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VDT的光学器件相对位姿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马立 欧阳航空 +2 位作者 荣伟彬 何正峰 孙立宁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324-2329,共6页
针对光学精密装配工艺特点,提出一种基于LVDT的三维相对位姿检测方法。采用4个对称分布的LVDT检测光学装配过程中球面镜与谐振腔体的位姿关系,根据LVDT的读数推导得出球面镜与谐振腔体的相对位姿。设计采用集成信号调理芯片AD598的LVDT... 针对光学精密装配工艺特点,提出一种基于LVDT的三维相对位姿检测方法。采用4个对称分布的LVDT检测光学装配过程中球面镜与谐振腔体的位姿关系,根据LVDT的读数推导得出球面镜与谐振腔体的相对位姿。设计采用集成信号调理芯片AD598的LVDT处理电路作为位姿检测的控制系统,通过实验得出LVDT微位移检测的分辨率为0.1μm,重复检测精度为±0.3μm,并能较好地跟踪方波及正弦波信号。采用PID算法实现球面镜的快速位姿定位。实验结果表明:当球面镜的加工及安装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时,位姿检测系统可以在25 s内完成球面镜相对于谐振腔体的位姿调整,最大距离误差为0.5μm,最大角度误差为8″,充分验证了基于LVDT相对位姿检测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位姿检测 LVDT 光学装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雨胁迫对桉树纯林及混交林土壤pH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奎 何正峰 +1 位作者 莫日彬 杨梅 《防护林科技》 2018年第8期5-8,共4页
以尾巨桉纯林和尾巨桉+大叶栎混交林内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两者在不同强度的酸雨处理下土壤酶活性的响应机制,以期为酸雨区桉树人工林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改造提供基础的数据参考。结果表明:与纯林相比,尾巨桉+大叶栎混交林内的... 以尾巨桉纯林和尾巨桉+大叶栎混交林内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两者在不同强度的酸雨处理下土壤酶活性的响应机制,以期为酸雨区桉树人工林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改造提供基础的数据参考。结果表明:与纯林相比,尾巨桉+大叶栎混交林内的土壤有较大的酸缓冲容量,对轻度(p H5.6)和中度(p H4.0)酸雨的胁迫有较好的抵抗能力;土壤蔗糖酶活性随着酸雨p H的降低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土壤蛋白酶活性和土壤脲酶活性与酸雨p H呈正相关关系,而且在相同强度的酸雨处理下,尾巨桉+大叶栎混交林的土壤酶活性基本都比纯林的高;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酸雨p H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桉树 pH值 土壤酶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部物理处理对油茶春梢和皮部有机营养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冉宪智 覃世杰 +5 位作者 廖仁雅 潘晓芳 莫雅芳 苏晓琳 何正峰 宁昌龙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5-254,共10页
【目的】提升岑溪软枝油茶的春梢质量和促进花芽分化。【方法】以12年生岑溪软枝油茶为试验材料,于2021年3月春梢萌动前对油茶主枝分别进行环剥、环割和环扎处理,并设置对照。处理时和处理后每隔15 d分别采集处理部位上下皮部,测定可溶... 【目的】提升岑溪软枝油茶的春梢质量和促进花芽分化。【方法】以12年生岑溪软枝油茶为试验材料,于2021年3月春梢萌动前对油茶主枝分别进行环剥、环割和环扎处理,并设置对照。处理时和处理后每隔15 d分别采集处理部位上下皮部,测定可溶性糖、淀粉、全氮和有机碳含量;在春梢生长结束时测定春梢长度和基部直径,统计春梢数量,在现蕾期统计花芽分化率。【结果】环剥和环扎处理的油茶春梢长度均低于对照,其中环剥达到显著水平;环割处理春梢长度高于对照,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各处理春梢数量和基部直径均无显著差异。环剥处理和环扎处理花芽分化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3种物理处理均有利于处理部位上部皮部可溶性糖和非结构性糖的积累,对处理部位下部影响较小。各处理皮部有机营养呈现不同的差异性。环剥对处理部位上部可溶性糖和非结构性糖积累的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处理部位上下部之间的差异最大;环割由于愈合较快,处理部位上下皮部可溶性糖含量之间差异较小。3种物理处理与对照的皮部淀粉含量呈现不同的差异性,相同处理上下皮部淀粉含量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性。皮部有机碳和碳氮比变化规律不明显,各处理均提高了春梢伸长结束时和花芽分化时皮部有机碳含量,各处理碳氮比在大部分时期均低于对照。【结论】环剥和环扎处理均能改善皮部的养分情况,并极显著促进花芽分化,其中环剥处理操作简单,起效快,能显著抑制春梢生长。因此生产实践中建议在春梢萌动前对油茶主枝进行环剥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物理方法 春梢生长 花芽分化率 皮部有机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