背景噪声的缺陷,在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利用小波变换融合后,将彩色参考图像与融合图像在YCBCR空间进行颜色传递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采用帧间差法和形态学相结合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该算法得到的... 针对融合图像采用帧间差法检测目标时会出现背景噪声的缺陷,在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利用小波变换融合后,将彩色参考图像与融合图像在YCBCR空间进行颜色传递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采用帧间差法和形态学相结合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该算法得到的目标轮廓清晰、更易于识别,并且其中热目标呈红色,冷目标呈蓝色。同时实验结果表明在目标检测的过程中,该算法能消除图像融合产生的背景噪声,适应复杂场景的检测,在性能上满足实时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颜色传递 YCBCR变换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MD的红外场景仿真系统投影光路消热差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永强 唐德帅 胡文刚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319-2323,共5页
基于DMD的红外场景仿真系统投影光路是仿真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设计了一种准直投影光学系统,利用不同材料热性能互补的无热化光学设计方法,得到系统的初始结构,将某一面设计为二元面,降低了系统像差,提高了光学传递性能,达到系... 基于DMD的红外场景仿真系统投影光路是仿真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设计了一种准直投影光学系统,利用不同材料热性能互补的无热化光学设计方法,得到系统的初始结构,将某一面设计为二元面,降低了系统像差,提高了光学传递性能,达到系统的消热差设计。投影光路采用折射式结构,工作在8-12μm长波红外波段,焦距为113mm,半视场角为4.5°,F数为1.3°利用ZEMAX软件对光学系统进行了优化,满足了仿真系统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影光路 二元光学 消热差 DMD 红外场景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MD的静态场景仿真成像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永强 唐德帅 +1 位作者 耿达 元雄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2-817,共6页
由于数字微镜器件特殊的成像特点,使得场景仿真系统在工作过程中需要解决帧频匹配问题,否则会出现图像混淆现象。分析了DMD芯片实现脉宽调制的特点以及帧频匹配对仿真场景成像系统的影响。通过在仿真系统不同显示时间和探测器不同积分... 由于数字微镜器件特殊的成像特点,使得场景仿真系统在工作过程中需要解决帧频匹配问题,否则会出现图像混淆现象。分析了DMD芯片实现脉宽调制的特点以及帧频匹配对仿真场景成像系统的影响。通过在仿真系统不同显示时间和探测器不同积分时间情况下进行实验,得出了仿真系统进行静态场景仿真时帧频匹配需要满足的条件,即当满足探测器积分时间达到仿真系统显示时间的整数倍时,就可以避免图像混淆现象发生,而不需要外接同步触发信号。这种方法可以降低工程实现难度,对红外场景仿真系统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帧频匹配 数字微镜器件 红外场景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DQ株S_1基因结构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永强 吴建祥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5期266-271,共6页
选用Trizol试剂抽提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DQ株基因组RNA ,采用特异性引物通过RT -PCR扩增其S1基因cDNA ,克隆入pBluescript质粒载体中 ,作测序分析。结果表明 ,DQ株S1基因全长为 1731nt ,编码一条 5 7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 ,... 选用Trizol试剂抽提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DQ株基因组RNA ,采用特异性引物通过RT -PCR扩增其S1基因cDNA ,克隆入pBluescript质粒载体中 ,作测序分析。结果表明 ,DQ株S1基因全长为 1731nt ,编码一条 5 7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 ,其核苷酸与IBV - 4 / 91,Gray ,D4 1,Bei jing ,ZJ971,Beaudette ,H12 0 ,M4 1毒株的同源性为 78.4 %~ 82 .73% ,氨基酸同源性为 74 .4 1%~ 78.96 %。DQ株不同于其它血清型IBV的主要特征为 :在S1基因核苷酸序列上 ,第 2 78- 2 99位之间插入了一段新的序列 ,第 4 2 3- 4 31位碱基缺失 ,有许多点突变 ;二级结构上表现为第 2 - 2 2位氨基酸区域、第 92 - 98位氨基酸区域亲水性增强 ,第 74 - 76位氨基酸区域疏水性增强 ,最大亲水峰改变。S1分子进化系统分析显示 ,DQ株与其它各毒株的亲缘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S1基因 DQ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